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式改革策略进行探讨,深度解析以护理技术操作人员为核心的新型训练活动,采用对比实验数据的方式进行判定。以护理技术操作人员为关键的科室培训、操作项目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医院整体的医疗护理能力,创建优质的学习氛围,为推进护理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 标签: 护理操作技术 培训 策略 改革
  • 简介:摘要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被社会各界所关注,而社区康复治疗对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解决有着一定的帮助,但是就目前而言,社区康复工作者的数量还不能够满足需求,需要更多更高质量的治疗师来应对社区康复治疗的要求。因此,需要采取先进、科学的培训方式为社区工作培养康复治疗师,其中概念图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以及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并形成长期记忆作用明显。本文将对这一培训方式在社区康复治疗师的培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在更少的时间内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的康复治疗人才,为社区建设服务。

  • 标签: 社区康复 治疗师 培训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护士系统化培训策略的实践效果,为新护士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2012年入外科新护士36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跟班方法进行培训。2013年、2014年入外科32名新护士设为观察组,采用系统化培训1年,包括岗前脱产培训1周、每月集中延续培训,临床一对一导师制带教方法等。结果两组新护士绩效考核分、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新护士培训内容与安排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培训方法的比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系统化方式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有利于新护士尽早适应环境,提高新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新护士 系统化培训 导师制带教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246-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分层管理的规范化培训方式对急诊护士分层管理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制定提升急诊护士分层管理的研究任务,并选取30例急诊护士参与本次研究,对其进行规范化培训,同时需分别于实施规范化培训前、后选取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实施规范化培训前、后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 结果:经过研究对比分析来看,30例急诊护士在规范化培训后,其护理措施落实率、危重风险评估率和考核合格率均更优于培训前;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经过规范化护理培训工作的实施,可显著提高对急诊护士的分层管理,对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诊护士 分层管理 规范化培训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科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培训,使职业损伤的发生得到控制,发生职业损伤后正确处理。方法首先根据文献回顾及本院医务人员已往发生职业暴露情况,自制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及防护行为调查表,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制定职业防护培训内容,利用在线课堂管理平台进行培训培训三个月后,再次进行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及行为观察调查表调查。结果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理论知识培训方式,以院感培训覆盖面最广占90.09%,利用休息时间学习占72.88%。2.2对职业暴露与职业预防相关理论掌握程度比较,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科医务人员进行岗前职业防护培训,可减少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 产科 职业防护 培训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职培训内容与方式在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需求。方法选取本院20名护理人员,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方法,了解护理人员对在职培训的想法,对培训内容和方法有什么需求,从而进行多方面分析,制定合理性的培训体系,提高在职培训质量。结果为日后实施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开展培训,为构建合理性、科学性的培训体系提供有价值的依据。结论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通过在职培训可有效提高自身专业能力,而且制定培训计划要充分考虑护理人员实际需求,充分体现自身能力,从而在临床中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 标签: 不同层级护理人员 在职培训内容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常规培训联合手污染状况调查的培训方法相较于常规培训方法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之间在心血管内科工作的所有医护人员纳入研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进行培训之前的1个月左右对两组医护人员进行关于手卫生依从性的摸底性调查,培训的第1个月两组均接受常规的宣教培训,从第2个月开始观察组的医护人员在常规宣教培训方法的基础上辅以手卫生污染状况调查的培训方法,为期6个月的培训结束后,通过对比两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对两种培训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培训前两组手卫生依从率的差异并不显著;从接受培训的第3个月开始,观察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相较于对照组开始出现明显差异。结论常规培训联合手污染状况调查的培训方法相较于单纯的常规培训方法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培训方式 医护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 简介:摘要报道了25名骨科护士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三主动”规范礼仪培训的体会。培训要求护士掌握在迎接各级查房者时,执行相应的动作形体规范和汇报内容规范,做到主动起立、主动迎接和主动汇报。培训后,本科室护士在精神面貌、服务态度、工作作风方面的评价满意率,由85%提高到95%。“三主动”规范化培训促进了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强化了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

  • 标签: 高干病房 护士礼仪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伊犁地区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压力源及应对方式。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伊犁地区新护士120例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规范化培训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源,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结果显示,新护士在接受规范化培训中产生的压力源主要来自于时间分配及工作量、护理专业及工作、病人护理、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管理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其中压力源在前五位的分别为工资低、工作量大、晋升机会少、深造机会少、工作分工不明确。大部分护士在出现压力源时均会采用积极的方式应对。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查并总结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压力源,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才能更好改善压力源的产生。

  • 标签: 伊犁地区 新护士 规范化培训 压力源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带教中对护生院感知识培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在我科实习的30名学生,首先采用问卷了解过去对院感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考核,临床观察,出科考试。结果护生掌握了院感知识,规范了护理操作行为。结论临床带教老师在护生培训中注重院感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护生培训 院感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进行医患沟通培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的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医患沟通培训。结果 以患者为中心沟通情况”( P< 0.05)和“患者教育和信息交换沟通情况”( P< 0.05)的培训内容能显著提高培训效果。在调整研究设计方法质量和培训方法的影响后,“从患者心理角度解决问题”( P< 0.05)和“医患共同决定沟通”( P< 0.05)的培训内容显著提高。

  • 标签: 医患沟通 培训 循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进行医患沟通培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的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医患沟通培训。结果以患者为中心沟通情况”(P<0.05)和“患者教育和信息交换沟通情况”(P<0.05)的培训内容能显著提高培训效果。在调整研究设计方法质量和培训方法的影响后,“从患者心理角度解决问题”(P<0.05)和“医患共同决定沟通”(P<0.05)的培训内容显著提高。

  • 标签: 医患沟通 培训 循证分析
  • 简介:竞争时代就是优胜劣汰、物竞天择。医院要生存,必须有资本。资本获得的唯一途径,就是比竞争对手谁学得更快;重视培训、重视员工全面素质的提升,把医院建成学习型组织,通过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从而最终实现医院与员工“双赢”,是医院获得发展的最根本手段。

  • 标签: 医院 员工 培训
  • 简介: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引导和培养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手段,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住院医师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医院承担着繁重的医疗任务,面临着多重角色转换。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临床带教教师参与到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因此,本文探讨了泌尿外科模块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

  • 标签: 泌尿外科 思想政治教育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住陪工作展开相对较差的环节,在各个方面都有待增强。教资培训是师资带教能力提升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按照当前各个层次之间的师资需要,设定相应的培训,并完善对应的培训目标。同时,在对制度的设定情况下,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以及淘汰原则;通过设定的绩效考核等相关的激励标准,以确保激励带教人员提升教学能力等。此外,在一定时间内展开对带教能力的评价工作,将带教师资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和带教医师自身的各项利益,比如薪酬等进行挂钩,引进合理的竞争机制,从而加强带教师资的主动性,提升教学质量。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师资 带教能力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