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导管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catheterablation,RFCA)1987年应用于临床,我国1991年引进RFCA。十多年来这一技术在国内快速发展,使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发生了根本变化,被推选为某些快速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方法。2001年10月~2002年8月,我院心血管介入治疗中心用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2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RFCA 快速性心律失常 射频导管消融术 心血管介入治疗 护理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术期护理对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为了将当前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患者的护理水平提升,首先需要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开展对比实验,实验对象为本院的100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将患者进行双盲分组后,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即常规护理及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在对比后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护理结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加速其康复速度。

  • 标签: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冷冻消融技术以其成功率高、低并发症等优势成为治疗心律失常的热点方法之一,特别是在邻近传导系统的致心律失常基质中有独特优势。为了进一步研究经导管冷冻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对相关文献做一综述,以期为经导管射频消融的临床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 标签:
  • 简介: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普通人群中发生率为0.4%左右。房颤不仅可以产生各种症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还可以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血栓栓塞,从而增加死亡率和医疗费用。由于药物治疗房颤效果一直不理想,近几年出现了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有报道,该种术式治疗阵发性房颤成功率可达91%,治疗慢性房颤成功率可达83%。

  • 标签: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心房颤动 临床观察 血流动力学异常 护理 患者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单导管法射频消融青年学生频发单源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频发单源性室性旱搏的青年学生的临床资料,均施行单导管法射频消融治疗。结果26例患者,成功消融26例,成功率达100%,无一例复发,且无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结论单导管法射频消融青年学生频发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安全、有效。

  • 标签: 单导管 射频消融 青年学生 单源性右室流出道室早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人性化护理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进行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患者,从中筛选7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5例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35例采用的是人性化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护理效果,还能干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治疗方法均为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以及治疗前后射血分数。结果31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成功率为96.77%,2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成功率为95%,9例心房颤动患者成功率为100%,8例其他患者成功率为87.5%,68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后成功率为95.59%,将患者治疗前与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比较,患者治疗后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高,射血分数改善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快速性心律失常 临床价值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水平与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 2017年 5月 -2018年 5月本院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 60例,根据房颤持续时间分为阵发性房颤 36例、持续性房颤 24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血浆 TGF-β1水平、超声心动图等检测,术后随访 1年,统计复发情况,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均完成 1年随访,复发 18例(阵发性房颤 7例,持续性房颤 11例) ;复发组阵发性及持续性房颤患者的 TGF-β1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 P<0.05),且复发、未复发组持续性房颤的 TGF-β1水平均高于阵发性房颤( P<0.05) ;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 TGF-β1水平是阵发性与持续性房颤复发的影响因素( P<0.05)。结论:术前血浆 TGF-β1水平是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临床治疗中应根据血浆 TGF-β1水平进行术后评估,从而做好预防措施,以减少复发率。    【关键词】 血浆转化生长因子 β1水平 ; 心房颤动 ; 导管射频消融术 ; 复发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sma TGF - β 1 level and recurr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Methods: from May 2017 to may 2018, 60 patients with AF who were treated by cathe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duration of AF, 36 patients were paroxysmal AF and 24 patients were persistent AF. All the patients were tested for TGF - β 1 and echocardiography before operation, followed up for one year after operation, and analyze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currence. Results: after one year follow-up, 18 patients (7 cases of paroxysmal AF and 11 cases of persistent AF) recurred. The levels of TGF - β 1 in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F and persistent AF in the recurr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n recurrent group (P < 0.05), and the levels of TGF - β 1 in the recurrent and non recurrent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paroxysmal AF (P < 0.05).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 TGF - β 1 before operation were paroxysmal and persisten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currence of AF (P < 0.05).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plasma TGF - β 1 before operation is the influencing factor of the recurr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动过速型心肌病患者的治疗中采取导管消融治疗的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心动过速型心肌病患者,均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入本院治疗,共有30例。对上述患者采取导管消融治疗。对其治疗前后LVDD、LAD、LVEF指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由研究结果数据方面上可见,治疗后 LVDD、LAD相比较治疗前较低(P<0.05),治疗后LVEF指标相比较治疗前较高(P<0.05)。结论:在心动过速型心肌病患者的治疗中采取导管消融治疗,可较好的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促进其病情康复。由此可见,此种治疗方法在心动过速型心肌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导管消融 心动过速型心肌病 治疗效果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功率激光及不同浓度臭氧对猪正常椎间盘消融效果及安全度。方法6头小型猪,随机分为激光组和臭氧组,每组3头。采用不同激光功率及不同臭氧浓度进行消融,观察不同时间点椎间盘影像学变化,3个月后处死动物,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激光组及臭氧组均存在随激光功率及臭氧浓度正相关的椎间盘MRIT2信号减低,3个月后,激光组椎间盘退变较臭氧组明显。结论激光对正常椎间盘消融作用大于臭氧,同时,对正常组织的破坏程度及继发退变也大于臭氧。

  • 标签: 激光 臭氧 导管消融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 简介:目的对比CT引导微波消融与冷冻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接受CT引导下消融治疗的原发或转移性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微波消融组29例,冷冻消融组19例,比较2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消融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患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微波消融组与冷冻消融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48%(10/29)vs42.11%(8/19);χ^2=0.285,P=0.594],术后3个月消融治疗有效率[72.41%%(21/29)vs73.68%(14/19);χ^2=0.009,P=0.923]及疾病控制率[96.55%(28/29)vs94.74%(18/19);χ^2=0.095,P=0.7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微波消融组患者术后6、12、24、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2.72%、81.28%、64.54%、54.91%,冷冻消融组分别为94.07%、81.13%、57.33%、43.04%,2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3)。结论CT引导微波消融与冷冻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均较为有效且相对安全。

  • 标签: 肺肿瘤 微波消融 冷冻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快速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了射频消融术;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心包填塞1例,穿刺部位渗血、血肿1例,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加强对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可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于已经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给予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 标签: 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接受微波消融治疗中实施移动消融技术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对我科室2015.3-2022.7收治的26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实施临床研究,由红篮球分组方法进行分组,(130例常规组)固定微波消融,(130例研究组)移动微波消融。观察组间患者消融时间。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消融时间较少;研究组消融有效率99.92%,明显比常规组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在微波消融治疗中实施移动消融技术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使消融时间减少,完全消融率得到提升,建议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和运用。

  • 标签: 移动消融技术 固定微波消融 微波消融治疗 甲状腺良性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肿瘤的微波消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间收治患者50例,按照肿瘤直径分为对照组(25例,≤3 cm)和观察组(25例,>3cm)。对比消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肿瘤≤3 cm患者完全消融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部肿瘤采取微波消融治疗效果较好,其中肿瘤体积越小完全消融率越高,该种方法治疗安全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肺部肿瘤 微波消融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