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导管肾去交感神经射频消融(catheter-basedrenalsympatheticdenervation,CRSD)成为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热点,大量基础以及临床研究表明肾脏去交感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高血压。早在上世纪40年代即有外科切除内脏神经治疗难控制性高血压的研究,通过切除胸腰部内脏神经、肾交感神经达到降压目的[1],但因严重并发症限制其进一步发展。Krum等[2]创立了导管射频消融去肾脏交感神经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研究,大大拓宽了治疗高血压的新视野。随着研究的进行,逐渐发现肾脏去交感化并不局限于降压,对于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胰岛素抵抗、睡眠呼吸功能障碍等均有一定改善。

  • 标签: 经导管射频消融 去交感神经 射频消融术 肾脏 顽固性高血压 睡眠呼吸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予以探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于我院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护理干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从术前和术后进行全面护理,观察并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结果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的100例房颤患者予以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患者全部康复出院,且恢复正常体质。结论对房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中,采用导管射频消融,同时对所有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其临床护理效果十分显著,患者手术非常成功,从而有效降低和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房颤 护理 探究
  • 简介: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catheterablation,RFCA)1987年应用于临床,我国1991年引进RFCA。十多年来这一技术在国内快速发展,使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发生了根本变化,被推选为某些快速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方法。2001年10月~2002年8月,我院心血管介入治疗中心用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2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RFCA 快速性心律失常 射频导管消融术 心血管介入治疗 护理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期护理对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为了将当前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患者的护理水平提升,首先需要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开展对比实验,实验对象为本院的100例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将患者进行双盲分组后,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即常规护理及围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在对比后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护理结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围期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加速其康复速度。

  • 标签: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这种手术已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于2004年已开展这类手术。严格的术前,术后护理,完善的健康宣教,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通过护理这类患者,体会到加强饮食护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导管射频消融术 房颤 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治疗方法均为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以及治疗前后射血分数。结果31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成功率为96.77%,2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成功率为95%,9例心房颤动患者成功率为100%,8例其他患者成功率为87.5%,68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后成功率为95.59%,将患者治疗前与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比较,患者治疗后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高,射血分数改善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快速性心律失常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围期护理。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1月-2018年1月)搜集的70例心房颤动患者患者一般资料,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实验组(35例,应用围期护理干预方法)和对照组(35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心房颤动患者的满意率(满意、一般、不满意)、并发症发生率(急性胃扩张、胸壁血肿、肺静脉狭窄)。结果实验组心房颤动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房颤动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围期护理价值较高。

  • 标签: 心房颤动患者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通过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的围期护理效果。方法 于2019年5月~2021年8月,设23例于我院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为观察组,另设21例于我院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为对照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2例,占8.70%)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例,占5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患者围期配合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值得推荐。

  • 标签: 心房颤动 导管 射频消融 围术期护理 优质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2年4月~2019年9月收治的35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入院均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本组35例患者中即刻成功率高达97.14%(34/35),1例因穿刺动静脉出血而导致失败。本组患者在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后Holter监测发现,术后1年室早发作较术前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大大提高,前后差异有意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心房颤动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3例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7例)与观察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小肝癌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治疗,与腹腔镜肝切除进行对比,分析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实验选取2019年1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T导向下皮肺癌射频消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RFA治疗肺癌的患者60例,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KPS评分、ZPS评分及QO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CT导向下射频消融治疗肺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护理的安全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CT 射频消融术 肺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射频消融射频消融的护理,去除患者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烦恼,避免这些药物可能存在的剂量或用药时间相关的副作用,也可去除因反复心律失常对患者生理与心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 标签: 射频消融 护理
  • 简介: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普通人群中发生率为0.4%左右。房颤不仅可以产生各种症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还可以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血栓栓塞,从而增加死亡率和医疗费用。由于药物治疗房颤效果一直不理想,近几年出现了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有报道,该种式治疗阵发性房颤成功率可达91%,治疗慢性房颤成功率可达83%。

  • 标签: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心房颤动 临床观察 血流动力学异常 护理 患者生活质量
  • 简介:室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由于其可造成严重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而需要积极处理,目前导管射频消融已逐渐成为首选治疗。我院近2年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1例,现报道如下,以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标签: 导管射频消融 室性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