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完成尿动力检查后尿路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尿动力检查的前列腺增生患者540例,其尿动力检查前尿液分析白细胞≤18个/μl且中段尿培养阴性;检查完成后24~48h内收集尿液行尿液分析及尿培养,尿液分析白细胞>18个/μl及中段尿培养阳性代表发生尿路感染。对入选患者的特征及相关尿动力参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5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完成尿动力检查,其中45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8.33%,其相关危险因素为糖尿病、膀胱出口梗阻、膀胱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和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及肠球菌(51%,20%)。结论患者合并糖尿病、膀胱出口梗阻、残余尿量越多、前列腺体积越大、最大尿流率越低、平均尿流率越低尿动力检查后尿路感染发生率越高,这部分患者适当接受抗生素治疗可能获益。

  • 标签: 尿流动力学 尿路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血流动力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血流动力变化的规律,对了解和掌握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和早期预防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血流动力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血流动力变化的规律 , 对了解和掌握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和早期预防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药代动力方法,以黄芩苷为考察指标,研究柴胡黄芩药对配伍的体内代谢情况,为药效学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持。方法①黄芩苷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学研究色谱柱DiamonsilC18柱(4.6mm*250mm,5µm);流动相为水-甲醇-0.2%磷酸(5347);进样量为20µL;柱温35℃;流速1mL/min。进行含药血清黄芩苷方法学考察。②不同配伍柴胡黄芩含药血清主要考察指标黄芩苷的含量测定采集灌胃后10min,20min,1h,2h,3h,4h,5h,6h,7h,8h,9h,10h,11h,12h,14h,24h时间点的血样,按照建立的黄芩苷检测方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大鼠灌胃黄芩柴胡10提取物后,黄芩苷经0.67h可达最大吸收峰,峰浓度(Cmax)为53.96mg·m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h)为314.082mg·(L﹡h)-1,黄芩苷在体内的滞留时间(MRT0→24为8.671h);11提取物组,Tmax为0.33h,Cmax为26.07mg·m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h)为284.796mg·(L﹡h)-1,黄芩苷在体内的滞留时间(MRT0→24h为10.39h);12提取物黄芩苷经14h可达最大吸收峰,黄芩苷在滞留时间14h可达最大吸收峰,峰浓度(Cmax)为25.84mg·m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h)为344.121mg·(L﹡h)-1,黄芩苷在体内的滞留时间(MRT0→24h为11.879h)。结论11提取物黄芩苷吸收加快,吸收量无明显变化,但在体内的滞留时间增长;黄芩柴胡12提取物黄芩苷吸收滞后,吸收量增加,在体内的滞留时间更长,从而能使其在体内发挥药效时间增长,可见三个配伍比例中,柴胡黄芩12配伍组黄芩苷在体内滞留的时间更长。

  • 标签: 药对/柴胡黄芩 药代动力学 黄芩苷
  • 简介:【摘要】微量注射泵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微量注射泵自身存在的缺陷及应用于静脉注射的外联设备等因素的影响下,微量注射泵药物输注过程易出现药物输注动力改变。对微量注射泵药物输注的动力变化进行探究,可以为危重症患者治疗研究提供一定的支持。本次研究从微量注射泵启动延迟、微量注射泵阻塞报警延迟、中心静脉导管、泵体垂直为宜及微量注射泵末端输出压力变化等因素入手,对微量注射泵药物输注的动力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 标签: 微量注射泵 药物输注 动力学变化
  • 简介:摘要微量注射泵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微量注射泵自身存在的缺陷及应用于静脉注射的外联设备等因素的影响下,微量注射泵药物输注过程易出现药物输注动力改变。对微量注射泵药物输注的动力变化进行探究,可以为危重症患者治疗研究提供一定的支持。本次研究从微量注射泵启动延迟、微量注射泵阻塞报警延迟、中心静脉导管、泵体垂直为宜及微量注射泵末端输出压力变化等因素入手,对微量注射泵药物输注的动力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 标签: 微量注射泵 药物输注 动力学变化
  • 简介:目的探究心动周期内主动脉夹层的血流动力瞬态行为。方法基于1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个性患者的CT扫描图像逆向重构得到主动脉夹层三维几何模型,借助计算流体动力进行了血液流动数值仿真,得到壁面压强、壁面剪切应力、血流速度、TAWSS和OSI等血流动力参数的变化。结果在整个心动周期内,血液动力参数在心脏收缩期会展现出大幅度的波动特征;真腔流道的下游狭窄处会出现较高的壁面剪切应力分布,可能诱发下游血管的二次破口;尽管假腔内血液动力参数变化总体上要小于真腔,但假腔受交变方向的剪应力更加剧烈。结论基于个性化主动脉夹层的研究成果可为临床医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 标签: 个性化主动脉夹层 计算流体动力学 血液动力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术前用药对整形美容全麻患者唾液分泌和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行整形美容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其均行全麻干预。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划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术前干预即可,在术中给予生理盐水泵注;观察组患者采取麻醉前准备用药,以长托宁为主。对两组患者手术实施不同阶段(麻醉时T1、给药30minT2、术后60minT3)的唾液分泌进行观察与比较,且统计其血流动力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不同阶段的唾液分泌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动力相较于对照组更为稳定(P<0.05)。结论术前用药对整形美容全麻患者的唾液分泌与血流动力均有较为积极的影响,能够保证其稳定性,有助于手术的开展与术后患者的康复,值得重视。

  • 标签: 术前用药 整形美容全麻 唾液分泌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在小儿心脏手术麻醉中舒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和应激反应进行分析; 方法: 本次研究将选择我院 2016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 200 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展开回顾性分析,按麻醉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患者 100 例,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将大剂量舒芬太尼应用在小儿心脏手术麻醉中对血流动力的维持效果较芬太尼更加显著。 结论: 将舒芬太尼应用在小儿心脏手术麻醉中可对应激反应有效抑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舒芬太尼 心脏手术 麻醉应激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对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100例STEMI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50例)与干预组(50例),给予常规组常规PCI治疗,给予干预组盐酸替罗非班PCI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血流动力情况、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术前的TIMI分级,干预组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患者术后的TIMI,干预组与常规组相比,组间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干预组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呈P<0.05。结论对STEMI患者PCI术治疗,对血流动力影响较大,若配合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有助于改善TIMI分级,同时对减少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ST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流动力学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盐酸替罗非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颈部 CTA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动力的相关改变分析。方法:选取入院使用 CTA对头颈部颈动脉狭窄进行脑血流动力治疗的患者 50例,将其作为治疗组,选取 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使用 CTA检查。结果: CAT检查头颈部颈动脉狭窄情况显示,可以准确的观察到颈动脉的狭窄情况,脑血流动力大小、方位、斑块等信息,符合临床相关治疗参考依据要求。结论:头颈部 CTA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动力检查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意义。

  • 标签: 头颈部 CTA 颈动脉 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颈部CTA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动力的相关改变分析。方法选取入院使用CTA对头颈部颈动脉狭窄进行脑血流动力治疗的患者50例,将其作为治疗组,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使用CTA检查。结果CAT检查头颈部颈动脉狭窄情况显示,可以准确的观察到颈动脉的狭窄情况,脑血流动力大小、方位、斑块等信息,符合临床相关治疗参考依据要求。结论头颈部CTA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动力检查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意义。

  • 标签: 头颈部CTA 颈动脉 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空气波压力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的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自 2017 年 11 月 -2019 年 11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 80 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前 40 例为对比组,后 40 例为研究组,对比组使用常规下肢干预,研究组使用空气波压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患侧下肢血流动力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的 Vmax 明显高于对比组, P < 0.05 ;研究组的 Vm 、 BF 与对比组相比更高,但是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2.50% )明显少于对比组( 17.50% ), P < 0.05 。 结论 :使用空气波压力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对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产生影响,提高 Vmax 、 Vm 以及 BF ,并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肢体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空气波压力 脑卒中偏瘫 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空气波压力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的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自 2017 年 11 月 -2019 年 11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 80 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前 40 例为对比组,后 40 例为研究组,对比组使用常规下肢干预,研究组使用空气波压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患侧下肢血流动力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的 Vmax 明显高于对比组, P < 0.05 ;研究组的 Vm 、 BF 与对比组相比更高,但是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2.50% )明显少于对比组( 17.50% ), P < 0.05 。 结论 :使用空气波压力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对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产生影响,提高 Vmax 、 Vm 以及 BF ,并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肢体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空气波压力 脑卒中偏瘫 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椎体后凸成形术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来院就诊的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就诊序列号单双分组法将入选者分入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均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研究组予以右美托咪定麻醉,常规组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对比两组不同时段镇静、疼痛评分以及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常规组T2、T3、T4、T5同期,研究组Ramsay评分更高,VAS评分更低,MAP和HR水平更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2%,明显低于常规组的40.54%(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血流动力的影响轻微,且兼具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安全性可靠,值得作为椎体后凸成形术常规麻醉方案予以普及。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氯化钠注射液 椎体压缩性骨折 血流动力学 镇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给剖宫产孕妇血流动力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于笔者医院分娩的80例剖宫产孕妇,全部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其中40例患者小剂量应用盐酸罗哌卡因,设其为研究组;另外40例患者常规剂量使用盐酸罗哌卡因,设其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在麻醉后15分钟、剖宫产手术时、胎儿娩出后三个时间点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这三个时间点,对照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则有比研究组更大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应用于剖宫产孕妇腰-硬联合麻醉不会使其血流动力出现较大的波动,其安全性比较高。

  • 标签: 盐酸罗哌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孕妇 血流动力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Sepsisshock死亡率高、诊断缺乏金标准的问题,应用床旁重症超声通过将门静脉主干肝内段血流,肝动脉血流检查嵌入RUSH流程(优化RUSH流程)与传统RUSH流程比较,探讨其在脓毒症休克早期诊断中的意义。研究方法重症超声是重症医生重症病理生理临床思维的延伸,RUSH流程的内涵是覆盖血液从左室泵出到回流至右房所经过的血管通路及靶器官。观察两种流程Sepsisshock患者7天死亡率,28天死亡率的相关关系,探寻一种提高Sepsisshock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的优化流程。结果两组患者年龄71.65±14.81在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心率,乳酸值,感染源等方面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7天,28天死亡率H组小于G组,(P<0.05)。分布性休克时,门静脉直径在正常值范围内,门静脉最大血流量13.85±1.99小于正常值15±20cm/s。第一肝门肝固有动脉处取血流频谱,最大血流速度14.45±3.23明显小于正常值82.2±20.8cm/s,直径小于正常值0.33±0.07cm。结论在Septicshock早期诊断中,重症超声优化RUSH流程较传统流程RUSH能更好的指导血流动力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胸腰椎骨折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血流动力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4例,将其分为一般组和实践组,一般组行常规剂量的右旋美托咪定麻醉,实践组行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水平及麻醉效果。结果给药15min时,实践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血流动力指标变化幅度更小,麻醉有效率(97.30%)明显更高,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将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全身麻醉中,能让其血流动力指标保持较为平稳的状态,实现更好的麻醉效果,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流动力学 临床效果 全身麻醉 右美托咪定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Sepsisshock死亡率高、诊断缺乏金标准的问题,应用床旁重症超声通过将门静脉主干肝内段血流,肝动脉血流检查嵌入RUSH流程(优化RUSH流程)与传统RUSH流程比较,探讨其在脓毒症休克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