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4 个结果
  • 简介:为比较右心室流出(RVOT)与右心室心尖部(RVA)分别起搏对即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选健康犬11只,先后分别将电极送至RVA和RVOT,以高于自身心率20/min起搏20min,分别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嵌压(PCWP)及心排血量(CO),反复3次取其均值。结果显示,RVOT起搏时心功能明显优于RVA起搏,CO升高0.25L/min(P〈0.05),PCWP降低2.03mmHg(P〈0.01),mPAP亦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VOT起搏与传统的RVA起搏相比,可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

  • 标签: 心脏起搏 右心室流出道 右室心尖部 血流动力学 实验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金属支架治疗胃流出恶性梗阻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12例胃流出恶性梗阻患者中,胃恶性淋巴瘤1例,胰体癌术后浸润胃肠吻合口1例,胃窦癌6例,胰头癌4例。在X线电视监视下经口置入国产镍钛合金网状裸支架。除4例体质虚弱外,余8例均接受动脉插管化疗或全身化疗。结果12例患者共放置金属支架14枚,其中,2例放置2枚支架。10例放置1次成功,2例放置2次成功。所有病例梗阻症状均明显缓解,并逐渐能进半固体软食,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随访2-18个月,2例出现支架梗阻后再次置入支架,1例胆道梗阻行胆道外引流术。未发生出血、穿孔、支架移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金属支架是胃流出恶性梗阻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迅速缓解症状,改善患者体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合化疗有望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胃流出道恶性梗阻 介入放射学 支架
  • 简介:肝静脉流出狭窄是肝移植术后较为罕见的并发症,在活体肝移植中发生率为2%~4%。2006年6月至2010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2例接受右肝活体肝移植的患者术后出现肝静脉流出狭窄,接受保守治疗或介入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术后疗效显示:保守治疗肝静脉流出狭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介入肝静脉造影、球囊扩张以及金属支架置入能有效诊断和治疗肝静脉流出狭窄。

  • 标签: 肝静脉流出道狭窄 肝静脉 活体肝移植 球囊扩张
  • 简介: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气囊导管阻断肝静脉流出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可行性.方法:用特制的带中央分流管的气囊导管阻断肝静脉血流,观察血流动力学和下腔静脉、肝静脉血流改变,行左半肝切除.结果:受试动物均耐受了腹腔镜左半肝切除.实验过程中平均动脉压轻度下降,心输出量下降至基础值的70%,中心静脉压下降明显,气囊内液体排除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均立即恢复正常.气囊充盈后,肝静脉血流几乎消失,下腔静脉中有部分血流通过.结论:用带中央分流的气囊导管阻断肝静脉血流行腹腔镜肝切除术安全、可行.

  • 标签: 腹腔镜术 肝切除术 气囊导管 肝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流出型室性早搏定位诊断中,不同心电图检查设备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49例流出型室性早搏患者,手术治疗前,所有患者均一致接受ECC(常规心电图)、MLE(多导心电图)和 Holter(霍尔特氏心电图动态监测)检查;以导管射频消融术中心脏电生理标测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对比上述3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研究起止时间2021年5月-2022年5月。结果 49例患者中,于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检出右室流出型室性早搏40例,左室流出型室性早搏9例。对比手术金标准,3种检测方法,在左右室流出型室性早搏检出率方面,均与手术金标准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不同检测方法之间检出率对比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流出型室性早搏定位诊断中,常规心电图和多导心电图定位诊断效能稍优于霍尔特氏心电图动态监测。

  • 标签: 流出道型室性早搏 定位诊断 不同心电图检查
  • 简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往往合并重度肺动脉瓣狭窄、发育不良或闭锁,已往外科修复采用跨瓣环补片加宽右心室流出(RVOT),但解除RVOT狭窄的同时往往会导致肺动脉瓣返流,而长期肺动脉瓣返流可致右室容量及压力负荷增加,最终导致心律失常、运动耐力下降和心力衰竭。我科2002年6月至2011年11月对75例合并肺动脉狭窄或闭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0.1mm厚的膨体聚四氟乙烯(Gore—Tex)片作肺动脉单瓣重建RVOT,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膨体聚四氟乙烯 右室流出道重建术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观察cyclophilinA在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荷脂过程中的蛋白表达对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荷脂细胞模型,以Westernblot法检测cyclophilinA蛋白的表达改变,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变化,放射性同位素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情况。结果75rng/Lox—LDL与RAW264.7细胞共同孵育48h后.cyclophilinA的蛋白表达减弱,48、72h分别较未处理组下降了54.5%±6.3%、59.8%±5.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率未处理组是30.71%±0.71%,ox—LDL处理48、72h后依次下降为12.94%±0.59%、10.77%±0.35%,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ox—LDL诱导的RAW264.7细胞荷脂过程中,cyclophilinA的蛋白表达下调与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密切相关。

  • 标签: CYCLOPHILIN A 荷脂细胞 胆固醇流出 巨噬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螺旋电极在心室起搏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30例,将螺旋电极应用进心室起搏手术中,研究其效果。结果30例患者的起搏阈值,得到的结果为(0.61±0.14)V,P波振幅平均结果为(5.3±1.3)mV,R波振幅(12.4±1.8)mV,电极阻抗(532±160)ohm,都保持在正常水平,并根据6个月随访发现动态心电图均显示有效起搏,使用心脏二维超声以及胸片显示电极位置固定良好,未发生电极脱位现象。结论使用螺旋电极应用于心室起搏能够保证良好的电极定位成功率,可随意选择起搏定位点,起搏参数均保证在正常水平,操作安全、可靠性强。

  • 标签: 螺旋电极 心室起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左心室或右心室受累的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预后作用。方法:将50例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收取时间段在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根据其心室受累情况分为三组,左心室受累组(15例)、右心室受累组(15例)、双心室受累组(20例),另同期选择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不同心室受累情况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和对照组比较,右心室受累组、左心室受累组、双心室受累组的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用率均明显升高。右心室受累组的肾替代治疗率无明显变化,而左心室受累组、双心室受累组的肾替代治疗率均明显升高。结论:脓毒症心功能障碍一旦出现左心室受累,则短期病死率较高。

  • 标签: 脓毒症心功能障碍 左心室或右心室受累 预后
  • 简介:患者女,28岁,阵发性心悸半年,加重半个月。既往尤手术史、外伤史,10余年前有长期发热病史。查体心尖部可闻及4级/6G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窦性心律,T波倒置。X线胸片:两肺淤血,左心房、左心室增大,左心缘下段局限性向外膨凸.内可见钙化影。心胸比0.66。

  • 标签: 室壁瘤 假性 心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主要是分析了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方面的问题。 方法 选取到了我院 2011.12-2013.12 月期间收治到的右心室心肌梗死的患者 34 例作为了这次研究的对象,为他们进行了心电图的一个检查,并且把心电图检查的结果特点以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一个回顾性的分析。 结果 在心电图检查的诊断里,对右胸所采取到的 V3R-V6R 这四个导联里任何一个导联所出现的 ST 段抬高都在 1mV 以上的情况都可以被诊断成了右室心肌的梗死情况。 结论 现在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倒的都是一些常规的十二导联对右室心肌梗死进行了一个心电图的诊断,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加做右胸导联的检查,主要是为了提升到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准确的机率。

  • 标签:
  • 简介:患儿,男,6月,因阵发性咳嗽4天,外院拟诊为"支气管炎",予以林可霉素1.8g+10%葡萄糖250ml静脉点滴,速度为15gtt/min,约半小时后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唇绀,呼吸困难,四肢冰冷,即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7.4℃,呼吸:45次/min,体重7.5kg,脉搏不及,垂危病容,嗜睡状,面色苍白,嘴唇紫绀,四肢厥冷,双肺闻及干性罗音,心音不能闻及,腹平软,肝右肋下1.0cm,未引出病理性神经反射.心电图示"心室扑动".

  • 标签: 林可霉素 婴儿 心室扑动 药物不良反应 病例报告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讨论心脏超声评价心室收缩同步性的临床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19年12月为研究时间周期,择取其期间院内就诊48例合并心衰症状或体征患者为研究组,另择取此期间48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心脏超声检查,分析具体检查结果。结果:对比两组心室收缩同步性相关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比研究组不同类型原发疾病患者左室中相角、RVPSW,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脏超声应用于评价心室收缩同步性临床价值突出,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

  • 标签: 心脏超声 心室收缩同步性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的心电图改变特点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作为研究时段调选,该时段内我院中确诊存在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的患者62名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试验,医务人员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收集以后,记录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特点,并按要求分析患者的个体状况,在确认患者的基本资料后,由医务人员判断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特征。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本次研究中的62名患者中,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共计29名,下壁、正后壁肌梗死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26名,前间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共计1名,而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共计6名。结论:当患者出现右心室心肌梗死时,患者的临床症状会出现极大的变化,而医务人员在进行患者的病情分析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特征了解患者的心肌梗死状况,为患者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右心室 心肌梗死 心电图 改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心电图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100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04月-2021年04月,采取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行常规诊断)和研究组(行心电图诊断),各50例。比较诊断准确率、疾病类型诊断符合率。结果 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对称性肥大、不对称性肥大、扩张性肥大阳性符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心电图诊断应用价值更高,可作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筛查手段,为后续诊治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心电图诊断 准确率 符合率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 简介:目的观察瘦素对人L-02脂肪变肝细胞胆固醇流出及小凹蛋白(cavdin-1)、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SCAI)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瘦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20%的医用脂肪乳配制成10%的浓度,与10%的胎牛血清培养基共同培养细胞,造模时间24h,造模后分别用瘦素处理,浓度分别为10^-5、10^-6、10^-7mol/L,处理24h。每纽均行油红“O”染色。用RT—PCR测定cavelin—1、ABCA1mRNA表达。结果油红“O”染色显示,10%的脂肪乳处理24h能成功制造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RT—PCR显示肝细胞脂肪变性后cavelin-1及ABCA1mRNA表达增加。模型组加入瘦素处理后cavelin-1、ABCA1mRNA表达明显增加,且与瘦素浓度呈正相关。结论10%的脂肪乳能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脂肪变性时,10^-7-10^-5mol/L浓度的瘦素能上调cavdin—1、ABCA1mRNA表达,促进细胞内胆固醇的逆转运。提示瘦素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一定作用。

  • 标签: 肝细胞脂肪变性 瘦素 ABCA1 caveli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