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孕期阶段妊娠妇女凝血指标与血小板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方法:分类随机选入研究对象:先兆流产、难免流产患者,各计30例;对其各项凝血指标与血小板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与难免流产组比较,先兆流产女性Fg、DD、PLT、PDW、MPV、P-LCR皆降低(P<0.05)。结论: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处于轻度高凝、血小板指标异常的状态,通过及时检测各项指标能够评估并预测疾病发展。

  • 标签: 妊娠 先兆流产 凝血指标 血小板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药物对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 方法: 于 2016 年 8 月 --2017 年 7 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所有患者的临床检验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研究总结药物对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并总结相应应对措施。 结果: 患者使用药物后会对临床检验指标造成一定影响,导致须接受一些无必要的检查,导致医疗费用增加,造成患者经济负担。 结论: 临床检验过程中要注重患者的服药情况,在检验与治疗的过程中要明确药物对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进行相应的筛选和应对,最大限度降低药物对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

  • 标签: 临床检验指标 药物 影响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和纤溶指标的改变情况,以便为急性白血病患者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来本院体检者72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两组患者凝血活酶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APTT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PT及FIB和D-二聚体水平等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患病期间其纤溶系统处于亢进状态,具有明显出血倾向,而对急性白血病患者PT、FIB及D-二聚体等指标进行检测有助于诊断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以及对预后判断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凝血功能 指标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临床检验的重要性在临床医学中越来越突出。研究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现状。 方法: 分析了现阶段我院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能够为临床的试验人员提供参考,并且还可以识别、判断、监测、改正临床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结果: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是保证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真实性、代表性和科学性的前提条件。 结论: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标准化有利于医院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和服务水平,是疾病治疗高效性和患者生命安全的有利保障,对患者疾病的诊治和预后意义重大,应该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临床检验 质量控制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标本溶血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行生化指标检验的50位健康者纳入研究范围,均采集两份血液样本分为甲乙两组,甲组血液标本给予常规处理,乙组的血液标本给予溶血处理,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乙组的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均高于甲组,血糖指标低于甲组(P

  • 标签: 标本溶血 生化指标 检验
  • 简介:摘要: 讨论分析方法选择的6个方面属性,拓宽研发人员在建立分析方法过程中思考的维度,从而开发出更适合生产企业使用的高效、稳定的分析方法。6个方面属性:Specifity—专属性,Sensivity—灵敏度,Speed—分析速度,Salary—分析成本,Simple—分析方法简单简洁,操作方便快捷,Stability—分析方法的稳健性,普适性。

  • 标签: 分析方法建立 高效 稳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肾病科湖北武汉430030摘要目的对80例腹膜透析患者在腹膜透析后的关键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判定依据.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100组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了信息不全和不符合常理的“坏点”数据,得到了80组基础数据;其次,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80组基础数据依据血红蛋白、血磷、iPTH、血白蛋白四种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获得上述四种指标间的相关度.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的四项指标获得相关性血红蛋白呈现出与血磷、iPTH、血白蛋白主要相关性;血磷与iPTH呈现明显相关;血磷和血白蛋白之间为正相关,且相关度较小;iPTH和血白蛋白之间为负相关,且相关度不大.结论四项基础监测指标的相关性可以指导临床腹膜透析科学管理管理;对腹膜透析患者数据相关性分析可以有效预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核心指标的监测同时减少了腹膜透析患者重复的医疗费用支出,为医疗资源的科学合理分配提供了指导数据.关键词腹膜透析;指标;相关性分析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37-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指标及机制。方法收集华西医院获得高级职称员工的资料及历年高级职称评审文件,总结分析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主要指标及机制现状。结果2003~2009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有400名员工获得高级职称。评价指标包括学历、著作、科研项目、专利申报及获奖情况5个方面。有80%的高级职称获得者在取得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后论文发表及科研业绩均有下降。结论当前评聘指标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视科研忽视临床和教学工作的问题;评聘机制存在只上不下,缺乏后效评价的问题。今后针对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特点,应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和聘用机制。

  • 标签: 卫生专业技术职务 评聘指标 评聘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体检人员各3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观察组,正常体检人员纳入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体检人员均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其清晨空腹血液标本进行血液检验,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体检人员的血小板指标、心肌肌钙蛋白指标。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为18.20±4.89(%),高于对照组正常体检人员的14.35±5.14(%),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冠心病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高敏心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分别为32.81±1.49(pg/mL)、56.80±1.17(pg/mL)、202.87±1.56(U/L),高于对照组正常体检人员的8.57±1.74(pg/mL)、14.89±1.35(pg/mL)、87.35±1.21(U/L),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肌肌钙蛋白指标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指标与正常体检人员差异显著,而其他血小板指标与正常体检人员比较无显著变化,因此可以根据血小板指标、心肌肌钙蛋白指标差异情况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冠心病风险,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血液检验 血小板指标 心肌肌钙蛋白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患者血常规、凝血部分指标的 变化及意义。方法 收集 2018 年 1 月 - 2019 年 10 月我 院收治的孕妇 8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有无高危因素分为两组:正常组和高危组,每组各 40 例。 检测所有观察对象血 常规及凝血功能指标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高危组孕妇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指标均存在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高危孕妇凝血象及血常规指标存在异常,早期检测对于及早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 标签: 高危妊娠 纤维蛋白原 D- 二聚体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甲亢性肝病病人血清检验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 2016年 6月 ~2017年 5月 间 收治的30例甲亢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 我院 收治的30例肝功能正常甲亢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样,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的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血清学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ALT、 ALP、 GGT、 DBIL、 TBA等肝功能指标水平及 T3、 T4、 FT3、 FT4、 TSH等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均较 肝功能正常甲亢患者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临床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消瘦、腹泻、黄疸、多汗等症状表现,其中观察组患者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于冠心病诊断中血液检验相关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设为A组(n=60),以及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设为B组(n=60)。分别检测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血液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等指标。结果A组冠心病患者的RDW、CK-MB及cTnⅠ等指标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健康成人(P<0.05);而PCT、MPV、PLT等指标检测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检验中的RDW、CK-MB及cTnⅠ等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检验指标 冠心病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用血管理评价的内涵和意义,确定临床用血管理评价的指标,完善临床用血评估评价体系。方法将输血的统计数据结合现有医院医政管理已确定的统计数据,按照用血相关的法规和指南的要求和控制标准,在医院间、临床用血科室、临床用血医生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建立临床用血管理评价的相应指标。结果确定临床用血管理评价的定义,确立13个评价指标名称、计算公式、意义和应用方向。结论通过制定完善临床用血管理评价指标,为医院和行政管理部门实现《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要求,为临床加强临床用血管理、提高安全有效用血水平、节约血液资源提供技术手段。

  • 标签: 用血管理 用血评价 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差异 。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6 年 2月~ 2019 年 6月收治的 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心率次数分为 A组和 B组, 每组 100例。 A组患者心率次数 <90/min, B患者心率次数≥ 90次 /min。选取其中 180例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为心力衰竭组,选取 60例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 A组、 B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心率变异性指标差异。结果 B组再住院 70例, 再住院率为 70.0%;病死 35例, 病死率为 35.0%;随访终点左室舒张末径( LVEDD)为( 65.23±6.21) mm。 A组再住院 45例, 再住院率为 45.0%;病死 10例,病死率为 10.0%;随访终点 LVEDD为( 61.56±6.88) mm。 B组患者的再住院率及病死率、 LVEDD均高于 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心力衰竭组患者正常 RR间期标准差( SDNN)( 90.12±15.43) ms显著低于对照组( 144.32±30.43) ms,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每 5分钟 RR间期均值标准差( SDANN)为( 114.32±28.43) ms, 心力衰竭组 SDANN为( 73.23±17.21) ms,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相邻 RR 间期相差 >50 ms /总心跳数 ×100%( PNN50)指标为( 15.21±14.32) %显著高于心力衰竭组的( 6.54±4.2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心力衰竭預后效果与患者的心率大小成反比, 即心率越快,心力衰竭预后效果差。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水平相对较低,心功能与健康患者相比较差。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经母婴传播的疾病已为人们所共知.为做好经母婴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避免院内感染,明确病因,减少医疗纠纷,并使一些无临床症状的母婴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笔者对2002年1月~2003年5月2248例孕妇的产前进行HBsAg、抗-HCV、抗-HIV、梅毒4项血液指标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血液学检测 ELISA 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化检验指标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我院诊治的 90例妊娠糖尿病产为研究组,同期选择 90例体检健康的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空腹血糖、尿酸、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妇的空腹血糖、尿酸、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 34.44%,高于对照组的 3.33%( P< 0.05)。结论:生化检验指标在妊娠糖尿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生化检验指标 妊娠糖尿病 诊断 价值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