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基因rs3093059多态与脑梗死相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RP水平;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技术检测CRP基因rs3093059多态。结果病例组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各基因型之间CRP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CRP基因rs3093059多态与脑梗死无关。

  • 标签: C-反应蛋白 脑梗死 基因多态性 rs3093059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分诊失误原因及干预对策进行分析研究,为门诊分诊工作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期间,未进行干预前门诊患者200例,以及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期间,接受干预200例门诊患者,对出现分诊失误以及失误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相应干预对策,并对干预前后分诊失误率、以及服务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分诊出现失误原因包括工作人员因素、患者以及家属因素、病情因素以及医院管理因素;干预后患者分诊失误率以及服务满意度明显优于干预前患者分诊失误率以及服务满意度。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诊出现失误原因包括工作人员因素、患者以及家属因素、病情因素以及医院管理因素,相应采取干预对策,包括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加强医院管理制度以及对患者病情分析等,可有效加强门诊分诊工作质量,减少失误率,提高患者分诊服务满意度。

  • 标签: 门诊分诊 失误原因 干预对策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输血不良反应临床特点,探讨输血前用药对预防输血不良反应作用。方法分析本院2014年4月-2015年11月报告输血不良反应信息。根据输血前用药情况,将预防使用地塞米松患者设为预防组1,预防使用异丙嗪患者设为预防组2,输血前不使用药物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3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466人次输血治疗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36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21%,其中过敏反应最多,占不良反应80.56%;各类血液成分中,单采血小板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比例最高,发生率为0.58%。预防组1、2和对照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过敏反应及发热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预防用药对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无明显作用。

  • 标签: 输血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发热反应 预防性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以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研究2016年度上报ADR,整理所有患者基本情况、给药途径、临床表现,以及报告人员、科室分布等。通过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结果我院2016年度上报ADR414例,男女比例基本持平,60岁以上患者较高(26.6%);静脉滴注(98.07%)给药引起不良反应较多;且大部分患者出现皮肤及其附件(57.76%)相关临床表现;上报人员以护士为主(92.27%),上报科室以门/急诊注射室为主(18.12%)。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临床合理用药是确保药品安全重要措施。

  • 标签: ADR 报告 监测
  • 简介:摘要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是人体急性时相蛋白(APP)中最主要、最敏感标志物之一,在感染及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作为协助诊断、监测疾病活动度及判断预后重要指标。现就CRP在系统红斑狼疮中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C反应蛋白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提升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上报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我院监测体系建设、报告质量、报告时限、报告类型存在不足。结论应充分重视ADR监测,提高相关医务人员监测水平和素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存在问题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对我院门诊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上报126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患者中,男性患者所占比例较大,>60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较大;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不良反应居多,给药方式以单独用药不良反应居多;累及系统-器官包括神经系统、全身、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损害;立即停药,给予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均有所缓解。结论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适应证、禁忌证,合理调整单独与联合用药量,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 标签: 氟喹诺酮类 抗生素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食道癌放疗后放射皮肤黏膜发生情况,并总结护理要点,为后续临床护理提供方法参考,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福利。方法对收治50例食道癌放疗患者进行放射皮肤、黏膜、体重等观察,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5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效果满意;发生Ⅱ度皮炎患者3例,Ⅰ度患者5例,皮炎发生率为16.0%;发生Ⅱ度粘膜炎4例,Ⅰ度粘膜炎4例,粘膜炎发生率为16.0%。结论食道癌放疗后发生发射皮肤黏膜反应是比较常见并发症,应该积极给予皮肤黏膜等护理,降低发生率,保证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食道癌 放疗 发射性皮肤黏膜反应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不良反应,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因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而产生不良反应患者54例,对患者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中男性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远多于女性,所占比重为64.81%VS35.19%,且54例患者中以60岁以上居多;不良反应变态反应所占比重较大,为59.26%;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上除了1-24h与1-3d数据相比相差较小,其他各个时间段数据相比较差异均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运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并加强用药监护有助于预防和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不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基于主观感觉疲劳评估量表和客观测量指标变化相结合腹部术后疲劳监测调查情况。方法采用量表调查形式,使用VAS和ICFS,对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于广东省中医院外科行四级腹部手术患者进行调查评估;同时进行血液标本、优势手握力、BMI测定,综合评测以围手术期疲劳评测量表为基础,主、客观指标相结合术后疲劳评价方法。结果ICFS与CRP、SOD、PA、优势手握力结合可以方便、快捷、经济、高效地检测术后患者疲劳。结论采用基于主客观指标相结合检测方法建立判别函数能够对术后疲劳进行经济、高效、客观监测,最大限度地减少全凭主观判断所造成误差。

  • 标签: 围手术期疲劳评测量表 术后疲劳 腹部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乡镇卫生院接诊外科创伤患者常见手术失误原因,总结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乡镇卫生院接诊176例接受外科创伤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手术失误患者情况,探讨引发失误原因,并对预防手术失误对策进行总结。结果176例外科创伤行手术治疗患者手术失误率达到了10.80%,引起手术失误原因包括误诊、漏诊因素,手术技术操作失误,手术时机、手术适应症、手术禁忌症、手术方法选择失误等。结论乡镇卫生院还需不断加大对外科医务人员培训力度,并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以提高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手术水平,减少手术失误发生。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外科创伤 手术失误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隐匿肋骨骨折CT和DR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共收治隐匿肋骨骨折7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DR摄片和16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隐匿肋骨骨折检出准确率。结果70例肋骨骨折患者中,共发现肋骨骨折172处,16螺旋CT对隐匿肋骨骨折检出准确率为(168例/97.67%),DR平片对隐匿肋骨骨折检出率为(133例/77.33%),差异具有显著(P<0.05)。16螺旋CT对隐匿肋骨骨折漏诊率为(3例/1.74%),明显优于DR平片(29例/16.86%),差异具有显著(P<0.05)。结论与DR平片相比,16螺旋CT在隐匿肋骨骨折诊断中具有明显优越,二者结合,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全面的诊断。

  • 标签: 隐匿性肋骨骨折 DR平片 16层螺旋CT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细菌阴道病疗效及不良反应 情况 。 方法:将 2015 年 8 月 -2016 年 7 月期间在本院妇科进行治疗 66 例 细菌阴道病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 33 例 )给予患者双唑泰栓治疗,观察组( 33 例 )给予患者 乳酸菌阴道胶囊 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复发情况 。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概率、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复发概率均较对照组更佳( p < 0.05 ) 。 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细菌阴道病 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 标签: 乳酸菌阴道胶囊 细菌性阴道病 疗效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