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指端旋转皮瓣治疗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诊的指端缺损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指端旋转皮瓣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邻指皮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皮肤修复情况及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研究组手指功能正常率为93.33%,术后外观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和66.6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端旋转皮瓣治疗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患者手指功能恢复良好,皮肤修复完整,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指端旋转皮瓣 指端缺损 皮瓣移植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部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出现头部难产产妇9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成A(45例)和B(45例)两组,A组对出现头部难产给予徒手旋转胎头助产干预;B组给予常规的自然分娩和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例数、阴道助产例数、刨工产例数等内容。结果A组自然分娩有25例,剖腹产有4例,阴道助产有16例;B组自然分娩有9例,剖腹产26例,阴道助产有10例,两组产妇在剖腹产和自然分娩方面,A组明显由于B组(P<0.05),A组第二产的用时也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对于头部难产的产妇通过徒手旋转胎头助产干预,能够减少胎头俯屈下降的难度,而且也能加快产妇第二产的时间,母婴安全较高,大大降低了临床剖腹产率。

  • 标签: 徒手旋转 助产护理 头位难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置入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方法以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置入固定的68例患者为自锁组,以交锁髓内钉进行固定的68例患者为交锁组,评定两组疗效。结果自锁组患者出血量显著少于交锁组,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交锁组,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交锁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交锁组,均有P<0.01。结论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应用于胫骨骨折治疗中,疗效较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 置入 胫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再植术治疗手指旋转撕脱离断伤断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手指旋转撕脱离断伤断指患者30例,均采用显微外科再植术治疗(清理受伤部位、对手指骨关节进行针对性处理、一期修复肌腱和术后处理),观察其手术治疗效果,采用《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定再植手指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手术治疗后本组30例患者术后成活且无异常23例,占76.67%。另7例出现血管危象,经救治后成活5例,失败2例,总成活率为93.33%(28/30)。术后随访3~6个月发现,本组患者再植功能评定为优19例,良9例,差2例,劣0例,优良率为93.33%(28/30)。结论显微外科再植术治疗手指旋转撕脱离断伤断指效果显著。

  • 标签: 显微外科再植术 断指再植 旋转撕脱离断伤 效果
  • 简介:目的利用MSCT扫描图像观察正常下胫腓联合的形态以及测量相关解剖学参数,为临床精确诊断下胫腓联合分离提供解剖学依据及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45例行双踝CT检查的单侧踝关节外伤患者的健侧踝关节影像资料。取距离胫距关节面9~11mm的水平位CT扫描图像分析下胫腓联合形态,并测量胫腓骨中心距离、胫腓骨间隙宽度及胫腓骨前缘距离,分析各组参数的统计学差异。结果45例下胫腓联合CT影像显示其形态有3种,其中为半圆形14例(31.11%),新月形15例(33.33%),矩形16例(65.56%)。半圆形下胫腓联合的胫腓骨中心距离、胫腓骨间隙宽度和胫腓骨前缘距离分别为(2.69±0.19)cm、(2.45±0.46)mm和(8.48±2.30)mm,新月形的分别为(2.82±0.17)cm、(2.74±0.90)mm和(6.80±1.62)mm,矩形的分别为(2.89±0.25)cm、(3.15±0.8)mm和(6.86±1.89)mm。其中,半圆形下胫腓联合的胫腓中心距离和胫腓骨间隙宽度均较矩形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3.722、3.602,P值均〈0.05);而半圆形胫腓骨前缘距离较矩形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217,P〈0.05);但是,新月形的相关参数分别与半圆形和矩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国人的下胫腓联合在CT影像上可分为半圆形、新月形和矩形三种形态。以下胫腓联合前后缘的切线作为测量基线,可提高各参数测量的可重复性,为进一步研究国人下胫腓联合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踝关节 下胫腓联合分离 断层解剖学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 简介:目的研究骨盆旋转对髋臼假体实际角度的影响,探讨髋臼安全区范围内可以接受的骨盆旋转角度。方法建立骨盆三维模型,确定冠状面、矢状面及髋臼轴,假设髋臼假体外展45°,前倾15°,简化成坐标图,运用解析几何原理,推导出骨盆旋转角度与实际髋臼外展角、前倾角关系的函数公式,运用函数公式计算骨盆旋转角度与实际外展角、前倾角变化趋势,在保持安全区范围内的可以接受的骨盆旋转角度。结果在假设髋臼假体外展角45°、前倾角15°不变的情况下,骨盆每前旋转5°,髋臼外展角增加0.24°~1.64°,前倾角减少3.70°~3.69°,骨盆每后旋转5°,髋臼外展角减少2.00°~3.47°,前倾角增加2.61°~3.62°。随着骨盆的前旋转,其实际外展角呈增大趋势,实际前倾角呈减小趋势;随着骨盆的后旋转,其实际外展角呈减小趋势,实际前倾角呈增大趋势,两者之间呈函数关系。如果骨盆旋转在+13.43°~-14.05°范围内,髋臼假体角度理论上保持在"安全区"范围内。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盆旋转对髋臼假体外展角、前倾角均有影响,其中对前倾角的影响更显著。骨盆在旋转+13.43°~-14.05°时,髋臼假体角度理论上仍在"安全区"范围内。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盆 假体植入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旋转体位分次口服硫酸镁清洁肠道行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200 例需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100 例。两组均需口服 33 %硫酸镁溶液 200ml ,饮服温开水 2000ml 。对照组取半卧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用于甲状腺肿瘤诊断及其血流参数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2014 年 8 月至 2016 年 9 月期间入院就诊的甲状腺肿瘤患者 114 例,统计分析经彩色多普勒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观察良恶性肿瘤患者超声图像征象及血流参数。 结果: 本组患者经病理诊断良性肿瘤 68 例(占 59.65% ),恶性肿瘤 46 例(占 40.35% ),最终经彩色多普勒诊断:良性肿瘤 64 例,恶性肿瘤 50 例,其对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灵敏度为 97.83% ,特异度为 92.65% ,对良性肿瘤诊断灵敏度为 92.65% ,特异度为 97.83% 。此外恶性肿瘤多边界不规则,后方回声多减弱;恶性肿瘤 PSV 较良性肿瘤高,且 RI 比较,恶性肿瘤明显较良性肿瘤高,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彩色多普勒检查用于甲状腺肿瘤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可通过超声图像特征及血流参数结果进行鉴别。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流参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用于甲状腺肿瘤诊断及其血流参数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2014 年 8 月至 2016 年 9 月期间入院就诊的甲状腺肿瘤患者 114 例,统计分析经彩色多普勒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观察良恶性肿瘤患者超声图像征象及血流参数。 结果: 本组患者经病理诊断良性肿瘤 68 例(占 59.65% ),恶性肿瘤 46 例(占 40.35% ),最终经彩色多普勒诊断:良性肿瘤 64 例,恶性肿瘤 50 例,其对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灵敏度为 97.83% ,特异度为 92.65% ,对良性肿瘤诊断灵敏度为 92.65% ,特异度为 97.83% 。此外恶性肿瘤多边界不规则,后方回声多减弱;恶性肿瘤 PSV 较良性肿瘤高,且 RI 比较,恶性肿瘤明显较良性肿瘤高,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彩色多普勒检查用于甲状腺肿瘤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可通过超声图像特征及血流参数结果进行鉴别。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流参数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钩针刀联合定点旋转手法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多裂肌的影响。方法:选取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9例,采用钩针刀联合定点旋转手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个时间段的VAS评分;并比较术前和术后1周超声下多裂肌厚度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和半年的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多裂肌厚度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钩针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多裂肌的痉挛,在钩针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定点旋转手法疗效更佳。

  • 标签: 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钩针刀 定点旋转手法 多裂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至我院就诊的待产产妇 92例,收治时间为 2015年 7月 20日 -2017年 7月 20日,其中一组选择一般治疗方案,另外一组选择徒手旋转胎头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分别为 80.43%与 39.13%, P< 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产后出血率分别为 4.35%与 21.74%, P< 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产伤率分别为 2.17%与 28.26%, P< 0.05。结论 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选择徒手旋转胎头术进行治疗便于对胎头位置进行纠正,利于将自然分娩率提高,值得采纳。

  • 标签: 枕横位难产 枕后位难产 徒手旋转胎头术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影像学参数与近端交界性后凸(PJK)畸形的关系.方法在Pub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以"riskfactor""proximaljunctionalkyphosis"和"危险因素""近端交界性后凸畸形"为关鍵词检索2015年5月之前的文献.提取的数据主要有融合到S1、术前T5-12胸椎后凸角〉40°、C7椎体偏移距离(SVA)≥5cm,并进行Meta分析,在固定效应模型下,用优势比(OR)衡量影像学参数.结果经筛选,共10篇文献入选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851例,术后551例发生PJK,发生率为29.8%.融合到S1、术前SVA≥5cm、术前T5-12胸椎后凸角〉40°与发生PJK的各研究间均无明显异质性(I2=0、19%、0,P值均〉0.10),均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融合到S1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PJK(OR=2.12,95%CI1.57-2.87;Z=4.87,P〈0.01);术前SVA≥5cm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PJK(OR=2.53,95%CI1.24-5.18;Z=2.55,P=0.01);术前T5-12胸椎后凸角〉40°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PJK(OR=2.86,95%CI1.73-4.13;Z=4.44,P〈0.01).结论PJK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有的数据提示融合到S1、术前T5-12胸椎后凸角〉40°和术前SVA≥5cm是PJK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脊柱融合术/副作用 近端交界性后凸 危险因素 影像学参数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灌注参数Ktrans、Kep鉴别直肠癌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ofScience、TheCochraneLibrary(2017年1期)、CBM、CNKI、VIP和WanFangData数据库,搜集DCE-MRI定量灌注参数Ktrans、Kep鉴别直肠癌病理分级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1990年到2017年2月6日。由两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QUADAS-2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共计618名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化组与中-高分化组间Ktran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123,95%CI(0.334,1.911),P=0.005],而两组间Ke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233,95%CI(–0.173,0.639),P=0.260]。结论当前证据显示,Ktrans可用于鉴别直肠癌病理分级,而Kep的临床应用价值尚需大样本原始研究进一步验证。

  • 标签: DCE-MRI 定量灌注参数 Ktrans Kep 直肠癌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