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影像引导的微创治疗技术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随着科技进步,影像引导机器技术逐步成熟,并可完成一定的临床微创治疗工作,弥补了手术过程中的诸多不足。本文主要对影像引导机器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微创治疗中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机器人系统 影像引导 微创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胆结石病人的手术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中抽选 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 47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47例,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果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对胆结石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胆结石 术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病人手后疼痛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选取 2015年 1月— 2017年 3月该院收治的手术后疼痛的外科病人 180例,将所有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 90例,对观察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对照组病人实施优质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病人的视觉模拟评分情况和护理满意度都具有明显差异, 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后疼痛的外科病人进行优质护理管理,可以降低病人的视觉模拟评分,不断提升护理管理满意度,管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外科 手术后疼痛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下肢机器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4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对照组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下肢机器康复治疗。利用Fugl-Meyer以及Berg平衡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后肢体功能的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机器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提高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具有进一步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下肢机器人 后肢体功能 脑卒中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病人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八十例患者接受了这项研究。根据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85.0%。手术时间以及以及卧床时间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少手术时间,缩短卧床休息的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围手术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泌尿外科收治的行达芬奇机器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160例患者,总结术中护理配合方法和护理要点。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75.5±15.5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0.5±1.5d出院。结论对患者采用达芬奇机器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护理人员操作熟练,确保患者快速顺利完成手术,减少人为因素发生,做好有效的护理配合工作,使手术顺利实施,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

  • 标签: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通过对机器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PN)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治疗局限性肾癌的对比研究,探讨RAPN的优势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顺利完成RAPN(n=61)和LPN(n=32)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各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R.E.N.A.L.评分、手术时间、温缺血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体两组间年龄、BMI、肿瘤直径、温缺血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E.N.A.L.评分RAPN组大于LPN组(P〈0.05),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RAPN组明显优于LPN组(P〈0.05);肿瘤直径≤4cm组,RAPN组与LPN组年龄、BMI、肿瘤直径、温缺血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E.N.A.L.评分RAPN组大于LPN组(P〈0.05),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RAPN组明显优于LPN组(P〈0.05);RAPN组内根据肿瘤直径分为≤4cm组和〉4cm组,两组间BMI、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年龄、R.E.N.A.L.评分、手术时间、温缺血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RAPN组术后并发肠梗阻2例,急性脑梗死1例,LPN组急性脑梗死1例(P〉0.05);RAPN组术后2例复发、转移,其中1例死亡,余均无死亡及疾病进展发生。结论RAPN是治疗局限性肾癌有效、可行的术式,较LPN有一定优势。

  • 标签: 肾肿瘤 机器人 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 简介:目的通过对机器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与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的对比研究,探讨机器外科手术系统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优势及不足。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54例,作为机器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组,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中的50例,作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组。分析比较手术时间、手术出血、围手术期输血率、术后引流量、留置引流管时间、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控尿及手术费用等指标。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性手术机器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组在尿控方面优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组(P〈0.05);在手术出血、围手术期输血率低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组;术后引流量,胃肠道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方面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和手术费用方面多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组。结论机器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控尿具有显著优势,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机器辅助系统的推广,但其手术准备时间长,手术费用昂贵是机器辅助手术发展的瓶颈。

  • 标签: 机器人 腹腔镜 前列腺癌肿瘤
  • 简介:目的:总结Lisfranc关节骨折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经验,评价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自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我科共有35例Lisfranc骨折脱位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的平均年龄33.5岁,损伤按Quenu—Kuss分型,A型(同向移位)15例,B型(部分移位)13例,C型(分裂移位)7例。采用1~2个足背纵行直切口。内固定材料包括克氏针和螺钉及接骨板。结果:35例损伤患者得到0.5~2年(平均1-2年)的随访。35例感染2例,2例发生创伤后关节炎,无1例克氏针松动。依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足评分标准对患足术后的功能进行评定。35例患者中优22例,良10例,差3例。结论:切开复位治疗Lisfranc骨折脱位可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LISFRANC关节 骨折脱位 切开复位 内固定 AOF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结核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椎弓根螺钉固定节段和方向的选择。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08年3月,应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结核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28~65岁,平均53岁。结核病灶位于L39例,L57例,L3~L45例,L4~L53例,L1~L21例;均不伴椎旁脓肿、窦道形成,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脊髓神经损伤症状。均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术中根据具体影像学结果选择恰当固定节段和椎弓根钉方向。术后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2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8~39个月,平均29个月。手术时间1.8~2.5h,平均2.2h;出血量500~1200ml,平均800ml。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患者均未出现结核播散,植骨在3~6个月后均获得牢固愈合,后凸畸形得到矫正,无侧弯畸形,Cobb角术前平均为12.3°±5.4°,术后为2.0°±5.3°。无内固定物松动、脱出或断裂;无结核复发。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结核创伤小,能有效地清除病灶、重建脊柱稳定性、促进植骨融合,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 标签: 腰椎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 内固定 植骨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手术治疗,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疗效。结果本组46例患者,优良率为95.65%(44/46),随访1年,手术时间(123.2±14.5)min、术中出血量为(423.4±23.5)mL。随访1年,术后12~15周愈合,均完全恢复,未见感染,仅3例疼痛,2例异位骨化,1例股骨头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论髋臼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保证了治疗效果,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方法疗效。方法对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右半肝切除15例,右半肝切除4例,肝左外叶切除10例,肝右后叶切除8例,局部肝切除3例。术后出血1例约300ml,漏胆4例,胸腔积极液2例,所有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均治愈。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1年存活35例、3存活年30例。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做好准备工作,熟练好手术操作步骤,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手术治疗 操作步骤
  • 简介:摘要手术治疗有症状子宫肌瘤患者最为有效的手段,是快速解除症状、促进康复的治疗方式。目前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子宫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以及腹腔镜手术等。不同的手术具有不同的优缺点,例如全切除手术简单,但是对女性生殖系统造成的破坏较大;肌瘤剔除术能够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但是复发率较高;微创手术的效果较好,但是费用高昂、存在一定的技术局限性等。本文就子宫肌瘤手术治疗进展进行研究,现综述如下。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全切除术 微创手术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