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2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滤器相关下静脉血栓形成(IVCT)血管内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本中心行腔内治疗的46例滤器相关IV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的总体靶血管开通的技术成功率为86.9%。40例患者成功开通下静脉滤器闭塞段到单侧/双侧髂股静脉闭塞段,手术操作的平均时间为(2.0±0.3)h。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置入新的下静脉滤器,围术期死亡率为0,没有出现严重的出血及肺动脉栓塞情况,无腔内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2)d,内治疗的总体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2.5%。39例(84.8%)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随访显示下静脉滤器以及植入的支架形态学良好,未出现支架或滤器断裂,血管壁刺破等情况。术后12个月下静脉及髂股静脉内支架内再狭窄率为7.7%。结论结合抗凝治疗的内治疗对于滤器相关IVCT具有满意的疗效,但是在血管开通的技术成功率和远期通畅率等方面,仍有进一步的提高。

  • 标签: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腔内治疗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镜手术器械的维护费用,缩短维修周期,提高临床使用率。方法将本院2017年10月后进行单把培训并附拆装配置图的新购镜器械使用情况列为观察组,与之前未单把培训无拆装配置图的镜器械使用情况列为对照组,两组器械进行错配率、损坏率、维修频次及费用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错配率、损坏率及维修频次、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腔镜器械单把培训并附拆装配置图,可以明显降低器械的维护费用,提高临床使用周转率。

  • 标签: 腔镜器械 配置图 正确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粘连分离术(TCRA)治疗宫粘连(IUA)的疗效。方法68例宫粘连患者,均采用宫腔镜下宫粘连分离术治疗,术后辅助雌孕激素替代治疗。比较不同宫粘连程度患者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月经量增多56例,月经改善率为82.35%(56/68)。其中Ⅱ度宫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为93.02%,Ⅲ度为71.43%,Ⅳ度为25.00%,Ⅱ度宫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均高于Ⅲ、Ⅳ度宫粘连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宫粘连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Ⅲ、Ⅳ度宫粘连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粘连分离术并配合术后辅助激素治疗对于治疗宫粘连效果显著,术前宫粘连越轻,月经恢复越好;随着宫粘连程度越重,其治愈率呈下降趋势。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 宫腔粘连分离术
  • 简介:摘要胃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病机复杂,根据病因病机不同,临床将胃痛分为寒邪犯胃、食滞伤胃、肝胃不和、瘀阻胃络、脾胃虚寒、中气亏虚、脾胃阴虚、脾虚胃热、脾胃湿热、氮浊阻胃十型。临床分型正确,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胃痛 临床分型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囊类肺癌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囊类肺癌的CT表现。所有患者均接受平扫,其中4例同期接受增强扫描。结果24例均为单发病灶。4例病灶CT表现为单纯囊,8例表现为囊伴周围磨玻璃密度影,7例表现为囊伴周围实性密度影,5例囊周围同时伴有磨玻璃及实性密度影;囊形态呈圆形或类圆形9例,不规则形15例;22例囊壁不光整,2例囊腔壁光整。4例接受CT增强扫描者囊周围实性密度影可见中度强化。13例囊内可见壁结节,20例囊内可见粗细不均的分隔;出现分叶征18例,毛刺征12例,血管集束征9例,胸膜凹陷征10例。结论囊类肺癌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囊及其周围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 标签: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镜器械损坏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使用的100件镜器械,对其使用记录进行分析,分析镜器械损坏原因,提出针对性措施。结果全部100件镜器械中,因使用不当导致器械损坏的几率为7.0%,因清洗不规范、打包不当、灭菌不当导致器械损坏的几率均为2.0%。结论镜器械损坏原因较多,临床应加强管理。

  • 标签: 腔镜器械 损坏原因 提出对策
  • 简介:【摘 要】 子宫内膜创伤是发生宫粘连的必要条件, 最终严重影响女性生育问题 ,且术后复发是影响生殖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尽管术后使用各式各样预防再粘连的方法,但分离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术后的复发率仍居高不下。本文通过对临床上 术后各种治疗 方法的分析讨论,以期为临床 对 宫粘连 的综合化管理 提供 部分参考 。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 综合化管理 临床疗效
  • 简介:切开胃结肠韧带,游离至脾脏下极,于根部离断胃网膜左血管,清扫第4组淋巴结,离断胃短血管直至脾上极。游离胃窦部,于胰腺上缘离断胃网膜右静脉,显露胃十二指肠动脉后,于根部离断胃网膜右动脉,并完成第六组淋巴结的清扫。显露胃窦后壁,离断胃右血管,清扫肝门部淋巴结。距幽门2cm离断十二指肠。沿胰腺上缘解剖脾动脉根部,于根部离断胃左静脉。显露腹腔干及胃左动脉,向右侧清扫第8组淋巴结,于根部离断胃左动脉后,向头侧清扫第1,2组淋巴结。游离食管腹段,解剖出迷走神经左右支后离断。悬吊肝左叶后,距贲门2cm离断食管,取上腹正中辅助切口3cm,移除胃标本及大网膜。重建气腹后,距TREIZ韧带20cm离断空肠,行食管左后壁与近端空肠侧侧吻合(OVERLAP法),手工缝合共同开口。距此吻合口40cm,借助辅助切口完成小肠侧侧吻合(ROUX\|Y)吻合。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球囊导管放置与 宫腔镜下宫粘连分离术联合治疗 宫粘连患者对 预后妊娠率及 术后月经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 取 2016 年 1 月~ 2017 年 1 月我院 94 例 宫粘连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 47 例。两组均实施 宫腔镜下宫粘连分离术,对照组给予上环术治疗,观察组采用 球囊导管放置治疗。统计 对比两组术后月经恢复情况,治疗后随访 6 个月,对比两组预后妊娠率。 结果 治疗后随访 6 个月, 观察组预后 妊娠率 68.09% ( 32/47 ) 高于对照组 44.68% ( 21/4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 标签: [ ]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球囊导管放置 宫腔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粘连使用宫腔镜手术的效果,对宫粘连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50例宫粘连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宫腔镜手术,对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有15例轻度宫粘连,占总数的30%,25例中度宫粘连,占总数的50%,10例重度宫粘连,占总数的20%,中度治疗有效率是80%,中度治疗有效率是96%,轻度治疗有效率是100%,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4%,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宫粘连可以选择宫腔镜治疗,能够获得较好效果,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宫腔镜下手术 宫腔粘连 疗效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胎盘早剥提供可靠。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84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结果(1)妊娠结局剖宫产126例(68.48%),阴道分娩58例(31.52%)。发生产后出血37例(20.11%)。新生儿轻度窒息7例,重度窒息4例,死亡3例。(2)临床特征合并重度子痫前期42例(22.83%),轻度子痫前期6例(3.26%),妊娠期高血压9例(4.89%),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7例(3.80%)。阴道出血者62例,血性羊水者34例,腹痛腰痛者78例,其中板状腹者32例,休克11例,胎儿宫内窘迫35例。(3)危险因素平均发病年龄31.4±8.3岁。孕2O~24周8例,25~28周12例,29~32周26例,33~36周59例,≥37周79例,提示随着孕周增长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初产妇113例,经产妇71例。结论胎盘早剥严重影响母婴生命安全,孕产妇年龄越大、孕周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等是胎盘早剥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提早预防,改善母婴妊娠结局,提高母婴存活率。

  • 标签: 胎盘早剥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疼痛局部麻醉控制效果。方法2016年11月--2018年2月期间,共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观察组给予阿替卡因局部麻醉,比较麻醉效果。结果①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1%,对照组为77.2%,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生命体征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P>0.05)。③统计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相比利多卡因,采用阿替卡因局部麻醉,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疼痛 局部麻醉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镜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应用体会、优势、注意事项进行综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分为镜组(43例)与开腹组(43例),其中镜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开腹组患者则实施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预后效果与手术注意事项进行综合探讨。结果镜组患者预后效果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手术过程中胆囊三角的处理过程须仔细以免损伤胆总管。结论镜治疗急性胆囊炎能够有效降低手术造成的损伤,提高恢复效率及预后效果,但手术难度较大,若合并脓性病变、囊壁坏死、胆囊穿孔时须酌情考虑术式。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我院儿科收治的住院患儿80例,对我院儿科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和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和家长护理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儿科护理安全不安全因素分析,并给予患儿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患儿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八益母胶囊在月经过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5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妇产科接诊的月经过少病患58例,将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试验组采用八益母胶囊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疗法。观察两组的用药情况,并对各组的疗效和安全性作出比较。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66%,明显比对照组的72.41%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66%,明显比对照组的72.41%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八益母胶囊疗法对月经过少病患进行对症治疗,药物副作用轻,临床疗效好,建议推广。

  • 标签: 月经过少 应用价值 八珍益母胶囊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镜联合手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行妇科腹腔镜和宫腔镜联合手术的患者9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麻醉苏醒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高达97.8%,对照组为82.2%,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麻醉苏醒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秀的护理配合能有效提高腹腔镜和宫腔镜手术成功率,术后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术后恢复加快,住院时间缩短,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妇科 腹腔镜 宫腔镜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肿瘤内后装放射治疗的护理。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进行妇科肿瘤后装腔内放疗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程度以及早期放疗的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71.74%),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率、造血系统不良反应率、膀胱不良反应率、直肠不良反应率以及皮肤不良反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妇科肿瘤后装腔内放疗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放疗科护士做好内后装治疗的护理配合工作,给予综合护理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脑出血患者行血肿钻孔引流疗效观察。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2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血肿钻孔引流术,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治疗组16例患者治愈10例,好转4例,二次手术2例,死亡1例,有效治愈率为62.5%;对照组16例患者治愈3例,好转7例,死亡5例,有效治愈率为18.7%。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血肿吸收快,神经受损轻,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或者慢,血肿吸收慢,留下神经损伤表现较明显。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血肿钻孔引流术疗效好,临床症状改善,有效恢复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压脑 出血 血肿腔钻孔引流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计划生育手术与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次研究共甄选160例研究对象,均为在2015-2016年时间段在我院就诊的异位妊娠患者,两组患者均进行妇科检查,调查其疾病史、计划生育手术史,必要时辅助以超声、血孕酮检测、后穹窿穿刺等检查手段,以此来分析计划生育手术与异位妊娠之间的相关因素。结果160例患者中,有130例患者有计划生育手术,占比81.25%,显著高于不存在计划生育手术史的30例患者,占比18.75%,P<0.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140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术中对患者的健侧输卵管通液治疗,术中检查结果提示52例患者输卵管不通,占比37.14%;66例患者输卵管通而不畅,占比47.14%;22例患者输卵管通畅,占比15.71%;64例患者盆腔粘连,占比45.71%。40例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130例患者为输卵管妊娠,占比92.86%;8例为卵巢妊娠,占比5.71%;2例患者为宫角妊娠,占比1.43%。结论计划生育手术与异位妊娠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引起计划生育手术患者异位妊娠的主要原因则是手术导致的宫内感染。鉴于此,笔者建议在对女性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终止妊娠的过程中,要严格注意手术安全性,避免对患者宫内组织造成损伤、诱发炎症,以此来控制异位妊娠的发生率。

  • 标签: 计划生育手术 异位妊娠 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