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肺动脉肉瘤的病理学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诊治的原发性肺动脉肉瘤患者2例进行病理学检查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原发性肺动脉肉瘤多为肉瘤内膜,在超声镜下图像表现为多形性肉瘤,缺少特异性的免疫表型,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肺血栓栓塞症相同,根据症状诊断容易出现误诊。结论原发性肺动脉肉瘤为临床罕见的肿瘤疾病,其病理学特点表现为纤维母细胞分化,免疫表型和临床症状均无特异性,患者治疗的愈合较差。

  • 标签: 原发性肺动脉肉瘤 病理学特点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宝石能谱CT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及肺梗死的价值。方法对医院2014.02月到2015.10月收治的50例肺动脉栓塞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低剂量对比剂宝石能谱CT,两名主任医师使用工作站能量成像系统和CT增强软件对所采集数据进行独立处理。结果诊断为栓塞的患者碘基图碘含量异常区值与正常区碘基图碘含量正常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碘基图结果与CT肺动脉造影一致性比较好(K值为0.91,P值为0.001)。结论宝石能谱CT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及肺梗死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宝石能谱CT 低剂量对比剂 肺动脉成像 肺动脉栓塞 肺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接诊的35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受试者,治疗前患者64层螺旋CT检查诊断,收集患者64层螺旋CT检查影像图片及诊断报告资料,分析患者分布部位情况和CT征象。结果35例患者共肺动脉/分支栓塞64支,其中中段肺动脉栓塞占比最高(51.56%)。CT征象直接征象为肺动脉内规则性条形或块形的栓塞或完全充盈缺损,其中附壁环型占比最高(45.71%),其次为中心型(37.14%)。间接征象双肺斑片状实变影/渗出灶占比最高(48.57%)。结论64排螺旋CT检查对肺动脉栓塞显示效果较高,具有一定特征性,临床诊断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64排螺旋CT 肺动脉栓塞 诊断 CT征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把70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取35例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另外一组为观察组取余35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和肺动脉压力改变情况,对比两组治疗24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肺动脉压力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FVC、PEF、FEV1/FVC等指标均明显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效果理想,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降低肺动脉高压,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阻肺 肺动脉高压 治疗效果
  • 简介:背景:原花青素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的一类多酚化合物,由不同数量的儿茶素或表儿茶素缩合而成,有保护血管内皮、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起到降低血压、抗氧化活性、抗水肿、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目的:观察原花青素对肺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机制。方法:家兔离体肺动脉环为标本,以去甲肾上腺素(1×10-6mol/L)预收缩肺动脉环后给予0.625,1.25,2.5mg/L原花青素观察其张力变化。再将不同浓度原花青素干预的家兔离体肺动脉平滑肌去除血管内皮、给予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1×10-4mol/L)、甲烯蓝(1×10-5mol/L)、环氧酶抑制剂吲哚美辛(1×10-5mol/L)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1×10-5mol/L),探讨它们对血管张力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原花青素对肺动脉环静息张力无明显影响,但不同剂量的原花青素可使1×10-6mol/L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血管产生明显舒张,并呈量效依赖性(r=0.69,P〈0.001)。②去除血管内皮、左旋硝基精氨酸和甲烯蓝均可减弱原花青素舒张血管的作用,但吲哚美辛和普萘洛尔无影响。③20mg/L原花青素能明显压低去除内皮细胞肺动脉血管的去甲肾上腺素、KCl和CaCl2的量效收缩反应曲线,且去甲肾上腺素、KCl和CaCl2的亲和力指数降低(P〈0.01)。④原花青素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第Ⅰ时相收缩,而对CaCl2引起的第Ⅱ时相收缩无影响。⑤实验结果表明原花青素对肺动脉的舒张效应是内皮依赖性的,与NO/cGMP介导有关,可拮抗受体依赖性钙通道和电压依赖性钙通道而降低细胞内Ca2+引起血管舒张。

  • 标签: 实验动物 心肺损伤与修复动物模型 原花青素 血管 离体 家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治疗后肺压的变化。方法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对145例合并肺动脉高压的ASD进行随访。其中男性44例。女性101例,年龄2~81岁,比较手术前后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右心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肺动脉收缩压的变化。结果145例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房间隔缺损患者未见残余分流134例,其中11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术后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右心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肺动脉收缩压均有明显改变,肺动脉高压降至中度19例占总人数(13.10%),轻度16例占(11.03%),正常110例占(75.86%)。结论对于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肺动脉收缩压的变化与房间隔缺损的大小、发现年龄有着密切的关联,超声心动图贯穿了介入封堵的全过程,为封堵治疗的成功及预后随访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肺动脉高压 房间隔缺损(ASD) 封堵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理肺益气汤干预肺动脉高压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心血管科接受救治的60例肺动脉高压气虚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理肺益气汤,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血压变化、血氧分压、症候疗效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的患者在临床症状、血压变化、血氧分压、症候疗效等情况等各项情况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肺益气汤干预肺动脉高压气虚血瘀证,可显著改善中医临床症候,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理肺益气汤 肺动脉高压 气虚血瘀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排128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42例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并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的1110支血管中,有521支血管发生肺动脉栓塞,受累率达到46.93%,其中43.16%肺段动脉受累、63.33%左右中间段动脉受累、65.92%肺叶动脉受累、43.20%左右肺动脉受累、9.52%主肺动脉受累。CT肺动脉造影直接征象为管腔突然狭窄7.10%、钝角型充盈缺损46.25%、锐角型充盈缺损18.61%、管腔完全闭塞19.57%、中心型充盈缺损8.44%。CT肺动脉造影间接征象为马赛克、肺梗死、肺少血征、胸腔积液及主动脉与右侧叶肺动脉扩张等。结论在肺栓塞的诊断中应用64排128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有利于清晰显示直接和间接征象,还能显示肺栓塞的演变过程和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栓塞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参芎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2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36例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芎注射液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及肺动脉压改善水平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FVC值及FEV1显著提高,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改善不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69.44%)显著高于对照组(44.4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芎注射液治疗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COPD 参芎注射液 肺动脉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采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研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至次年2月收治的98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4例和B组44例,A组采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B组仅使用尿激酶并口服华法林治疗。对比观察所选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检测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发现,治疗前A、B两组所有指标均无意义(P>0.05),治疗后A组各项血气分析均低于B组,P<0.05;临床疗效方面,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过B组的81.48%,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P<0.05。结论经过研究证明,临床上采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效果满意,对患者恢复身心健康有很大帮助。

  • 标签: 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 急性肺动脉栓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以低分子肝素、尿激酶联合治疗的恢复情况。方法以2013.9-2016.10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者,本次临床分组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35例以及联合组35例。其中常规组行溶栓治疗,联合组加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对用药前后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变化进行检测,同时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入院时患者D-D、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联合组D-D、Fib水平改善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肺栓塞改善率为97.1%,明显高于常规组88.6%,联合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以低分子肝素、尿激酶联合治疗,患者恢复好、症状改善好。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急性 疗效 尿激酶 肺动脉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