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某院门诊西药处方统计并分析,观察某院门诊抗菌素用药使用规范。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1年2月~2016年12月)8000张门诊西药处方,其中使用过抗菌素药物的处方有1390张。采用限定日剂量(DDD)评价药物利用情况、用药人次数(DDDs)表示每一药物的年消耗量除以该药的DDD值、采用药物利用指数(DUI)评价合理用药指标。结果1068例患者共使用抗菌素药物17种,使用最多的是头孢类抗菌素,第二是喹诺酮类抗菌素和硝基咪唑类,17种抗菌素药物有13中抗菌素药物DUI≤1。结论某院门诊抗菌素用药规范较为合理,但还需要加强对抗菌素用药规范的管理。

  • 标签: 抗菌素药物 规范性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某院门诊西药处方统计并分析,观察某院门诊抗菌素用药使用规范。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1年2月~2016年12月)8000张门诊西药处方,其中使用过抗菌素药物的处方有1390张。采用限定日剂量(DDD)评价药物利用情况、用药人次数(DDDs)表示每一药物的年消耗量除以该药的DDD值、采用药物利用指数(DUI)评价合理用药指标。结果1068例患者共使用抗菌素药物17种,使用最多的是头孢类抗菌素,第二是喹诺酮类抗菌素和硝基咪唑类,17种抗菌素药物有13中抗菌素药物DUI≤1。结论某院门诊抗菌素用药规范较为合理,但还需要加强对抗菌素用药规范的管理。

  • 标签: 抗菌素药物 规范性 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社区上门护理操作规范应用持续改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间本社区中需要上门护理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上门护理)50例和研究组(持续改进的上门护理)50例,对比组间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持续改进上门护理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开展规范的操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建议推广。

  • 标签: 社区上门护理 护理效果 持续改进 护理满意度 操作规范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饮片处方规范与合理用药性。方法:选取医院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使用的 600张中药饮片处方为研究对象,对其规范和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估分析。结果:不规范处方占比 61.3%( 368/600),其中临床诊断不规范构成比为 8.4%( 31/368);书写不规范构成比为 66.3%( 244/368);使用方法错误构成比为 25.3%( 93/368)。单张处方饮片数量过多构成比为 52.2%( 313/600);有毒饮片使用构成比为 24.8%( 149/600);单味药使用超量构成比为 8.2%( 49/600)。结论:医院中药饮片处方不规范和用药不合理情况严重,应当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饮片处方 规范性 用药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白内障术后患者用药规范、临床康复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以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干预组实施药学干预,包括加强用药知识宣教、定期评估用药状况及提供个性化用药建议。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用药规范、临床康复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药学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用药规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康复效果也更好(P<0.05),同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学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白内障术后患者用药的规范,改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建议在白内障术后患者的临床管理中加强药学干预的应用,以提升治疗效果和确保用药安全性。

  • 标签: 白内障 术后用药 药学干预 用药规范性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消化内科规范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消化内科规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内科规范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事件少。

  • 标签: 消化内科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临床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与用药合理性。方法: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选取800张中药饮片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处方规范与用药合理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选取的中药饮片处方中,不规范处方78张,不规范率为9.75%,不合理处方87张,不合理率为10.88%。结论:在中药饮片处方使用期间,为了进一步促进处方规范与合理性的提升,医疗人员应在开具处方时有效做好对于处方的系统分析,从而为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中药饮片 处方管理 不规范率 用药合理性
  • 简介:摘要:文章旨在探讨规范治疗干预对梅毒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的效果。通过对梅毒感染孕产妇进行临床分析,其中多数接受规范治疗干预,结果显示母婴阻断成功率高,梅毒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血清试验均为阴性。对比未接受规范治疗的孕产妇,其生产的婴儿为先天梅毒儿。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规范治疗干预的定义、原则、具体措施及其实施效果,探讨了影响母婴阻断效果的因素和风险控制方法,并指出了规范治疗干预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研究结果表明,规范治疗干预可显著降低先天梅毒儿发生率,保障母婴生命安全和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梅毒感染 孕产妇 母婴阻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规范预防跌倒管理后影响该管理正常运行的因素,通过调查影响该管理的因素,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减少安全隐患的存在,进一步加强患者的安全.方法对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全部护士(均参加过预防跌倒培训并参与预防跌倒评估)以及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A、B区、呼吸内科A、B区住院患者(预防跌倒评估大于等于1分、非昏迷并且能下床活动的患者)各100例.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方法.初级和导入PDCA循环理论后进行评价,包括护士进行预防跌倒评估及表达的能力、对预防跌倒知识的掌握程度、对预防跌倒管理的重视程度和患者对预防跌倒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患者的依从性.结果实施初级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如护士知识掌握不完全、评估患者不到位、重视程度差,患者对预防跌倒知识要点理解力差,依从性不够高.通过PDCA循环理论的实施,护士对预防跌倒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对预防跌倒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评估患者的能力提高,患者对护士宣传的预防跌倒知识掌握程度提高.结论通过运用PDCA循环理论,预防跌倒管理得到了很好的实施.

  • 标签: 内科患者 规范性 预防 跌倒中图分类号R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98-0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规范儿童保健护理在幼儿生长发育中的影响。方法:选择130例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1年12月-2023年5月在我院接受保健护理,根据单双数法进行分组,单数分到观察组(n=65例),双数分到对照组(n=65例)。对两组身高、体重发育情况、幼儿常见疾病发生率、智力发育情况评分、监护人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身高、体重发育情况更佳,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幼儿常见疾病贫血、感冒、消化不良、湿疹的发生率均较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适应性、大动作、语言功能、社交行为、精细动作五项指标水平评分均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监护人护理满意度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规范儿童保健护理应用在幼儿的生长发育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明显改善幼儿的发育状况,降低常见疾病的发生率,避免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规范性儿童保健护理 幼儿 生长发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我们对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对用药合理性做探究,以此不断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我们选取本中心在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收集到的100张中药饮片处方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全部研究资料进行分析与归纳,并对规范用药方案进行总结。结果  目前在基层临床中,中药饮片处方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对此进行了全面细致地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取得了理想的干预效果,使治疗安全性大大提升,同时疾病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结论  中药饮片处方目前在临床中得到了有效且广泛地应用,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中,发挥着显著的重要作用,而同时在其中也逐渐暴露着多种问题,需要相关部门与相关人员引起重视,积极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制定有效解决措施,以此取得理想的疾病治疗效果,为广大患者造福。

  • 标签: 中药饮片处方 规范性 用药合理性 问题分析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与用药合理性。方法研究阶段为2015年4月-2017年4月,对800张中药饮片处方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的不规范率以及中药饮片用药合理性情况。结果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不规范的主要问题包括使用方法错误(服法错误(6.75%)以及煎法错误(4.88%)等)、临床诊断不规范(诊断病名不规范(3.25%)、诊断无证型(4.13%)、临床诊断缺失(5.75%)以及诊断与用药显著不符(4.63%)等)、书写不规范(修改处无医师签名(8.13%)、处方脚注(25.5%)以及字迹潦草(24.5%)等),800张中药饮片处方中,有450张(56.25%)中药饮片处方存在用药10味以上,有93张(11.63%)中药饮片处方存在用药剂量超出常量,有411张(51.38%)中药饮片处方使用含毒饮片,且有75张(9.38%)毒性饮片处方存在超出正常剂量。结论为提高中药饮片用药合理性、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以及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定期点评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与用药合理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饮片 处方 规范性 用药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消化内科规范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本院 2017年 3 月— 2018年 4 月接收的 8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 43例)与对照组( 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应用消化性内科规范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黏膜病理表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胃黏膜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应用消化内科规范方法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胃黏膜病理症状,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规范治疗;胃黏膜病理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一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进行性胃腺体丢失以及肠化 [1]。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程较长,并且易反复发作,这样势必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同时,病情持续进展还会对患者中胃蛋白酶以及胃液分泌产生影响,这样会进一步影响患者正常胃部功能,严重还会是疾病进展为胃癌,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2]。所以对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尽早诊断并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应用消化内科规范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年 3 月— 2018年 4 月本院收治的 8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应用胃镜检查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诊断标准;( 2)所有还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统一。排除标准:( 1)合并全身系统疾病的患者;( 2)妊娠期、哺乳期、精神异常的患者;( 3)不能配合治疗或者对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 43例,其中男 26例,占 60.47%,女 17例,占 39.53;年龄 34~ 63岁,平均年龄( 46.6±3.2)岁。对照组 42例,男 25例,占 59.52%,女 17例,占 40.48%;年龄 32~ 61岁,平均年龄( 45.9±3.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 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主要是针对出现嗳气及腹胀的患者,给予患者使用吗丁啉, 10mg/次, 3次 /d;针对胃食管反流、反酸的患者,给予患者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1粒 /d,于每天的睡前服用。 观察组则给予患者消化内科规范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确诊患者患病后,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患者的饮食,让患者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嘱咐患者平常需戒烟戒酒,尽可能少食用生冷、辛辣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以保护胃部黏膜不受损伤,并且在治疗期间还需嘱咐患者禁止使用对胃部黏膜有刺激作用的药物。( 2)针对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给予患者口服,胶体果胶铋 2粒 /次每日 3次,灭滴灵每次 0.4,每日 3次;阿莫西林 1.0/次,每日 2次;奥美拉唑 20mg/次,一天 2次,( 3)检查患者存在胃酸分泌少或者不分泌胃酸的患者,给予患者弱酸治疗,主要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在每天清晨患者空腹的时候给予患者少量的米醋。( 4)为患者口服替普瑞酮以保护胃黏膜, 50mg/次, 3次 /d。( 5)合并胆汁反流患者可给予患者口服胃喜达和莫沙必利, 0.5g/次, 3次 /d。 两组均治疗 1个月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应用四级评分法对患者胃黏膜病理表现 [3]进行分析,评分区间为 0~ 3分,得分越低表情患者胃黏膜病理越低。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20.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胃黏膜各病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见表。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医在我国的医疗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药处方是医生辩证论治的书面记录和凭证,同时这也是给患者的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和中药调剂人员的工作依据,是具有一定的法律和技术意义的。但是,在我国目前的中药饮片处方的开具和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规范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和用药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中药饮片 处方 规范性 用药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规范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共有70例入组,均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间医院收治患者,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实行消化内科规范治疗(观察组,n=35),一组实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n=35),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期间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规范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消化内科 规范性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对于婴幼儿而言,采用规范儿童保健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择我院收治的婴幼儿90例,依据掷硬币法均分A、B组,分别实施常规、规范儿童保健护理,进行效果评估。结果:B组婴幼儿身高、体质量、智力评分以及运动评分均优于A组(P<0.05)。结论:对于婴幼儿而言,采用规范儿童保健护理可有效促进生长,效果显著。

  • 标签: 婴幼儿 规范性 儿童保健护理
  • 简介:摘要:隔离技术最初是在二战时期被采用的一种技术,它是用来处理放射性材料来保护操作者的出口。从80年代起,隔离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起初,欧洲出现了用于实验室的消毒隔离装置,这种装置可以有效地保护被检测物体的微生物,从而降低了假阳性率。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多的是限制出入屏障(RABS)和消毒隔离(isolator)。与之相比,无菌隔离机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它是一种完全封闭的体系,使生产区域与外界及操作者彻底隔绝,从而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包括由于操作人员在进行过滤和密封时所造成的污染)。根据2015年的统计,有30%的原料药有毒,使用无菌隔离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对操作员造成的危害。另外,该设备还配有独立的高效过滤器、空气处理系统和无菌隔离器,可以实现对无菌隔离器内的生产环境进行自动控制。用负分法或过量杀灭法证明,用消毒隔离器可以将细菌数量降低到10,而常规的洁净室中,细菌数量仅为10。

  • 标签: 无菌隔离器 无菌工艺模拟 干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