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当前时代科技的进步,病案数字概念的提出和应用有效保障 医院整体运行效益,最大限度提升了病案资源利用率。接下来本文将对病案数字的实践应用,进行一定分析,比对其做相应整理和总结。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的促进。这给数字医学影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考虑到其在医学临床治疗以及促进数字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对数字医学影像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科研意义。本文着重介绍了数字医学影像这一技术的主要发展过程以及其在现代医学与临床以及科研中发挥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数字化影像技术 现代医学 医学视觉化
  • 简介:【摘要】对数字药学服务在药学管理进程中具体应用形式进行分析。具体是在解析数字药学服务模式构建的意义的基础上,检索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对相关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对数字药学服务在药品货位号编码中的应用,条形码技术的应用以及自动摆药系统构建中的应用要点进行研究。希望在数字药学服务模式的协助下,药学管理质量进一步提升。

  • 标签: 数字化药学服务 药学管理 条形码技术 自动化摆药系统
  • 简介:摘要解剖学是医学生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名词术语繁多,抽象难记。开展学科专业竞赛对于强化专业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数字资源引入解剖教学,尝试应用数字资源开展解剖学知识竞赛。通过竞赛提高了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思维,增强了班级凝聚力,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 标签: 数字化资源 解剖学 知识竞赛 探索
  • 简介:[ 摘 要 ] 血管造影术是指使血管可视的各种技术,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CTA )和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 )等。近年来,基于数字解剖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构建虚拟仿真脑血管动态数据库,将在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诊疗等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

  • 标签: [ ] DSA CTA MRA 数字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疾病普查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中心进行乳腺钼靶X线健康体检的女性8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乳腺钼靶X线摄影进行检查,统计各乳腺疾病的检出率,并比较20-40岁组与41-65岁组的发病率差异。结果本次的800例研究对象于普查中检出乳腺常见患者共有316例,检出概率是39.5%。乳腺增生症所占百分比是76.3%(241例),纤维腺瘤16.8%(53例),良性钙化4.7%(15例),乳腺囊肿1.3%(4例),乳腺癌0.9%(3例)。其中,20-40岁组的乳腺增生、良性钙化及乳腺癌的发病率显著低于41-65岁组,而纤维腺瘤的发病率在20-40岁组较高。结论于乳腺疾病的普查过程中采取数字乳腺相靶X线摄影具有比较高的准确性,存在相对比较高的诊断价值,呈现出临床推广以及应用意义。

  • 标签: 数字化乳腺相靶X线摄影 乳腺疾病普查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及超声检查。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经检查,结果显示行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检查,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优于超声检查。结论采用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乳腺癌诊断的首选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 乳腺癌 诊断
  • 简介:目的通过乳胶-氧化铋对比剂与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完成家兔腹盆腔器官内血管系统的三维数字图像重建.方法6只4月龄雌性健康家兔作为研究对象.试验动物均进行腹腔麻醉.麻醉成功后纵行切开家兔腹壁,暴露盆腹腔血管,完成腹主动脉插管(用于子宫、膀胱、小肠的对比剂在体灌注)及肾动脉插管(用于肾脏的对比剂在体灌注).选择乳胶-氧化铋混合溶液(氧化铋颗粒/乳胶溶液=1g/mL)作为血管灌注对比剂.血管灌注成功后选取家兔的子宫、膀胱、小肠和肾脏作为研究器官.利用SkyScan1076型Micro-CT对目标器官进行扫描,使用NRecon软件对扫描获得的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和转化.采用Mimics17.0软件对目标器官内的血管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获得家兔不同器官内的血管树三维图像,分析家兔不同器官内不同血管树的分级和分支特点.结果目标器官的血管树数字三维重建模型均构建成功.家兔膀胱血管树的最小可测量血管分级为二级,直径为(0.41±0.08)mm;子宫血管树的最小可测量血管分级为三级,直径为(0.39±0.08)mm;小肠和肾脏血管树的最小可测量血管分级均为四级,直径分别为(0.27±0.04)mm和(0.19±0.03)mm.结论采用乳胶-氧化铋混合对比剂进行动物血管灌注Micro-CT成像,通过相关软件可成功重建动物器官内血管树的三维图像,可显示家兔器官血管树的走行并测量血管直径,对于小动物腹盆腔器官血管系统尤其是微小型血管网数字三维模型的建立具有较大优势,为小动物腹盆腔器官疾病模型中血管解剖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血管造影术 X线显微体层摄影术 对比剂 成像 三维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直接数字 X射线摄影与螺旋 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在 2016.4-2018.5,研究对象为 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者分别采用直接数字 X射线摄影、螺旋 CT诊断,并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螺旋 CT诊断准确率为 94.82%,明显高于直接数字 X射线摄影 60.34%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直接数字 X射线摄影联合螺旋 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准确率达到 100.00%,较单一诊断方法差异显著(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 CT较直接数字 X射线摄影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但均存在局限性,依靠两者联合可保证诊断准确率,建议有条件的医疗服务中心可采用联合诊断。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直接数字化 X射线摄影 螺旋 CT 诊断价值
  • 简介:背景:临床中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准确置入有一定难度。目前,辅助寰枢椎椎弓根钉置钉的方法众多,但大多存在设计、操作使用繁琐复杂等问题。目的:总结分析3D打印及术前数字设计辅助椎弓根置钉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2014年8至2017年12月使用术前数字设计及3D打印技术辅助置钉治疗的14例寰枢椎不稳患者,男8例,女6例,年龄26~67岁,平均(47.3±13.8)岁。陈旧性骨折5例,齿状突畸形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术前将患者的寰枢椎CT数据导入Mimics17.0软件,生成三维模型,数字设计椎弓根螺钉的最佳钉道并生成相应文件,测量记录进钉点的位置及钉道的内倾角、头倾角数据。通过3D打印机打印实物模型。在实物模型上模拟置钉。术中根据术前设计完成螺钉通道,攻丝后置入螺钉。术后行CT扫描比较手术前后内倾角、头倾角变化,并进行螺钉位置分级,评价螺钉准确性。随访确定患者恢复情况。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0~200min,平均(146±34)min;术中出血量150~300ml,平均(213±45)ml;透视5~11次,平均(7.4±1.5)次;术后拔管前引流总量90~200ml,平均(140±34)ml。共置入56枚螺钉。螺钉准确性:0级占94.6%(53/56),Ⅰ级占5.4%(3/56),Ⅱ、Ⅲ级为0。手术前后螺钉内倾角和头倾角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8~36个月,平均(18.6±8.1)个月。无椎动脉、神经损伤及感染等出现。至末次随访均植骨融合,VAS评分从术前(3.9±1.1)分(3~6分)降至(0.9±0.6)分(0~2分),9例术前脊髓功能FrankelD级患者均恢复至E级。结论:通过3D打印及术前数字设计辅助寰枢椎不稳治疗,方法简便,可充分了解局部情况,指导手术,提高置钉准确性。

  • 标签: 寰枢椎 椎弓根钉 3D打印 计算机辅助设计
  • 简介: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术在考虑到每个患者胫骨近端解剖学特点和几何形态差异的同时,还应该关注不同民族的差异。目的:分析三维数字技术在不同民族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各32例,每个民族患者又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三维数字技术辅助组(辅助组)和无三维数字技术辅助组(无辅助组),每组各16例。观察比较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膝关节HSS评分以及术后患者的下肢轴向力线的情况。结果:汉族患者中辅助组的术中出血量、总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有一定改善,低于未辅助组(P〈0.05);维吾尔族患者中辅助组的上述指标有明显改善,低于未辅助组(P〈0.05)。汉族未辅助组的术中出血量、总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维吾尔族未辅助组(P〈0.05)。汉族患者中辅助组的A、B、C角均有一定改善,优于未辅助组(P〈0.05);维吾尔族患者中辅助组的上述指标有明显改善,显著优于未辅助组(P〈0.05)。汉族未辅助组的A、B、C角改善明显优于维吾尔族未辅助组(P〈0.05)。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中辅助组和未辅助组术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中辅助组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未辅助组(P〈0.05),维吾尔族非辅助组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汉族非辅助组(P〈0.05)。结论:三维数字技术为维吾尔族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提供了一定的解剖学依据,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精准程度,改善临床疗效。

  • 标签: 三维化数字技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维吾尔族
  • 简介:2018年11月21日,第十三届COA学术大会数字骨科会场活动如期举行。第十三届COA学术大会数字骨科会场由裴国献、郭征教授主持。本届COA数字骨科会场的主题就是“接地气的数字骨科技术”。针对3D打印金属假体、骨科手术机器人、计算机导航、虚拟现实、实用3D打印、数字骨科发展走势这6个当前热点技术方向,开设了6节讨论议程,探讨这些技术在全国广大基层医院开展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案。

  • 标签: 骨科技术 COA 接地 厦门 会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人”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于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将运城护理职业学院100名护理专业的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n=50)行常规教学,研究组(n=50)则采用“数字人”教学。开课4周后,考核两组教学成果,统计两组实践成绩与理论成绩,另外对比两组的教学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实践成绩、理论成绩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用“数字人”,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成绩与理论成绩,而且多数学生比较认可“数字人”教学方法,此方法值得在各医学类院校大力推广。

  • 标签: &ldquo 数字人&rdquo 人体解剖学 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将数字胃肠造影检查方法和腹部CT检查方法分别应用于胃癌患者的诊断中,分析并研究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行诊断及分析研究的26例疑似胃癌患者归入本文数据研究资料,对26例疑似胃癌患者均予以数字胃肠造影检查、腹部CT检查、病理诊断,统计采取数字胃肠造影检查方法及腹部CT检查方法的诊断灵敏度和诊断特异度。结果26例疑似胃癌患者采取数字胃肠造影检查方法的诊断灵敏度95.00%、诊断特异度83.33%对比腹部CT检查方法94.74%、5.71%,P>0.05,没有数据对比显著差异性。结论胃癌患者采取数字胃肠造影检查方法和腹部CT检查方法都呈现诊断结果,均呈现比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和诊断特异度,临床诊断胃癌时可凭借患者实际状况选取检查方法。

  • 标签: 数字胃肠造影 腹部CT 胃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数字X摄影与传统X线摄影在胸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影像学资料调查法,对我院胸椎骨折和病变的直接数字X摄影资料进行调研,对同时行传统X线摄影患者资料进行重点选定。结果此次高危人群共369例,临床病理学结果显示,早胸椎骨折和病变数156例,直接数字X摄影患者筛查出151例,占96.79%,传统X线摄影筛查出患者124例,占79.49%。结论直接数字X摄影诊断胸椎骨折和病变价值确切,明显优于传统X线摄影,且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直接数字X摄影 传统X线摄影 胸椎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并发症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后进行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全脑血管造影术 预防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最近一年我院收治的54例行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同时配合围术期护理。结果通过DSA检查,54例患者中,脑血管正常14例、异常40例,对其中的35例脑动脉狭窄患者实施了溶栓治疗,有29例患者的肌力得以提高。结论加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缺血性脑卒中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数字X摄影技术技术与传统X线摄影技术技术在胸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影像学资料调查法,对我院胸椎骨折和病变的直接数字X摄影技术技术资料进行调研,对同时行传统X线摄影技术技术患者资料进行重点选定。结果此次高危人群共369例,临床病理学结果显示,早胸椎骨折和病变数156例,直接数字X摄影技术患者筛查出151例,占96.79%,传统X线摄影技术技术筛查出患者124例,占79.49%。结论直接数字X摄影技术诊断胸椎骨折和病变价值确切,明显优于传统X线摄影技术,且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直接数字X摄影技术 传统× 线摄影技术 胸椎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数字骨科技术制作三维实体模型在骨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3月~2017年3月本院骨科进行临床实习的120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60名实习护士为对照组,2015年9月~2017年3月的60名实习护士为实验组,对照组予常规教学,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数字骨科技术制作不同类型病案的三维实体模型,对实习护士进行骨科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治疗方案、对患者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临床教学,比较两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带教满意度及带教教师的压力。结果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94.02±2.10)分,对照组(93.68±1.96)分;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93.60±1.91)分,对照组(92.99±2.3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带教的满意度测评(95.17±3.26)分,高于对照组的(86.07±4.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带教教师的压力测评中,四个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带教的压力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数字骨科技术制作三维实体模型在骨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可提高实习带教满意度,减轻带教教师压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数字骨科技术 三维实体模型 临床护理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