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背景: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以及椎体肿瘤并取得良好疗效,但仍有一些问题需关注和探讨.目的:观察聚甲基丙烯酸甲骨水泥对脊柱转移瘤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分析其对脊柱转移瘤的体外抗肿瘤效应.方法:原代培养脊柱转移瘤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骨水泥组、冷却后聚甲基丙烯酸甲骨水泥组,药物处理24h后利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凋亡率以及细胞周期,通过SYBRGreenⅠ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肿瘤细胞Bax和Caspase-3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聚甲基丙烯酸甲骨水泥有促进脊柱转移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对照组、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骨水泥组、冷却后聚甲基丙烯酸甲骨水泥组的凋亡率分别为(3.80±1.09)%,(43.46±8.55)%,(28.77±9.39)%,两骨水泥组均能明显提高细胞凋亡率,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骨水泥组作用更明显(P〈0.05).两骨水泥组均能明显减少G0/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P〈0.05).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骨水泥组作用于脊柱转移瘤细胞后Bax、Caspase-3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聚甲基丙烯酸甲骨水泥可在体外细胞水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骨水泥作用更加显著.

  • 标签: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脊柱转移瘤 骨水泥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背景: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迅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效果良好.目的:验证单侧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单侧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骨水泥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22例患者平均随访2.5年,渗漏率为4.5%;其他椎体骨折发生率为9.1%.随访2年时: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骨水泥位偏左侧5例,位于中部9例,偏右侧8例,疼痛改善程度与骨水泥位置无相关性(P=0.192);治疗后伤椎前、中缘高度较治疗前明显恢复(P〈0.05);注入骨水泥的量1~5mL,注入骨水泥量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无相关性.表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骨水泥注入椎体内的位置、注入量与止痛效果无相关性.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 椎体后凸成形 椎体压缩骨折 目测类比评分
  • 简介:根据4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的结论,对于骨盆环骨折患者,目前仅有少量的证据支持:与延迟固定比,早期固定能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可能获得更好的短期功能恢复。但这些结论可能受到混杂因素的影响。因此,应开展随机对照研究来明确这些问题,包括明确和统一“早期”和“延迟”的定义,且对患者的长期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 标签: 骨盆环骨折 早期固定 随机对照研究 骨折患者 肺部并发症 队列研究
  • 简介:目的对比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与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使用L1SS、DCS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的70例股骨远端骨折病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本组7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按照Kolment疗效评定标准川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LISS组优良率91.43%高于DCS组的74.28%,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中LISS法在术后功能恢复、并发症等均优于DCS法,是目前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股骨 远端骨折 微创内固定系统 动力髁螺钉固定治疗
  • 简介: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广西省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中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位点的确认和对各个CpG位点甲基化率在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性分析,初步筛选出可能影响γ珠蛋白表达的主要甲基化位点。采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法修饰,递降PCR扩增,最后对PCR产物进行DNA克隆测序,得到目的片段中每个CG位点的甲基化情况,定量检测甲基化的确切位置与程度。结果表明: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与正常人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存在4个CpG甲基化位点,在序列中分别位于28、122、231和234bp,均呈高度甲基化,其中122和231bp位点甲基化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8和234bp位点甲基化率与正常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证实γ基因启动子区存在甲基化位点、明确位点位置且经定量分析证实无论地中海贫血患者还是正常人各个甲基化位点均呈高甲基化状态;初步筛选出影响γ珠蛋白表达的主要位点可能在122和231bp,为后续通过调节γ珠蛋白的表达缓解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症状、靶向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重型Β地中海贫血 γ珠蛋白基因 基因启动子 DNA甲基化
  • 简介:目的观察盐酸沙格雷(安步乐克)在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早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163例(共219条肢体)患者,口服安步乐克300mg/日(分3次),共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踝肱指数的变化,以了解安步乐克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服药前后的跛行距离[(200~300)mvs(500~800)m]、平均透皮组织氧分压(62.5mmHgvs65.4mmHg)及踝肱指数(0.7~0.9vs0.8~0.9)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安步乐克在周围动脉疾病的早期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症状。

  • 标签: 盐酸沙格雷酯 5-HT2受体拮抗剂 周围动脉疾病
  • 简介:目的比较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中补片钉合固定与医用胶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采集本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施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补片钉合固定组(55例)和医用胶固定组(50例)。观察比较组患者术后血清肿发生率、疼痛评分、近期疝复发率。结果组患者均手术顺利,均无近期复发。医用胶组术后疼痛评分比钉合固定组低,但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血清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使用医用胶固定补片安全可行。

  • 标签: 腹股沟 腹腔镜 补片固定 医用胶
  • 简介:目的分析早期结直肠癌组织中BNIP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分析107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BNIP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本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中BNIP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阳性率为58.9%(63/107)。右半结肠组肿瘤组织中BNIP3基因甲基化明显高于左半结肠组(P〈0.001);低分化组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02)。BNIP3基因甲基化在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分期等分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早期结直肠癌组织中存在BNIP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BNIP3基因高甲基化与早期结直肠癌部位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DNA甲基化 BNIP3基因
  • 简介:目的评估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第一跖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6例第一跖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AO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平均随访1年,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和患足功能,应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的足踝临床评分系统进行评估。结果36例患者中,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优31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4.5%。结论掌握手术适应征,正确应用AO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一跖骨骨折可收到良好的疗效,避免了长期石膏固定所带来的功能丧失和畸形愈合导致的足跖侧皮肤角化和行走时的疼痛。

  • 标签: 第一跖骨骨折 内固定 微型接骨板
  • 简介:目的探讨拉力螺钉辅加抗滑钢板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1年11月手术治疗的12例(14髁)Hoffa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10髁),女4例(4髁);年龄20-61岁,平均36.2岁。Hoffa骨折类型:内髁骨折6例,外髁骨折4例,双髁骨折2例。骨折按AO/OTA分型:33832型10例,33833型2例;按Letenneur分型:I型7髁,Ⅱ型1髁,Ⅲ型6髁。开放性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10例。合并伤:股骨干骨折1例,胫骨近端骨折3例,踝部骨折1例,伸膝装置损伤2例,交叉韧带损伤4例,内侧副韧带损伤1例,半月板损伤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3.2d(2h至7d)。所有患者均采用松质骨拉力螺钉结合抗滑钢板固定治疗。结果12例患者术后获6-54个月(平均20.3个月)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1-23周,平均16.6周。无内固定失效、骨折移位及骨坏死发生。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1例患者出现伤口不愈合,经治疗后痊愈。根据Letenneur功能评估标准评定疗效:优良11例,可1例,优良率为91.7%。结论拉力螺钉辅加抗滑钢板治疗Hoffa骨折疗效优良、可靠。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解剖复位及坚强固定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骨板
  •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明显增加,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骨盆骨折发生率明显增高。骨盆骨折占全身骨折的0.3%.6.0%,在多发伤患者中占20%。2001年王亦璁…报告骨盆骨折死亡率高达5%~20%,尤其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休克的患者死亡率更高。骨盆外固定支架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出血量少及能较好控制骨折移位等优点,被视为一种快速、简单、有效的固定方式。Riemer等报告创伤早期应用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能使抢救期患者的死亡率从22%降至8%。

  • 标签: 骨盆骨折 骨折发生率 内固定技术 骨盆外固定支架 外固定支架固定 高能量损伤
  • 简介:目的对接受髓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失血量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失血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采用股骨髓内固定治疗的7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常规以及术中、术后出血进行分析。结果73例患者术中平均失血72.4ml,术中均未输血,术后平均隐性失血量为312ml,占围手术期出血的81%。年龄、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不超过45min组可减少术中失血量及隐洼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折严重组可增加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可增加围手术期出血量及隐性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髓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的隐性失血量较多,肥胖、严重骨折及长时间手术可以增加出血,应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及时复查血常规以减少贫血导致的并发症。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失血 手术 手术期间 老年人 骨折固定术 髓内
  • 简介:目的探讨盐酸沙格雷(安步乐克)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方法下肢ASO患者60例,口服安步乐克100mg,3次/日,共8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肢的症状与体征、双下肢超声检查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结果6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19例(32%),良好25例(41%),改善12例(20%),无效4例(7%),总体改善率93%;治疗后左、右下肢胫后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分别由治疗前的(39±5)cm/s和(40±6)cm/s增加为治疗后的(49±7)cm/s和(50±8)cm/s,踝肱指数从治疗前的0.6±0.1增加到治疗后的0.8±0.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步乐克治疗ASO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5-HT2A受体拮抗剂 盐酸沙格雷酯
  • 简介:自2006年中国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临床诊疗指南发布以来,随着临床技术各个领域的不断进步,包括骨密度诊断技术的发展,骨折风险评估方法的改进,新的治疗方案或药物在OP治疗上的应用,国内外不断更新其指南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在此结合2006年以来近5年国内外相关OP诊疗指南进行介绍,为广大医务人员在临床OP管理过程中提供一个参考。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诊疗指南 国内外 临床技术 治疗方案 诊断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钢丝固定移位的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35例移位的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应用钢丝固定,根据Meyers和McKeever分型,Ⅱ型17例,Ⅲ型14例,Ⅳ型4例。术后X线观察骨折愈合。根据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和随访末膝关节功能。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6.94±3.06)个月,无切口及关节内感染。术后X线检查显示骨折解剖复位,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1.91±4.30)周,随访末平均Lysholm评分(92.63±5.46)分,与术前(27.49±10.83)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29,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钢丝固定移位的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快,内固定物关节外取出方便的优点。

  • 标签: 胫骨 髁间嵴 撕脱骨折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检查 钢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固定后外侧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上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我院2001年3月~2009年8月共收治上胸椎结核32例。年龄17~67岁,平均41.2岁。胸2~3椎体3例,胸3~4椎体9例,胸4~5椎体11例,胸5-6椎体9例;23例出现脊髓神经功能损害,按ASIA分级:B级3例,C级12例,D级8例,E级9例;

  • 标签: 上胸椎结核 经椎弓根固定 植骨治疗 病灶清除 后外侧 后路
  • 简介:目的观察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26例,术前检查示伤椎压缩20%-65%,平均压缩45%,后突角23°~35°,平均28.5°。65%患者合并神经系统损伤,所有患者均采用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a(观察椎体高度、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2.1±0.4)h,平均透视时间(16±5)min,平均出血(480±40)mL。所有病例术后无神经功能恶化现象,术前AMS评分为(42.5±11.4)分,术后1aAMS评分为(78.5±10.2)分,术后1aAMS评分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脊柱后凸Cobb’s角、椎体前缘、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且能够维持脊柱稳定性,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 标签: 胸腰段爆裂骨折 后外侧减压 内固定
  • 简介:目前抗结核治疗多采用以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为主的组合性化疗方案.结核病患者大多为老年人,在服用散装抗结核药时,误服、漏服的问题突出,从而影响治疗.固定复合剂(FDC)抗结核药,剂型简单,服用方便,能有效避免误服、漏服现象的发生.

  • 标签: 抗结核药 复合剂 临床观察 肝功能 抗结核治疗 结核病患者
  • 简介:目的总结单孔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经验,对该技术的手术操作特点进行讨论。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5例患有低位直肠肿瘤的患者施行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手术采用脐部约3cm切口,在腹壁深部腱膜组织上穿刺放置3枚穿刺套管,直径分别为5mm、10mm和12mm,分别放置腹腔镜和两支操作钳,完全利用脐部单一通道完成手术游离操作,病灶经肛门翻转拖出切除。收集整理以上病例资料,总结手术特点。结果5例顺利完成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手术操作时间120—250min,术后无出血、肠梗阻和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手术切口无感染、裂开、疝等并发症出现。结论通过细致的操作,单孔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可行的,并且具有良好的微创与美容效果。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直肠肿瘤 结直肠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