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指不同个体间在基因水平上的单核苷酸变异,平均每1000对碱基出现一个SNP,两个无关个体间大约有300万个SNP。SNP可影响个体用药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同个体因SNP的不同,可能会造成对同一药物反应的差异。有时由于这种个体间遗传学上的差别,同一药物在不同个体内的效果和毒副作用的差异可以达到300倍之多。在SNP分析基础上的个体化用药可以指导患者安全和有效用药,减少医疗成本。

  • 标签: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药物基因组学 个体化用药 基因水平 药物反应 遗传学上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发生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相关基因群的表达和初步功能.方法按一步法抽提人直肠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组织的RNA,将2000条人类基因PCR产物按微矩阵排列于化学涂层的载玻片上,制成基因芯片;将等量的直肠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组织总RNA分别逆转录合成荧光分子掺入的cDNA-链做探针,混合后与上述基因芯片杂交,经严格洗片后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计算机分析后比较两种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在2000条基因中,直肠癌原发灶与转移淋巴结组织间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共43条(2.1%),其中上调11条(0.5%),下调32条(1.6%).表达异常的基因与细胞周期调节、细胞骨架与运动、细胞凋亡、细胞内信号传递、DNA的合成与修复、DNA的结合与转录、蛋白质的翻译合成及免疫功能相关.结论微矩阵基因芯片在筛选直肠癌转移时,相关基因的改变具有快速、高通量、高敏度等特点,直肠癌转移相关基因差异表达谱的分析为预防和控制直肠癌的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线索.

  • 标签: 基因表达谱芯片 筛选 直肠癌 转移相关基因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本文介绍一个肝组织免疫组织化病理图像自动分析系统。该系统由病理图像自动分割,分类识别和定量分析等部分组成。它可定量检测出肝炎病毒抗原含量指数,有助于病理医生研究诊断。

  • 标签: 肝组织 免疫组化 图像分析 分类识别 病理图像
  • 简介:应用免疫化和图像分析技术对甲状腺腺瘤及各型癌中PCNA的分析和相对含量进行了定量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PCNA阳性表达的平均指数以及平均光密度和积分光密度变化与肿瘤的良恶性及恶性程度呈正比,各参数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PCNA平均指数和图像分析可作为肿瘤鉴别诊断和估价预后的指标。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PCNA 免疫组化 图像定量分析
  • 简介:25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Theefficacyofaldosereductaseinhibitorsinthetreatmentof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系统评价者:AireyM,BennettC,NicolucciA,WilliamsR目的:评价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在预防、逆转或延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展中的有效性。

  • 标签: 内分泌疾病 系统评价 代谢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肺鳞癌p53免疫化图像定量分析中描述图像色彩的指标在不同分化程度、不同临床分期及老年与非老年间的区别.方法:采用S-P法进行肺癌p53免疫化染色,应用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系统(MPIAS-500)进行图像分析.结果:20例中没有高分化者,中分化和低分化p53阳性各6例.p53染色的饱和度中分化(4.95%)低于低分化(10.9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4.208,P=0.002),说明低分化阳性较强.临床分期没有Ⅰ期者,Ⅱ期与Ⅲ期p53阳性分别为5例和7例,分期之间未显示出显著性差异.老年与非老年p53阳性各6例,两之间红、绿、蓝色值及灰度均以老年较高(183.62、177.52、164.02、175.05),而非老年较低(166.48、157.18、139.82、154.48),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t=3.668,P=0.004;t'=5.570,P=0.001;t=4.305,P=0.002;t'=5.586,P=0.001),表明非老年肺鳞癌细胞阳性强度高于老年.结论:p53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描述图像色彩的指标用于肺癌免疫化图像定量分析可以弥补其他指标的不足.

  • 标签: 肺癌 肺鳞癌 P53 免疫组化 图像分析 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系统
  • 简介:为探讨脑膜瘤的病理特征.统计分析了34年间经病理证实的1090例脑膜瘤。按WHO分类标准将1090例分成13种类型。免疫化结果表明,波形蛋白、上皮膜抗原对各类型脑膜瘤均呈阳性表达。电镜结果提示,光镜难以明确诊断的一些特殊类型脑膜瘤,均有各自独特的超微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证明,免疫化和超微结构在脑膜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脑膜瘤 光镜检查 免疫组化 超微结构 病理特征
  • 简介:蛋白质学技术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细胞、组织或有机体蛋白质的新兴学科,包括蛋白质提取、生物质谱和生物信息学三部分。本文综述了蛋白质学技术在肾移植术后无创性诊断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肾毒性及肾移植术后感染等方面的研究与初步应用。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肾移植
  • 简介:采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SABC)方法,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在正常雄性小鼠颌下腺的分布。结果发现染色颗粒位于颌下腺颗粒纡曲导管和纹状导管细胞,呈棕色。提出NGF在颌下腺的分布与其作用有待深入研究。‘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小鼠 颌下腺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为了解门脉高压症患者脾静脉壁的病理改变。方法:对15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切除脾叶静脉壁进行了普通染色(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以外伤脾为对照,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15例门脉高压症脾静脉壁均有不同程度的平滑肌肥大、纤维组织增生,13例脾叶静脉壁内皮细胞、脾窦IgG、IgA、C3、C4阳性,阳性率为86.7%;10例外伤脾中仅1例阳性,阳性率为10.0%,且无明显的平滑肌肥大和纤维组织增生的改变。结论:门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系统本身的病理改变以及免疫病理损伤可能影响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门脉高压症 脾静脉壁 病理 组织化学 临床资料
  • 简介:目的对曲马多与0.15%布比卡因加氯胺酮两镇痛液在产科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产科手术150例,随机等分为3:(1)曲马多组(Ⅰ),曲马多100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2)布比卡因(Ⅱ),布比卡因15mg+氯胺酮20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3)对照(Ⅲ)生理盐水10ml。各组均于手术缝皮时缓慢推注人硬膜外腔。观察并记录其镇痛效果、平均镇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副作用的发生及48h追加止痛药的情况。结果(1)镇痛效果:Ⅰ、Ⅱ明显优于Ⅲ;(2)平均镇痛时间:Ⅰ、Ⅱ明显长于Ⅲ;(3)恶心、呕吐:Ⅰ、Ⅱ与Ⅲ发生率相似;(4)肛门排气时间:Ⅰ、Ⅱ与Ⅲ相似;(5)48h追加止痛药:Ⅰ、Ⅱ优于Ⅲ;(6)呼吸抑制、皮疹、瘙痒、低血压三均未发生。镇痛效果、平均镇痛时间:Ⅰ、Ⅱ与Ⅲ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Ⅰ与Ⅱ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三问无显著性差异;术后48h止痛药的应用:Ⅰ、Ⅱ与Ⅲ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三术后均无呼吸抑制、皮疹、瘙痒、低血压等。结论曲马多和0.15%布比卡因加氯胺酮硬膜外注药镇痛效果确切,应用方便,价格低廉,术后镇痛较为理想,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

  • 标签: 镇痛液 产科 硬膜外镇痛 手术 镇痛时间 副作用
  • 简介:本文通过建立家兔心肌急性缺血的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结合HE的PAS染色对心肌细胞结蛋白(desmin)在心肌缺血时的早期改变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当心肌缺血30min时,结蛋白减少,因此可以作为心肌早期缺血的指标。本实验观察到心肌缺血8h,结蛋白的阳性面积和表达强度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定量后,求出回归曲线和回归方程,可较准确客观地地判定心肌缺血时间。

  • 标签: 心肌缺血 免疫组织化学 结蛋白 图像分析
  • 简介:目的:从门诊归口管理病例研究两不同人群(中西部地区和嘉善县)结核病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病例来自2003年结核病专科门诊的登记病例。组别(A为中西部地区打工者的病例,B为嘉善县病例)分类按“全国2000年结核病流调报告”划分。结果:A:活动性肺结核和涂阳患病率分别为185.75/10万和46.73/10万,平均患病年龄(M)为25岁,涂阳年龄30岁,复治年龄为35岁。B:活动性肺结核和涂阳患病率分别为57.75/10万和14.32/10万,平均患病年龄(M)为55岁,涂阳年龄61岁,复治年龄为65岁。结论:两组人群结核病的流行和临床表现确实存在差异。

  • 标签: 活动性肺结核 涂阳患病率 对比研究 诊断 统计学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临床常用的三维抗菌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伴感染时的最低费用治疗方案。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费用-效果分析方法(CEA),探讨诺氟沙星与头孢克洛,诺氟沙星与安普索,诺氟沙星与青霉素钠治疗性支气管炎伴感染时的费用及临床效果。结果:A临床有效率为78.05%,费用3514.84元,B临床有效率为76.00%,费用2760.30元,C临床有效率为79.49%,费用2422.75元。结论:诺氟沙星与青霉素钠治疗方案的临床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较高,费用最低。

  • 标签: 急性支气管炎 费用-效果分析 诺氟沙星 头孢克洛 安普索 青霉素钠
  • 简介:目的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氢氯噻嗪联合对1级、2级高血压中危和心力衰竭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85例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中危和心力衰竭者给予依那普利氢氯噻嗪联合口服治疗。在给药治疗期间每周测血压一次,同时观察并记录心率,心律,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进行心电图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85例1级、2级高血压中危患者,显效58例(62.8%)有效14例(16.8%)总有效率为84.7%降压幅度:收缩压(SBP)平均下降(29±8.1)mmHg(P〈0.01)。舒张压(DBP)平均下降(15±5.4)mmHg(P〈0.01)伴有心功能Ⅱ级Ⅲ级、心力衰竭症状17例,有效控制12例(7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氢氯噻嗪两种药是价廉而有效、安全的降血压药,对1级2级高血压中危均有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在基层农村实用,多数高血压患者能够接受合理的治疗。

  • 标签: 高血压 降压药 依那普利 氢氯噻嗪 联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E-cadherin(E-cad)在胃癌原发灶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规律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化(SABC法)观察E-cad在10例正常胃组织和68例胃癌原发灶中的表达情况,对胃癌标本行系统病理学检查.结果:正常胃组织均显示清楚的细胞膜染色,胃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E-cad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2.9%(36/68)和63.2%(24/38)(P>0.05),均和正常胃组织有显著性差异(P<0.01);E-cad异常表达率与胃癌类型无关(P>0.05)和PTNM分期及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E-cad基因为-肿瘤抑制基因,是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预测胃癌转移潜能有价值的指标.

  • 标签: 胃肿瘤 钙粘着糖蛋白类 淋巴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比较简单随机化、中心分层区随机化和最小化法的均衡性。方法运用MonteCarlo方法分别进行三种随机化方法的模拟分组,然后比较三种随机化方法在有6个非处理因素时,间总例数的均衡性及非处理因素间分布的均衡性。结果中心分层区随机化和最小化法可保证间总例数的均衡;住保证非处理因素的间分布均衡性上,最小化法效果最好,明显优于其他两种疗法,中心分层区随机化与简单随机化在保证非处理因素均衡性上效果接近。结论最小化法既可保证间总例数的均衡也可保证非处理因素间分布的均衡,因此在保证均衡性上是首选。

  • 标签: 随机化 分层区组随机化 动态随机化 最小化法 临床试验 均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