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AFP-L3、pivka、a-L-岩藻糖苷酶、铁蛋白在 AFP 阳性的非肝癌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了 100 名 AFP 阳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人为非肝癌患者,记为观察组,50人经病理学检验确诊为肝癌疾病,纳入对照组。根据患者血液化验结果,分别检测了 AFP-L3、pivka、a-L-岩藻糖苷酶、铁蛋白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还对以上指标的诊断能力进行了 ROC 曲线分析,计算了 AUC 值。比较两组患者的AFP-L3、pivka、a-L-岩藻糖苷酶、铁蛋白,探讨AFP-L3、pivka、a-L-岩藻糖苷酶、铁蛋白在非肝癌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AFPAFP-L3、pivka、a-L-岩藻糖苷酶、铁蛋白单独诊断以及联合诊断的效能。结果:本研究发现,非肝癌疾病患者AFPAFP-L3、pivka、a-L-岩藻糖苷酶、铁蛋白低于肝癌患者,此外,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FP-L3 和 pivka 的 AUC 值较高,表明它们在诊断肝细胞癌时具有优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照组患者的AFP-L3、pivka、a-L-岩藻糖苷酶、铁蛋白水平均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联合诊断效能高于单独诊断的诊断效能。结论:AFP-L3 和 pivka 可以作为鉴别肝细胞癌的有力指标,而 a-L-岩藻糖苷酶和铁蛋白则适合用于鉴别AFP 阳性非肝癌疾病。这些指标可以辅助临床医生对 AFP 阳性的非肝癌患者进行鉴别诊断,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是一项小样本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样本和结合临床应用,以更加准确地评价这些指标在 AFP 阳性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 标签: AFP-L3  pivka  a-L-岩藻糖苷酶  铁蛋白  AFP阳性  非肝癌患者  鉴别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单独及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作为原发性肝癌组,良性肝病患者50例作为良性肝病组,来院健康体检居民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的AFP、AFU及PIVKA-Ⅱ值。 结果 肝癌组患者的AFP、AFU及PIVKA-Ⅱ值显著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对照组,良性肝炎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特异性和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FP、AFU及PIVKA-Ⅱ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提高诊断效能,适应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血清甲胎蛋白 α-L-岩藻糖苷酶 异常凝血酶原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应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 随机抽选51例肝癌患者、55例肝硬化患者、6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57例健康体检者纳入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血清PIVKA-II和AFP检测,检测并记录样本阳性检出率,计算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 AFP检验灵敏度为66.66%、PIVKA-II检验灵敏度为78.43%,而血清PIVKA-II与AFP检验灵敏度高达84.43%,差异符合统计原理(P<0.05)。结论 将血清PIVKA-II与AFP联合检测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诊断中,灵敏度显著提高,可为后续诊疗提供意见,减低误诊与漏诊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PIVKA-II AFP 原发性肝癌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应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 随机抽选51例肝癌患者、55例肝硬化患者、6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57例健康体检者纳入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血清PIVKA-II和AFP检测,检测并记录样本阳性检出率,计算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 AFP检验灵敏度为66.66%、PIVKA-II检验灵敏度为78.43%,而血清PIVKA-II与AFP检验灵敏度高达84.43%,差异符合统计原理(P<0.05)。结论 将血清PIVKA-II与AFP联合检测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诊断中,灵敏度显著提高,可为后续诊疗提供意见,减低误诊与漏诊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PIVKA-II AFP 原发性肝癌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清CYFRA21-1、AFP/CEA水平联合检验鉴别结直肠癌的结果进行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疗的31例结直肠癌病患及同期31名健康体检者。对所有入组人员实施血清CYFRA21-1水平、AFP水平以及CEA水平检测,并且对 AEP/CEA进行计算。对比2组CYFRA21-1水平、AFP水平、CEA水平以及AEP/CEA 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CYFRA21-1水平、AFP水平、CEA水平以及AEP/CEA 水平均比健康体检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健康人群,结直肠癌病患血清CYFRA21-1、AFP/CEA水平更高,可使用CYFRA21-1及AFP/CEA联合检测对结直肠患者进行鉴别诊断。【关键词】血清CYFRA21-1水平;AFP/CEA水平水平;结直肠癌;鉴别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肝细胞癌有无微血管侵犯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引起肝细胞癌发生微血管侵犯的因素和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对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血管外科2017年8月-2022年8月的纳入分析的肝细胞癌数据。将肝细胞癌病人数据分为有微血管侵犯组和无微血管侵犯组。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影响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及分析微血管侵犯对肝细胞癌生存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年龄、性别、乙肝史、丙肝史、包膜完整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HBV、AFP、DCP、NLR、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肿瘤分化级别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除混杂因素显示甲胎蛋白与乙型肝炎病毒含量是引起肝细胞癌微血管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通过对肝细胞癌无MVI组与肝细胞癌有MVI组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生存差异(P<0.05)。结论 1.AFP和HBV是引起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2.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是引起肝细胞癌病人生存下降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临床预测因素 预后生存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肝细胞癌有无微血管侵犯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引起肝细胞癌发生微血管侵犯的因素和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对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血管外科2017年8月-2022年8月的纳入分析的肝细胞癌数据。将肝细胞癌病人数据分为有微血管侵犯组和无微血管侵犯组。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影响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及分析微血管侵犯对肝细胞癌生存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年龄、性别、乙肝史、丙肝史、包膜完整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HBV、AFP、DCP、NLR、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肿瘤分化级别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除混杂因素显示甲胎蛋白与乙型肝炎病毒含量是引起肝细胞癌微血管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通过对肝细胞癌无MVI组与肝细胞癌有MVI组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生存差异(P<0.05)。结论 1.AFP和HBV是引起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2.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是引起肝细胞癌病人生存下降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临床预测因素 预后生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医院收治的罹患原发性肝癌病症与转移性肝癌病症采用AFP和CEA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鉴别诊断价值及灵敏度。方法:选取我社区医院疑似罹患原发性肝癌病症与转移性肝癌病症的患者各50例,分别实施肿瘤标志物AFP、CEA检测,就不同指标单用与联用诊断效能加以比较。结果:采用AFP、CEA肿瘤标志物联合,其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两项指标单用(P

  • 标签: 原发性肝癌病症 转移性肝癌病症 AFP CEA 联合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