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来我院接受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的眼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个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符合试验研究要求的300例患者(均为单眼患病),并进行入组试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150眼)。实验组行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行自体角膜上皮移植术,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组间差异性。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至两年的跟踪随访,在相应的时间节点对眼表上皮修复时间、炎症反应、新生血管、视力等研究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在术后眼表上皮修复时间方面,组间差异显著,且实验组修复时间(3.1±0.2)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3.3±0.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复发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3%(P<0.05)。实验组术后视力提升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7%(P<0.05);实验组的移植成活率为95.33%,对照组的移植成活率为92.6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疗法在对眼表疾病的治疗中可促进术后眼表上皮的修复和患者视力的恢复,且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 羊膜 移植 眼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板层角膜移植在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角膜植片透明率、术后复发率以及角膜植片排斥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治愈率为100%,对患者随访观察2年,所有植片均透明,视力矫正从0.1升高至0.2-0.6,无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0.00%。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感染,促进患者视力恢复,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真菌性角膜溃疡 深板层角膜移植 应用价值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对创伤性眼角膜缺损的患者进行角膜移植,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眼外伤角膜缺损的患者四十例(四十眼)进行研究,这些患者都进行了角膜移植,手术之后,观察患者的视力、眼压等情况。结果手术之后,患者的植片存活情况很好、前房也顺利形成;大部分患者的视力和眼压情况也得到了好转。结论对创伤性眼角膜缺损患者进行角膜移植,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眼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创伤性眼角膜缺损 角膜移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与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超乳术后干眼并角膜上皮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2月期间采用超乳术后干眼并角膜上皮损伤患者,共计86例,采用动态随机化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芪明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观察两组患者的角膜上皮损伤的临床疗效以及眼压、干眼症状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角膜上皮损伤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眼压、干眼症状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与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超乳术后干眼并角膜上皮损伤,具有显著疗效,可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普拉洛芬滴眼液 芪明颗粒 糖尿病超乳术 干眼并角膜上皮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角膜炎并发角膜新生血管患者抗VEGF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角膜炎并发角膜新生血管患者,其中单纯为角膜炎并发角膜新生血管患者为对照组,同时合并角膜上皮缺损、水肿以及结膜充血等患者为观察组,每组20人。给予两组患者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原液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角膜新生血管均比治疗后3天有明显的减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天、1周、2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CNV面积变化明显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3周、4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CNV面积减少明显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能够对角膜炎引发的角膜新生血管进行有效的抑制、消退,且对角膜炎引发的角膜新生血管合并角膜上皮缺损、水肿以及结膜充血等症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角膜炎 角膜新生血管 贝伐单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卵巢上皮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卵巢癌治疗效果的最佳策略。因此了解卵巢上皮癌的病因、病理类型、筛查及治疗都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卵巢上皮性癌 病因 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角膜移植术后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收的实施角膜移植术的42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平分为两组,优质组与常规组,优质组病患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常规组病患接受本院传统护理服务,对两组病患的角膜移植成功率及术后不良症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对比病患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同时通过自评量表分析对比两组病患的焦虑、抑郁的综合评分。结果优质组病患移植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护理组病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不良情绪综合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病患进行角膜移植术后,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病患心理情绪,提高手术成功率与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角膜移植 优质护理 心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治疗角膜化学伤的干预效果。方法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选择医院收治的角膜化学伤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患者54例。两组患者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开展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达到护理总有效率90.74%,对照组患者达到护理总有效率68.52%,两组患者相比较,有显著差异存在(P<0.05)。结论在角膜化学伤的治疗当中,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加系统、完善的护理服务,对于患者护理效果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循证护理 角膜化学伤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萎缩性胃炎(Atrophicgastritis,AG)与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metaplasia,IM)是胃癌的主要癌前病变。AG和IM的发病率因国家而异,即使是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结果也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AG是IM的前期病变,但是AG和IM的病因并不总是相同。AG和IM的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是不同的。而且,AG和IM的治疗策略还没有建立。现在已经证实,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是AG和IM的主要原因。因此,根除HP可以预防胃癌的进展,而胃癌在癌症中占据着很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因此,加深对AG和IM的理解以及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一些胃癌高发的地区。

  • 标签: 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胃癌 幽门螺杆菌
  • 简介:目的:探讨恶性乳腺腺肌上皮瘤(AME)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患者左乳外下象限质硬、活动度差肿块。用细针吸取组织行细胞学、常规HE切片观察和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染色。结果:组织学以异型增生梭形细胞为主,少量腺管散在分布。梭形细胞表达P63、S-100、SMA、34βE12和波形蛋白(vimentin),30%细胞表达ki67,不表达平滑肌特异性蛋白(MSA);腺上皮细胞ER阳性表达、PR呈阴性;梭形细胞和腺上皮细胞共同表达CKpan、CK8和CK5。本例诊断为AME。结论:恶性AME较罕见,患者以老年女性居多,恶性成分以肌上皮为主。

  • 标签: 乳腺肿瘤 腺肌上皮瘤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LEEP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冷刀宫颈椎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发现研究组患者这些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治疗效果十分理想,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小,预后效果良好,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的方法。

  • 标签: LEEP术 宫颈上皮内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眼角膜异物剔除术的临床操作护理体会。方法本文选取于2016年8月份至2017年9月份本院收治的眼角膜异物患者共112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有针对性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眼角膜伤口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有针对性护理方法应用到眼角膜异物剔除术中,有助于加速患者眼角膜处伤口快速愈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眼角膜 异物剔除术 伤口愈合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以益气化生汤施治获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的1月~2016年的10月我科诊断、治疗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116例患者,以数字分组法将所选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西医用药,治疗组采用益气化生汤施治,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疗程结束时病情的缓解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理想;治疗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以益气化生汤施治可标本兼治,获得相对满意的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胃黏膜 肠上皮化生 益气化生汤
  • 简介: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carcinoma,LELC)最早于1921年由Regaud等报道,指发生于鼻咽部之外,但在组织病理学上与鼻咽部淋巴上皮瘤相似的肿瘤,其形态学特点是未分化癌组织中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LELC可发生于胃、肺、涎腺、膀胱、胸腺、子宫颈、阴道和皮肤等部位,其中以原发于食管的LELC最为罕见。

  • 标签: 淋巴上皮瘤样癌 食管 恶性肿瘤 EB病毒
  • 简介:近年来,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在生育年龄妇女中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高频电波刀环形电切术(LEEP)是近年来发展来的一种新技术方法,采用低电压,高电流以及细小的环形电刀切除宫颈病变,且有术中出血少、不需要麻醉、手术时间短、出现术后并发症少、

  • 标签: 电外科手术/方法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外科学/护理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异物剔除术后临床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就诊的100例角膜异物剔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在角膜异物剔除后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对试验组患者在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特殊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及宣传教育等。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一次性异物剔除成功率为98%,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一次性异物剔除成功率82%和护理满意度74%。这表明,在裂隙灯显微镜角膜异物剔除术中,采用优质的针对性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角膜异物一次性剔除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 标签: 裂隙灯显微镜 角膜异物 剔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切口位置对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老年白内障患者54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70例,观察组选择散光轴做透明角膜切口,对照组选择常规透明角膜切口,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后切口修复以及上皮修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1周、4周的裸眼视力和角膜散光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选择散光轴做切口的因矫正了或者部分矫正了角膜散光,术后视力较常规透明角膜切口恢复好。

  • 标签: 老年白内障 散光轴 超声乳化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眼角膜移植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到医院就诊的行眼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28例,在手术的同时,为患者提供妥善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情况。结果手术护理后,患者视力水平与手术前相比有所改善,且均无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眼角膜移植手术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视力水平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眼角膜 移植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凋亡蛋白PDCD5在卵巢上皮性癌当中的表达。方法随机选择2016月1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切除卵巢癌组织100例,其中,正常卵巢组织为15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20例,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组织当中的PDCD5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相关软件对PDCD5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良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当中表达光密度值进行检测。结果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组织当中的PDCD5蛋白呈现出的为高表达,卵巢癌组织当中PDCD5蛋白呈现的是低表达,三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且在不同FIGO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的卵巢上皮性癌中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升高,PDCD5蛋白表达呈现出下降特点。结论PDCD5蛋白与卵巢上皮性癌存在密切的联系,对PDCD5蛋白进行研究,对治疗卵巢癌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PDCD5蛋白 卵巢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龈退缩治疗中应用胶原基质替代上皮下结缔组织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牙龈退缩患者2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入组对象愿意配合研究,临床资料完整,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胶原基质组(13例)与结缔组织组(12例),胶原基质组接受胶原基质替代上皮下结缔组织瓣治疗,结缔组织组则接受自体结缔组织治疗,调查两组患者对疗效满意率与根面覆盖率,并测定治疗前与治疗后牙龈厚度、牙周探诊深度、牙龈退缩高度及临床附着水平,实施统计学处理。结果胶原基质组满意率、根面覆盖率均明显高于结缔组织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牙龈厚度、临床附着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胶原基质组显著优于结缔组织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龈退缩治疗中应用胶原基质替代上皮下结缔组织瓣治疗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牙龈厚度、牙周探诊深度、牙龈退缩高度及临床附着水平,值得借鉴。

  • 标签: 牙龈退缩 胶原基质 上皮下结缔组织瓣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