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特征、CT表现与手术结果。方法对2014—2017年我院收治经头部CT证实的CSDH共78例患者的临床特征、CT表现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愈73例(93.59%),5例复发(6.41%),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简单、疗效满意。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临床诊断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纵隔型肺癌CTMRI的临床表现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5例纵隔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CTMRI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表现诊断效果。结果经病理学分析,25例患者中,中央型肺癌患者15例,周围型肺癌10例。CT检查下,患者肺部肿块边缘呈不规则形状,其外缘呈毛刺状,并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多数患者伴有阻塞性肺炎肺不张。MRI检查下,可清晰的看到患者肿块已侵至胸壁、胸椎胸膜。与X检查相比,CT、MRI的具有更高的诊断灵敏性。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CT与MRI相比较,二者灵敏度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在纵隔型肺癌临床诊断中,CT与MRI检查提供的影像表现不同,与常规的X检查相比,CTMRI检查的灵敏度更高,其诊断结果更加高效。

  • 标签: 纵隔型肺癌 CT及MRI 临床表现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异常心电图的临床发生率和表现形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门诊和病房就诊且接受心电图检查的老年患者为研究目标,所有患者均充分休息后进行12导联心电图扫描,并由2名专业医师进行分析。结果1000例老年患者中317例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百分率为31.7%。60~79年龄段的心电图异常者最多,高达37.97,其次为60~69年龄段患者,为30.99%;80~90年龄段心电图异常者最少,仅为22.5%。三个年龄段间比较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在317例老年异常心电图患者中主要以T波改变、窦性心律不、ST段改变为主,分别占50.19%、35.96%和29.02%。。结论心电图在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老年异常心电图发生率较高,且以以ST段改变、房性早搏、右束支传导阻滞为主,应加强对老年患者定期心电图检查,以早期发现疾病。

  • 标签: 老年患者 异常心电图
  • 简介:摘要激素依赖性皮炎多指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突出特征为对激素有较强的依赖性,患者临床表现通常有皮肤潮红、干燥、粗糙甚至萎缩,出现丘疹、痤疮样酒渣鼻样的皮疹、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等,并伴有疼痛、瘙痒、紧绷甚至灼烧感,一旦停药将造成原有皮肤病复发或加重,出现反跳现象,患者因此被迫再次使用糖皮质激素。针对该炎症的治疗,应以抗炎、抗微生物、恢复皮肤屏障、降低血管高反应性为主,必要时可结合强脉冲光进行治疗。

  • 标签: 激素依赖性皮炎 临床表现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Bankart损伤合并Hill-Sachs损伤(肱骨头后外侧压缩性骨折)的受伤机制、治疗现状典型影像表现

  • 标签: H ill-Sachs损伤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确诊的8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共计86个甲状腺微小结节,对其超声造影影像表现等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造影表现显示,有62例患者结节内不存在血流信号,24例患者呈现出点状血流信号。病灶与正常腺体间在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病灶峰值强度为60.33±18.13,明显低于正常腺体的123.95±48.22(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具备应用可行性。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诊断 超声造影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患者的影像诊断,分析其病理学表现。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本院66例肺炎型肺癌患者,对其影像检查方法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特点病理学特点。结果本次研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有46例,属于腺癌的有20例,影像检查分类为单纯磨玻璃密度影、肺段与肺叶分布实变影各14例;磨玻璃伴结节影16例;肺段与肺叶突变伴随空泡并蜂窝状阴影、肺部实变纤维化合并肿块各10例;混合阴影2例。结论肺炎性肺癌患者在具体影像类型上十分复杂,其影像类型能够有效反映出相关病理变化,通过观察患者影像变化以及病理学变化能够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良好参考依据。

  • 标签: 肺炎型肺癌 影像学诊断 病理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见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中毒性脑病患者划入观察组,中毒性脊髓病患者划入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1例,对照组21例,均接受病因治疗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结果观察组患者有13例出现了弥漫性脑水肿为主,8例出现全脑症状以及颅内高压,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呕吐、躁动,有3例出现精神萎靡与意识障碍,7例患者合并抽搐、双瞳缩小、血压升高、脉搏呼吸减缓以及眼球张力上升等症状,5例出现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3例出现脑疝、脑局灶性损害。对照组患者18例脊髓侧索损伤,16例表现出双侧下肢锥体束征,6例痉挛性截瘫,3例尿潴留、尿失禁。结论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治疗要从病因治疗、对症治疗、激素治疗等方面入手,同时强化护理配合,才能挽救患者生命,减轻神经毒害。

  • 标签: 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多排螺旋CT小肠成像(MDCTE)与双气囊小肠镜(DBS)在临床表现不典型小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例既往接受DBS和MDCTE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采用DBS方式,20例患者均被诊断为不典型小肠梗阻患者;安全性方面,1例经口进镜患者诉咽部疼痛轻度,1例经肛进镜患者出现便血。采用MDCTE方式,20例患者中16例患者被检测出有阳性表现。未出现不良事件。对于采用MDCTE检测未出现阳性表现的4例患者,进一步采用DBE检查,发现,其中2例小肠梗阻并黏膜水肿,2例为小肠瘢痕狭窄。结论针对临床表现不典型小肠梗阻,MDCTE是良好的筛查手段,DBE是良好的确诊手段。

  • 标签: 小肠梗阻 多排螺旋CT小肠成像 双气囊小肠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和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4年3月-2017年7月期间的25例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患者,通过病例的分析、临床调查研究和询问主治医师等方式对其临床表现和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者均出现体位性头痛,部分伴有头晕、恶心、呕吐、颈部疼痛、听力下降和耳鸣等症状。15例患者由外院转入我院治疗,曾被误诊为脑膜脑炎3例、枕神经痛2例、硬膜下血肿2例、病毒性脑炎1例、小脑扁桃体下疝1例,误诊率为60%。入院后25例患者结合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以及头颅MRI检查显示,12例正常,5例出现“脑下沉”改变,4例出现硬膜下积液,2例硬膜下血肿,2例小脑扁桃体下疝,脑脊液压力低于60mmH20,确诊为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确诊后17例给予保守治疗症状逐渐好转,8例实行血帖治疗,症状改善,出院后随访情况良好。结论对于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应进行准确辨别,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及时行腰穿检查,防止与其他疾病的症状混淆而发生误诊。

  • 标签: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 临床表现 误诊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DR投照技术的具体效果相关的影像特点。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一年期间收治的280例需要接受影像检查的患者为相关对象,所有患者都需要同时接受传统的X光投照与DR投照,分别对比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类型的影像检查后的诊断三片率情况。结果患者接受DR投照技术检查后的病情诊断率与三片率均高于X光投照,两种方法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影像检查中,DR投照技术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影像学 DR投照 特征 技术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部CT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价值及其影像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35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35例为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均实施胸部CT扫描,比较两组CT诊断情况,并记录患儿周围病变病灶特征。结果检查后对照组儿童无异常现象出现;而观察组儿童均出现异常现象,异常现象为100%,与已知结果具有一致性;CT扫描后观察组出现结节影8例(22.86%)、磨玻璃影4例(11.43%)、支气管血管束增粗3例(8.51%)、实变影15例(42.86%)。结论采用胸部CT影像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更明确、清晰的将病变部位显示出来,有效减少误诊情况的发生,为患儿后期的治疗提供临床指导,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CT影像学 支原体肺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影像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前均进行X线片、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比较三种不同影像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分型诊断中的准确率和分型符合率。结果X线片诊断准确率为80.9%,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94.1%,MRI检查诊断准确率为100%,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X线片诊断分型符合率为76.4%,多层螺旋CT诊断分型符合率为95.3%,MRI检查诊断分型符合率为100%,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X线片对于胫骨平台骨折分型诊断应用价值小,而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应用价值较高,所以应用X线片检查时应结合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提高诊断价值。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X线片 多层螺旋CT MRI 分型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头部影像特点,并分析其致病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方法抽取2012年6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诊断期间分别使用智能量表以及CT检查、MRI检查判断并诊断患者的病情状况,总结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头部影响特点;通过对80例患者病历资料的分析判断血管性患者的致病高危因素。结果头部影像结果显示,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基底节区病变情况比较明显,80例患者中有25%(20/80)的患者存在着基底节区梗死;另外有41.25%(33/80)的患者出现了脑白质疏松以及脑沟变深的现象;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病变因素较为复杂,一般与年龄、合并病史、不良生活习惯、遗传性因素等有关。结论影像检查可以帮助血管性痴呆患者尽早确诊,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另外在生活中,需要明确血管性痴呆的相关高危因素,并作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头部影像学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经放射影像技术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6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放射影像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诊断中的检出率。结果65例患儿经气管内镜确诊有异物71处,经螺旋CT检查出异物71处,检出率为100%,其中69处异物为直接征象,2处异物为间接征象。结论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检出率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诊断方式。

  • 标签: 放射影像技术 气管 支气管异物 儿童
  • 简介: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医学影像数据也迅速积累,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日渐成熟,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已经迅速成为分析医学图像的重要方法,为实现医学影像的自动分析辅助诊断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综述深度学习算法在医学影像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介绍深度学习算法的模型框架,及其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并从深度学习应用最多的几个类型领域具体分析研究进展,最后,总结研究动向,预测研究趋势,并提出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建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多软骨炎的胸部CT表现胸部CT检查在复发性多软骨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01.02日至2017.11.01日在本院确诊的20例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胸部CT扫描,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20例患者当中,气管壁增厚8例(40.00%),气管管腔狭窄6例(30.00%),气管壁钙化7例(35.00%),气管形态改变且存在剑鞘征6例(30.00%),气管壁毛糙模糊4例(20.00%),肺部感染6例(30.00%),肺内空气滞留征5例(25.00%),气管旁及纵膈淋巴结11例(55.00%)。结论复发性多软骨炎的胸部CT表现比较典型,诊断价值高。

  • 标签: 复发性多软骨炎 胸部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彩色超声检查的价值超声表现。方法选择所在医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甲状腺肿瘤病人66例进行分析,所有病人都接受彩色超声检查,并和术后病理进行对比,分析其确诊率和超声表现。结果经彩色超声诊断后,44例诊断为单发结节,22例诊断为多发结节;其中,诊断为良性肿瘤者43例(囊性病变27例、甲状腺囊肿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恶性肿瘤者23例。其中,超声诊断的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经过病理检查后证实是甲状腺癌,因此,彩色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8.48%。结论彩色超声可以对甲状腺肿瘤病人的病情加以快速准确的诊断,且无创伤性和痛苦感,可为甲状腺肿瘤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彩色超声 超声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像诊断在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治2017年3月进行膝关节X线和MRI检查的患者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者均为骨性关节炎,发生人群多为45~75岁的女性患者,其中关节畸形、强直的患者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治疗。MRI检查所有患者均可见软骨关节面不同程度的粗糙或虫蚀样改变,压脂像可见不规则高信号,严重患者有胫骨近端和股骨远端自发性坏死。结论对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影像检查,能够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准确依据,指导医师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减少关节畸形的发生率。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MRI X线
  • 简介:目的:探讨微格教学法在临床诊断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280名临床医学八年制五年制的学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微格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评价2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满意度水平较对照组高。结论:微格教学能有效带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尤其有助于其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微格教学法 临床诊断学 实践操作能力 小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