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输血医学的迅猛发展、输血安全和合理使用血液资源,已经成为临床输血的重要内容,这就对医学检验学生的输血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对“临床输血检验”这门课程从理论教学及临床实习角度进行了探索。

  • 标签: 临床输血与检验 教学 改革
  • 简介: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渗透,临床输血医学近年来成为医学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并作为检验专业学生专业课学习,教学任务日渐增多。如何进行检验本科生临床输血学的教学,笔者结合四年的教学实践,对这门学科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 标签: 临床输血学 检验专业学生 专业课学习 高新技术 临床医学 分支学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血前进行RH抗体检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接收的1064例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输血前进行Rh抗体检验,并对其血清中抗-C、抗-D、抗-E以及抗-M等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Rh抗体检验33例呈阳性,阳性率为3.10%,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其抗体类型主要包括抗-C、抗-D、抗-E、抗-M以及非特异性抗体。结论输血前进行RH抗体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能够有效的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降低输血质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输血前 Rh抗体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给予常规盐水检验法,研究组30例患者给予低离子凝聚胺技术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阳性率、灵敏度、准确度、配血稳定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检验中应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临床输血检验 低离子凝聚胺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抽血检查的296例患者,对采集的血液样品进行传统方法以及卡式微柱凝胶试验。结果所有患者进行卡式微柱凝集法检测一次性正确率正定型为100%,反定型为99.32%;采用盐水法检测出一次性正确率正定型为98.98%,反定型为98.31%。3例RhD型,占比为1.01%。结论在输血检验中采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能够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 输血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化输血检验流程对输血差错事故发生率的降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需要接受输血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50例患者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输血检验,视作对照组,另外50例患者应用优化输血检验流程完成输血检验,视作观察组,比较两组输血差错事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化输血检验流程后输血差错事故发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输血的满意度为94%,对照组74%,P<0.05。结论优化输血检验流程有助于降低输血差错事故,保证输血安全,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输血检验流程 优化 输血差错事故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设计性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06~2007年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1班116人(实验组),随机编为10个小组,采用综合设计性试验教学法,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效果评价。2班118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结果:2组客观题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的附加分析题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综合设计性试验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临床输血检验教学中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设计性实验 教学改革 临床输血与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76例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01月至2018年10月,按照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给予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对照组给予常规盐水法检验,各88例,且对正定型率、反定型率及满意度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的正定型率及反定型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应用于临床输血检验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提高一次性正确率的同时保证患者的输血安全性,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 输血 检验
  • 作者: 彭素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9期
  • 机构:重庆市东南医院检验科,重庆401600
  • 简介:随着中国现代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加上医院技术水平的提升,这对患者输血前检查的需求也在日益的增加。因此,输血前血型评估、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对于增加健康输血治疗安全系数具有着非常的关键的意义,绝不容忽略。输血前检查,其目的是让新输入的血液成分有效地存活下来,并不是导致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损伤。在检验医学中,并没有几项检查能够像输血前检查那样,临床医生几乎可以全部信赖其成果,在输血前检查的过程中,每一环节均有可能出现偏差,稍有疏漏后果将相当严重。本人根据自身实际的工作经验,结合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就输血检验应重视的几个问题阐述意见。

  • 标签: 输血;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输血患者100例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输血检验时没有实施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试验组患者输血检验时实施血型实验室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对两组患者发生输血安全问题的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输血发生安全问题的概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P<0.05。结论将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实施于输血患者中,临床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输血检验 血型 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输血检验中卡式微柱凝胶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840例进行输血检验的患者,根据其输血检验的方式分为常规组(360例,实施常规检验)和卡式组(480例,实施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对比2组患者血型检测结果中正定型和反定型符合率、2组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差异。结果卡式组血型检测结果中正定型和反定型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而2组自身抗体阳性率、抗-E阳性率、抗-Lea阳性率、抗-Ce阳性率、Rh血型系统抗体阳性率和总抗体阳性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检验中应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的正定型和反定型符合率较高,且对抗体阳性检测结果与常规方法相近。

  • 标签: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 输血检验 正定型符合率 反定型符合率 抗体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及输血安全控制要点。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临床申请输血的128例患者分为两组,采集两组患者血液标本后试验组采取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输血安全质量控制,对照组不开展上述管理措施,评估两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职业暴露、输血前后消毒、配血问题以及溶血性贫血等输血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1%,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χ2=6.942,P=0.008)。结论输血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是临床用血的重要安全屏障,血型实验室应对输血质量检验工作予以严格控制,遵循检验规范完成交叉配血试验等输血检验,减少输血不良事件,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 标签: 血型实验室 输血检验 输血安全 交叉配血试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临床输血治疗患者施以不规则抗体检验后,观察对其检验效果以及治疗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06月收治的90例临床输血治疗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在临床准备开展输血治疗工作前,于临床对患者展开不规则抗体筛查工作以及特异性鉴定工作,最终就不规则抗体表现出的特异性以及临床检出率展开对比。结果对于本次收治的90例输血治疗患者,完成筛查工作后表现出不规则抗体的患者7例(7.78%);其中,患有肿瘤疾病或者血液疾病的患者6例(75.71%),属于其他表现患者1例(14.29%);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进行比较,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患者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对于7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属于Rh系统抗体阳性的患者6例(75.71%),属于MNS系统阳性的患者1例(14.29%);最终于临床施治后,全部获得显著治疗效果。结论针对输血治疗患者于临床合理展开不规则抗体检验工作,对于后续对应血液的选择能够提供参考依据,从而防止呈现出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现象,使得输血治疗患者的预后质量获得确切改善。

  • 标签: 不规则抗体检验 输血 检验结果 治疗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探讨血型实验室进行输血检验的过程,分析其质量控制对确保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就诊需要输血的患者300例,在对其进行常规的输血检验过程中,依据每一流程施行相应的严格质量控制。结果输血检验不合格人数交叉配血不合11例,其中假阳性为6例,DAT阳性为4例,青霉素试验阳性为1例。根据实验室输血检验步骤施行了相应质量控制措施后,输血患者均未发生输血事故。结论血型实验室在输血检验中采用的质量控制措施对提高输血安全十分有效,保证了患者的输血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型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安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化输血检验流程对降低检验差错事故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1—12月来该院进行输血治疗的15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奇偶数数字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输血检验,观察组优化输血检验,对比分析两组输血性疾病发生率、输血反应发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在输血性疾病、输血反应以及医患纠纷发生率方面,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2.0%,远远高于观察组的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输血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7.3%,对照组为86.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输血检验流程,可以降低输血性疾病的发生率,也可以降低输血反应情况的发生,还能够减少医患纠纷,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输血检验 流程优化 检验差错
  • 简介:笔者介绍了关于住院检验医师,在输血科轮转期间培训模式的设想。包括成立培训小组,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出科考核等内容。使住院检验医师在输血科轮转期间,受到系统的、规范的培训,在专业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专业外语水平和临床经验各方面都有提高。

  • 标签: 住院检验医师 轮转模式 培训
  • 简介:阐述“输血医学”在检验医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检验医学专业教学中应加大“输血医学”的教学内容,同时必须重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输血医学”是一门实验和临床紧密结合、实践和理论并重的学科,“输血医学”教学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标签: 输血医学 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 医学检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输血检验中采取低离子凝聚胺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我站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供血的输血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盐水法检验,而观察组实行低离子凝聚胺技术检验,综合性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在相关抗体阳性对照凝集轻度方面,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检查出13个凝集细胞,对照组检查3个凝集细胞,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特异性凝集在10秒内消失28例,20秒内消失22例,而在3分钟之内特异性凝集均无消失。结论在临床输血中运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有助于快速检测出不规则抗体,体现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和耗时短的特点,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低离子凝聚胺技术 盐水法 输血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输血检验应用凝聚胺技术的优越性和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242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血液分别进行普通盐水法和凝聚胺技术行交叉配血,同时将36例疑难血样进行检验,并将两种检验方式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在灵敏度上,凝聚胺法明显优于盐水法,且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凝聚胺法的特异性凝聚和非特异性凝聚全部在180秒内消失。经凝聚胺技术检验出不规则抗体14.77%,输血反应一致83.33%,抗体筛选一致71.43%,疑难配血一致87.50%。结论临床输血检验应用凝聚胺技术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盐水法,能够保障输血治疗的质量和安全性。

  • 标签: 凝聚胺技术 输血检验 交叉配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输血输血治疗早产儿重度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重度贫血早产儿200例,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输血量,观察组则实施高输血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输血后的临床指标(Hb、RBC、HCT、HR、RR),以及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之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输血量治疗早产儿重度贫血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相关指标,还能在有效纠正患者贫血症状的前提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常规输血量 高输血量 早产儿重度贫血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