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分子分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7我院324原发性乳腺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乳腺分为LuminalA型、LuminalB型、HER2,neu型及basal—like型。观察乳腺分子分型临床病理特征间相互关系,比较各型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结果:乳腺分子分型年龄分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无关,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患者随访11~72个,无病生存期年龄分组、组织学分级无关.淋巴结转移状态、分子分型相关。不同分子分型患者无病生存期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乳腺分子分型能准确反映患者预后,LuminalA型预后最好,HER2/neu型预后最差。

  • 标签: 乳腺癌 分子分型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患者手术期肌钙蛋白Ⅰ(TroponinⅠ,TnI)升高相关因素。方法:共入选235术前TnI正常择期PCI患者,根据其术后第1天晨血TnI水平分为术后TnI值正常组、术后TnI超过正常值上限但小于5倍组和术后TnI超过正常值上限5倍组共3组。对各组基线资料、冠脉病变特点等进行比较,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I围手术期TnI升高重要预测因素。结果:235择期PCI患者中.术后TnI超过正常值上限5倍组患者占34.9%,TnI超过正常值上限但小于5倍组占31.1%,3组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存在统计学差异(P〈O.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多枚支架植入和病变类型(B/C型)是PCI围手术期相关心肌损伤重要预测因素。结论:年龄、多枚支架植入和复杂病变类型是预测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发生因素。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肌钙蛋白 心肌损伤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24误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隐源机化性肺炎(COP)患者临床资料,以提高对该病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4拟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24“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菌治疗均无效.其中2行支气管镜肺活检.21行经皮肺穿刺活检,1经外科胸腔镜手术病理检查.最终均确诊为COP。所有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均有效。结论:COP患者l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等疾病。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及经皮肺穿刺活检是确诊COP重要手段。抗菌药物对COP治疗无效.糖皮质激素治疗该病有效。

  • 标签: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误诊 社区获得性肺炎
  • 简介:Survivin蛋白是人类凋亡抑制因子家族中一员.具有抗凋亡及调节细胞有丝分裂双重功能。大量研究证明.survivin肿瘤发生、发展间关系密切,对肿瘤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深远意义。该基础上.

  • 标签: 靶向治疗 SURVIVIN 肿瘤
  • 简介:目的:分析3种流感病毒(H1N1、H3N2、乙型)流行病学特点及其感染患者血常规结果,为类流感患者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和依据。方法:统计20101至201212本院发热门诊就诊,且经病毒核酸检测证实421H1N1、H3N2及乙型流感患者,同时采集其手指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其流感病毒流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暴发没有特定规律,但有阶段。421类流感患者血常规分析中,白细胞总数正常者311(73.87%)、增高者86(20.4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者313(74.35%);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者274(20.43%)。3种流感患者血常规结果经t检验提示,H1N1H3N2流感患者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淋巴细胞百分比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H1N1及H3N2乙型流感患者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淋巴细胞百分比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爆发无规律.但可在一定阶段流行.因此对类流感患者监测要坚持全年并严密防范。流感病毒阳性患者主要以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及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为主,但H1N1、H3N2流感患者比乙型流感患者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要高.而其淋巴细胞百分比则相对乙型流感患者要低。故对于血常规检测结果与流感病毒感染通常血象变化不符.但临床高度怀疑为流感病毒感染者.抗菌治疗不明显时,应考虑作咽、鼻拭子病毒核酸检测.以进一步确诊。

  • 标签: 类流感 流感 流感病毒甲型H1N1 血常规检测
  • 简介:目的:分析并发急性/亚急性间质性肺炎(acute/subacuteinterstitialpneumonia,A/SIP)临床无肌病皮肌炎(clinicallyamyopathicdermatomyositis,CADM)患者生存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81至20101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79并发A/SIPCADM患者.以其首次收治时间分为历史组和晚近组。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用COX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晚近组患者半年生存率(63.8%)明显高于历史组(38.1%,P=0.023)。历史组比较,晚近组生存状况改善主要发生在SIP患者中(P=0.018)。单因素分析发现,晚近组中并发感染(P=O.019)和接受大剂量激素(P=0.018)治疗者较历史组少;联合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霉酚酸酯/环孢素(P=0.0017)或单用环孢素(P=0.003)],先于低氧血症前使用者(P=0.006)例数增加。COX回归分析发现,并发感染(RR=2.635,95%CI:1.091,6.364)、接受大剂量激素冲击(RR=3.109,95%CI:1.432,6.751)为预后不良因素,免疫抑制剂先于低氧血症前使用[RR=0.435,95%CI:0.194,0.971)为预后有利因素。结论:本研究数据显示,早期及时联合中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有助于提高CADM-A/SIP患者生存率.合并感染是影响此类患者生存危险因素。

  • 标签: 临床无肌病皮肌炎 急性 亚急性间质性肺炎 生存分析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早孕期采用2次超声法判断双胎绒毛膜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3我院产科检查及分娩双胎妊娠孕妇临床资料。孕5-10周(早孕早期)进行第1次超声检查,判断双胎绒毛膜囊、羊膜囊数目:孕11~13周(早孕晚期)进行第2次超声检查,并参考第1次超声结果判断双胎绒毛膜囊、羊膜囊数目。比较早孕早期单次超声法和早孕期2次超声法判断双胎绒毛膜准确率。结果:33双胎妊娠孕妇分娩经胎盘病理检查.证实双绒毛膜囊双羊膜囊双胎者为20.单绒毛膜囊双羊膜囊双胎者为11.单绒毛膜囊单羊膜囊双胎者为2。早孕早期单次超声法判断双胎绒毛膜准确率为78.78%(26/33).早孕期2次超声法判断双胎绒毛膜准确率为93.93%(31/33)(P〈O.05)。结论:早孕期2次超声法可弥补早孕早期单次超声法判断双胎绒毛膜不足,且具有更高判断准确率。

  • 标签: 双胎 绒毛膜囊 超声诊断
  • 简介: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lavage,BAL)是一种经纤维支气管镜获取肺泡细胞和生化成分广为使用且安全方法.临床上主要用于协助间员肺疾病(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诊断。随着胸部高分辨率CT(HRCT)临床广泛应用及其对ILD特征显示.BAL结合HRCT已成为临床常规诊断ILD方法。2012.美国胸科学会(ATS)制订发表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学分析疑似ILD患者诊断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进一步规范、指导了BALF分析ILD中临床应用。

  • 标签: 支气管肺泡灌洗 间质性肺疾病 诊断 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氯化钴(CoCl2)对H9C2心肌细胞影响及其诱导化学缺氧最佳浓度和时间。方法:用100、300、600、900、1200μmol/LCoCI2理H9C2心肌细胞,建立化学缺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实验模型,分别于12、18、24、36、48h用Hoechst33342细胞核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CCK-8试剂盒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确定最佳诱导浓度600μmol/L,分别于0、3、6、912、18、24、36、48h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确定最佳诱导时间,用蛋白印迹法检测100、300、600、900、1200μmol/LCoCl2理H9C2心肌细胞12hHIF-1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600~1200μmo1/L浓度范围内,CoCl2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9C2心肌细胞存活。600μmol/LCoCl2诱导12hH9C2心肌细胞产生明显凋亡.诱导12~48h范围内.12h时H9C2心肌细胞表达HIF-1α蛋白最高:100~1200μmoI/LCoCl2诱导H9C2心肌细胞12h.其中600μmol/LCoCl2诱导时H9C2心肌细胞表达HIF-α蛋白最高。结论:CoCl2诱导H9C2心肌细胞化学缺氧最佳浓度为600μmol/L.此时最佳时间为12h。

  • 标签: 氯化钴 化学性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1Α H9C2心肌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服用阿司匹林者进行齿残根拔除前可不停药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及合理停药天数。方法:选取接受单颗上颌牙残根拔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90年龄50~80,服阿司匹林100mg/d,服药〉2周);根据患牙牙位分为前牙组、前磨牙组和磨牙组(每组术前不停药、停药3d和5d病例各10)。拔牙术前以花生四烯酸(AA)为诱导剂.行光学比浊法血小板聚集率检测。根据拔牙创凝血分级表(由正常至出血较多分为I~Ⅲ级),评价并比较创面出凝血情况分析阿司匹林引起血小板聚集率变化不同残根拔除出血风险联系:对存在出血风险患者,探究采用AA诱导值判定术后出血风险最佳诊断界值。结果:①前牙组病例均为I级:②前磨牙组中3不停药病例为Ⅱ级,其余病例均为I级.AA诱导值最佳出血诊断界值为11.5%;③磨牙组中4不停药和1停药3d病例为Ⅱ级,其余病例均为I级,AA诱导值最佳出血诊断界值为16.5%。结论:接受单颗上颌牙残根拔除服用阿司匹林者,前牙拔除出血风险较低.术前可不停药:当前磨牙和磨牙组AA诱导值分别≥11.5%和≥16.5%时,可估计拔牙出血风险较低,术前可不停药;AA诱导值分别〈11.5%和〈16.5%时,预计出血风险较高,术前需停药3d。

  • 标签: 阿司匹林 血小板聚集率 拔牙 出血 光学比浊法血小板聚集率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弥漫肺淋巴管瘤病(diffusepulmonarylymphangiomatosis,DP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病诊断水平。方法:观察1DPL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分析其开胸肺活检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患者为青年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咯血和乳糜胸;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结节影、网格影;病理示肺组织内淋巴管增生和扩张,免疫组化显示淋巴管内皮细胞CD31和D2-40阳性染色。结论:DPL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缺乏特征,双肺多发结节状和网格状阴影伴乳糜胸是其主要特点,明确诊断依赖于肺活检病理诊断。

  • 标签: 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eVA)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FNO)变化及其气流阻塞间相关。方法:20127至20136经支气管激发试验确诊92CVA成人患者.分别行常规肺功能、脉冲振荡肺功能和FENO检测。结果:92CVA患者中44FENO〉50ppb,34F,NO为2550ppb,仅14F,N025ppb。3组患者均无显著气流阻塞,但均有轻度外周小气道障碍。脉冲振荡肺功能测试中,所有患者呼吸总阻抗和共振频率均略有增高,同时反映外周气道阻力外周气道阻抗及5Hz、20Hz粘性阻力差值(R5-R20)也出现显著增高。结论:FENO气道高反应密切相关,CVA患者F-ENO水平普遍增高,且同时合并外周气道气流阻塞。FENO检测有助于CVA临床诊断。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 慢性咳嗽 气流阻塞
  • 简介:目的:探讨左右心室流出道来源特发性室性早搏(prematureventricularconIraction,PVC)临床和消融手术特点。方法:选择于我院成功行射频消融且为心室流出道来源特发性PVC患者35分析比较左心室流出道(LVOT)、右心室流出道(RVOT)来源PVC性别、年龄、体表心电图、消融手术等相关指标上差异。结果:LVOT来源PVC患者VI导联R波显著高于且宽于RVOT来源者[(0.65±0.45)mV比[0.16±0.13)mV,P〈0.001;(96.80±46.65)ms比(47.93±27.82)ms,P〈0.0011,S波显著低于并短于RVOT来源者[(0.66±0.66)mV比(1.06±0.42)mV,P=0.03;(45.20±34.56)ms比(89.60±19.31)ms,P〈0.0011,V3导联R波显著高于RVOT来源者[(1.71±0.63)mV比(0.62±0.26)mV,P〈0,001]、I导联S波显著高于且宽于RVOT来源者[(0.33±0.21)mv比(0.07±0.08)mV,P〈0.001;(65.24±41.40)ms比(27.52±30.42)ms,P=0.004]。RVOT来源PVC患者消融手术时间显著短于LVOT来源者[(1.65±0.90)h比(2.30±0.84)h,P=0.04]。结论:LVOT来源RVOT来源特发性PVC患者体表心电图及消融手术等相关指标上存在差异.对于消融术前诊断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室性早搏 体表心电图 射频消融
  • 简介:《中华高血压杂志》(ISSN1673—7245,CN11-5540/R)系原《高血压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福建医科大学主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学术期刊.是国内目前唯一有关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诊疗防治科研医学专业期刊.以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交流高血压及相关疾病临床防治经验科研.介绍国内外最新动态为宗旨.坚持理论实践、提高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本刊为美国化学文摘社收录期刊.国内多家权威部门收录为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期刊(扩展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及有关医学数据库人编期刊、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收录核心期刊]。

  • 标签: 中华预防医学会 高血压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征订启事 杂志
  • 简介:《中华高血压杂志》(ISSN1673-7245,CN11-5540/R)系原《高血压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福建医科大学主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学术期刊.是国内目前唯一有关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诊疗防治科研医学专业期刊.以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交流高血压及相关疾病临床防治经验科研.介绍国内外最新动态为宗旨.坚持理论实践、提高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本刊为美国化学文摘社收录期刊.国内多家权威部门收录为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期刊(扩展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及有关医学数据库入编期刊、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收录核心期刊]。

  • 标签: 中华预防医学会 高血压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征订启事 杂志
  • 简介:《中华高血压杂志》(ISSN1673-7245,CN11-5540/R)系原《高血压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福建医科大学主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学术期刊,是国内目前唯一有关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诊疗防治科研医学专业期刊,以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交流高血压及相关疾病临床防治经验科研,介绍国内外最新动态为宗旨,坚持理论实践、提高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 标签: 中华预防医学会 高血压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征订启事 杂志 征稿
  • 简介:范可尼贫血(Faneonianemia,FA)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除B亚型为X-连锁遗传)。本病由瑞士Fanconi[1]于1927首先命名并报道。FA患者临床表现以多样化形体畸形、智力发育异常、进行骨髓衰竭、高发肿瘤倾向和多脏器受累为特征[2].

  • 标签: 范可尼贫血 骨髓衰竭综合征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 简介:自1983Davison首先提出隐源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organizingpneumonia,COP)以来已有30。以往认为.COP是一种少见疾病,但随着对本病认识逐渐深入.近年来我国教学医院诊断COP病例并不少见。然而,COP常被误诊为肺炎、肺结核和其他肺部疾病等.这些患者往往接受了较长时间抗菌药物治疗,误诊时间长.也造成了医疗资源浪费。由于未能及时得到诊断,部分COP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可发生严重肺间质纤维化.甚至并发呼吸衰竭而死亡。因此,临床医师应进一步提高对COP诊治水平.使更多COP患者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 标签: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索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调亡诱导配基(TRAIL)肺动脉高压(PAH)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09至2012间就诊于瑞金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82,分为2组,心脏彩超检查诊断为PAH患者27作为PAH组,非PAH患者55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TRAIL水平,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功能分级(WHO-FC)和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相比较,PAH患者血清TRAIL水平显著增高[(131.20±60.44)pg/mL比(77.28±26.84)pg/mL,P〈0.001]。PAH组中,血清TRAIL水平,①WHO-FCⅢ级和Ⅳ级患者明显高于WHO-FCⅠ级和Ⅱ级者[(155.25±49.93)pg/mL比(74.08±43.12)pg/mL,P〈0.001)];②6MWD呈线性相关(r=-0.544,P=0.044),而与肺动脉收缩压(PASP)间无相关。结论:PAH患者血清TRAIL明显升高,且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调亡诱导配基 WHO功能分级 六分钟步行距离 肺动脉收缩压
  • 简介:目的:探讨Blimpl基因突变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发病中作用。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1DLBCL患者Blimpl基因突变情况;用PCR扩增其Blimpl全长编码基因,并通过定点突变获得野生型Blimpl全长编码基因。分别将野生型、突变型Blimpl全长编码基因亚克隆至含有Flag标签Flag-CMV4真核表达载体中,将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Flag-Blimp1-wt和Flag-Blimp1-mut:采用PCR扩增获得人CIITA启动子,并将扩增片段插入PGL3-Basic荧光报告基因载体中.所有重组质粒均通过酶切鉴定并测序验证序列正确:将Flag-Blimp1-wt/mut分别PGL3-CIITA-promoter共转染293T细胞.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报告基因载体活性及Blimpl基因对其表达调控.采用蛋/3印迹法检测融合蛋/3F1ag-Blimpl-wtFIag-Blimpl-mut蛋白表达差异。结果:成功构建野生型、突变型F1ag-Blimpl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及PGL3-CIITA-promoter报告基因载体;经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证实.构建报告基因载体具有启动子活性。野生型Blimpl蛋白对其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Blimpl转染剂量呈正相关.突变型Blimpl对其抑制功能明显减弱:蛋白印迹检测结果显示,突变型Blimpl蛋白明显低于野生型.结论:该患者中Blimpl突变影响了其转录抑制功能.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导致Blimpl蛋白表达量减少引起。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Blimp1 转录调控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