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PACHEⅡ在呼吸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00例呼吸危重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开展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5月,未开展APACHEⅡ评分)与观察组(开展APACHEⅡ评分后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各纳入患者150例,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反复情况、危象发生率、医师满意率,以及72h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开展APACHEⅡ评分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反复率、危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存活率与医师满意率则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72h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ACHEⅡ运用到呼吸危重患者治疗当中,可以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指导,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呼吸危重症 APACHE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实时护理质控在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危重患者70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5例,常规组采用日常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实施实时护理质控,对比两组护理质控评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与急救药物)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采用实时护理质控后,实验组基础护理评分、健康教育评分、病情观察评分与急救药物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总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危重患者实施实时护理质控能有效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以及急救药物四项评分,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改善其自身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实时护理质控 危重症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分析对急诊危重病患给予肠内营养(EN)护理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上半年(1月~6月)我院急诊科室收治的急诊抢救转入急诊ICU治疗的危重病患1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病患均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但是对照组给予病患常规护理,而实验组给予改良肠内营养护理,将对比两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例(18.31%)远远高于实验组1例(1.27%)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营养支持1周、2周后,实验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危重病患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病患的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对促进病情的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肠内营养 护理 急诊 危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尽可能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率。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下半年从急诊转到其它科室危重患者23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转运,观察组在分析转运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提高护理干预能力,加强转运前、中、后安全护理,比较两组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情况及接收科室对转运安全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共出现4例意外,意外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共出现9例意外,意外发生率为7.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转运实施过程,可有效提高危重患者转运的安全性。加上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医患关系,减轻病人心理痛苦,为患者进一步配合治疗打下基础。

  • 标签: 危重病人 转运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分析ICU危重患者失禁性皮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失禁性皮炎的ICU危重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共有52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26例)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n=26例)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ICU危重患者失禁性皮炎进行临床护理措施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同时提升护理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ICU危重症 失禁性皮炎 临床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其管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11月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0名危重患者,统计其护理风险发生率并进行风险分析,制定相应策略;然后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50名危重患者,入院后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再次统计护理风险发生率,两者对比。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前共计发生护理风险事件19起,发生概率38.00%;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对策后,共计发生护理风险事件7起,占比14.00%。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风险规避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重症患者的合理护理对于其病情转归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危重患者护理进行风险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患者的病情。

  • 标签: ICU 危重症患者 护理风险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ICU老年危重患者机械通气困难撤机的治疗体会,为减少撤机困难提供经验。方法对我院ICU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住的55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中困难撤机12例,其中,原发病控制不佳1例,肺部感染6例,营养不良2例,心理因素导致撤机困难1例,撤机时机不佳导致时间延长1例。其中有1例因严重并发症死亡。结论机械通气撤机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原发病的未完全控制、营养状况差、心理因素及撤机时机的选择,因此撤机时应积极控制以上因素,提高撤机成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有创呼吸机治疗危重哮喘病人的护理方法,并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危重哮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7年2月--2017年12月,采取随机双盲法将78例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针对性护理组各39例。结果针对性护理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为97.44%,针对性护理组病人的呼吸机肺炎发生率为12.82%,优于常规护理组病人,常规护理组病人的总机械通气时间和有创通气时间均相对较长。结论应实现有创呼吸机治疗和针对性护理方法的有机结合,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

  • 标签: 有创呼吸机 哮喘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危重患者的压疮护理管理的强化效果,详细探讨PDCA循环运用于老年危重患者压疮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名老年危重患者,设立A组和B组,各40例,其中A组开展常规压疮护理,B组在A组的基础上实施PDCA压疮护理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B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危重患者进行PDCA压疮护理管理护理,能够获取显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 危重症 压疮护理管理 强化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血液净化在外科危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13到2018-1月102例外科危重患者。对照组实施肝素抗凝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TNF-a指标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时间的延长,研究组患者的TNF-a指标逐渐接近正常值,两组进行比较,差距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系统功能、器官功能不全以及死亡率发生情况方面相比较,两组进行比较,差距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外科危重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调节器官功能障碍情况,改善全身性炎性反应,从而减少患者死亡率,确保整体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外科危重症 连续血液净化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机械通气应用于危急重症患者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急诊科50例急危重患者,通过机械通气法对其实施抢救,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本次50例研究对象接受机械通气抢救后,抢救成功的有48例,抢救成功率为96.0%。接受治疗后,患者体内平均PaO2为91.2±9.1mmHg,大大高于治疗前的51.7±6.6mmHg(P<0.05);治疗后患者体内PaCO2为37.8±7.1mmHg,明显低于接受治疗前的52.1±15.5mmHg(P<0.05)。结论通过急诊机械通气法对危急重症患者实施抢救能够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可进一步优化患者血气指标,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急诊 机械通气 急危重症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把护理关怀理念用于ICU危重患者的护理中,观察应用效果。方法把我院的50例ICU危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成试验组、参照组各25例患者。对参照组25例患者的护理模式是常规护理,对试验组25例患者的护理模式是加入护理关怀理念的护理模式。护理前及结束后分别比较试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心理情况,分别采用SAS和SDS量表进行综合评估;同时采用我院自行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后试验组25例患者的SAS和SDS量表得分均明显地小于参照组25例患者,同时护理满意度明显地高于参照组25例患者,以上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均得出P小于0.05的结局,具有极高的讨论分析价值。结论把护理关怀理念用于ICU危重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可以明显地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关怀 ICU危重症患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ICU危重患者回顾性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ICU危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方式,观察组5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DS、S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SDS、SA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ICU危重患者护理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主要表现为可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还可平衡患者心理,有利于改善治疗效果和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的护理干顸 ICU危重症 回顾性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岗位胜任力在危重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旨在为建立专科护士管理制度及科学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 85名 ICU专科护士为对照组, 85名为对照组。对照组沿用常规模式进行培训,实验组采用基于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课程框架进行培训。研究结束后,对两组专科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岗位胜任力(实践能力、临床解决疑难护理问题能力、教育指导能力、个人发展能力、科研能力)、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专科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实践能力、临床解决疑难护理问题能力、教育指导能力、个人发展能力、科研能力 5个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医护配合同行护士满意度,专科护士自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在重症监护室专科护士培训中效果优于传统培训,能更好地帮助专科护士完成从普通的专科护士向危重领域的专家级护士转型,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岗位胜任力 专科护士 危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急诊急危重者实施呼吸阶梯性疗法所获取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患者选择2015年3月~2016年9月进入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88例急危重者开展本次研究,按治疗方式分对照组44例与治疗组4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呼吸支持抢救,治疗组实施呼吸阶梯性治疗,比照两组临床获取的疗效情况。结果对照组呼吸支持方式中,气管切开的呼吸支持率比治疗组高,复苏体位、开放气道、气管插管、面罩吸氧、呼吸机吸氧、鼻导管吸氧、气管切开及环甲膜穿刺等治疗组呼吸支持率皆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呼吸稳定用时比对照组短,复苏成功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急诊急危重者的临床治疗中选择呼吸阶梯性疗法进行治疗可取得较高疗效,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急危重症 急诊 呼吸阶梯性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危重孕产妇临床抢救的治疗方式与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来我院生产的67例孕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为正常生产孕妇,观察组则为急危重孕妇,对急危重孕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抢救治疗方式。结果急危重孕产妇具有妊娠特有疾病、妊娠合并症、分娩期并发症等主要疾病,其中产科出血发生率最高,占到39.39%。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异常是产科出血的诱因,子宫收缩乏力占到66.67%,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前检查率(15,45.45%)低于对照组产前检查率(26例,78.79%%),高危发生率(16例,48.48%)高于对照组高危发生率(8例,24.24%),结论产妇孕前加强产检,针对急危重产妇,医院需要做好临床抢救准备,最终提升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危重症孕妇 临床抢救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在呼吸科重症监护室肺栓塞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8例肺栓塞或有肺栓塞高危因素患者的护理体会。对于具有PE高危因素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包括分析高危因素、健康宣教、一般护理和针对性预防护理;对于已经发生PE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包括急救护理、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溶栓治疗的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符合溶栓的适应证而接受溶栓治疗,治愈率80.85%。结论对PE患者或有肺栓塞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采取综合护理,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肺拴塞 综合护理 优质护理 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效果和意义。方法研究共择取150例急危重患者参与,所有患者均于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期间入院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两组患者平均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危重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有利于减少患者急救和住院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和并发症风险,提升抢救成功率,因此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 急危重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糖控制水平对危重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选取我院中危重伴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10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实行一般方法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鉴别方法的患者为实验组。两组均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但是两组的血糖控制水平不同。结果对照组的感染率,低血糖发生率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临床相关指标以及血清的IL-6,CRP水平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危重伴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鉴别方法,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血糖控制水平 危重症 应激性高血糖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急危重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患者诊治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急诊内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7例急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入院时分别采用APACHEⅡ和REMS评分系统对患者的死亡概率进行预测,实际情况为患者诊疗后死亡28人,存活59人,将其分别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两组患者的评分结果进行对比。统计结果显示,两个评分系统以及对死亡率的预测均是死亡组患者较高(P<0.05);两个系统中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死亡率的预测结果较REMS评分系统更加准确(P<0.05),基本接近真实的死亡率。这表明,在急诊内科患者诊治中应用急危重评分系统可以较好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其中APACHEⅡ评分系统预测精度较高,建议在临床工作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急危重症评分系统 急诊内科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