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ELISA检测实验质量与管理策略。方法我站从2017年5月始,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优化ELISA检测实验质量与管理,随机选取2017年3月-4月期间(常规质量与管理)与2017年7月-8月期间(优化质量与管理)各4000份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对比两段时期内的标本检验合格情况。结果与2017年3月-4月对比,2017年7月-8月期间标本采集不合格率、工作人员差错率、标本检测不合格率、结果异常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化血站ELISA检测实验质量与管理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检测合格率与准确性。

  • 标签: 血站 ELISA检测 实验室 检测过程 质量控制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探讨血型实验进行输血检验的过程,分析其质量对确保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就诊需要输血的患者300例,在对其进行常规的输血检验过程中,依据每一流程施行相应的严格质量。结果输血检验不合格人数交叉配血不合11例,其中假阳性为6例,DAT阳性为4例,青霉素试验阳性为1例。根据实验输血检验步骤施行了相应质量措施后,输血患者均未发生输血事故。结论血型实验在输血检验中采用的质量措施对提高输血安全十分有效,保证了患者的输血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型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安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质量影响因素,提出具体解决对策。方法以疾控中心2015年12月-2017年1月作为实验研究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6月落实常规质控管理阶段为实验前,2016年7月-2017年1月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为实验后,各取150份微生物检验样本。对比实验前后质量问题发生率以及具体影响因素。结果实验后对比实验质量问题发生率明显降低,样本因素、仪器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微生物实验易发生质量问题且影响因素较多,全面落实质量管理可以提高实验质量

  • 标签: 疾控中心 实验室质量 微生物检验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感染性腹泻预防控制对策并分析实验监测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到2018年我中心收集感染性腹泻患者220例病例资料。通过分析其病因、治疗措施、治疗时间、治疗效果及实验监测数据,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并对实验监测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治疗时间3-18天,平均时间6.4天。结论通过对感染性腹泻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加强实验监测数据分析,可有效提高治愈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感染性腹泻 实验室监测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疾控机构病原生物学实验的生物安全隐患是长期存在的问题,病原生物学实验的生物安全,不仅是传染病控制、食品安全、科研工作等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实验生物安全通常是指在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实验中,避免病原微生物对相关人员造成危害。近年来,我国对病原生物实验生物安全的重视越来越高,同时使得其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关注度得到提高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管理工作,寻找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验的安全隐患做出预防措施。病原生物学实验的生物安全管理探索是病原生物学实验管理的核心[1]。

  • 标签: 疾控机构 实验室 生物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在鉴别诊断感染性发热疾病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入住大医附属二院的发热患者,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检测患者的WBC、CRP、PCT、CD64水平。应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再绘制ROC曲线进行分析其在感染性发热患者病因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中WBC、PCT、CD64水平均明显升高,高于与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毒组与非感染组间无差异显著。单一检测时PCT灵敏度、特异度最高为80.6%、74.7%,当PCT和CRP联合检测时出现灵敏度、特异度有所升高为89.6%、87.3%,当PCT、CRP、CD64三项联合检测时升高最明显为91.4%、90.5%,准确度最高。结论联合检测PCT、CRP或PCT、CRP、CD64三项鉴别发热病因最可靠。

  • 标签: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CD64 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本文对临检质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针对基层医院(注本人在基层医院工作十八年)临检的全面质量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结合本次研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希望可以对基层医院临检的全面质量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提高临检质量有效性,保证检测结果质量,为患者病情的诊断和治疗发挥出更好的参考和帮助,维持整个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

  • 标签: 基层医院 临检室 全面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杆菌五种实验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择某医院就诊结核患者335例作为研究对象,即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体检者210作为对照组,收集其循环血液样本及痰液标本,分别全自动染色+人工镜检、荧光探针PCR检测等五种实验检测方法,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经全自动染色+人工镜检、荧光探针PCR检测、SAT检测、罗氏培养、结核抗体检测结核杆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4.93%、90.15%、95.52%、31.34%、65.3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3%、0.00%、0.00%、0.00%、12.86%(均P<0.05)。结论实验检测结核杆菌方法诸多,均可获得一定的阳性检测结果,其中以荧光探针PCR检测、SAT检测单项检测阳性率最高。

  • 标签: 结核杆菌 实验室检测 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流行感冒患者实验检测指标,探讨其变化特点对流感诊断及评估病情发展变化的价值。方法在诊疗中进行血细胞、肝肾功能、无机离子、心肌酶、血糖及血气等实验指标检测。对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院时的实验检查指标血细胞分析中有35%的患者白细胞总数下降;生物化学指标中有29%的患者钾离子下降,13%的患者乳酸脱氢酶升高,30%的患者肌酸激酶升高或明显升高。数据显示部分血细胞及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与病毒的感染时间长短有关,病毒感染时间越长,上述指标的变化越大。结论动态观察各项指标变化对患者的病情发展、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标签: 流行性感冒 实验室诊断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基层疾控机构病原生物实验生物安全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更好预防生物安全事故发生的对策。方法通过实验的科学合理建设,硬件设施的改善,防护设备的加强和正确使用,完善体系,严格管理制度,强化人员培训等。结果通过对“硬件、软件、人员”这构成生物安全的三要素进行完善,最大限度的减少疾控机构实验安全隐患,从根本上减少或尽可能杜绝生物安全事件发生。

  • 标签: 生物安全 隐患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临床模拟实验实训训练,提高学生的免疫学实验操作水平,了解医院检验科的操作规程。方法实训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实验小组,应用模拟实训的方法,分别进行两项免疫学实验,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学生实验的掌握情况。结果2017年5月,在模拟实训后,对6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73.3%的同学能够独立的进行实验操作,21.7%的同学需要教师指导重要性的实验步骤,5%的同学不能独立操作实验关键性步骤。结论使用临床模拟实训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免疫学实验的操作水平。

  • 标签: 免疫学实验 临床模拟实验室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化手术质量管理对于医院感染控制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6月我院实施的20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实施手术时采用手术常规质量管理方式;选择2017年6-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手术时强化手术质量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医院期间感染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患者发生低体温的、器械处理不当以及手术高血糖等的发生率普遍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环境存在的清洁不彻底与手卫生操作不当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手术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手术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手术室 质量控制 防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的细针穿刺细胞学常规涂片检查及液基细胞学检查,并结合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标本来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35名甲状腺疾病患者,超声引导下进行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进行常规涂片和液基细胞学涂片检查,同时采取血液标本用化学发光法进行甲状腺激素和自身抗体检测。结果通过χ2检验和Kappa检验对常规穿刺细胞学检查与液基细胞学检查进行分析后发现,二者诊断结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一致性不理想(0<Kappa<0.4),诊断结果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常规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常见疾病的分类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液基细胞学检查提高了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与特异性。TSH对甲状腺疾病具有良好的提示作用,但是对常见甲状腺疾病之间的鉴别诊断并无特异性。TgAb与TPOAb对桥本病的筛查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激素 穿刺细胞学 液基细胞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方法和取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9月消毒供应需要清洗的医疗器械220件进行清洗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件,对照组采用消毒供应常规器械清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程序化控制管理,对比两组器械清洗达标率。结果观察组清洗达标率为98.18%,对照组清洗达标率为89.09%,观察组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医疗器械清洗中应用程序化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器械清洗和消毒质量,确保医疗器械达标,降低医源性感染风险,提升临床治疗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医疗器械清洗 质量控制 管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完善护理相关制度,创新质量管理方法,建立质量管理追溯机制,持续质量改进,使手术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方法制定手术质量检查标准以及三级质控管理模式,明确职责及质控内容,采取小组专项管理,护士长核心环节控制,项目质量,每月质量析查分析及整改措施落实。结果实施质量提高手术的工作质量,使护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结论将质量运用到手术管理工作中,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为提高手术的管理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质量控制 管理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应用质量小组的管理模式在手术管理中的使用情况,旨在指导和改善手术的管理工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46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管理组(n=123)和质量管理组(n=123),分析比较两组恶劣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常规管理组恶劣事件发生率为20.32%,质量管理组为4.88%,则两组数据差异明显(X2=13.32,P<0.05);常规管理组患者满意程度为74.80%,质量管理组为92.68%,则两组数据差异明显(X2=14.45,P<0.05)。结论在手术的护理工作过程中,采用质量小组的模式积极进行危机管理能够有效预防恶劣事件的发生率,并大幅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具有广泛应用的前景。

  • 标签: 手术室管理 恶劣事件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各类肝胆疾病诊断中ALT、AST、ALP、γ-GT组合实验检验结果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肝胆疾病患者,按照疾病类型不同将患者分成Ⅰ组(急性黄疸型肝炎)、Ⅱ组(慢性活动性肝炎)、Ⅲ组(肝硬化)、Ⅳ组(重症肝炎)、Ⅴ组(肝癌)、Ⅵ组(慢性迁延性肝炎)、Ⅶ组(急性胆道疾病),每组各20例患者,并择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名作为对照组,对各组的ALT、AST、ALP、γ-GT组合实验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核对比。结果经过实验检查结果分析发现,7组ALT、AST、ALP、γ-GT生化指标含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Ⅰ组、Ⅱ组、Ⅳ组的ALT、AST明显对照组高,Ⅲ组、Ⅴ组、Ⅶ组的ALP、γ-GT明显高于对照组,Ⅵ组ALT、ALP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各类肝胆疾病诊断中ALT、AST、ALP、γ-GT组合实验检验结果分析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ALT AST ALP &gamma -GT 各类肝胆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外消过程出现湿包的原因,同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本院消毒供应34000个灭菌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出现的湿包数量进行调查,并且分析湿包发生原因。结果34000个灭菌包中总计出现356个湿包,湿包的占比为1.04%。产生湿包的原因包括五个方面的因素,具体为包装因素、装载因素、环境因素、蒸汽饱和因素与物品本身因素。结论消毒供应进行外消过中,需严格控制外消质量,强化灭菌质量管理,杜绝湿包的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外院消毒 湿包 原因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质量在供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生命安全存在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为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供应在岗的护理人员,共4名,观察组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供应在岗护理人员4名,对照组仅开展常规管理,观察组则开展质量,比较两组医疗器械消毒合格占比,并且对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医疗器械消毒合格占比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各项工作质量评分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质量在供应护理管理中应用,可以将医疗器械消毒管理质量提升,同时有利于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对患者的生命安全给予保障。

  • 标签: 医疗器械 供应室 护理管理 质量控制 生命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制定质量措施。方法选取我公司微生物检验科室采集的检验样本700份,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分析检验报告,复核检验数据的准确性,明确质量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质控措施。结果700份微生物检验报告的结果准确率为91.3%,61例误差结果中,人员因素23例(37.7%)、样本因素17例(27.9%)、操作因素13例(21.3%)、其他因素8例(13.1%)。实施质控措施后,检验结果准确率明显提高,取样不合格率、误差超限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较多,涉及人员、采样、操作等方面,检验人员应制定并实施质控措施,提高检验质量,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依据。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质量 影响因素 质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