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对哈尔滨医科附属第二 医院门诊药房药物咨询情况调查研究分析。方法:选取 2016年 4月 -2018年 4月进入我院门诊药房登记的 5000 份用药情况咨询记录进行研究,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00 份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 1334份咨询了关于药物的用法用量情况药物的用药时间、用药价格、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不良反应以及药理作用以及其他的分别占 26.68%、 24.92%、 16.90%、 10.46%、 8.38%、 6.80%和 5.86%。 1500份调查结果显示咨询心血管类用药、抗生素类用药、消化类用药、精神系统类用药、呼吸系统类用药、抗肿瘤类用药以及其他的分别占 22.38%、 21.00%、 19.14%、 17.50%、 10.52%、 5.64%和 3.82%。结论:患者在安全用药与合理用药意识方面有待提高,临床上应该注重用药指导,不断的更新用药知识,努力提高咨询的效果,为患者的用药安全和合理性提供可靠的保障。

  • 标签: 医院门诊药房 药物咨询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质量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难治性大出血患者6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子宫持续按摩联合药物注射治疗方式,研究组采取子宫持续按摩联合药物注射治疗方式,如果效果不理想就采用子宫捆绑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有效率比较,研究组有效率为90.90%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8.78%,研究组出血量和出血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采取子宫按摩联合药物加子宫捆绑术治疗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难治性 妇产科 大出血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探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情况,为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提供相关的优质治疗措施与实际医学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宫导管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根据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止血率、手术时间和平均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子宫导管动脉栓塞术应用于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提高大出血患者的生存几率,并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 标签: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 临床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大出血的疗效。方法采取2016年3月到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30名产后大出血的产妇,告知其家属疗法,并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为15例患者,采取子宫动脉栓塞作为治疗方法,对照组为15例患者,采取髂内动脉栓塞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插管成功率以及阴道无出血率时间皆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并无并发症。结论在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妇产科大出血临床实验中,其综合疗效的确优于其他治疗方式,值得推荐于临床实践中。

  • 标签: 妇产科大出血 子宫动脉栓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方法。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50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术,观察组则采用动脉栓塞术,每组均有25例患者,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天数以及子宫切除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栓塞术在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过程中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加快止血,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帮助患者保留子宫,因此在今后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动脉栓塞术的应用。

  • 标签: 难治性产科大出血 临床方法 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产科大出血中应用优质护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100例产科大出血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50例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产后焦虑评分。结果两组产科大出血产妇分娩后24小时之内出血量及焦虑程度评分相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并发症概率为10.00%(10/50),对照组并发症概率为28.00%(14/50),两者相比较明显观察组更优,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产科大出血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幼儿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抑郁程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产科大出血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方式与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进行难治性产科大出血69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子宫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33例,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26例,76.47%),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平均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应用子宫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其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患者出血量,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 标签: 难治性产科大出血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8例产科大出血有效的救治方法及护理研究,为降低产科大出血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产科大出血患者58例,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每组患者29名,按照临床救治方法与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系统救治以及有效护理,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救治与护理,比较两种救治方法与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系统救治与有效护理后其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情好转情况,诊断的准确率、抢救成功率等都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产科大出血患者进行及时系统的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及时准确分析判断患者情况,提供准确的用药标准,对降低产科大出血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探讨 58例产科大出血 救治方法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肺心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性高危疾病,其临床危及患者的肺部、心脏等多种功能器官,严重情况下累及患者生命。但临床尚未明确其发病机理,临床有效治疗方法尚待进一步完善。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肺心病的发病机理以及西医内科治疗方法进行汇总分析,探索跟踪探索西医内科肺心病最新临床治疗进展,为临床治疗肺心病提供前沿实践指导。

  • 标签: 西医内科 肺心病 进展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咳嗽是呼吸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以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临床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本病既可由外感六淫亦可由脏腑功能失调而引发,所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咳嗽可为干咳,也可伴有咳痰(湿性咳嗽)。本文旨在探讨咳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标签: 咳嗽 中西医结合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中西医学的差异在本质上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所致,中医学认为生命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人体既是一个阴阳对立的统一体,阴阳五行、精神意识与人体脏腑等诸多变化,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西医学则是以物理、化学、生物学作为基础,采用实验观察的方法的医学体系,把生命、人体和疾病的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之类运动形式,用这些运动形式规律来解释生命、人体、疾病规律的观点和方法模式。

  • 标签: 中医学 西医学 思维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疗效探索。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经手术治疗的难治性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手术方式为子宫动脉结扎术,观察组手术方式为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观察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能加快止血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

  • 标签: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难治性 妇产科大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普勒超声评价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共选取532例患者,范围是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骨科大手术的患者,对骨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从骨科大手术后1周、2周进行,检查手段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法。结果在532例患者中,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共208例,有39.10%的发生率。其中血栓发生在单侧的发生率为82.69%,共172例。双侧肢体发生血栓的发生率为17.31%,共36例。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中,在术后1周后检出的有166例,发生率为79.80%,术后2周的占18.7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多发生在骨科大手术1周后,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准确度和敏感度高且无创,临床价值明显。

  • 标签: 多普勒超声 骨科大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难产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选择96例患者,选择治疗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将9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各48例。其中给予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循证护理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止血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92%,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25%,循证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更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止血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模式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78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行子宫动脉结扎术,观察组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子宫切除率、出血量、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和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出血量,提高止血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针灸疗法联合西医星状神经节阻滞和运动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42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予针灸、星状神经节阻滞、运动疗法,每天1次共2个疗程,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愈13例,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结论针灸疗法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和运动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以有效地改善症状,促进面肌功能恢复。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星状神经节阻滞 针灸 运动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眩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眩晕症患者30例,随机编号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眩晕症患者进行干预,能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助于疾病治疗及康复。

  • 标签: 眩晕症 中西医结合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治疗喘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门诊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34例喘病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中显效10例,有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中显效5例,有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5%。可见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提高喘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喘病 中西医结合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的临床观察。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70例,均为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接受治疗的肾病综合征。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例)和实验组(n=35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四君合五菱散加减。评定两组的疗效。结果(1)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各项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中西医 肾病 临床观察
  • 简介:临床上压疮患者非常痛苦,其家属也不知如何护理,并加重病情延长病程,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笔者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了几种既简便又有效的方法,加上合理用药并配合理疗按摩治疗压疮,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褥疮/中西医结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