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搜集本神经科室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动眼神经麻痹的2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4例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进行颅脑CT或MRI检查,15例临床高度怀疑为颅内动脉瘤者行DSA检查,5例做神经传导速度,4例进行腰穿检查,针对不同的病因诊断进行相应处理。分析其病因组成、临床表现、早期行DSA检查的必要性及预后情况。结果24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中7例(30.8%)是由糖尿病引起,为首要致病原因;6例(25.0%)为颅内动脉瘤引起,为第二致病原因;再次分别为脑干缺血性血管病5例(19.2%)、结核性脑膜炎1例(3.8%);其它病因包括痛性眼肌麻痹脑桥海绵状血管瘤1例,4例患者不能明确病因。依据出院时眼肌麻痹的恢复情况可分为治愈3例(12.5%),好转15例(62.5%),无效6例(24%)。结论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复杂多样,有些甚至危及生命,需仔细鉴别,及早明确诊断,并且仍需临床资料的不断积累才能确定各种病因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

  • 标签: 动眼神经麻痹 动脉瘤病因 预后
  • 简介:目的了解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特点。方法对3a来急诊科收治105例甲亢性周期性麻痹139次发作分析。结果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占同期周期性麻痹患者的42.5%,以20~40岁青壮年男性居多,有时为甲亢的首发症状,多数有甲亢病史或高代谢征或甲状腺肿大,一半血糖升高或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与甲亢病情轻重不成比例,抗甲状腺治疗可防止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复发。结论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发病率高,有时为甲亢的首发症状,诊治不能仅限于低钾血症。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症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并发症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病因所致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连续收治的76例以眼肌麻痹为主要症状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76例患者中54例(71.1%)诊断明确,其中病因以糖尿病最多见(20例,26.3%);炎症性疾病次之(14例,18.4%),包括Tolosa-Hunt综合征(THS)、Fisher综合征(FS)及眼肌麻痹性偏头痛(ophthalmoplegicmigraine,OM)。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最突出的临床特征为年龄大、最常累及动眼神经但无瞳孔改变。有22例(28.9%)眼肌麻痹患者未能明确诊断,包括不能排除动脉瘤及炎症性疾病者。在各种病因导致的眼动神经麻痹中,动眼神经最常受累,为49例(64.5%),展神经次之,为38例(50.0%)。结论:眼肌麻痹的病因复杂,糖尿病性及炎症性疾病是眼肌麻痹患者最常见的病因。

  • 标签: 眼肌麻痹 临床表现 病因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钴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其中对常规组采取维生素B12治疗,对实验组采取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House-Brackmann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与75.61%,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P>0.05。结论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取甲钴胺治疗的疗效显著,药物安全性高,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甲钴胺 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50例甲亢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甲亢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患者在一小时至四天内肌力恢复并达到五级,临床症状和血氯、血钠、血钾、促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T4、游离T3、甲状腺素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甲状腺激素是诱发甲亢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应以补钾和控制甲亢为主。

  • 标签: 甲亢 周期性麻痹 低钾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药疗法结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本院纳入的面神经麻痹患者64例,根据掷骰子大小点数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32例,分别实行常规治疗和中药疗法结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88%和81.25%,两组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面神经麻痹患者行中药疗法结合针灸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面部神经功能,缓解面神经麻痹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面神经麻痹患者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药疗法 针灸 面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于眼科首诊的眼肌麻痹患者的病因。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眼科收治的22例眼肌麻痹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史、眼科常规检查、复视像检查、实验室检查、腰穿、CT、MRI、MRA、DSA等辅助检查,得出病因。结果22例眼肌麻痹患者病因分别为神经血管源性眼肌麻痹者11例,全身免疫性眼肌麻痹患者5例、机械性损伤导致的眼肌麻痹患者3例,其他原因引起的眼肌麻痹患者2例,原因不明者1例。22例患者的病史中既往有糖尿病史者7例、高血压病史者6例、高血脂病史者3例、心脏病病史者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史者3例、甲亢病史者1例。结论眼肌麻痹病因多样,本组以神经血管源性眼肌麻痹所占比例最多。这种眼肌麻痹又具有较高比例的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史,颅内垂体肿瘤压迫时双眼视神经萎缩;甲状腺相关眼病导致眼肌肥厚。

  • 标签: 眼肌麻痹 眼科 首诊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宫腔镜联合囊治疗宫颈妊娠的护理配合。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4年 1月到 2016年 4月收治的 48例宫颈妊娠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选择宫腔镜联合囊进行治疗,同时为患者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宫腔镜联合囊治疗宫颈妊娠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的 48例宫颈妊娠患者,经过有效的干预以后,所有患者都获得了较好的预后,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在 3周之内康复出院,对患者的疼痛情况和心理情况进行评价,干预前后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临床上对于宫颈妊娠的患者,为患者配合宫腔镜和囊治疗并且选择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指导,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宫腔镜 球囊 宫颈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用于子宫填塞囊导管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作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3月间,我院30例采取子宫填塞囊导管治疗的产后出血临床患者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意见后,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子宫填塞囊导管全程针对护理。对比两组止血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产后2h出血量与24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子宫填塞囊导管用于产后出血患者并给予全程针对护理,能提升止血成功率,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临床实践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填塞球囊导管 产后出血 止血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阴道分娩镇痛中应用分娩联合穴位按摩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阴道分娩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照组应用常规处理,研究组由专业助产士全程陪护,指导产妇合理应用分娩,并给予穴位按摩,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第二产程Ⅲ级疼痛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Ⅰ级和Ⅱ级疼痛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阴道分娩镇痛中应用分娩联合穴位按摩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分娩球 穴位按摩 阴道分娩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髂内动脉囊植入在前置胎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n=40)在常规手术治疗前应用髂内动脉囊植入,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新生儿健康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入红细胞量和冰冻血浆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受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新生儿健康状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髂内动脉囊置入可有效降低前置胎盘患者手术出血量,对新生儿健康状况、产后身体恢复均无明显不良影响,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髂内动脉球囊 前置胎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产后出血应用子宫填塞囊导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产后出血的产妇实施救治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1月份——2017年3月份收治的79例产妇分成两组,常规组采用宫腔填纱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填塞囊导管治疗,对两组产妇治疗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出血量、止血时间等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4.65%较比对照组患者的19.44%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出血应用子宫填塞囊导管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止血时间短,降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出血 子宫填塞球囊导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面瘫膏”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接受回授健康教育模式前后指标变化,探讨该护理模型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是以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为试验的时间节点、基于本医院本科室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并以常规护理手段为对照条件。按照拟定纳入及排除标准,共收集样本58例,其中接受回授式健康教育模式的试验组样本28例,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样本30例。测定所有患者护理满意度、相关医学知识掌握情况及治疗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相关医学知识掌握情况好(P<0.05),而治疗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基于回授式健康教育模式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和增加患者的相关医学常识的掌握,并能显著缩短治疗时间,但是否干预“面瘫膏”的治疗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 标签: 面瘫膏 回授式健康教育模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良性输尿管狭窄患者探讨对其以经尿道逆行囊扩张手术进行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盲选我院接收良性输尿管狭窄患者20例,以经尿道逆行囊扩张手术对其展开治疗,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经尿道逆行囊扩张手术均顺利展开,术后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腰痛和肉眼可见的血尿,对其展开对症处理后均好转。其余并发症包括尿管穿孔、脱套、撕裂等各类均未发生。结论良性输尿管狭窄患者以经尿道逆行囊扩张手术展开,其创伤小、风险低、有较强的再次操作性。

  • 标签: 经尿道逆行球囊扩张术 良性输尿管狭窄 临床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囊扩张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囊扩张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吞咽功能评分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囊扩张术的疗效显著,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球囊扩张术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早期空肠内营养联合中药肠内滴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麻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肠内滴注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消失时间以及恢复自主排便时间更早,治疗5d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淀粉酶与血清CRP表达水平更低,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配合中药肠内滴注可有效改善SAP患者体内炎症状态,缓解临床症状和中毒性肠麻痹,对肠道功能衰竭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 中药滴注 肠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产后出血应用子宫填塞囊导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产后出血的产妇实施救治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9月份——2017年9月份收治的79例产妇分成两组,常规组采用宫腔填纱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填塞囊导管治疗,对两组产妇治疗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出血量、止血时间等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4.65%较比对照组患者的19.44%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出血应用子宫填塞囊导管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止血时间短,降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出血 子宫填塞球囊导管 效果
  • 简介:摘要壳聚糖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疗、化工等行业,其优越性能越发引起各界的重视,对壳聚糖进行改性、纳米化处理则是进一步提升其性能的主要手段。基于此,本文以实验的方式进行壳聚糖烷基化改性尝试,制备烷基壳聚糖纳米微,进行纳米微负载扑热息痛相关研究,再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为缓解牙源性及颌面部软硬组织损伤引起的急慢性疼痛、提升口腔医疗水平等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壳聚糖 烷基化改性 纳米微球 包封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运用优质护理的效果,以寻求最好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在其术后对其进行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程度以及家属的满意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优质护理组患者较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恢复程度好,家属的满意程度也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术后 优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