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者系统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5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人员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人员的FDP、D-D、PCT、CRP和ESR含量均较对照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D-D与PCT、ESR之间并不具有相关性,P>0.05。然而,D-D与CRP具有相关性,且为正相关,P<0.05。结论相较于健康人群,重症肺炎患者的系统功能较为紊乱,与炎症反应有关,临床上监测系统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变化可用于评估、指导患者的病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工作。

  • 标签: 重症肺炎患者 纤溶系统功能 炎症指标 临床意义
  • 简介: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中大量的组织凝血活酶释放入血,启动了凝血系统,往往导致凝血和功能的异常。为了探讨颅脑损伤后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2006-04~2007-01我们观察了68例急性脑外伤患者的部分凝血及指标,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脑损伤/病理生理学 血液凝固
  • 简介:摘要凝血实验是当前医学领域针对人体血液组织的一项重要实验内容,其涉及学科众多且对人体血液研究进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当前医疗科研技术的进步,有关凝血及实验的研究深度及精密程度也在不断进步,取得了诸多研究效果。本次研究将针对凝血及实验室检验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具体分析与论述。

  • 标签: 凝血实验 纤溶实验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介入支架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系统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之间来我院治疗的脑梗患者共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用介入支架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阿托伐他丁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即在治疗前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和神经功能情况,血浆tPA与PAI-1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2.22%低于观察组97.78%,对照组进行治疗后血浆tPA与PAI-1水平分别为(12.5±2.1)ng/ml,(67.2±20.2)ng/ml均高于观察组的(10.5±2.0)ng/ml,(10.5±2.0)ng/ml,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均比治疗前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介入支架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有效的对患者的系统进行改善,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塞 支架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预测低危产妇产后出血的过程中,应用凝血、指标检测(孕晚期)评价的价值。方法针对500例孕晚期孕妇进行凝血、指标检测,包括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等指标,检测后将其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对孕妇进行持续随访,观察分娩后发生出血的产妇凝血、指标检测和未出血的产妇差异;入选的500例孕妇均为我院2014年3月到2016年10月间收治。结果500例产妇中有10例出现产后出血情况,出血的产妇凝血、指标检测值和未出血的产妇存在一定差异,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凝血、指标检测(孕晚期)预测低危产妇产后出血价值分析发现,其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出存在异常的产妇,预测价值较好,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凝血 纤溶指标检测(孕晚期) 预测 低危产妇产后出血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酶原激活剂在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中静脉栓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采用静脉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7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38例心源性患者采用静脉栓治疗,对照组38例非心源性患者同期采用静脉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的安全性。结果在治疗2h、24h、7d后,两组患者的卒中症状评分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卒中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例,21.05%)明显高于对照组(3例,7.89%),两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静脉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与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但是采用静脉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

  • 标签: 重组组织 纤溶酶原激活剂 心源性 非心源性 脑梗死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在右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72例心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及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论。结果与应用心电图诊断的对照组相比,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的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94.44%>80.56)相对更高(P<0.05)。根据超声心动图的评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心房颤患者右心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结论在心房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超声心动图是一种良好的选择,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右心功能,为疾病的临床诊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心房纤颤患者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栓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6例,常规护理组术后按内科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便秘发生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早期康复护理组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较常规护理组缩短(P<O.05);便秘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出院前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栓术后行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死 动脉溶栓 康复训练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敏C反应蛋白、1型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伴2型糖尿病患者中所起作用及其间的相关性。方法155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伴2型糖尿病组,三组均检测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1型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伴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甘油三酯、超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明显超过其他两组患者(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的1型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伴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单纯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2型糖尿病 炎性标志物 纤溶因子水平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危孕产妇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肠片对其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危孕产妇10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分别采用小剂量安慰剂与小剂量阿司匹林肠片,观察两组孕产妇的凝血功能状况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并开展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共11例(20.37%),对照组孕产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共24例(44.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的凝血功能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危患者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肠片可显著改善凝血功能,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具有明确的预防作用。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小剂量 阿司匹林肠溶片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辅助栓护理干预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栓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的变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60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栓护理干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NIHSS)评分比较两组入院时、栓后24h、7d及14d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栓后24h、7d及14dNIHSS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16.53±1.50)分VS(22.14±2.41)分;(11.73±1.84)分VS(15.70±1.24)分;(8.39±1.44分VS(11.70±0.99)分(P<0.01)。结论施行静脉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辅助栓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评分。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神经功能评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危孕产妇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肠片对其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危孕产妇10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分别采用小剂量安慰剂与小剂量阿司匹林肠片,观察两组孕产妇的凝血功能状况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并开展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共11例(20.37%),对照组孕产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共24例(44.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的凝血功能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危患者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肠片可显著改善凝血功能,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具有明确的预防作用。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小剂量 阿司匹林肠溶片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危孕产妇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肠片对其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危孕产妇10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分别采用小剂量安慰剂与小剂量阿司匹林肠片,观察两组孕产妇的凝血功能状况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并开展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共11例(20.37%),对照组孕产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共24例(44.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的凝血功能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危患者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肠片可显著改善凝血功能,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具有明确的预防作用。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小剂量 阿司匹林肠溶片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危孕产妇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肠片对其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危孕产妇10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分别采用小剂量安慰剂与小剂量阿司匹林肠片,观察两组孕产妇的凝血功能状况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并开展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共11例(20.37%),对照组孕产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共24例(44.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的凝血功能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危患者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肠片可显著改善凝血功能,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具有明确的预防作用。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小剂量 阿司匹林肠溶片 凝血功能
  • 简介:我院采用抗生素+康复新液口服+支镜冲洗等多种措施综合治疗急性肺脓肿,并取得了明显疗效,现将其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2—01/2007—06我院诊断为急性肺脓肿的住院患者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4~72(平均47.6)岁。临床症状有畏寒、发热、咳嗽、咯大量脓痰,全部病例均经胸部X线、胸部CT、血、痰检查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空洞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两组,综合治疗组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48.2岁;常规治疗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46.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度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 标签: 肺脓肿/药物疗法 抗溃疡药(中药)/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阿替普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状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参照组采用0.6mg/kg阿替普酶栓治疗;试验组采用0.9mg/kg阿替普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22%高于参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0.51±1.17)d短于参照组的(25.78±2.1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高,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无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且治疗剂量为0.9mg/kg可获得较好的栓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阿替普酶溶栓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临床效果 改善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别实施介入导管栓治疗以及外周静脉栓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1月~2018年05月收治的10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后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方式的研究;对照组(53例)选择外周静脉栓疗法进行疾病治疗;观察组(53例)选择介入导管栓疗法进行疾病治疗;最终就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栓效果以及患肢消肿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同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栓效果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同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患肢消肿效果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医疗人员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选择介入导管栓方法进行治疗,对于栓效果的提高以及患肢消肿效果的提高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病情康复以及生活品质提升。

  • 标签: 介入导管溶栓 外周静脉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栓术治疗超早期急性闭塞性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77例超早期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所有患者的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5例)两个组别,分别为其提供常规治疗和介入栓术治疗。观察患者的NIHSS评分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情感功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以及社会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栓术可有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恢复及神经功能的改善,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介入溶栓术 超早期急性闭塞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应用动脉栓、动静脉联合栓、机械取栓三种不同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3组,A组应用动脉栓、B组应用动静脉联合栓、C组应用机械取栓治疗,对比3组患者的栓效果。结果相比于A组与B组,C组在TIMI血流变化、急性血管再闭塞、病变狭窄程度的治疗效果更佳,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动脉栓和动静脉联合栓治疗效果而言,急性脑梗死应用机械取栓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动脉溶栓 动静脉联合溶栓 机械取栓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近几年,对于脑血管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其本身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复发率较高,而急性脑梗死栓是因为患者脑动脉急性闭塞造成的,要进行早期治疗,在发病后的3个小时到6个小时内进行治疗能有效对大部分栓进行处理。本文对急性脑梗死栓治疗方案和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并集中阐释了相应的治疗用药,仅供参考。

  • 标签: 急性脑梗死溶栓 治疗机制 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