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牙周的相关指标。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68例牙周炎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牙周的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为67.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为97.1%,两组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在牙龈指数及龈沟出血情况显著由于对照组患者的牙龈指数及龈沟出血情况,两组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牙周指数优良,能够有效的恢复患者的口腔功能,值得大力推广,并应用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牙周炎 牙周组织再生术 正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技术应用于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54例牙周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7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的患者采取牙周组织再生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手术治疗。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GI、PLI、SBI和PD,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I、PLI、SBI和P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技术应用于牙周炎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各项牙周炎指标,疗效明显,且值得广泛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口腔正畸 牙周组织再生技术 牙周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牙周炎患者中使用牙周组织再生术以及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牙周炎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病例数为12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为71.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牙周炎患者实施牙周组织再生术以及口腔正畸联合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患者病情恢复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口腔正畸 牙周组织再生术 牙周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72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使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组使用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观察组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2.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为27.7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显著,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牙周组织再生术 牙周炎 口腔正畸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维超声造影联合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乳腺肿块患者93例,共132个乳腺肿块,随机分为三组,各31例(44个)。A组采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诊断,B组实施三维超声造影诊断,C组采用三维超声造影联合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诊断,比较三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结果A、B两组诊断结果明显低于病理检测结果,差异显著(P<0.05),C组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C组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较A、B两组均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乳腺肿块诊断中实施三维超声造影联合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效果较为显著,可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三维超声造影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乳腺肿块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诊断超声联合微泡对比剂辐照不同时间对兔正常睾丸组织的影响。方法:应用诊断超声与常规剂量的超声微泡对比剂(SonoVue),对12只健康新西兰雄性家兔的双侧睾丸进行持续辐照。家兔行随机分组,按辐照的时间分为对照组(空照组)、5min辐照组、10min辐照组和15min辐照组,每组3只(6只睾丸),辐照组于0、12及24h各辐照1次。辐照结束后,处死家兔并获取双侧睾丸,分析其病理改变、计算Johnsen评分和生殖细胞凋亡指数(AI),测定睾丸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等生化指标。结果:①5min辐照组和10min辐照组对睾丸生殖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而15min辐照组生殖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②10min辐照组NO含量明显增加,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③15min辐照组NO和MDA含量均增加(P〈0.05),SOD活力明显降低(P〈0.05)。④各组之间Johnse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超声联合SonoVue微泡辐照睾丸组织可产生多种生物学影响,10min辐照可获得较小的细胞损伤和较佳的超声生物学效应。

  • 标签: 超声 微泡对比剂 辐照 睾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胎蛋白联合组织病理诊断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收治区间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通过病理诊断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72例患者,并分析患者血清AFP水平,并选择72例肝硬化患者以及72例经病理诊断为正常的患者,深入分析三组患者甲胎蛋白联合组织病理诊断的检查差异。结果经过本次临床分析,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患者在采用甲胎蛋白检测方法后,所得AFP水平有特别显著的差异,且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不同TNM分期中,检出率及AFP水平也是不同的,患者肿瘤分期越考后,检出效果越明显。结论甲胎蛋白联合组织病理诊断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良好,具有检查精准度、灵敏度更高的特点,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甲胎蛋白 组织病理诊断 原发性肝癌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VSD技术联合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接受救治的7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70例患者均实施VSD技术联合外固定架治疗,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整体组(35例,应用整体护理)、基础组(35例,应用基础护理)。研究对比整体组和基础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整体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21.30±2.61)d、住院时间(25.62±2.10)d相比基础组(29.24±3.61)d、(39.24±2.32)d明显更短,P<0.05。结论对VSD技术联合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效果明显,可行性较高。

  • 标签: VSD技术 外固定架 胫腓骨 骨折 软组织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胎蛋白联合组织病理诊断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收治区间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通过病理诊断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72例患者,并分析患者血清AFP水平,并选择72例肝硬化患者以及72例经病理诊断为正常的患者,深入分析三组患者甲胎蛋白联合组织病理诊断的检查差异。结果经过本次临床分析,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患者在采用甲胎蛋白检测方法后,所得AFP水平有特别显著的差异,且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不同TNM分期中,检出率及AFP水平也是不同的,患者肿瘤分期越考后,检出效果越明显。结论甲胎蛋白联合组织病理诊断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良好,具有检查精准度、灵敏度更高的特点,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甲胎蛋白 组织病理诊断 原发性肝癌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7月-2016年10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25例,男23例,女2例;年龄12-63岁,平均43.5岁;缺损面积为4cm×6cm~30cm×17cm,其中合并骨外露10例,肌腱外露11例,血管神经外露2例,18例合并创面感染。均采用一期封闭式负压引流,二期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结果术后23例皮瓣顺利成活,无一例感染。1例发生动脉危象,手术探查后改行植皮结合后期换药愈合;1例发生静脉危象,皮瓣边缘坏死,换药愈合。皮瓣供区创面均一期愈合。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12个月)。本组皮瓣无一例发生溃疡、烫伤、磨破等。皮瓣外观平整、颜色接近正常、质地好,2例皮瓣臃肿,1例予以二期手术修薄。皮瓣供区未见明显感觉功能障碍。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可有效控制感染,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技术。

  • 标签: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创面修复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对其临床症状及胃黏膜组织学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及胃黏膜组织学炎症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嗳气、反酸、腹胀不适及胃部疼痛症状的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浸润评分、单核细胞浸润评分高于观察组、PGE2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胃黏膜组织学炎性因子水平,促进康复。

  • 标签: 泮托拉唑 瑞巴派特 慢性糜烂性胃炎 胃黏膜组织学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前后宫颈癌组织中MDR1、Bcl-2的表达情况及与紫杉醇联合卡铂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60例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癌组织中Bcl-2和MDR1基因编码的P-gP的表达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化疗临床有效率为65%;化疗后Bcl-2表达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后P-g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组,P<0.05;化疗前P-gP、Bcl-2的表达在化疗有效组均低于无效组,但P-gP降低的更明显,P<0.05;Bcl-2阳性组中P-gP表达阳性率高于Bcl-2阴性组,P>0.05。结论化疗能诱导P-gP的表达,P-gP可作为预测化疗疗效的指标;Bcl-2的过量表达也可能是宫颈癌产生耐药的原因;在宫颈癌组织中P-gP与Bcl-2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宫颈癌 MDR1 Bcl-2 卡铂 紫杉醇 新辅助化疗
  • 简介:摘要皮肤病理是皮肤科的重要组成,没有高质量的皮肤病理切片和染色,就难以作出正确的病理诊断,本文总结了制片技术要领以尽量避免皮肤组织病理制片质量不高可能导致的误诊、误治。

  • 标签: 皮肤组织 病理制片
  • 简介:收集高质量的人类肿瘤组织及以血液为主的体液样本是发现新型肿瘤生物标志物及药物作用新靶点的物质基础。高质量的生物样本也是决定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限速性因素。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均已建立完备的肿瘤样本库。

  • 标签: 肿瘤 病理学 组织样本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著名中医皮肤科专家艾儒棣教授使用古方“小定风珠”治疗混合结缔组织病1例,疗效显著。艾教授在治疗时以益气固表、养血柔肝、祛风解痉为主要治法,“活血通络”治疗痹症的思想贯穿始终,用药“精”、“准”、“效”、“廉”,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混合结缔组织病 小定风珠 玉屏风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鲜马铃薯外敷对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本院于2014年10月~2017年2月接收的74例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患者纳为班次研究对象,并遵照临床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别分为相对应的两组(参照组与观察组)进行区别性治疗。采用浓度为50.00%的硫酸镁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则予以新鲜马铃薯进行外敷治疗,而后有参与本次研究的相关工作人员就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与临床疗效进行客观性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在临床疗效与症状改善时间的相关数据中均存在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68%。结论与常规性的治疗相比,采用新鲜马铃薯持续外敷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患者患处的皮肤,可在有效加快症状改善速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大力借鉴与推广。

  • 标签: 马铃薯 外敷 硫酸镁 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
  • 简介:摘要研究胃癌组织中β-catenin异位表达以及可能存在的联系及临床意义,通过探讨与胃癌各个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而为其胃癌的精准治疗提供一定的研究方向。

  • 标签: &beta -catenin 胃癌 免疫组化
  • 简介:毕业实习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阶段和关键的环节,通过三级主管机构的管理,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建立实习教学管理网络。加强实习各阶段的组织和管理,解决好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实习效果,保证实习任务圆满完成。

  • 标签: 毕业实习 教学 组织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8例手外伤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的手外伤修复手术,研究治疗组采用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手功能恢复时间进行调查。结果研究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8.24%和88.24%,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6.47%和67.65%,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研究治疗组手部功能恢复时间(72.56±10.73天)和住院时间(14.33±5.89天)均远远低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时间(93.32±13.95天)和住院时间(19.17±7.37天)。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皮瓣移植修复应用于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治疗效果明显,大幅度缩短了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皮瓣移植 手外伤 组织缺损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