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女,62岁,因“现左大腿无痛性渐增性肿物13年”人院治疗,13年前无意中发现左大腿下段前内侧有一“蚕豆”大小的肿物,触之尢压痛。近年来肿块逐渐增人,伴有行走跛行,足趾麻小。人院查体:左侧大腿前内侧可触及一大小约34cm×22cm、肿块,质韧,表面光滑无破溃,

  • 标签: 骨肉瘤 软组织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通过猪肺激光消融实验探讨激光消融在活体肺组织消融应用中的安全性。方法:取健康广西巴马小香猪3只(1号、2号、3号),于24h和48h对其左、右肺叶共7个部位行激光消融术,术后复查CT,观察不同时间及不同部位的并发症及进展情况。结果:于24h行消融术后出现3例气胸,1例血胸。于48h行消融术后2例气胸消失,1例气胸的肺组织出现消融灶周围挫伤,1例血胸未见好转。结论:CT引导下激光消融术是安全的,常见并发症是气胸与血胸,改进方法可避免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激光消融 计算机断层扫描 动物实验 并发症
  • 简介:目的:分析颈部非器官源性软组织肿块的CT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颈部软组织肿块,分析其发病部位及CT表现。结果:淋巴结病变9例,以颈部Ⅰ~Ⅳ区多见。9例中,淋巴结转移瘤2例,淋巴结结核3例,淋巴结化脓性炎症1例,淋巴瘤3例。淋巴结核、淋巴瘤的淋巴结多呈类圆形,边缘多清晰。淋巴结转移瘤、结核多呈边缘和分隔样强化,内部多见液化坏死区;淋巴瘤内部轻度强化;化脓性淋巴结炎边缘模糊,多结节融合,呈环样及分隔样强化。神经源性肿瘤5例,多位于颈动脉间隙及椎旁间隙,颈动脉间隙神经源性肿瘤位于颈动静脉后内方,呈类圆形,边缘清晰,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迷走神经源性肿瘤使颈动静脉分离。咽部先天性囊肿3例,其中腮裂囊肿2例,位于颈侧区口咽扁桃体周围,胸锁乳突肌前内方,呈类圆形囊状低密度影,边缘清晰光滑,并发感染则边缘模糊,囊壁增厚强化明显。甲舌囊肿1例,位于颈中区,边缘清晰之囊状影,与舌骨相连。淋巴管瘤2例,其中1例位于颈根后三角区,1例位于颈侧胸锁乳突肌前,边缘清晰,形态不规则,穿行颈部肌间隙内,无强化。结论:熟悉颈部正常解剖,掌握病变各自特点,对颈部软组织肿块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颈部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血流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脑出血患者59例,分别在人组时、人组后7d、14d、28d应用CT灌注测量血肿周围组织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TP)参数数值,计算脑出血侧(患侧)与其健侧镜像部位各参数的比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出血后rCBF、rCBV7d时最低,随后逐渐升高,其患侧与健侧比值各时相点均〈1。MTT与TTP7d时达高峰,随后逐渐缩短,其患侧与健侧比值各时相点均〉1。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存在持续的低灌注状态,且这种低灌注状态随时间改变呈波动性的变化规律。

  • 标签: 脑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肌肉软组织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6例肌肉软组织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分析病变的回声特点、大小、范围、边界、包膜、结构等,部分患者检查结果与X线、CT、MRI等结果对照分析。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对36例患者肌肉软组织病变患者的检查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肌腱断裂、肌肉损伤、肌肉肿瘤及炎性病变等在声像图上有特异性表现。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能清晰显示肌肉软组织病变的物理性质,对软组织病变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软组织病变 声像图 灵敏度 特异度
  • 简介:目的:探讨MRI对下肢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病理证实的下肢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MRI表现。结果:25例中,良性11例,其中脂肪瘤5例,骨化性肌炎1例,假性动脉瘤1例,血管瘤4例;恶性14例,其中滑膜肉瘤6例,转移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纤维肉瘤1例,脂肪肉瘤2例。良性组肿块最大径平均(8.36±3.50)cm,恶性组(11.9±4.61)c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病变内部信号T1WI、T2WI以均匀中等或中等偏高信号为主,1例伴瘤周水肿;恶性组病变内部信号T1WI、T2WI以不均匀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4例伴瘤周水肿(P>0.05)。良性组6例未强化,恶性组均不同程度强化;良性组5例STIR呈低信号,恶性组2例STIR呈低信号;良性组无周围组织侵犯,恶性组8例伴周围组织侵犯,以上征象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RI能清晰显示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边界、范围、大小、内部成分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cousticradiationforceimpulseimaging,ARFI)是近年来推出的超声成像新技术,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irtualtouchtissuequantification,VTQ)是其中之一。声脉冲辐射力使组织产生纵向压缩及横向振动,间接反映组织弹性,实现了无创检测特定解剖部位的组织弹性,具有无创、准确、客观等特性。本文对ARFI在甲状腺超声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VTQ技术可对正常甲状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桥本甲状腺炎和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进行定量诊断,与实时弹性成像(realtimeelastography,RTE)、超声造影、细针穿刺等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甲状腺 超声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RTE)的组织应变比(SR)和面积比对乳腺实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39例乳腺肿块患者,术前对实性病灶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再行RTE检查。用QLab软件分析SR和面积比;并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SR和面积比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寻找合适的良恶性界点,并进行诊断效能分析。结果:病灶的SR和面积比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3、0.918。SR的诊断界点为2.50时,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0%(44/50)、89.8%(114/127)、89.3%(158/177)、77.2%(44/57)和95.0%(114/120)。面积比诊断界点为0.94时,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0%(42/50)、87.4%(111/127)、86.4%(153/177)、72.4%(42/58)和93.3%(111/119)。传统超声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45/50)、81.1%(103/127)、83.6%(148/177)、65.2%(45/69)和95.4%(103/108)结论:RTE的SR和面积比提高了超声诊断乳腺实性病灶的特异度,有助于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 标签: 乳腺病灶 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 面积比
  • 简介:目前临床上治疗前列腺疾病的方法很多,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开发有效的微创疗法成为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低频超声在前列腺疾病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低频超声不仅能诱导人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及自噬、抑制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还可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对前列腺增生组织和前列腺癌组织产生各种生物学效应。本文就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低频超声 前列腺疾病 生物效应 超声微泡
  • 简介:目的:探讨MRI对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证实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MRI表现。12例均行MRI平扫,2例加行增强扫描。结果:10例脊髓后索及侧索受累,双侧对称;后索单独受累1例;MRI未见异常1例。病变表现为带状或斑片状等T1长T2信号,STIR为高信号。2例行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MRI能很好地显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诊断。

  • 标签: 脊髓小脑变性 维生素B12缺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手、腕部软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常见,高频超声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能清晰显示肿块的形态、边界、范围和毗邻关系。根据声像图特征并结合临床资料,超声检查能对很多手、腕部软组织肿块做出病理诊断。本文主要介绍常见手、腕部肿块的临床表现、声像图特征和超声诊断要点。

  • 标签: 软组织 肿瘤 超声
  • 简介:目的:评价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cousticradiationforceimpulse,ARFI)和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irtualtouchtissueimagingquantification,VTIQ)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患者80个甲状腺结节分别行ARFI及VTIQ检查,测量病灶内部横向剪切波速度(shearwavevelocity,SWV),以手术后病理学检查或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aspirationcytology,FNAC)结果为金标准,绘制ARFI和VTIQ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比较两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结果:80个甲状腺结节中恶性病灶有34个,良性病灶46个;ARFI和VTIQ测得的甲状腺恶性结节平均SWV均高于良性结节平均S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TIQ和ARFI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0.86vs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ARFI比较,VTIQ技术能明显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能力。

  • 标签: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 甲状腺结节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 : 目的研究中医方案治疗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腰背疼痛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腰背疼痛症状患者共 100 例,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包括观察组 50 例、对照组 50 例,观察组应用中医方案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将 2 组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 2 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 (P > 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1d(5.45±1.33) 分、治疗后 2d(4.55±1.24) 分、治疗后 3d 疼痛评分 (2.21±0.01) 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1d(7.92±1.12) 分、治疗后 2d(6.56±1.02) 分、治疗后 3d 疼痛评分 (4.44±1.23) 分 (P < 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 P < 0.05 。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腰背疼痛症状实施中医方案治疗,能够使患者疼痛症状得到缓解,同时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中医药疗法 腰硬联合麻醉术 腰背疼痛
  • 简介:目的:应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对合并甲状腺结节的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HT)患者进行检测,鉴别其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HT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54例(共162个结节)。每例患者均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结节良恶性。根据结节良恶性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对每例患者的甲状腺结节进行弹性图像评分,计算弹性应变率比值,并绘制良性及恶性结节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54例HT患者共162个结节,其中,良性结节131个,恶性结节31个。HT合并良性结节、恶性结节的弹性图像分级为0-Ⅱ级、Ⅲ-Ⅳ级。应变率比值的均值分别为2.54±1.39、7.48±3.64。良性组与恶性组应变率比值的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8,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通过ROC曲线确定应变率比值的均值的诊断临界点为4.91,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0.63%、81.25%、4.83和0.12。结论: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可以对HT合并结节的性质进行判定,有助于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结节 超声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痹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 100 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 竭气虚血瘀证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治疗组、西药组,每组 50 例。 2 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西治疗组加用心痹 汤治疗。2 组疗程均为 4 周。比较 2 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进行 6min 步行试验,检测左心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后, 中西治疗组心力衰竭疗效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西药组(P < 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 < 0.05)。中西治疗 组 6min 步行距离值及 LVEF 值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西药组 2 项指标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提高, 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中西治疗组 6min 步行距离值及LVEF 值均高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心痹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心功能与运动能力。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冠心病 气虚血瘀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心痹汤 心功能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15例儿童肋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X线和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认识。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儿童肋骨LCH患儿15例;所有患儿均行X线胸部正位片和胸部CT平扫检查,其中4例加行CT增强扫描。患儿发病年龄1个月-12岁,中位年龄3岁;男性9例、女性6例。分析所有患儿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结果15例患儿中,8例临床表现为局部肿块,3例伴局部疼痛,其余病变无明显症状。7例表现为肋骨单发病灶,其中3例仅表现为肋骨病变、4例伴其他系统病变。8例为多发病灶,均伴发其他系统病变。15例共25个病灶中,胸片只发现19个;有2例共6个病灶胸片未发现明显病变。X线胸部正位片病灶检出率为76%。病灶在X线胸部平片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骨质破坏。CT均表现为类圆形或多囊性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12个病灶(48%)可见硬化;3个(12%)伴软组织肿块,软组织肿块与骨病变伴行,增强后软组织肿块表现为明显强化。结论儿童肋骨LCH的X线胸部正位片检出率相对较低,需行CT对病变范围及周围组织器官侵犯情况进一步评价。发生在儿童肋骨的类圆形或多囊性、边界清楚的溶骨性骨质破坏,伴或不伴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常提示LCH的诊断。

  • 标签: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X线摄影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目的:探讨MRI常规扫描联合MRCP在胆管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胆管梗阻患者,对其MRCP图像结合常规MRI图像进行综合诊断。结果:60例中,根据胆管扩张形态(枯枝状、软藤状)和胆管梗阻部位的形态(倒杯口状、截断状和鼠尾状)单纯MRCP确诊36例,定性诊断准确率为60.0%;常规MRI扫描联合MRCP确诊50例,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3.3%;2种方法对良恶性胆系梗阻的病因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MRI扫描联合MRCP可明显提高胆管梗阻病因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黄疸 阻塞性 磁共振成像
  • 简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358例高千伏摄影的记录进行分析,男女均有,年龄15~73岁,其中2002年前127例,2002年购置CR后231例。机器用GE500mA—B型X线机富士FCR5000处理系统,DRYPIX激光像机。

  • 标签: 高千伏摄影 甲级片率 CR系统
  • 简介:摘要:“双元联合体”是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是以缔约章程为基础,以趋同目标、共建组织、不断改进、齐心管理、合作发展为特征,紧密合作、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利益—责任”平衡型团体。通过增加校企合作动力、减小校企合作阻力,使产生动力的各因素相互趋近利责平衡线附近等措施,增加“双元联合体”合作凝聚力,将学校和合作单位双方定位为人才培养的共同承担者,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齐心培养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

  • 标签: 校企合作 双元联合体 利责平衡线
  • 简介:目的:探讨腔内介入联合手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踝肱指数和影像学表现等,采用Forgaty导管取栓、置管溶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治疗下肢动脉缺血.结果:37例中单纯取栓12例,置管溶栓8例,取栓+置管溶栓5例,取栓+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2例,取栓+PTA+支架术8例,溶栓+支架术2例,成功率100%.肢体疼痛麻木缓解、皮温变暖34例(92%).疗效为优22例(59%),良好10例(27%),一般2例(5%),不良3例(8%).1例腘动脉瘤溶栓后缺血加重截肢,2例取栓后第1足趾干性坏疽.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24个月,其中1例死于心肌梗死,7例失访,余术侧肢体均无缺血复发症状.结论:腔内介入联合手术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有效方法,严格把握其适应证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取栓 导管溶栓 腔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