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重度牙周炎患者应用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疗法共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研究时段取自2016年5月—2018年10月,以我院接收的重度牙周炎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设组别。对比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研究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疗法。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前后龈沟液骨钙素水平和炎症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70%,显著高于对比组的72.09%;治疗后,对比组的龈沟液骨钙素水平明显高于研究组;对比组的炎症消失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牙周炎联合实施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疗法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使龈沟液骨钙素水平降低,加快炎症消失,缓解患者不适感。

  • 标签: 正畸 牙周组织再生术 重度牙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耳廓疤痕疙瘩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我科近五年采用耳廓疤痕切除、局部疤痕皮瓣修复耳廓创面、术后定期在耳廓疤痕手术部位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耳廓疤痕疙瘩30例。手术方法设计手术切口,预留疤痕瓣大小,采用1%利多卡因在疤痕疙瘩周边局部麻醉,切开疤痕皮肤及皮下组织,锐性分离,切除皮下质硬之疤痕疙瘩,保留表层部分疤痕组织,制成疤痕组织皮瓣,修整后无张力覆盖耳廓继发缺损区。术后一周拆线,术后10日在耳廓疤痕手术部位皮下首次注射曲安奈德,以后每月注射一次,约3~6次。结果术后回访1~3年,30例患者中除1例复发外,余外形满意,无复发倾向。结论采用耳廓疤痕切除、局部疤痕皮瓣、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耳廓疤痕疙瘩是一种较好的疤痕综合治疗方法。

  • 标签: 耳廓疤痕 耳垂 曲安奈德
  • 简介:摘要目的负压封闭引流术(VSD)联合游离组织皮瓣移植在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方法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4例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患者)和实验组(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彻底清创后,复位骨折后用单边单平面骨外支架进行固定,常规创面换药,待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予以组织皮瓣覆盖组织缺损处。治疗组患者彻底清创后复位骨折后行单边单平面骨外支架进行固定,创面行VSD治疗,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清洁生长后,对组织缺损处予以组织皮瓣覆盖。结果对照组40例患者中7例出现创面感染,经移植皮瓣后为二期愈合;5例移植皮瓣远端少许坏死;1例转移皮瓣大部分坏死,经植皮愈合;平均住院时间为38.5±6.6d。治疗组44例患者经VSD治疗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所有皮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28.6±5.7d。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18月(平均12.6个月),所有患者创面和骨折愈合,外观满意,均无再次感染和窦道形成,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肢体严重创伤合并大面积软组织缺损,VSD联合游离组织皮瓣移植可有效修复创面,减少创面污染和感染,缩短治疗周期,临床效果值得肯定。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引流术 外科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宫颈病变妇女中的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分布。方法应用凯普导流杂交技术检测527例经病理检查证实存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的21种HPV亚型,高危型13种,低危型5种、中国人常见亚型3种。宫颈病变分为慢性炎症、CIN1、CIN2、CIN3、宫颈癌、尖锐湿疣六类。以10岁为一个年龄组进行分组比较各个年龄组的感染情况及相应的病理分型结果。结果527例标本中,HPV感染438例,总感染率83.11%(438/527)检出了除43亚型以外的20种亚型。单一感染259例,二重感染120例,三重感染46例,四重感染9例,五重感染2例,最多达六重感染(1例)。高危型中16型21.63%(114/527)、58型11.0%(58/527)、52型6.45%(34/527)居前三位;低危型以11型2.84%(15/527)、6型2.66%(14/527)为主;中国人常见亚型主要为53型5.12%(27/527)、CP8304型3.98%(21/527)。结论HPV亚型的感染可发生于各个年龄组,随着病变的加重高危型HPV的检出率也相应增高,HPV基因分型检测联合病理学检查能有效地筛查宫颈病变情况,为防治宫颈癌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HPV) 导流杂交 宫颈病变 基因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VSD联合贝朗引流管治疗复杂组织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复杂组织感染患者进行VSD联合贝朗引流管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复杂感染均被控制,愈合良好。结论简VSD与贝朗引流管联合治疗复杂组织感染,能有效的控制感染,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及创面愈合,避免单一运用VSD不足,操作简便。

  • 标签: VSD与贝朗引流管联合治疗 复杂组织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0月于本院牙科就诊的牙周炎患者共66例,采用随机数字抽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接受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口腔正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牙周炎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牙周炎均得到一定治疗,但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研究组牙周炎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在牙周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在有效再生牙周组织的基础上,配合正畸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牙周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牙周炎 牙周组织再生术 口腔正畸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对牙周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牙周炎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常规组各34例,常规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实验组以常规组为基点联合实施口腔正畸治疗,两组患者术后牙龈指标(牙菌斑指数、牙周附着水平、牙周探诊深度及牙龈指数)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术后各项牙龈指标均较为良好,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能促进其自身口腔功能得以恢复,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发生几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周组织再生术 口腔正畸 牙周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镜及组织活检对胃癌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3例术后诊断为胃癌的患者,胃镜及组织活检的诊断符合率。结果1.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符合率40%、进展期胃癌符合率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织活检病理诊断早期胃癌符合率66.7%、进展期胃癌符合率9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分化型胃癌诊断符合率91.6%、分化不良型胃癌诊断符合率5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肠型胃癌诊断符合率90.8%、弥漫型胃癌诊断符合率6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联合组织活检对胃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存在一定的漏诊及误诊,提高对胃癌患者的胃镜及组织活检,以及临床医生对胃癌特点的认识非常重要,为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胃癌 胃镜 活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联合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对乳腺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间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因乳腺肿块收治的81例患者,术前应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剪切波弹性技术及应变率比值法对患者进行检查评估。结果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剪切波弹性技术及应变率比值法联合应用共同诊断,其灵敏度91%,特异度95%,有较好的诊断效能。结论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优于两者单用,建议共同使用提高诊断效能。

  • 标签: 弹性应变率比值法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剪切波弹性技术 乳腺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足背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我科收治12例足背复合组织缺损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27~65岁。急诊手术后一期应用VSD覆盖封闭引流,二期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复合组织缺损。皮瓣切取面积最大20cm×15cm,最小9cm×5cm。结果12例皮瓣均成活,伤口愈合良好。术后患者随访12~24月,足背创面愈合好,皮瓣质地,弹性好,行走功能恢复。结论VSD技术,操作简便,临床应用广泛,优点众多,疗效显著,缩短了治疗周期,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解决了修复足背复合组织缺损创面修复难的问题,是一种风险低且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Drainage VSD)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密集套扎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01月~2012年06月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内镜下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食管静脉曲张密集套扎,对照组联合应用食管静脉曲张螺旋形套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总有效率92.5%,需二次套扎率37.5%,近期再出血率5%,3个月曲张静脉复发率12.5%;对照组分别为70%,80%,23.6%,34.2%(P<0.05)。两组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有效率分别为90%和87.5%(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和22.5%(P>0.05)。结论内镜下密集套扎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密集套扎 组织胶注射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VSD技术与外固定架联合进行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有软组织缺损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患有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有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共30例,采取VSD与外固定架联合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骨折得到良好愈合,未发生感染,创面良好愈合,恢复良好肢体功能。结论经VSD技术,创面可获充分引流,愈合加快,感染减少,与外固定架联合进行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治疗简单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VSD 外固定架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软组织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期使用外固定架联合VSD(vacuumsealingdrainage,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四肢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采用外固定架联合VSD治疗。结果18例患者创面无感染,骨折愈合良好,肢体功能良好。结论一期使用外固定架配合VSD可使创面引流充分,降低感染发生率,促进创面加速愈合,是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是一种有效、简易的方法。

  • 标签: 开放性骨折软组织损伤VSD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背阔肌皮瓣联合胸大肌皮瓣修复肩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背阔肌皮瓣和胸大肌皮瓣移位后瓦合修复肩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3例,供区采用直接缝合和(或)全厚皮植皮覆盖。结果术后3例皮瓣均成活,伤口Ⅰ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4年,肩关节功能均达正常,外形及功能均满意。结论背阔肌皮瓣与胸大肌皮瓣联合转移瓦合覆盖创面是一种修复肩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胸大肌皮瓣 背阔肌皮瓣 软组织缺损 肩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踝部陈旧性软组织损伤患者,分析使用体外冲击波与下肢洗伤方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进行医治的踝部陈旧性软组织损伤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冲击波1组和2组(采用不同参数冲击波治疗)、熏洗组(采用中药熏洗治疗)、联合组(采用冲击波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结果四组患者经过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治疗后一周联合组要优于冲击波1组、冲击波2组、熏洗组,差异显著(P<0.05),但是后三组无显著差异。OFAS踝-后足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升高,且一周后联合组要优于冲击波1组、冲击波2组、熏洗组(P<0.05)。结论使用体外冲击波与下肢洗伤方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踝部陈旧性软组织损伤患者效果显著。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下肢洗伤方 踝部陈旧性软组织损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复方黄柏液间断冲洗对创伤性软组织缺损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2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43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患者通过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复方黄柏液间断冲洗进行治疗,20例对照组患者仅通过封闭负压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和术后第三日后的疼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感染率(4.3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20.00%的感染率(P<0.05)。结论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复方黄柏液间断冲洗治疗创伤性软组织缺损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预防感染,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封闭负压吸引 复方黄柏液 创伤性软组织缺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D105、PTEN、VEGF3项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评价。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2015年11月~2016年2月的病理标本,其中对照组为30例正常宫颈组织,观察组为70例宫颈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的病理标本CD105标记微血管密度(MVD)情况、PTEN蛋白、VEGF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中CD105的MVD值为(1.72±2.35),观察组中CD105的MVD值为(31.28±2.46);PTEN在对照组和观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42.86%,VEGF在对照组和观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67%,77.14%。结论CD105、PTEN、VEGF3项联合检测对于宫颈癌的评估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宫颈癌 CD105 PTEN VE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