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近端舒张和排空功能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接收的19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纳入至本次试验中,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99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吗丁啉多潘立酮治疗方案,研究组则实行莫沙必利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排空状况及不同时间近端容积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排空及近端容积均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排空较对照组更高,而近端容积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期间,应用莫沙必利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排空及近端舒张,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领域不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胃排空功能 近端胃舒张 功能性消化不良 莫沙必利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间歇口管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运用情况以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鼻饲管管饲护理法,干预组患者采取间歇口管管饲护理法,对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情况、插管成功率以及患者的依从性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插管成功率以及患者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对患者采取间歇性口管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具有较强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间歇口胃管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临床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切除空肠P袢代术治疗底贲门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140例底贲门癌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以全切除空肠P袢代术治疗,对照组则应用Roux-en-Y吻合术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死亡率、5年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切除空肠P袢代术对治疗底贲门癌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胃切除 胃癌 空肠P袢代胃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间歇口腔管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护理对患者肺部感染率影响效果。方法将72例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根据收治时间划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前者实施吞咽功能训练,后者实施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间歇口腔管法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吞咽功能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肺部感染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间歇口腔管法治疗,吞咽功能可有效提高。

  • 标签: 间歇口腔胃管法 吞咽功能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切术后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92例大切术后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相对更高(P<0.05),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对更短(P<0.05)。结论为了有效减轻瘫综合征对于大切术后恢复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快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更好的维护其身心健康。

  • 标签: 胃大切术 胃瘫综合征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手术后瘫综合征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胃部手术后出现瘫综合征的以及就诊于我院的胃部手术后瘫综合征患者共计18例。对其病史、诊断、治疗方法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18例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10~42天后,均恢复动力,无二次手术患者。讨论手术后瘫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主要为精神心理因素、神经损伤、胃肠应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常用诊断方法包括胃镜检查、胃肠X线造影动态观察以及核素标记排空试验等;对于手术后瘫综合征首选非手术治疗方法,如心理治疗、促胃肠动力药、中医治疗等,均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胃切除术 胃瘫综合征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精神病理学(psychopathology)是描述患者的主观体验和行为的一种方法,是临床精神病学的核心内容。本文旨在探讨感知障碍与思维障碍所包涵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表现。

  • 标签: 感知障碍 思维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滋阴降汤治疗糖尿病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轻瘫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滋阴降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对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降汤对于糖尿病轻瘫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功能,治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滋阴降胃汤 糖尿病胃轻瘫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贲门癌近端大部切除与全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选择100例在我院普外科接受诊断和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数字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50)与实验组(n=50)。观察组采用近端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全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00%),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切除的远期疗效更加理想,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贲门癌 近端胃大部切除 全胃切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阴亏虚型慢性胃炎患者行以益汤与芍药甘草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阴亏虚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行益汤与芍药甘草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56%,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胃脘疼痛、口干、嘈杂等胃炎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研究组胃脘疼痛、口干、嘈杂等胃炎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阴亏虚型慢性胃炎患者行以益汤与芍药甘草汤治疗效果良好,缓解临床症状,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益胃汤 芍药甘草汤 胃阴亏虚型 慢性胃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检查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胃部疾病超声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超声检查,结合其他相关检查及临床分析,做出明确诊断,其中18例胃溃疡,16例胃腺瘤,10例胃粘膜脱垂,6例底静脉曲张,5例胃下垂,4例急性胃扩张,1例胃癌,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均取得较满意疗效。结论超声检查有助于胃部疾病及早明确诊断,为胃部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漏诊率,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胃超声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讨论良性肿瘤患者的诊断方法,并为良性肿瘤患者在临床治疗上提出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随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良性肿瘤患者中选出80例,观察其临床症状,其首发症状为上消化道出血,常易被误诊为胃溃疡出血,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情况和满意度等数据。结果良性肿瘤症状无特异表现,在临床观察后予以手术切除。在术后观察记录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等。结论在良性肿瘤患者诊断病情中观察临床反应,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明显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胃良性肿瘤 诊断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质瘤的病理特点、治疗方式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间质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患者标本送检免疫组化,其CD117(+)和CD34(+)例数分别为30例和36例,S-100和SMA例数分别为31例和30例。除去失访的十例,随访的56例中良性及潜在恶性46患者均无复发及转移;恶性10例中4例术后发生肿瘤复发转移死亡,2例因其他病因死亡,其余4例均生存良好。良性间质瘤质地偏硬,交界性及恶性间质瘤大多质地较软,常有出血坏死灶。结论胃镜+活检、免疫组化是诊断间质瘤的有效手段;良性和潜在恶性间质瘤治疗预后良好,恶性间质瘤手术治疗尤为重要。

  • 标签: 胃间质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正常情况下,排空受到神经系统、胃肠激素以及局部某些调节因子的调控。这些调控作用的失常会造成消化期和消化间期运动功能障碍而影响排空排空过程的明显加快或过慢都属排空异常,分别称为排空过速和排空过缓,临床上以后者为多见。轻瘫就是其中一种情况。本文旨在探讨轻瘫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标签: 胃排空异常 胃轻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后,其中显效29例,有效28例,治疗总有效率达95%;56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达93.3%。结论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提高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底贲门癌患者分别采用全胃切除术和近端大部切除术治疗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到2018年4月的100例底贲门癌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全胃切除术和近端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5年生存率,分析全胃切除术和近端大部切除术对底贲门癌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采用全胃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明显的高于采用近端大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并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的低于近端大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对底贲门癌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具有明显的远期临床效果,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医生推广采用。

  • 标签: 全胃切除术 近端胃大部切除术 胃底贲门癌 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抑郁障碍及焦虑障碍患者服用帕罗西汀后血脂水平,分析使用帕罗西汀对血脂变化的影响。方法100例服用帕罗西汀,无代谢疾病及其它精神疾病的抑郁障碍及焦虑障碍患者被纳入本研究。结果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随用药时间的变化②性别对血脂变化的影响③疾病对血脂变化影响。结论1.服用帕罗西汀后,总胆固醇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随用药时间而逐渐升高。2.患者性别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均有显著影响,男性患者服用帕罗西汀后血脂水平升高更加显著。

  • 标签: 帕罗西汀 血脂 临床纵向观察 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反流病的误诊原因,提出建议,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对于食管反流病的认识。方法2014年至2017年被误诊的30例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12例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6例为慢性咽炎,10例为哮喘,2例为间质性肺炎。食管反流病表现多样,没有特异性,因此临床及其容易误诊。结论临床医师应该加强对于食管反流病的认识,对于长期表现为胸痛、咽喉不适以及哮喘等症状的患者在诊断的时候应将食管反流病纳入其内。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误诊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原发性淋巴瘤手术的临床探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淋巴瘤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其中16例患者进行全切除,18例患者进行远端大部分切除,14例患者给予近端大部分切除,4例患者采用楔形切除。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52例患者治疗效果分析,实践证明,总有效率为90.65%。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了解手术治疗的效果。结论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复杂,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方式治疗,避免病症恶化。

  • 标签: 原发性 胃淋巴瘤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结合治疗食管返流性咳嗽临床疗效。方法以2016年1月-12月为时间区间,选择64例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2例,分别予以奥美拉唑常规西医治疗、奥美拉唑联合自拟和降逆止咳汤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93.7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返流性咳嗽患者,予以中西结合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病情复发率,效果显著,推广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胃食管返流性咳嗽 中西结合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