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0急救护理工作中针对常见隐患有效防范方法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1日到2017年7月1日收治的252例120急救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52例患者随机分为各126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来护理对照组患者;对于观察组患者,除了运用常规护理方法以外,再辅以急救护理常见隐患防范措施,最后通过向所有患者发放文件的方式得到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打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打分比对照组有明显提升,此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120急救护理过程中,运用常见隐患防范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120急救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 标签: 120急救护理 常见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对已经出现过的安全隐患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策,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及治疗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研究比较,观察组安全隐患发生率为1.95%,对照组为15.38%,观察组安全隐患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75%(158/16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88.75%(142/16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针对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项安全隐患,针对各项隐患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有效防范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呼吸内科,护理 安全隐患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也在迅速的提高,给广大的劳动人民带来了福音,但是也给医院带来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交叉感染,交叉感染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影响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也为医患矛盾埋下了伏笔。供应室负责全院无菌物品的回收与发放,其重要性无可置疑,它不仅代表着医院的医疗技术发展水平,其运营的稳定性也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所以只有供应中心运转正常,医院的秩序才能顺利进行。本文从人员、管理以及工作流程三方面对供应室工作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以此提出一定的防范措施,为控制医院交叉感染问题、创造安全、便捷、和谐的医疗环境提供参考。

  • 标签: 医院供应室 风险管理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常见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针对我院妇产科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实际工作,在患者住院全过程实施流程环节管理,落实各项护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主要存在于病人、护士、医疗护理技术、药物因素及消毒隔离等方面。结论通过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减少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感染性疾病科的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把我院从2016年3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当做此次研究的观察样本。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把这100例患者分成试验组50例与参照组50例患者。参照组50例患者的护理模式是常规感染护理程序,试验组50例患者的护理模式是目标性监测模式。把两个组患者的漏报率、再次感染率、排名前三位的感染病原体类型、护理风险因素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50例患者的漏报率、再次感染率分别是2.00%(1/50)、4.00%(2/50),与参照组50例患者的14.00%(7/50)、16.00%(8/50)比较,均明显更低,两个组以上数据比较均得出P小于0.05的结果,有进一步探析的价值;100例患者最易感染的病原体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与感染相关的因素有泌尿道插管感染(35.00%)、滥用药物(23.00%)、护理差错(17.00%)和自身基础疾病(25.00%)。结论影响感染性疾病的因素有很多,临床上应用目标性监测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发生率,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风险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眼睛具有十分精细和脆弱的生理结构,较小的损伤也会对眼睛产生极大影响,例如视力衰弱、视力下降等,严重者会出现失明的情况,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使其生活质量降低。为此,加强对眼科患者的有效护理十分关键。本文对在2016年5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眼科患者在眼科护理中的存在的相关不安全因素进行探究,并分析有效的防护措施。观察护理对策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与护理对策实施前护理满意度(83.4±2.5)分相比,护理对策实施后护理满意度(96.5±1.6)分较高(P<0.05)。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应对眼科护理中的风险,能够有效增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十分显著。

  • 标签: 眼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尽可能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率。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下半年从急诊转到其它科室危重症患者23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转运,观察组在分析转运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提高护理干预能力,加强转运前、中、后安全护理,比较两组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情况及接收科室对转运安全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共出现4例意外,意外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共出现9例意外,意外发生率为7.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转运实施过程,可有效提高危重症患者转运的安全性。加上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医患关系,减轻病人心理痛苦,为患者进一步配合治疗打下基础。

  • 标签: 危重病人 转运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安全因素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防范对策。方法选取122例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参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对血液透析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防范。结果参照组的满意率为88.52%,在护理风险率为6.56%,观察组满意率为98.36%,在护理风险率为1.64%,两组相比,差异非常大(P<0.05)。结论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正确化、规范化,能有效的确保患者的透析安全性,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不仅可以提升患者的生命安全,还可使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更加完善,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 标签: 防范和对策 血液透析护理 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儿科收治的患儿为本次分析资料,随机抽取其中119例患儿,调查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并分析有效的防范对策。结果护理人员沟通技巧不足、患儿及家属表述不清、护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儿科患儿护理难度大、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等因素均能够引起儿科护理细节纠纷,其中以儿科患儿护理难度大引起的护理纠纷比例最高,达到87.39%。结论针对护理纠纷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优化,在儿科护理中采取细节护理措施,并护理的各个细节处防范护理纠纷,促使儿科护理质量不断提升,为患儿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 标签: 儿科护理细节 护理纠纷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真实的产房护理中突发或常发不良事件以及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宏观的分析,从而对症下药采取适当的防范计划,改良产房护理的缺失。方法将我院2015年2017年出现产房护理的不良事件,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工作年限等进行整合分析。结果从调查结果显示,产房不良事件的起因具备护理人员工作能力不足与沟通不畅等多重因素,工作年限较少、初级职称和学历不高的护理人员发生产房不良事件,及后期未及时处理安抚家属情绪,甚至产生与产妇或家属正面冲突的情况较为多见,相对的工作年限较长,职称较高与学历较高的护理人员出现产房护理不良事件的几率较低,其中还包含其他的外在因素影响。结论引起产房护理不良事件的因素不可一概而论,应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及时调控不良事件的蔓延机会,舒缓产妇的情绪避免出现心灵与身体的创伤,将产房不良事件造成的影响第一时间降为最低,减少病患对医院的不良反馈。

  • 标签: 产房护理 不良事件 分析及防范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手术室护理的具体风险因素和相应防范措施,本文从我院2017年度收治的手术室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顺序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40例手术室患者。对照组手术室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试验组手术室患者采用护理标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手术室患者对护理风险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发生率。结果显示试验组手术室患者对护理风险知识的总掌握率为92.5%,对照组手术室患者对护理风险知识的总掌握率为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分别为2.5%和5.0%,对照组手术室患者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为17.5%和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手术室患者护理过程中针对护理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标识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风险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风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监护病房冠心病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46例,应用风险管理干预方法)和对照组(46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监护病房冠心病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临床护理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监护病房冠心病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监护病房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监护病房冠心病患者的风险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有效率,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 标签: 冠心病 监护病房(CCU) 护理风险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分析其预防及防范处理。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一年内所收治的妇产科患者100例,并将以50对50的比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中给予患者正常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处理,而对照组患者则不采用风险防范措施。结果经过不同的实验组对患者的护理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风险防范的实验组在总满意度与医疗失误发生率等方面投都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妇产科护理由于各项原因存在着一定风险,为降低风险的发生度,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防范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总体满意程度。

  • 标签: 妇产科护理,风险预防,防范处理,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病人护理风险以及对其进行护理过程中的防范措施。方法对老年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风险问题进行评估,找出风险因素,进而进行安全护理管理,并对比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未进行风险管理的患者与2016年10月-2017年8月进行风险管理干预的患者的护理结果,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基护次数为(14.28±6.07)d、(53.10±20.61)优于对照组(19.91±10.37)d、(26.88±11.32),观察组护理差错、意外事件、护患纠纷、并发症、死亡率分别为0.50%、0.50%、0.25%、4.25%、0.75%低于对照组3.25%、3.25%、3.00%、10.25%、3.00%,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病人患者中进行护理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并增加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老年病人 老年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如何加强病案管理,着手解决医疗纠纷。方法于成都选取两家基本情况相差不远的医院作为研究对象,加强其中一家医院的病案管理,另一家医院不做任何处理。统计2015年01月01日-2016年01月01日内两家医院医疗纠纷发生的情况、满意度和意见。结果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加强了病案管理的医院医疗纠纷明显少于另一家医院,满意度也有所提高。结论加强病案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机率,是防范医疗纠纷的一项有效措施。

  • 标签: 医疗纠纷 病案管理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总结麻醉复苏室的护理隐患,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方法抽取我院麻醉复苏室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间出现安全隐患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临资料,总结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非计划性拔管、感染控制不当、监护不到位均可引发麻醉复苏室意外情况,影响麻醉效果,予以针对性防范措施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针对麻醉复苏室安全隐患提出相应防范措施可明显减少意外情况,提高护理安全程度,减少护患纠纷。

  • 标签: 麻醉复苏室 护理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眼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眼科护理中出现的34例不良事件,对这些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结果在眼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34例不良事件主要为患者伤口裂开、用药出现错误、医患沟通不当、意外跌落以及其他等。结论在眼科护理工作中,容易发生不良事件,因此,应重视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眼科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随着我院规模的扩大,外科病床的增设,各种新手术的开展,手术室的工作量越来越大,而手术室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也越来越多。所以如何意识这些危害及时采取有效可行的防范措施,对护士自身的健康及医院的护理工作都是极其重要的。

  • 标签: 手术室/人力 职业病/预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