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联合腹腔镜手术诊治宫内外复合妊娠的临床疗效,对治疗时机的把握具有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确诊为宫内外复合妊娠的 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结果是超声诊断的全面性、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内外复合妊娠的可行性、二者结合的时效性和产科结局。结果宫内外复合妊娠 18例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 15例,其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4例,另盆腔妊娠 2例,卵巢妊娠 1例。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在这些患者中, 16位患者分娩了 17例健康的婴儿, 1位患者孕早期胚胎停育,另 2例处于妊娠中期。结论经验丰富的妇科医师和超声科医师协同诊治是治疗宫内外复合妊娠的高效且安全的处理方式。

  • 标签: 超声检查 腹腔镜手术 宫内外复合妊娠
  • 简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是腕部最严重的一种损伤,占腕部损伤的3%~5%,若得不到早期治疗,将对腕关节功能造成较大影响[1],因此,有必要加深对此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1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27例,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20~54岁。

  • 标签: 舟骨 月骨 脱位 X线摄影术
  • 简介:目的:探讨同步辐射类同轴相衬成像在人乳腺癌离体标本中的应用。方法:12例乳腺癌标本经4%甲醛溶液固定后,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hanghaiSynchrotronRadiationFacility,SSRF)X线成像与生物医学应用光束线站(BL13W)上进行同步辐射类同轴相位衬度二维及三维成像,最后行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将所得影像学资料与病理学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物像距为100cm、能量为13keV时,图像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衬度分辨率。类同轴相位衬度二维及三维成像均可在无对比剂条件下清晰显示肿瘤新生血管,最小肿瘤血管直径约9μm。结论:同步辐射类同轴相位衬度成像可检测人乳腺癌标本中的肿瘤新生血管,清晰观察肿瘤血管的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为研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机制及各种干预或治疗措施对肿瘤血管的影响提供了检测和监测方法,具有很高的医学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血管生成 同步辐射类同轴相位衬度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医院儿科 2015年 4月~ 2016年 4月出现的 32例护理安全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结果:护理人员因素中服务态度差、责任意识低及操作水平低,是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患儿及其家属因素中认知度不足及不配合护理,是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环境差也是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影响因素。结论:加强儿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监控力度,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避免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儿童的就医安全,推进儿童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儿科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建议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医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一门普通专业课,实习安排周期较短,会出现一些问题,就这些问题做出整合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办法以供参考。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核医学科 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消化内科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管理应用效果。方法:2018 年中医内科就诊数共计 7 9 2 0 例,用 药管理使用

  • 标签: 中医治疗 内科疾病 安全用药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构建肾内科安全用药流程,并分析其对用药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7年在肾内科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为实施前; 2018在肾内科实施用药流程改造,成立安全用药管理小组,对既往用药流程进行分析,寻找安全隐患和流程弊端,针对性地进行环节调整,实现流程再造,管理小组做好监控管理,确保安全用药流程的落实,为实施后。统计不同时期肾内科用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采用考核形式了解不同时期护士对安全用药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结果:实施后肾内科用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用药相关护理差错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 0. 05);实施后肾内科护士安全用药知识考核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实施前(P< 0. 05)。结论:构建完善、科学的安全用药流程,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安全用药认知水平,减少了相关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肾内科 安全用药 护理管理 流程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ultrasound-guidedfine-needleaspirationcytology,US-GFNAC)检查过程中,针尖与结节移动状态对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40例,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恶性组患者80例,良性组患者60例,记录各结节的一般参数,包括结节大小(长径、短径)和部位(上极、中极、下极)。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甲状腺US-GFNAC检查。在US-GFNAC检查过程中,测量针尖移动距离(D1)、结节移动距离(D2)、针尖在结节中相对移动距离(D3),分析结节移动状态与良恶性的相关性。结果:两组一般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D2、D3与结节大小和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D2、D3与结节良恶性显著相关(P〈0.05);D1与良恶性结节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良性组比较,恶性组D2增大,D3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D2、D3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分别为0.951、0.938。结论:在US-GFNAC检查过程中,甲状腺结节移动状态与结节的良恶性存在相关性,可通过结节移动特征辅助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活检 超声检查 移动距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说明实验室安全策略。方法:主要分析当前实验室制度问题、工作人员意识情况、管理等情况,根据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放哪,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结果:实验室存在的问题较多,像管理制度缺失、检验员的意识有待提升、清洁情况不彻底、设备管理及放置不合理等,存在众多不安全的因素,影响实验室的安全性。结论:通过加强多项管理。其涵盖制度化、知识化、检验员能力情况、监护化等,安全预防的效果明显。

  • 标签: 医学检验实验室 安全现状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如何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以防范医疗风险。方法: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在诊疗服务过程中需要遵守各种管理制度,提高技术水平,在服务过程中时刻以患者为中心。结果与结论: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能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服务质量,防范医疗风险。

  • 标签: 基层医院 医疗质量 医疗风险 服务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小动物SPECT/CT日常质量控制。方法对影响和衡量小动物SPECT/CT显像质量的近场均匀性(NFF)模型、Jaszczak模型、SPECT定量模型、CT几何校正和Hounsfield模型进行测量及校正。结果NFF性能指数(FOM)均<20,4个探头分别为13.38、15.46、16.06和13.08。Jaszczak模型给出的分辨率为1.1mm。当孔板为ATP102,核素为99mTc和125I时,SPECT定量因子分别为0.00229和0.00643;而当孔板换成ATP108时,定量因子分别为0.00195和0.00401。CT几何偏差在±0.5mm内,Hounsfield值在各种条件下均达到要求。结论系统整体性能稳定,各项测试均达到要求。

  • 标签: 小动物SPECT/CT 质量控制 日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提高因素及相应对策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医学检验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采用常规质量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在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检验产生差错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检验结果的差错率和患者满意度分别为4.3%、93.6%,对照组分别为19.1%、78.7%,观察组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医学检验质量提高的因素主要有检验设备、沟通缺乏、素质不足等,针对存在的影响因素,加强质量控制,有利于减少检验差错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医学检验 影响因素 质量控制 对策
  • 简介: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具有操作简单、数字影像清晰度高、曝光宽容度大、后处理功能强等优点,现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我院自2002年引进美国柯达CR-900系统以来,开展了一系列质量控制工作.如针对IP对CR影像质量的影响、CR伪影的认识和处理、激光打印机对CR影像质量的影响等问题开展工作,积累了一些直接认识和体会,现小结归纳如下.

  • 标签: 计算机X线摄影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诊断和治疗是医学检验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医学检验中,要确保技术质量,必须要保证提供的检验数据精确,解决需要从医学检验人员自身做起,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加强医学检验中的沟通,加强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从多个方面着手该问题。

  • 标签: 医学检验 技术 质量管理 现状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骨折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选择113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防范组。给予两组常规护理、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结果防范组不安全因素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脊柱骨折 手术室护理 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药剂科服务质量改进及其对医患关系产生的影响。方法以盲选方式划分本院药剂科接诊的对象280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服务及服务质量改进;比较两组对服务满足度、对药师满意度、取药时间、医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服务质量改进后观察组患者对服务满足度总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药剂科服务 质量改进 医患关系
  • 简介:肩关节疼痛常见于肩部创伤、炎症、退行性变、血管性病变或者头颈部疾病[1]。由于肩关节结构复杂,常规X线检查仅能较好地显示肩关节骨性结构[2];CT虽能较好地显示肩关节骨性结构及肌肉脂肪等,但无法清晰显示关节囊、盂唇及韧带等软组织结构[3];MRI以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多平面成像等优势成为肩关节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肩关节病变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肩关节 磁共振成像 扫描技术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尝试在医学影像学示范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弥补传统示教课固有的缺陷,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方法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选取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学生171人,分为研究组(91例)和对照组(80例)。研究组采用翻转课堂示范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教学。于试验结束后2周进行阅片考评,8周后进行该门课程的期末考试,并以问卷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调查。结果研究组学生测试成绩及期末总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学生更喜欢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微视频。结论在医学影像学的示范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较传统教学模式,不仅可改善学生对知识重难点的掌握,也培养了学生利用检索工具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 标签: 诊断显像 教育 医学 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 微视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细胞检验在临床医学检验中控制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该院实施血常规检验的健康体检者 80例,均予正规的血液细胞检验,通过分析血液细胞检验结果,观察不同检验流程对实际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 1∶5000血液稀释比例的血液标本在 RBC、 WBC、 Hb、 PLT的检验结果,均低于 1∶10000血液稀释比例的血液标本;室温状态下,血液标本放置 48小时后的 RBC、 WBC、 Hb、 PLT水平均高于放置 24小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低温状态下,血液标本放置 48小时后的 WBC、 PLT、 Hb、 RBC水平与放置 24小时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液细胞检验各项环节(标本放置时长、稀释比例、存放温度等)均会对检验质量形成一定影响,应在采取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对不同环节进行严格把控,最大化确保检验结果的准备性。

  • 标签: 医学检验 血液细胞检验 质量控制 临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