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阐述神经内科视频脑电图检查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及家长依从性,分别为 97.1%及 100%、检查成功率 100%、患儿家属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满意度,分别( 95.36±1.20)分、( 96.10±1.38)分及( 94.55±2.17)分。对照组患儿及家长依从性,分别为 61.8%及 73.5%、检查成功率 61.8%、患儿家属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满意度,分别( 78.95±3.64)分、( 80.45±3.40)分及( 79.66±1.78)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神经内科视频脑电图检查中,实施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升患儿及家长的依从性,提高检查成功率。

  • 标签: 神经内科 视频脑电图检查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路径教学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神经内科实习生,例数26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26例进行分组,收取时间在2019年1月~2019年10月,分为观察组一组(13例)、对照组一组(13例),分别实施临床护理带教路径教学以及常规教学模式,将两组神经内科实习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神经内科实习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核心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带教路径教学在神经内科实习生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神经内科 临床护理 带教路径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消化内科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管理应用效果。方法:2018 年中医内科就诊数共计 7 9 2 0 例,用 药管理使用

  • 标签: 中医治疗 内科疾病 安全用药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构建肾内科安全用药流程,并分析其对用药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7年在肾内科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为实施前; 2018在肾内科实施用药流程改造,成立安全用药管理小组,对既往用药流程进行分析,寻找安全隐患和流程弊端,针对性地进行环节调整,实现流程再造,管理小组做好监控管理,确保安全用药流程的落实,为实施后。统计不同时期肾内科用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采用考核形式了解不同时期护士对安全用药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结果:实施后肾内科用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用药相关护理差错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 0. 05);实施后肾内科护士安全用药知识考核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实施前(P< 0. 05)。结论:构建完善、科学的安全用药流程,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安全用药认知水平,减少了相关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肾内科 安全用药 护理管理 流程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患者病种数量的增加,在临床上使用各种类型的抗菌药物已慢慢成为常态。而在急诊内科中,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较高,不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容易使患者产生耐药性,影响对患者的治疗。

  • 标签: 抗菌药物 急诊内科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方法择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6月时段内收治的5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整理,评估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再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结果500例心血管内科病患者中,存在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的患者为34例,总发生率为6.80%,依次为药物剂量用法不合理>诊断及用药不合理>忽视禁忌证>配伍不合理>抗菌药使用不合理。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治疗中,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频繁出现,应逐步增强重视度,通过用药监管的方式,降低或预防用药不合理问题。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临床用药 常见问题 整改措施
  • 简介:摘要:分析口腔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8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口腔内科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口腔内科常见疾病诊断及处理进行总结。结果:60例患者中17例为牙根尖周病,16例为龋齿,8例为牙周病,16例为牙髓病,3例为其他疾病,经对症治疗,56例为显效,2例为有效,2例为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6.67%。结论:常见口腔疾病包括牙根尖周病、龋齿、牙周病、牙髓病等,通过临床诊断采取对症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确保口腔健康。

  • 标签: 口腔内科 疾病诊断 口腔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所接纳的偏头痛患者58例,采用双盲、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29)和研究组(n=29)。常规组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方式,研究组使用中医辨证治疗方式,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P

  • 标签: 中医内科 辩证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神经胶质瘤临床少见,约占脑部肿瘤的0.5%,以儿童期发病为多见,大部分视神经胶质瘤发生于20岁内[1].本文收集山东省肿瘤医院自1994年1月至2004年4月期间病理及临床资料完整的10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视神经胶质瘤 CT MR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中医内科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以1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例,按照患者的病情不同分成中医组(84例)和西医组(84例),西医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中医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类型,然后进行对症治疗。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西医组,(P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中医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MRI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MRI特征。结果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57岁,平均48.63岁。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者7例、乳头溢血者1例。术后病理均为乳腺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8例患者MRI表现主要为:单发,等信号卵圆形团块,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肿块样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流出型为主,峰值强化率平均值为111%。结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MRI有一定特征性,但确诊需依赖病理、免疫组化检查。

  • 标签: 乳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癌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明确的诊断是创伤性神经损伤获得最佳治疗方法和预后的关键。根据不同检查方法反映的神经功能改变、损伤部位及神经形态学变化等信息,可评估神经损伤的性质、程度。该文综述了神经电生理、临床检查、超声及MRI等目前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主要检查方法在诊断、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超声 磁共振成像 神经电生理
  • 简介:目的:分析腹膜后神经鞘瘤的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及良恶性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神经鞘瘤16例,男12例,女4例,平均年龄46岁;良性10例,恶性6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大多数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位于腹膜后;肿瘤呈完全实性5例,完全囊性8例,囊实性3例。恶性病变较大而不规则。平扫3例可见钙化。增强扫描16例强化均不规则。3例周围组织可见侵犯,1例可见椎体转移。结论:腹膜后间隙发生、有明显囊变、增强扫描呈斑片状渐进性强化应考虑神经鞘瘤,CT检查对本病诊断及良恶性鉴别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腹膜后肿瘤 神经鞘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肾上腺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MSCT表现,以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MSCT表现,其中嗜铬细胞瘤12例,节细胞神经瘤4例,神经纤维瘤3例,神经鞘瘤1例。结果:12例嗜铬细胞瘤均呈类圆形,边界清楚,其中6例伴有囊变,增强扫描动脉期均有明显强化;4例节细胞神经瘤形态不规则,呈嵌入式生长,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轻度强化;3例神经纤维瘤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具有延迟强化特点;1例神经鞘瘤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结论:肾上腺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动态增强扫描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神经纤维瘤 神经鞘瘤 神经节瘤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在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共计 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的临床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研究组患者根据其情况进行对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左室射血分数和 B型脑钠肽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比组,研究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和 B型脑钠肽等数据均要低于对比组的相关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急诊内科中进行对症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机体情况,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急诊内科 对症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将近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 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进行治疗。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并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显著高于对照组 的 70.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0%(4/5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8.0%(9/50) ,上述两组指标差异均具备 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化内科门诊 胃食管反流病 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神经营养性关节病又叫神经性关节病或夏科氏关节,是一种因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疾病引起的感觉障碍或因连续的创伤造成的关节病。本文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神经营养性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与神经损伤部位的对应关系,旨在提高X线平片、CT及MRI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 标签: 关节病 神经原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依帕司他片对治疗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7年我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及糖尿病神经并发症患者,给予患者依帕司他片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在给予患者3个月治疗干预之后,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与治疗前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糖尿病神经并发症患者依帕司他片药物治疗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能够对病情起到延缓和治疗作用,并且药物治疗安全性比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依帕司他片 糖尿病 神经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结合肌电图诊断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6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均采用肌电图及超声结合肌电图进行诊断。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按超声结合肌电图诊断评估情况,对照组仅按肌电图诊断评估情况。比较2组病情评估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率为98.96%(95/96),高于对照组的91.67%(88/96)(P〈0.05)。观察组中运动、感觉功能恢复等级优者分别占93.75%(45/48)、95.83%(46/48),对照组运动、感觉功能恢复等级优者分别占79.17%(38/48)、83.33%(40/4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结合肌电图可优势互补,能够有效提高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率,且能更精确分析神经损伤程度,便于制订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超声检查 肌电图 周围神经损伤 诊断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