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球孢子菌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很难培养到病原菌,因此该疾病的诊断困难。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是检测脑脊液中球孢子菌抗体,但在部分患者,特别是免疫缺陷的患者,常常检测不到抗体。球孢子菌抗原(CAg)的检测是真菌性脑膜炎检测的另一手段,其诊断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检测CAg的试剂盒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研究者曾在尿液中使用这种检测方法,

  • 标签: 球孢子菌 抗原检测 脑膜炎患者 酶联免疫吸附法 真菌性脑膜炎 试剂盒
  • 简介: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点,以提高埘该病的正确诊治率。方法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06年7月-2009年10月收治的65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65例结核性脑膜炎多呈慢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仍以发热、头痛、呕吐为主,脑脊液改变以压力高、白细胞高、蛋白升高、低葡萄糖、低氯为主。49%合并颅外结核。头颅CT或MRI检查异常11例,表现为脑积水、结核瘤、脑室扩张、多发病灶等。经正规抗结核治疗,52例患者治疗后好转,10例未见好转,自动出院或转院治疗,3例死亡。结论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CT或MRI检查、是否合并颅外结核感染以及正规抗结核治疗是否有效,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依据。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分析 脑脊液 诊断 预后
  • 简介:布鲁菌心内膜炎是布鲁菌病少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发生率不足2%,但却为导致布鲁菌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报道2例布鲁菌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以望增加对这一少见病的认识。

  • 标签: 布鲁菌病 心内膜炎 马耳他布鲁菌
  • 作者: 刘凤芬
  • 学科: 医药卫生 > 治疗学
  • 创建时间:2022-10-19
  • 出处:《系统医学》2022年第2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总结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3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并在治疗的全过程对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溶栓治疗,并收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有效的方法,同时在溶栓期间给予精心的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脑梗塞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脑梗塞;观察与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感染性角膜炎的病原菌谱特征,提供感染性角膜炎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为感染性角膜炎患者的角膜溃疡刮片或术中切除的角膜溃疡组织标本资料,对普通细菌及真菌培养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感染病原菌谱的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1046例(只眼)的角膜溃疡标本培养阳性率为35.3%。分离的病原菌以真菌为主(53.1%),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31.2%)、革兰阴性杆菌(11.1%)及革兰阳性杆菌(4.6%);而真菌中以镰刀霉属构成比最高,为69.4%,其次是曲霉属(21.9%);革兰阳性球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50.4%)。结论该院感染性角膜炎以真菌性角膜炎多见,主要病原菌是丝状真菌,以镰刀霉属的感染为主。

  • 标签: 感染性角膜炎 病原菌 丝状真菌 分布特征
  • 简介:目的了解2005--2006年度我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病原菌谱、血清型及耐药特点。方法脑脊液细菌鉴定采用细菌培养及实时定量PCR方法。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采用荚膜肿胀试验,流感嗜血杆菌及脑膜炎奈瑟菌血清分型采用乳胶凝集法。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B法及E试验。结果入组的新生儿患者28例,脑脊液细菌检测总阳性率39.3%,大肠埃希菌6例,占21.4%,居首位,其中4例ESBL阳性。其次是肺炎链球菌,占7.1%(2例)。未检测到脑膜炎奈瑟菌。1个月至11岁年龄组90例.细菌检测总阳性率33.3%,第1位是肺炎链球菌,占16.7%(15例),其中5例培养阳性,菌株血清型为19F型,2例对青霉素中介。其次是脑膜炎奈瑟菌,占5.6%(5例),3例培养阳性,2例为A群,1例为C群。结论2005--2006年,我院收治的不同年龄组脑膜炎患儿病原菌分布有所不同,新生儿患儿病原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其次是肺炎链球菌。其他年龄组患小儿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为主要病原菌。部分菌株已高度耐药。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可提高肺炎链球菌及脑膜炎奈瑟菌检测的阳性率。

  • 标签: 脑膜炎 病原菌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血清型 耐药性 儿童
  • 简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不明原因的,以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和多系统靶器官损害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则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好发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如SLE、AIDS、糖尿病、恶性肿瘤、器官移植及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其临床表现与脑脓肿、脑肿瘤或结核性脑膜炎相似,但该病的治疗周期长,病死率高,临床上容易出现误诊而耽误病情.为了让临床医师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SLE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例报道如下.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新型隐球菌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 简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MMP家族中的一员,因其能降解细胞外基质和上皮细胞基底膜而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血脑屏障是中枢神经系统(CNS)与外周血液之间的重要屏障。在生理情况下,它能阻止血液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其他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从而保持了脑组织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脑屏障 结核性脑膜炎 单核-星形胶质细胞网络
  • 简介:细菌性脑膜炎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它分为社区和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nosocomialbacterialmeningitis,NBM),在发达国家成人中发病率为4/10万-6/10万。常见的感染原因是婴幼儿感染、局部流行和继发于中耳炎、肺炎、外伤、腰椎穿刺、脑脊液引流、神经外科手术。其中NBM是严重的医院感染,

  • 标签: 脑膜炎 病原体 危险因素
  • 简介:李斯特菌脑膜炎是由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脑膜炎,通常发生于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多通过污染的食物传播。而李斯特菌脑膜炎并发急性脑梗死更是少见于文献报道。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社区获得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脑膜炎并发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报道如下。

  • 标签: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脑膜炎 脑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病原学分布及其耐药状况,为指导临床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199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73例IE患者进行血培养,分析病原学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术前血培养及术中赘生物细菌培养总阳性率23.3%(17/73)。感染细菌以草绿色链球菌为主,其次为金葡菌、肠球菌和口腔链球菌。结论CHD合并IE病原菌菌种呈现多样化趋势,积极加强对IE患者的血培养检查和药敏试验极为重要。传统的经验性应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的观念需要改变。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原学 抗生素
  • 简介:目的总结急性肾盂肾炎合并肾脓肿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结合文献同顾性分析急性肾盂。肾炎合并肾脓肿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诊断明确,治疗及时。结果14例急性细菌性肾盂肾炎患者经抗生素治疗痊愈。结论急性肾盂肾炎合并肾脓肿应与单一的急性肾盂肾炎和伴有发热或坏死液化肾癌相鉴别,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肾输尿管返流或引流不畅的患者为发生此病的高危因素,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治愈此病的关键。

  • 标签: 肾盂肾炎 肾脓肿 细菌性
  • 简介: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感染菌的菌群变化和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外科重症监护病房163例SAP患者腹腔内胰腺与胰腺周围采集的病原菌菌群和耐药性变化。结果共检出病原菌25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7株,占77.9%,革兰阳性菌56株,占22.1%。所有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所占比率最高,以不发酵糖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别占19.8%、13.4%和9.9%,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显著增加,并出现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率分别为13.8%和13.0%,其产ESBLs株分别占45.7%和30.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革兰阳性菌比率较低,但肠球菌在胆道感染中所占比率较高(31.8%);常见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保持高敏感性。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不发酵糖菌感染率和耐药率均明显上升,胆道阳性菌感染也有增加趋势,这些都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取我院2007年3月—2009年3月住院的625例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痰液及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刷取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病原体的患者共有440例,分离到病原菌478株,以革兰阴性杆菌占首位,达65.27%,检出的病原菌群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占20.71%。真菌占14.02%,真菌中白念珠菌检出率最高(6.69%)。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严重,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率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耐药现象明显,二重感染逐年增加,且占有较大比重。临床COPD患者选用抗生素治疗时应重视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减少不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与二重感染产生。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发作期 病原体 耐药性 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武汉市儿童医院儿童急性中耳炎肺炎链球菌分离株的临床分布特点和药敏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肺炎链球菌的检测结果及药敏情况。结果146例患儿的中耳脓性分泌物共检出109株革兰阳性菌株(74.7%),其中肺炎链球菌64株,占58.7%,该菌在≤1岁、〉1-3岁、〉3岁的患儿中的检出数分别为31株(50.8%,31/61)、25株(56.8%,25/44)、8株(19.5%,8/4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73,P=0.001)。2012、2013、2014年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的株数分别为4株(25.0%,4/16)、2株(9.1%,2/22)、2株(7.7%,2/26),3年的PRSP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5,P=0.216)。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唑、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吡肟、氯霉素、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依次为:96.9%、95.3%、93.8%、84.4%、17.2%、23.4%、18.8%、4.7%、0、0。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P)对头孢吡肟、阿莫西林、头孢噻肟、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结论肺炎链球菌是该院〈3岁急性中耳炎患儿的主要病原菌,该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稳定,PRSP分离率有逐年降低的趋势。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急性中耳炎 药敏试验 儿童
  • 简介:最近的研究表明在接受万古霉素治疗的患者中,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会增加肾毒性的风险。但比较接受万古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万古霉素+头孢吡肟患者的急性肾损伤风险的研究仍缺乏。本文比较万古霉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克肟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万古霉素 他唑巴坦 哌拉西林 头孢吡肟 风险比
  • 简介:目的:探讨饮食护理+运动疗法在痛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0例痛风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饮食护理联合运动疗法。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血尿酸水平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护理+运动疗法在痛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以辅助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尿酸指标,缓解疼痛症状,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 标签: 饮食护理+运动疗法;痛风;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