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诞生于 20世纪 60年代,其最早在西方的语言教学中运用,该教学法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达到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目标。随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该教学法在医学教育、建筑教育以及社会工作教育等多个领域中都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以护理教育为例,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 标签: 任务驱动教学法 护理教育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价值。方法:将80名高职护理学生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019-03月至2019-09月)在基础护理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2019-10月至2020-04月)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结果:两组摸底考试成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出科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知识掌握度,值得应用。

  • 标签: 任务驱动教学法 基础护理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实习护生60例参与教学研究,研究过程中共采用两种教学模式,分别为传统教学模式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因此,按照教学方法的不同将护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生经过教学后的护理水平均有所上升,但相比之下,实验组护生的护理能力比对照组更优,对比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可知,实验组护生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护生(P<0.05);此外,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于儿科护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在临床护理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对实习护理人员临床实践教学评分、实习满意度的影响价值。方法:在2021.04~2022.10研究时间段内,本院30例实习护理人员予以研究样本选取,随机化分组,纳入对照组的15例护理人员,开展传统临床实践教学,实验组的15例护理人员,开展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手段。统计对比不同组别的:(1)临床实践教学评分;(2)实习满意度。结果:施行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手段后,组间各项研究数据均有积极改善价值,相较之对照组,实验组研究数据改善价值更优(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可获得显著教学效果,提升实习护理人员教学评分及实习满意度,应用价值较为积极。

  • 标签: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 临床护理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40名临床护理实习生,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取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好,可推广使用。

  • 标签: 传统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学习的两个班62名急救护理生为研究对象,一班3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一班32人,为研究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考核两班教学情况和评估教学满意度。结果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氧流量时氧气雾化吸入的效果。方法6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3组均行氧气雾化吸入1周,3次/d。各组的雾化器氧气驱动流量分别为5、8、10L/min,比较3组雾化后初次咳痰量以及雾化时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和主观感觉。结果经比较,3组患者前述的4个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不同氧流量对雾化吸入效果无明显差异,从节约成本及患者雾化时的舒适感来讲,使用5L/min的氧流量就能达到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患者 肺部感染 氧气雾化吸入 氧流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医务人员在手术室使用能量驱动平台的风险和后果。方法 通过对 2013年 -2018年,手术室能量平台安全性相关的 315篇文献进行量性内容分析,得到较为全面的信息,并且分析了这些事件的根本原因以及每种能量平台的非选择性重复操作的适应症。结果 共采用了五种不同能量平台的不良事件,其中单极电凝 231例,高级双极电凝 42例,超声设备 18例,传统双极电凝 16例,冷光源 8例。报告中的不良事件包括皮肤烧伤、绝缘缺陷、内脏烧伤或穿孔、火灾、出血以及误用。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误用、培训不完善、与购买或维修设备有关的费用等。结论 本研究阐明了能量平台使用的风险及其对后果的影响。绝大多数病例与医疗或辅助医疗小组对使用的持续误解有关,但并发症也与购买和维护这些设备的行政决定有关。

  • 标签: 手术室 能量平台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青年官兵执行多样化的军事任务,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可通过各种心理调节方法,减少其履行使命的心理应激,稳定心理状态,高效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本文主要对多样化军事任务中青年官兵心理调节方法进行阐述,希望对军人心理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参照作用。

  • 标签: 多样化军事任务 青年官兵 心理调节方法
  • 简介:[目的]探索健康教育与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7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均采用万托林溶液、普米克令舒溶液和生理盐水按医嘱定时定量以氧气作为驱动力雾化给药,观察组在用药的同时给予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氧驱动雾化吸入的疗效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病人用药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效。

  • 标签: 健康教育 氧驱动雾化吸入 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专业认证驱动下妇产科护理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分析。方法:共选取180名学生,他们均为2017年至2018年在我院的学生,将他们随机打乱,分成两个组,一组为对照组,采取惯例的教学护理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加入新定制的改革方案,之后对他们进行为期一年的记录。结果:通过一系列比较发现,观察组的各项数据都要高于对照组,从学生的表现和反馈上评估,前者理论和实操的综合分数为88.69分,后者则为69.74分,两组对比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以往的护理实训进行专业认证驱动改革,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理论和实操能力,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有利于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 标签: 专业认证 妇产科护理实训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小儿肺炎护理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72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6例。常规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是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氧气适驱动雾化吸入,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以及家属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以及家属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远洋卫勤保障任务中护理人员岗前训练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参训人员实施岗前训练,包括战备职能教育、军事体能训练、卫勤技能训练、护理岗位轮训和多元文化护理知识学习。结果通过岗前训练,护理人员出色完成了多项远洋卫勤保障任务。结论对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系统的培训,是完成远洋卫勤保障任务护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医院船 卫勤保障 岗前训练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64例脊髓损伤患者为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训练、任务导向性训练,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护理前参与能力比较(P>0.05);观察组护理后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脊髓损伤患者行任务导向性训练有利于提高其参与能力,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脊髓损伤 任务导向性训练 参与能力
  • 简介:雾化吸入给药是一种理想的给药途径,该方法能避免注射或口服给药所致的全身不良反应,达到更有效的治疗效果。目前,无创呼吸机没有自带雾化吸入装置,在给无创通气患者行雾化吸入给药时,需脱机雾化,使通气治疗受到限制。笔者对氧气驱动雾化器与呼吸机管路进行了巧妙连接,使用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 标签: 氧气驱动雾化器 无创通气 呼吸机管路 护理技术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学院2020级、2021级的100名护理专业学生,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项目驱动教学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的急救护理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知识考察分数、实操分数以及课程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学习积极性、合作能力评价等均提高明显,两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项目驱动教学法 高职护理专业 急救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针对50名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研究,将他们分到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施综合护理的研究组,每组各25名患儿。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平喘时间、止咳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氧驱动雾化吸入 护理效果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任务强化性锻炼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影响。方法将80例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吞咽治疗,对2组患者均进行防治张口困难的教育,教育内容完全相同,但锻炼强度不一样。对照组患者随自己意愿锻炼,观察组患者必须按要求的强度完成锻炼任务。分别在治疗前、锻炼半年后对2组患者进行张口困难程度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张口困难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44,P=0.731);锻炼半年后,2组患者张口困难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观察组好于对照组(Z=2.251,P=0.024)。结论对患者的锻炼无明确强度规定,患者难以持之以恒,治疗效果参差不齐。对患者的锻炼进行明确的强度要求,按要求规范正确地完成锻炼,则能更有效地防治张口困难的发生。

  • 标签: 鼻咽癌 张口困难 强化性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内科护理教学中典型工作任务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笔者所在心内科实习的40例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采用传统带教模式的为对照组,采用典型工作任务法带教模式的为观察组。结合心内科特点,纳入本次典型工作任务的疾病是急性左心衰、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心律失常。比较两组护生临床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得分、健康教育得分、沟通能力得分、护理管理得分分别为(94.11±4.41)分、(91.12±4.41)分、(89.11±4.41)分、(90.13±4.4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是9.3175、6.3147、8.6175、7.6451,(P

  • 标签: 心内科 典型工作任务法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老年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治疗期间配合护理干预.结果:经过1周治疗,42例患者中显效36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具有较大的临床优势,细致周到的护理配合对于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老年人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