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8 个结果
  • 简介:我院手术室于2000年8月设计并制定出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手术患者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术前访视单,实施两年来,术前访视8000余位患者,收到良好效果.

  • 标签: 术前访视单 制作 应用 社会效益 人文关怀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病人心理应激的干预措施。[方法]术前1d对病人进行访视,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访视前、访视后进行焦虑值评定,并将访视前后焦虑值进行比较。[结果]访视后病人的焦虑值与访视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访视可降低手术病人的心理应激反应。

  • 标签: 术前访视 焦虑 心理应激
  • 简介:应用数字传媒技术做成访视光盘进行围术期健康宣教,可以声色并茂地凸现术前访视所涉及的知识面,让手术病人及其家属可以清楚地了解手术室环境及流程,减少手术病人术前焦虑,方便病人及家属了解手术治疗流程及相关健康知识,提高术前访视的质量和效果,减少手术室护理工作量。

  • 标签: 数字传媒技术 术前访视 健康宣教
  • 简介:有文献报道,对围术期患者进行访视,能明显缓解其压力,从而有利于身体康复。国际手术室护士协会也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2009年9月我科开始施行以病区为单位的集中术前访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手术 访视 沟通
  • 简介:摘要: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核心制度之一,是与手术患者沟通的重要渠道。如何在有限的医疗资源下开展高效的术前方式,是我国手术室领域学者们共同面临的难题。本文立足于文献,阐述了国内手术室术前访视的现状及沟通方式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手术室 术前访视 沟通方式
  • 简介:目的观察术前访视对患者手术过程心理活动的影响。方法将210例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实验组于手术前1天接受访视,对照组未做术前访视,术中观察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并记录。术后3—5d回访,分析两组患者术中肢体活动与梦境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肢体活动和梦境情况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访视的开展把过去对手术的单一配合变成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对消除和减轻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思想顾虑和恐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术前访视 心理护理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体会对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开展多模式术前访视的价值。方法:遵从护理模式差异分组,择我院 2019.5-2020.4内的 手术患者87例分为对照组( 42例, 常规术前访视)和观察组(45例, 多模式术前访视);观察护理前后两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以及术前访视时间和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A、 HAMD评分较低, P< 0.05。 观察组术前访视时间较短、满意度总分较高,P< 0.05。 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术期开展访视工作,建议采纳多模式术前访视;可有效降低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在缩短术前访视时间的同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多模式术前访视 围手术期 焦虑抑郁情绪 术前访视时间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工作内容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通过对患者术前访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使其对手术的配合程度,提升了治疗的成功率。本文从三方面对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进行重点分析,首选是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的现状,包括访视的形式方法、访视内容、注意事项,其次是术前访视存在的问题,最后是对术前访视的展望。

  • 标签: 手术室 护士 术前方式 研究现状
  • 简介:目的观察术前访视中综合护理干预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的影响,以积累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我院行择期开胸手术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在术前访视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术前访视。采用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评价2组患者术前的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前焦虑及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干预的效果与性别有关。结论术前访视中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开胸手术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缓解围手术期焦虑及抑郁情绪,尤其对女性患者,临床效果理想。

  • 标签: 开胸手术 护理干预 术前访视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术前访视与宣教对患者术前不良情绪影响。 方法 便利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某三级综合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病房访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护理术前访视与宣教,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 PSQI) 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差异,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PSQI 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术前访视与宣教,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前睡眠质量及不良情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术前访视与宣教 睡眠质量 不良情绪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份的500例择期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访视术前一日对病人进行访视,包括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及手术特点,并对手术方式、方法及结果等与病人沟通。结果:经过术前访视的病人,能以最佳的心态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同时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加强术前访视,缓解了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护士通过对病人的评估与预见,术前准备充分,术中配合到位,提高了病人和医生对手术室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 标签: 术前访视 解除焦虑情绪 手术室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了解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访视工作现状,探讨相关问题,有的放矢做好术前访视工作。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1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其术前访视工作满意度高的项目为与患者沟通交流、术前护理评估、术前访视时间等,以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相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而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术前健康教育项目中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指导术前访视,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同时,需要注重学习围手术期护理新知识与新技术,提高术前访视工作质量。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术前访视
  • 简介:[摘要]目的 初步构建SICU护士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内容。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拟定SICU护士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内容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形成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9项,三级指标29项的条目池。结论 SICU护士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内容的构建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为SICU护士术前访视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 重症监护病房,德尔菲技术,术前访视
  • 简介:摘要:在开始探讨手术室护士执行手术前访视的基本规范之前,我们需要先熟悉他们的个人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了更深度地理解手术室护士执行手术前访视的主要规范,我们需要研究手术的初步步骤,并对手术病人、病人的亲属以及所有参与手术的人员进行调查,以便及时汇总手术的经验和积累手术的成果。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实施术前访视 内容标准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教学干预对手术室护生术前访视护理记录规范的影响。方法将术前访视记录表作为护理记录资料应用于2001级的36名护生,干预前后护生各完成护理记录10份,共计720份,带教老师对其术前访视护理记录情况进行评估、干预和总结。结果干预后护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合格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教学干预对护生术前访视护理记录有效,临床带教中需要强化护生的法律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提高其对护理记录重要性的认识。

  • 标签: 护生 护理记录 干预 临床教学
  • 简介:目的观察视频访视宣教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ICU术前访视的效果.方法将102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需入住ICU的患者按STATA/SE10.0统计学软件生成的完全随机表随机分成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用视频宣教方法进行术前访视,对照组采用口头宣教方法,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访视内容知晓测评问卷、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调查.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焦虑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访视内容知晓率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宣教与口头宣教相比较,在访视内容的知晓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上存在优势.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 ICU 术前访视 视频宣教
  • 简介:[目的]应用Delphi法构建手术室术前访视工作模式,以实现术前访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为手术室实施术前访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研究主题确定咨询专家人选,采用Delphi法对23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调查,问卷最后设置开放性问题,进一步了解专家对表中未提及内容的意见和建议。[结果]专家组成员大部分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工作年限24.55年±14.08年;两轮咨询问卷回收率均高于80%,专家权威程度均为0.89;根据设定的重要性得分均数和变异系数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指标30项,构建一套规范的术前访视的工作模式,主要包括:术前访视的执行者、术前访视的时间、术前访视的内容、术前访视的方式、术前访视的对象5个主要部分。经过两轮咨询后,专家协调系数为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家代表性强,积极性高,权威程度、协调性较好,此次Delphi法筛选出的指标符合构建术前访视工作模式的需要。

  • 标签: 术前访视 DELPHI法 工作模式
  • 简介: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举证责任倒置”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发后,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术前访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手术病人具有术前心理活动复杂,了解手术治疗效:果迫切,对医护关爱程度、心理支持敏感等特点。手术室护士通过术前访视,让病人及其亲属了解手术治疗的基本情况、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手术室环境等,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使病人对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有所了解,并可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我院手术室2002年1月-2004年6月开展术前护理访视,现将访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术前访视 围手术期 护理 术前护理访视 心理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 2019年 2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患者 中,随机抽取 16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 80例,参照组 80例。研究组进行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护理 ,参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 ,两组在护理前 后进行 SAS 量表 的及时评价 ,对比不同护理服务的护理 效果。结果: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高于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护理 对行手术治疗患者 的不良反应防治 有积极的作用,有着更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术前访视 术后随访 手术室护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