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预防亚低温治疗患者骶尾部皮肤受损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9月行亚低温治疗患者86例,随机分组,实验组对43例患者进行了骶尾部皮肤的护理干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进行常规的皮肤护理,观察患者骶尾部皮肤情况,统计皮肤受损的发生率。结果43例实验组患者无骶尾部皮肤受损发生,而43例对照组患者有5例发生不同程度的骶尾部皮肤损伤。结论通过对亚低温治疗患者的皮肤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避免了骶尾部皮肤受损的发生,且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亚低温治疗 骶尾部 皮肤受损 3M聚酯泡沫敷料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脊髓损伤患者压力应对方式的因素及其相关。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广州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脊髓损伤住院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脊髓损伤压力应对量表、简式简明心境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拒绝与否认维度中,家庭经济主要来源、愤怒-敌意为显著影响因素,能解释其65.2%的变异量;面对维度中,婚姻状况、排便情况及年龄为显著影响因素,能解释其43.8%的变异量;幻想维度中,迷惑-混乱情绪、病程为显著影响因素,能解释其52.1%的变异量;依赖与妥协维度中,自理能力、年龄、损伤程度、损伤结果及生育情况为显著影响因素,能解释其79.6%的变异量;寻求支持维度中,居住地、性别、日常照护、支持利用度为显著影响因素,能解释其47.9%的变异量;合理化维度中,精力-活力情绪、家庭人均月收入及受教育程度为显著影响因素,能解释其50.9%的变异量。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压力应对方式的运用受个体不同因素的影响。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干预,以协助患者调整压力应对方式,提高压力应对水平,使其顺利回归社会。

  • 标签: 脊髓损伤 压力应对 心理状态 社会支持
  • 简介: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血液透析患者40例,将其随机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照组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的皮肤瘙痒疗效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TH、β2-MG、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Ca、P、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维持血液透析,可以清除炎症因子以及中大分子毒素,从而改善其皮肤瘙痒症状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 作者: 石红鸽苏文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元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脊柱外科进行脊柱脊髓损伤住院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在护理前后的残余尿量、尿白细胞计数、尿细菌计数、导尿次数以及患者满意度五个方面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尿白细胞计数和尿细菌计数均有明显减少,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更优,其差异也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需要进行导尿操作,护理后两组患者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方式和态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元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残余尿量、尿白细胞计数、尿细菌计数和导尿次数,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简介:[目的]调查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原因。[方法]采用疲劳与压力检测系统和大学生压力量表对江苏某大学825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压力均处于轻度水平,男生压力均略高于女生,贫困生压力均高于非贫困生;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主客观压力分布不同(P〈0.05)。[结论]大学生心理压力处于轻度水平,不同类别大学生压力存在差异,学校应采取相关措施预防大学生心身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压力 影响因素 自律神经机能 疲劳与压力检测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零感OT-MI型一次使用吸氧装置在颅脑损伤吸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使用传统湿化瓶进行氧疗,观察组使用零感OT-MI型一次使用吸氧装置进行氧疗,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湿化液及吸氧管路内容物细菌培养阳性结果。结果:观察组湿化液及吸氧管路内容物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量表中各项目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零感OT-MI型一次吸氧管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的氧疗,能有效减少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减少院内交叉感染几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 颅脑损伤 吸氧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幼儿上肢术中止血带安全、有效的压力值。方法检测56例幼儿指动脉搏动消失时上肢止血带压力、最低上肢止血带压力,在此基础上探索达到最低稳定止血效果的压力范围,观察年龄、性别等对上肢止血带有效压力的影响,并观察可能的止血带损伤。结果最低止血压力为20kPa但术中止血效果不稳定。男、女幼儿及各年龄段指动脉搏动消失时止血带压力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最低稳定止血效果的压力值为21kPa,〉3-4周岁、〉2-3周岁与10月-2周岁幼儿组达到稳定止血时止血带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儿安全、有效的上肢止血压力为22-25kPa。

  • 标签: 幼儿 上肢 止血带 压力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肤瘙痒疼痛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8例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患者的皮肤瘙痒情况进行比较,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皮肤类型、气候及温度、疾病及过敏、生活习惯及精神状况患者瘙痒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温、合并肝和肾或代谢功能疾病及过敏、洗澡温度过高、使用碱性洗涤剂、食用海鲜及辛辣饮食、精神压抑或紧张均是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肤瘙痒疼痛的危险因素.结论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肤瘙痒疼痛与低温、疾病及过敏、生活习惯、饮食以及患者精神因素均存在一定关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寻常型鱼鳞病 皮肤 瘙痒 疼痛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的患者100例,按照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分为两组,DM组:2型糖尿病无神经病变组50例;DN组: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50例。使用比利RS-SCAN鞋垫式足底压力平板式测试系统测试各组研究对象足跟内侧、足跟外侧、足弓、第1~5跖骨头、拇趾、第2~5趾共10个部位的动态压力变化。结果:DM组与NC组患者足底各部位峰值压力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N组患者足底M2,M3,M5,MF峰值压力与DM组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表现为左右足M2,M3,M5峰值压力增高,MF峰值压力降低。结论:相比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足底部分区域的压力异常,因此对此类患者应尽早检测足底压力变化,以便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为糖尿病患者实施早期、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

  • 标签: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足底压力 变化
  • 简介:目的研究正念减压疗法对择期手术患者压力知觉和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6月择期手术患者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术前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正念减压疗法。比较两组术前压力知觉量表(CPS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术前CPSS、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3d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择期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正念减压疗法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压力知觉水平,并改善其负面情绪。

  • 标签: 正念减压法 压力知觉 术前焦虑 抑郁
  • 作者: 张敏金佳姜习凤张倩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及心理干预对于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修复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修复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临床护理+心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痊愈率(73.2%vs.42.8%)相对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相仿,其膝关节Lysholm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其膝关节Lysholm评分明显增加(P<0.05)。组间对比,研究组在治疗各阶段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相对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膝关节疼痛程度相近,其SAS评分和NR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膝关节疼痛程度均得以明显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和NRS评分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修复术围术期护理当中,加强心理干预,强化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快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人性化关怀在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4例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病人采用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关怀,两组均于干预14d后进行疗效评价、白蛋白与总蛋白检测、降钙素原测定,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感染、腹泻、出血、凝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14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87.2%;并发症发生率为6.4%,低于对照组的34.0%;血清清蛋白(61.34g/L±6.81g/L)与总蛋白(113.74g/L±8.56g/L)高于对照组(45.98g/L±5.91g/L,78.14g/L±9.14g/L),血清降钙素原值(2.67ng/mL±0.89ng/mL)低于对照组(5.87ng/mL±1.2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病人应用人性化关怀能降低病人血清降钙素原含量,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

  • 标签: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人性化关怀 重症监护室 降钙素原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延续护理防治乳腺癌术后患者癌疲乏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JBIlibrary、PubMed、WebofScience、OVID、EMB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2名研究者独立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资料,应用RevMan5.3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项RCT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延续护理可以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癌疲乏[MD=-1.91,95%CI(-2.63,-1.19),P〈0.0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护理防治乳腺癌术后患者癌疲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乳腺癌 癌性疲乏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器械供应及时与准确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分析,实施质量改进前后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运用重组人力,错开使用6台高压灭菌炉,实施应急流程等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照组按原有人力资源上下班,无弹性排班,高压灭菌炉装载完成后使用。评价质量改进前后,急用器械供应的及时与准确。结果急用器械从回收到等离子灭菌完毕耗时实验组(82.63±10.56)min,对照组(101.23±15.1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P〈0.01)。急用器械从回收到高压灭菌完毕耗时实验组(116.07±7.60)min,对照组(136.03±12.1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P〈0.01)。实验组合格率为97.8%,对照组为9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P〈0.05)。结论运用持续质量改进,能提高手术器械供应及时与准确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手术器械供应
  • 简介:以万方数据和中国知网为基础回顾近十年护理文献,综合叙述肺癌病人癌因疲乏护理的研究现状,并阐述癌因疲乏评估工具及护理方法的实用,以丰富临床护理人员对肺癌病人癌因疲乏的评价及护理手段,改善肺癌病人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肺癌 癌因性疲乏 护理 评价工具
  • 简介:[目的]探讨微信延续干预对乳腺癌病人术后癌因疲乏与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徐州市肿瘤医院就诊的乳腺癌病人106例,其中2016年1月—2016年6月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病人58例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6年12月进行微信延续干预的病人4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微信延续干预。比较干预后4周两组病人的乳腺癌根治术后癌因疲乏、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干预后4周两组病人癌因疲乏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信延续干预可以改善乳腺癌化疗后病人癌因疲乏程度及负面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微信 延续性干预 乳腺癌 癌因性疲乏 负面情绪
  • 简介:[目的]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阻塞睡眠呼吸暂停(OSA)发生风险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柏林问卷(BQ)和Kessler10心理量表(K10)对211例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调查。[结果]78.7%的2型糖尿病病人存在OSA高风险,K10量表均分为(17.45±6.73)分;相关分析显示心理健康状况与OSA风险呈正相关关系(r=0.167,P=0.0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病人的OSA风险受到年龄(OR=1.033,P=0.032)、体重指数(OR=1.153,P=0.002)和心理健康状况(OR=1.066,P=0.011)的影响。[结论]护理人员应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睡眠情况和心理健康予以足够的关注,并通过心理干预和减重指导等方式帮助病人降低OSA发生风险。

  • 标签: 2型糖尿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心理健康 风险因素 年龄 睡眠状况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科男护士择业原因的认识,分析男护士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优势与劣势,为护理管理人员和护理教育者进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研究中的描述现象学研究法,以资料饱和为样本量选取标准,最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12名男护士进行深度半结构式访谈,并对搜集到的资料采用Colaizzit七步分析法进行整理、归纳。[结果]男护士职业选择的动机被提炼出发展前景乐观、追求家庭健康、急诊科科室的特殊、自我价值的实现4个主题。[结论]急诊科男护士对工作的角色呈现出不同的认识,护理管理人员应注重男护士的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 标签: 择业原因 急诊科 男护士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究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生活体验,以期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乌鲁木齐市4所养老机构中的10名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使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将被访老年人的生活体验归纳为负性体验和正性体验,其中,负性体验包括身体状况欠佳、安全管理不到位、规章制度欠合理、经济紧张、情感支持缺乏和灵性不适6个主题;正性体验包括日常生活服务周到、社交增加和基本医疗服务有保障3个主题。结论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体验受多方因素影响,应针对机构存在的问题和老年人自身特点及需求,多种举措改善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负性生活体验,并积极倡导正性生活体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养老机构 老年人 生活体验
  • 简介:目的了解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母亲在照顾患儿期间内心深处的感受,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深度访谈并收集10名患儿母亲的资料。运用Colaizzi法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得出主题。结果通过分析,提炼出的主题包括:过重的心理负荷、沉重的经济负担、渴望疾病相关的知识。结论深入了解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母亲的真实照顾体验,有利于护理人员对其提供专业照护知识指导及心理疏导,促进其身心健康和患儿康复。

  • 标签: 小儿 手足口病 母亲 照顾体验 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