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给予 PDCA 干预后在预防口唇黏膜压力损伤方面获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0 1 月~ 2018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给予PDCA干预后在预防口唇黏膜压力损伤方面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0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2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信封法分组后探究每组口唇黏膜压力损伤预防干预方法;比照组(60例)选择传统方法进行干预;实验组(60例)选择PDCA方法进行干预;最终就组间口唇黏膜压力损伤出现概率展开对比。结果实验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唇黏膜压力损伤出现概率(1.67%)低于比照组(21.67%)明显(P<0.05)。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于临床接受PDCA干预后,利于口唇黏膜压力损伤出现概率的降低,从而对于气管插管患者预后、康复进程的改善,奠定基础。

  • 标签: PDCA 经口气管插管 口唇黏膜压力性损伤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调查危重症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住院的63例危重症新生儿进行连续7d297例次的前瞻观察,记录患儿医用粘胶产品的使用情况及相关皮肤损伤发生情况,同时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分析相关。结果危重症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平均日现患率和发病率分别为25.59%及15.87%,每千个产品日现患率和发病率分别为30/1000产品日及21/1000产品日;损伤类型以表皮剥脱(82.83%)及皮肤撕裂伤(10.10%)为主;部位以躯干部(40.40%)及面部(39.39%)最为常见;相关产品所占比例较高的分别是固定用透明贴膜(35.35%)、心电监护电极片(31.31%);危重症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危险因素是温箱温度(RR=1.963,95%CI:1.071,3.598)。结论危重症新生儿发生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风险较高,应重点关注住院时间久、使用高危产品及产品在特殊部位的患儿,在保证患儿治疗的基础上尽量将温箱温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内,以降低发生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风险。

  • 标签: 新生儿 医用粘胶 皮肤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紫草油预防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2月~2016年12月于本科78例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在肠造口术首次排便后,常规清洁肠造口周皮肤待干,实验组涂擦紫草油,对照组涂擦氧化锌软膏,对比2组肠造口周围皮肤情况。结果使用紫草油组患者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损伤程度、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使用氧化锌软膏组(P<0.05)。结论使用紫草油能有效预防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紫草油制作方法简单,价格低廉,适用于临床和家庭中的肠造口患者。

  • 标签: 肠造口 紫草油 皮肤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固定照护者参与式延续护理对促进老年卧床压力损伤患者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7月收治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的老年卧床患者及其照护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以2017年1-7月收治的30例患者及其照护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由固定照护者参与的延续护理。于入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损伤风险评分、创面愈合情况,以及照护者对压力损伤的认知情况。结果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照护者对压力损伤的认知得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raden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压力损伤愈合总有效率更高、愈合时间更短(P<0.05)。结论固定照护者参与式延续护理可使老年卧床压力损伤患者出院后仍能得到系统化、规范化的护理,有效降低了压力损伤风险,促进了患者创面愈合。

  • 标签: 老年患者 卧床 照护者 延续护理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主要综述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 PICC)与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研究现状,患者发生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标签: 医用黏胶至皮肤损伤 相关因素 护理 预防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主要综述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 PICC)与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研究现状,患者发生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标签: 医用黏胶至皮肤损伤 相关因素 护理 预防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用于预防乳腺癌放疗致局部皮肤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放疗患者66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皮肤损伤发生率和疼痛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预防乳腺癌放疗患者中,能够有效减少皮肤损伤,减轻疼痛程度,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放疗 皮肤损伤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用于预防乳腺癌放疗致局部皮肤损伤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放疗患者 66 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皮肤损伤发生率和疼痛评分。 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 皮肤损伤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 P < 0.05 ) ,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 ( P < 0.05 ) 。 结论:优质 护理用于预防乳腺癌放疗 患者中,能够有效减少皮肤损伤,减轻疼痛程度,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放疗 皮肤损伤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大都会选择 PICC作为静脉输液通路,其主要作用为安全给药,提高患者舒适度及临床治疗效果。但是置管后的患者在长期带管期间,部分患者穿刺部位皮肤会出现局部损伤的现象,该情况不会对安全给药造成影响,但会对患者早期恢复和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对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来预防、降低风险因素,置管后发生皮肤损伤对患者治疗造成不利影响的几率,本文特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恶性肿瘤 PICC置管术 皮肤损伤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大都会选择PICC作为静脉输液通路,其主要作用为安全给药,提高患者舒适度及临床治疗效果。但是置管后的患者在长期带管期间,部分患者穿刺部位皮肤会出现局部损伤的现象,该情况不会对安全给药造成影响,但会对患者早期恢复和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对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来预防、降低风险因素,置管后发生皮肤损伤对患者治疗造成不利影响的几率,本文特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恶性肿瘤 PICC置管术 皮肤损伤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 1例爆炸伤致多发骨折合并多器官损伤患者的重症护理 。护理要点:有效的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与患者个体化的镇静镇痛护理,充分评估后采取外科清创,采用负压吸引技术(VSD)控制皮肤烧伤感染,减少毒素吸收;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及 VAP等;重视功能锻炼;加强营养支持;加强患者心理护理。经过 21天的 ICU综合治疗,患者伤口逐渐愈合,病情好转转去手足显微创伤外科继续康复治疗,治疗效果好,逐渐康复好转出院。

  • 标签: 爆炸伤 烧伤 VSD 功能锻炼 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1例爆炸伤致多发骨折合并多器官损伤患者的重症护理。护理要点有效的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与患者个体化的镇静镇痛护理,充分评估后采取外科清创,采用负压吸引技术(VSD)控制皮肤烧伤感染,减少毒素吸收;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及VAP等;重视功能锻炼;加强营养支持;加强患者心理护理。经过21天的ICU综合治疗,患者伤口逐渐愈合,病情好转转去手足显微创伤外科继续康复治疗,治疗效果好,逐渐康复好转出院。

  • 标签: 爆炸伤 烧伤 VSD 功能锻炼 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分析整体护理对大疱皮肤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情况,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服务。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大疱皮肤病,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58 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整体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成效。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为( 7.3±2.1 ) d ,对照组为( 11.3±2.9 ) d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6.6%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6.2%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 整体护理干预患者的病情改善成果好,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高,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大疱性皮肤病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分析整体护理对大疱皮肤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情况,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服务。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大疱皮肤病,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58 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整体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成效。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为( 7.3±2.1 ) d ,对照组为( 11.3±2.9 ) d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6.6%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6.2%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 整体护理干预患者的病情改善成果好,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高,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大疱性皮肤病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重度烧伤伴吸入损伤的护理方法,提高临床诊治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安徽省安庆市石化医院烧伤整形科 2013年 1月至 2015年 12月收治的烧伤伴吸入损伤 29例,其中男性 22例,女性 7例,年龄从 18岁至 86岁,平均年龄 52.5岁,均为中重度烧伤,创面面积在 30%至 95%之间。在创面换药、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均予以积极气道管理,配合创面护理及其他相关护理。结果: 29例患者中 3例由于创面巨大、有毒气体窒息时间长致重度吸入损伤患者因并发脓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 MOF)而死亡;仅 2例出现阻塞肺不张,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咳嗽、咳痰等症状好转;治愈 24例,治愈率 82.8%。结论:综合运用气道管理及其他护理,配合积极有效的创面局部及全身治疗,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烧伤,吸入性损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重度烧伤伴吸入损伤的护理方法,提高临床诊治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安徽省安庆市石化医院烧伤整形科 2013年 1月至 2015年 12月收治的烧伤伴吸入损伤 29例,其中男性 22例,女性 7例,年龄从 18岁至 86岁,平均年龄 52.5岁,均为中重度烧伤,创面面积在 30%至 95%之间。在创面换药、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均予以积极气道管理,配合创面护理及其他相关护理。结果: 29例患者中 3例由于创面巨大、有毒气体窒息时间长致重度吸入损伤患者因并发脓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 MOF)而死亡;仅 2例出现阻塞肺不张,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咳嗽、咳痰等症状好转;治愈 24例,治愈率 82.8%。结论:综合运用气道管理及其他护理,配合积极有效的创面局部及全身治疗,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烧伤,吸入性损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银质针来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对患者加强疼痛护理支持,提升治疗满意度。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慢性软组织损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158 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均采用银质针为治疗方案,分析患者疼痛度改善情况。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 患者中有 12 例出现了不适感,其主要原因为疼痛难忍, VAS 评分为( 33.2±3.7 )分。其次,也有 7 例患者有晕针反馈,从而终止了治疗。最后,有 4 例因为加热温度高而出现了轻微的银针烫伤问题,但得到了及时的纠正治疗。患者对本次实验的满意度为 94.3% ( 149/158 )。 结论: 采用银质针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 具有不错的成效,但是要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护理,优化护理策略,以患者感受为主要认知方面,提升护理满意率。

  • 标签: 银质针 慢性软组织损伤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银质针来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对患者加强疼痛护理支持,提升治疗满意度。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慢性软组织损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158 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均采用银质针为治疗方案,分析患者疼痛度改善情况。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 患者中有 12 例出现了不适感,其主要原因为疼痛难忍, VAS 评分为( 33.2±3.7 )分。其次,也有 7 例患者有晕针反馈,从而终止了治疗。最后,有 4 例因为加热温度高而出现了轻微的银针烫伤问题,但得到了及时的纠正治疗。患者对本次实验的满意度为 94.3% ( 149/158 )。 结论: 采用银质针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 具有不错的成效,但是要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护理,优化护理策略,以患者感受为主要认知方面,提升护理满意率。

  • 标签: 银质针 慢性软组织损伤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通常情况下,早产儿出生时体重普遍较低,其体重低于 1.5kg的新生儿被称为极低体重儿,导致该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胎儿在孕妇妊娠期间发生疾病或者营养不良的情况,从而导致胎儿发育不良,造成胎儿出生时体重较低。为了极低体重儿出生后的健康,相关人员应该加强早产极低体重儿的体温管理。基于此,本研究围绕早产极低体重儿体温管理进行探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 标签: 早产 极低体重儿 体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