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个体化护理。方法收集在儿科就诊的临床诊断为小儿肺炎的患儿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个体化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的时间及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Z=-4.636,P=0.000),住院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喘憋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进行饮食控制、自我检测和运动治疗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个体化护理用于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肺炎 雾化吸入 盐酸氨溴索 个体化护理
  • 简介:文章指出了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机制,综述了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能量型方案、宏量营养素方案及微量营养素方案等营养支持方案,以及营养支持对患者的影响,以期为营养支持方案具体细节的制订提供参考。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营养支持 肺功能
  • 简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俗称渐冻人症,是运动神经元病最多见的类型,上、下运动神经元均有损害,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和锥体束征,发病年龄多在30岁~60岁,多数45岁以上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常见首发症状为一侧或双侧手指活动笨拙、无力,随后出现手部小肌肉萎缩,以大、小鱼际肌,骨间肌,蚓状肌为明显,

  • 标签: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总结了全程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首次吸氧治疗中的应用体会,主要包括对200例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分别于吸氧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实施全程健康教育。认为全程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吸氧治疗的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及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首次吸氧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36例COPD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入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按照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护理.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对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后自我护理能力及其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促进得分及其健康责任、运动、压力应对、自我实现、人际支持、营养6个维度得分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能够充分调动COPD病人的积极性,可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水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健康教育路径 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行为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疲乏与自觉健康控制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使用中文版多维度疲乏量表(multidimensionnalfatiguesymptominventory-shortform,MFSI-SF)和自觉健康控制量表(multidimensionalhealthlocusofcontrolscale,MHLC)对150例COPD患者进行调查。了解COPD患者疲乏状况与自觉健康控制的状况。结果COPD患者疲乏状况得分为(78.82±1.50)分,处于中高水平,得分最高的两个维度分别为:身体疲乏和活动;自觉健康控制总分为(61.76±5.02)分,处于中低水平,自觉健康控制各因子评分由高至低分别为:外部命运控制,外部权威人士控制,内部控制;相关性分析结果:COPD患者外部权威人士控制、外部命运控制得分与疲乏总分呈正相关(均P〈0.05),内部控制得分与疲乏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COPD患者疲乏处于中高水平,自觉健康控制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内部控制与COPD患者疲乏呈负相关,外部权威人士控制、外部命运控制与COPD患者疲乏呈正相关。应采取减轻COPD患者疲乏的措施,并提高患者内部健康控制,降低外部命运控制,以发挥COPD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形成自觉的健康行为,降低患者疲乏症状。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疲乏 自觉健康控制
  • 作者: 张则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时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中选出110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患者均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为其中一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比组;为另外一组则采取优质化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和并发症率。结果:研究组总并发症率为5.45%(3/55),明显高于对比组30.91%(17/55),同时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均明显高于对比组,而血二氧化碳分压则明显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优质化护理可以提升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血气指数,降低并发症率。
  • 简介:报道1例急性重症心肌炎心源性休克病人成功联合应用体外膜氧合(ECMO)、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的护理.病人在外院出现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后予呼吸机、IABP辅助后转入,入院后病情持续恶化使用了ECMO、CRRT辅助.针对本例病人采取的护理措施包括床旁建立ECMO的配合、ECMO治疗阶段的护理、呼吸道、IABP、肾功能的管理.注重治疗期间循环功能、呼吸功能、出凝血肾功能、肾功能监护,预防感染,建立互相信任的医患关系.经上述干预病人住院21d后病情稳定出院.

  • 标签: 心肌炎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