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术后复发原因,并观察分析脊柱结核术后复发患者再手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脊柱结核术后复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危险因素,针对其复发主要原因进行再手术治疗,其中6例患者进行单纯的病灶清除手术,7例患者进行病灶清除及窦道切除术,10例接受I期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术,4例进行单纯的CT引导下经皮穿刺灌注引流和局部化疗,另有3例接受I期经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灌注引流和局部化疗。在手术术后对患者加强抗结核药物治疗,并对患者的血沉、CT三维重建评估结核活动和植骨融合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结果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主要原因包括术前术后未进行正规化疗、术后积液未及时发现、术中病灶清除不彻底、术后脊柱稳定性差等,再手术后所有患者结核症状消失,无结核复发的情况,术后8~12月患者植骨融合愈合,内固定位置正常。结论脊柱结核术后复发是由多种因素综合所致,术后应加强抗结核药物治疗,并保证手术过程的准确无误,若术后复发,应根据复发的原因采取合理的手术方法,避免再复发的发生。

  • 标签: 脊柱结核 术后复发 复发原因 再手术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的效果,为临床合理选择胸腰椎结核的手术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治疗的60例胸腰椎结核,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统计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血沉、住院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16.8个月,两组患者的病灶情况、植骨融合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但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患者的内固定失败率及术前-末次随访时后凸畸形矫正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脊髓功能ASIA分级分别明显改善率(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结核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但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明显减少内固定失败率,提高后凸畸形矫正率,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胸腰椎结核 后路 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通过观察心力衰竭患者与正常人群血浆中促红素(EPO)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及应用EPO治疗前后心力衰竭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EPO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降低。经EPO治疗后的心力衰竭患者,在NYHA分级,六分钟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室肌重量指数等各项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提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促红细胞生长素水平明显增高,应用促红素治疗可明显减轻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左室射血分数,缩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降低左室肌重量指数,增加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六分钟步行距离,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耐量。

  • 标签: []心力衰竭 EPO 心肌重量指数 步行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监测高危孕妇血清P、E2、β-HCG指导预防性治疗早期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来我院就诊的早期高危孕妇400例随机各分200例,动态监测血清中孕酮、雌二醇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观察组有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行保胎治动态监测疗,对照组出现先兆流产症状时保胎治疗。结果观察组高危早期妊娠孕妇血清P、E2、β-HCG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值先于先兆流产症状之前,且早期治疗活胎继续妊娠例数明显增多,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根据所测的孕妇血清P、E2和β-HCG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先兆流产,既可减少盲目用药保胎所致的副作用的发生,又可提高继续妊娠率、降低流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孕酮 雌二醇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动态监测 预防性治 先兆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