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胃炎样早期胃癌临床诊治情况并总结经验。方法:收集2009年上海市3所医院内科门诊的早期胃癌筛查结果.同时收集2009年本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早期胃癌中的胃炎样早期胃癌病例。结果:上海市3所医院施行胃镜检查41993例,胃癌805例,早期胃癌为158例,占胃癌手术患者19.6%,其中符合胃炎样早期胃癌8例.占早期胃癌患者5.1%。内镜下表现为充血(绯红)3例,表浅糜烂5例。手术病理证实Ⅱa型(浅表隆起型)1例,Ⅱb型(浅表平坦型)7例;黏膜下层1例,黏膜层7例。结论:加强对胃炎样早期胃癌的临床研究,尤其是提高胃镜下识别能力,以及开展色素胃镜、胃镜电子染色以及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诊断胃炎样早期胃癌,有望进一步提高胃癌临床诊治水平。

  • 标签: 早期胃癌 胃炎样早期胃癌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危害大、确诊晚、疗效较差。如何做到发病风险的提前评估、预测以便早期诊断、干预是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预警模型 早期诊断
  • 简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起病急、病情重、治疗复杂,从自限、自愈到暴发性发作的临床表现差异极大,常引起严重的局部或全身并发症,病死率高达10%~30%。及时准确地诊断与处理SAP,可显著改善其预后,因此,选择合理的评分标准十分重要.本文对SAP评分系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评分标准 临床意义 全身并发症 临床表现 评分系统
  • 简介: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2010年肺癌新发病例达60.59万[1],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多数病例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就诊发现时已属中、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15.6%~([2])。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改善肺癌预后的关键。对于早期肺癌的诊断近年有很多研究进展,而胸部CT检查是发现早期肺癌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肺癌 早期诊断 肺结节 胸部CT
  • 简介:目的探讨新型BISAP评分体系(bedsideindexforseverityinAP)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临床拟诊为SAP的患者68例,分别进行BISAP、APACHEII、Ranson以及CTSI评分。BISAP评分标准包括患者入院24h内的尿素氮水平、受损精神状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年龄、胸腔积液5项内容。以BISAP≥3分、APACHEⅡ〉8分、Ranson≥3分、CTSⅡ〉3分为SAP的评估标准,分析这几种评分系统评估SAP的正确率。结果68例患者中,BISAP≥3分者43例,占63.2%;APACHEⅡ≥8分者41例,占60.3%;Ranson≥3分者41例,占60.3%;CTSI≥3分者46例,占67.6%。BISAP评分系统与APACHEⅡ评分系统、Ranson评分系统以及CTSI评分系统比较,评估SAP的正确率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BISAP评分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简便的评分体系可推广应用于SAP的评估。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损伤严重度评分 BISAP评分 APACHEII评分 RANSON评分
  • 简介:目前世界各国对早期胃癌的大体分型基本沿用日本的分型标准,即将早期胃癌分成Ⅰ型(隆起型)、Ⅱ型(表浅型)和Ⅲ型(凹陷型),其中Ⅱ型又分为Ⅱa型(表浅隆起型)、Ⅱb型(表浅平坦型)和Ⅱc型(表浅凹陷型)3个亚型。根据日本学者的经验以Ⅱc型为主的凹陷型病灶占早期胃癌的73.7%~75.7%,约为全部早期胃癌的3/4,而凹陷型早期胃癌与消化性溃疡等良性病变的鉴别同时也是内镜下诊断早期胃癌的一个难点,本文就目前胃镜下凹陷型早期胃癌的诊断作一浅述。

  • 标签: 胃癌 早期诊断 胃镜
  • 简介: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的变化情况。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NSE及NIH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NSE浓度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NSE浓度及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以降低血清NSE的水平及NIHSS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 简介: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CP),占CP的10%-36%。目前认为CP是一种癌前病变,它可以进展为胰腺癌。因此,早期、正确的鉴别诊断可以为肿瘤患者提供手术机会或使良性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痛苦。然而,迄今尚无敏感度、特异度均高的鉴别肿块病变性质的方法。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肿块术前病变性质预测的评分系统,提供给临床工作者参考。

  • 标签: 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 病变性质 评分系统 术前 局灶性 肿瘤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森田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的影响。方法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改良森田疗法治疗前后均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MMPI)进行测定,并将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改良森田疗法治疗前后MMPI测定中置表4(Pa)病态人格的标准分值和量表6(Pd)偏执人格的标准分值均下降,两者在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森田疗法有助于转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变态人格和偏执人格。

  • 标签: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 改良森田疗法 MMPI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相关因素、防治和预后。方法对137例脑出血患者于首次CT后24小时内、7天内复查CT,病情加重者随时复查CT,结合病史、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13.1%,24小时内占88.9%。早期血肿扩大与长期饮酒、长期服用阿斯匹林和抗凝剂、肝功能异常有关,与血压增高、年龄无关。早期血肿扩大18例中,长期饮酒者占72.2%,长期应用阿斯匹林和抗凝剂占77.8%,肝功能异常者占61.1%。早期血肿扩大出血部位以丘脑最多见,占50%,血肿形态不规则者易发生血肿扩大,占55.6%。早期血肿扩大者死亡率高,为66.7%。结论早期血肿扩大是导致脑出血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脑出血 早期血肿扩大 相关因素 预防 治疗 预后
  • 简介: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极易出现转移.自然病程短,预后差,临床上常缺乏特异性表现,大多发现已属晚期。近几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上海年发病率较20年前增加了4倍,已接近欧美国家水平,在美国,

  • 标签: 胰腺癌 早期诊断 年发病率 欧美国家 特异性表现 恶性肿瘤
  • 简介:<正>糖尿病肾病(DM)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病,是DM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DM发病率逐年提高,DN的患病人数也逐步增多。DM病人的DN发病率已达30%~50%,在西方国家,DN已占终末期肾脏疾病的80%。DN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发展到临床蛋白尿期,肾小球滤过率呈进行性下降,其病理损害便不可逆转。故DN的早期诊断及防治尤为重要。本文就DN的早期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综述如下。1DN的早期诊断1.1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Keen等1963年首先建立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临床蛋白尿期 终末期肾脏疾病 尿微量白蛋白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在西方国家,结肠直肠癌是第二位导致死亡的肿瘤,它占英国1999年癌症死亡的15%。40岁后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稳步增加,英国人中约5%存有终生的危险。尽管已知几种高危人群(图1),75%的病例为散发。

  • 标签: 结肠直肠癌 预防措施 不良反应 肿瘤 癌变基因
  • 简介:20世纪60年代,随着RNA的发现,人们认为RNA在基因的表达调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人们发现了一些长度在18~24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miRNA和siRNA),通过对RNA转录后的调节参与许多生理过程的调控,如细胞生长和凋亡、血细胞分化、同源异形盒基因调节、神经元的极性、胰岛素分泌、大脑形态形成、心脏发生、胚胎发育和脂肪代谢等,且其在物种的进化中相当保守,因此miRNA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 标签: MIRNA 早期诊断 胰腺癌 基因调节 表达调控 RNA转录
  • 简介:胃癌是一个重要的世界性卫生问题,更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是胃癌治疗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手段。自1881年Billroth实施了第1例胃癌手术以来,胃癌的手术范围从小到大,再缩小,再扩大,逐渐走向合理。现代胃癌外科的治疗概念也正从一味扩大廓清的范围。逐渐过渡到安全性、根治性和功能性的统一,尽可能减少手术创伤、保存脏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观念上来。

  • 标签: 胃癌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9年12月间79例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术后病理和随访等。结果:除1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78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胃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其中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74例,近端胃切除术2例,全胃切除术2例:腹腔镜下D1+α式淋巴结清扫34例,D1+β式淋巴结清扫15例,D2式淋巴结清扫29例。手术时间为(202.9±45.6)min,术中失血(144.5±146.5)mL,术后排气时间(2.8±1.0)d,术后住院天数为(11.3±5.6)d,8例(10.1%)患者出现腹腔内出血、吻合口漏、小肠梗阻等,经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后痊愈。手术上、下切缘距离肿瘤为(4.0±1.9)cm和(3.6±1.7)cm,手术平均清扫淋巴结(13.1±6.5)枚,其中有3例(3.8%)发现淋巴结转移。术后随访2~64个月,均无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治疗早期胃癌安全、可行、微创、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腹腔镜 早期胃癌 手术
  • 简介:目的早期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数分配法将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脑卒中常规的治疗与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护理,康复组除一般护理外,予以早期康复干预,两组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价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经30d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ADL均有提高,康复组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护理康复干预,可提高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护理干预 康复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目的分别采用4种方法测定严重烧伤后早期大鼠血糖并比较采用不同检测仪器和标本类型测定血糖结果的差异。方法将24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1(8只)与烫伤组B1(16只),烫伤组B1于伤后12、24h采血(每个时相8只)。另外取2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2(10只)与烫伤组B2(10只),烫伤组B2于伤后12h采血。烫伤组B1、B2大鼠置于(95.0±0.5)℃热水中15s,制作30%总体表面积(totalbodysurfacearea,TBSA)、IU度烫伤模型。烫伤组B1(即时复苏)伤后立即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40ml/kg),烫伤组B2(延迟复苏)伤后6h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40ml/kg)。对照组A1、A2仅37℃温水中15s模拟烫伤,不进行液体复苏。用血糖仪/尾动(静)脉全血法、血糖仪/腹主动脉全血法、分光光度计,股静脉血浆法、分光光度计,腹主动脉血浆法4种方法测定大鼠血糖。结果①与对照组A1比较,烫伤组B1伤后12、24h血糖仪/尾动(静)脉全血血糖、分光光度计/股静脉血浆血糖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A2比较,烫伤组B2伤后12h血糖仪,腹主动脉全血血糖、分光光度计/腹主动脉血浆血糖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对照组A1的血糖仪/尾动(静)脉全血血糖与分光光度计/股静脉血浆血糖比较、对照组A2的血糖仪/腹主动脉全血血糖与分光光度计/腹主动脉血浆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烫伤组B1的血糖仪/尾动(静)脉全血血糖显著低于分光光度计/殷静脉血浆血糖(P〈0.05);烫伤组B2的血糖仪,腹主动脉全血血糖与分光光度计/腹主动脉血浆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4种血糖测量方法均表明血糖升高,用腹主动脉全血采用血糖仪�

  • 标签: 烧伤 大鼠 血糖
  • 简介:新世纪肿瘤治疗的挑战之一是寻找针对病理发生学上一致的肿瘤类型的特异性靶向疗法,以达到最大疗效和最小毒性,其中肿瘤的精确分型是关键。目前,肿瘤分类或分型主要依据于形态学标准,故有局限性,因为相同形态的肿瘤可能具有明显不同的临床过程和治疗反应。这些肿瘤在临床上的异质性提示可能存在不同的分子亚型。近年,肿瘤分子分型(molecularstaging/molecularclassification)的概念悄然而生,即在基因表达水平上精确区分肿瘤的分子类型,标志着肿瘤分型已进入分子时代。

  • 标签: 胃癌 分子分型 诊断 预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