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相关因素、防治和预后。方法对137例脑出血患者于首次CT后24小时内、7天内复查CT,病情加重者随时复查CT,结合病史、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13.1%,24小时内占88.9%。早期血肿扩大与长期饮酒、长期服用阿斯匹林和抗凝剂、肝功能异常有关,与血压增高、年龄无关。早期血肿扩大18例中,长期饮酒者占72.2%,长期应用阿斯匹林和抗凝剂占77.8%,肝功能异常者占61.1%。早期血肿扩大出血部位以丘脑最多见,占50%,血肿形态不规则者易发生血肿扩大,占55.6%。早期血肿扩大者死亡率高,为66.7%。结论早期血肿扩大是导致脑出血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脑出血 早期血肿扩大 相关因素 预防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最新临床诊治进展,本文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5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最新诊治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现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脑出血 早期 血肿扩大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2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20.07%,发生时间多数在发病后24h以内,112例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45例,病死率20.0%;经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39例,病死率17.9%;给予开颅清除血肿治疗28例,病死率35.7%。结论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是导致病情加重与死亡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 防治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各种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登记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所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的脑出血患者。纳入发病24h以内入院接受治疗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详细收集所有与早期血肿扩大相关的指标,根据血肿是否扩大,将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HE)及非血肿扩大组(non-HE,NHE)。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肿形态是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发病6h内CT检查结果则是判断血肿扩大危险因素的重要依据。结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病6h内CT检查提示血肿形态越不规则,发生血肿扩大的几率越高。

  • 标签: 脑出血 早期血肿扩大 危险因素 预测
  • 简介:目的分析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133例,根据是否出现血肿扩大分为血肿扩大组46例和血肿扩大组87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2组间各因素的差异,确定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结果血肿扩大组发病≤6h行头颅CT者占84.8%。与血肿扩大组比较,血肿扩大组患者昏迷(15.2%vs3.4%,P=0.032)、抗血小板药物应用(8.7%vs1.1%,P=0.048)、入院24h体温升高≥1℃(26.1%vs2.3%,P=0.000)、首次出血量[(22.15±10.72)mlvs(14.28±6.72)ml,P=0.019]显著增高。血肿扩大组与血肿扩大组在出血部位(基底节、丘脑、脑叶)和首次头颅CT距发病时间(发病、≤3h、〉3h且≤6h、〉6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24h内体温升高≥1℃、首次头颅CT距发病时间≤3h是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有入院24h内体温升高≥1℃、首次头颅CT距发病时间≤3h危险因素的患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尽早采取相关措施,降低病死率。

  • 标签: 脑出血 血肿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诊干预对防止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5例,随机分为选择急诊干预的观察组(38例),与未实施急诊干预对照组(37例),比较分析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早期血肿扩大率,评价意义与价值。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率10.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小早期血肿扩大率35.14%,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2.6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16.22%,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干预对防止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 标签: 急诊干预 脑出血 早期血肿 扩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有限元(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方法对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rebral hemorrhage,SICH)患者颅内血肿形态进行重建与分析,获取形态相关参数,考查形态相关参数与常规临床评估相比对血肿扩大(hematoma expansion,HE)的预测与诊断优势。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方法,纳入百色市人民医院急诊科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符合研究标准的SICH患者。收集患者入院临床参数,对同一患者的常规头颅CT影像采用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常规评估:临床调查员根据血肿断层影像判别血肿边缘是否规则,出血量计算采用简化多田公式(ABC/2)。FEA分析:FEA调查员进行血肿腔FEA分析,得到血肿空间形态和血肿体积、表面积、血肿腔每平方毫米表面积三角片数量(the quantity of triangles per square millimeter surface,TQOT/mm2)等参数。出血量或血肿体积较基线水平增加>33%认为发生血肿扩大,根据两种出血量评估方法(ABC/2,FEA)将患者分为各自的HE组与非HE组,单因素比较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分别筛选FEA法、ABC/2法HE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各自危险因素对HE的诊断能力。结果共有127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发病至首次CT时间为3.08±1.34 h,ABC/2法判别HE34(26.77%)例,FEA法31(24.41%)例,虽然两种方法判别血肿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 χ2=53.66,P=0.000),但仍有中度一致性(Kappa=0.65)。FEA实现所有患者血肿的三维重建,大体观察提示TQOT/mm2与形态相关。Logistic分析显示,ABC/2法仅有ICH评分为HE的危险因素(OR=1.79,95%CI:1.19~2.68);FEA法HE危险因素为TQOT/mm2≥1.95个/mm2(OR=16.99,95%CI:5.98~48.33)和血肿生长速度(Ultraearly Hematoma Growth, uHG),(OR=1.05,95%CI:1.01~1.09)。ROC曲线结果:ICH评分对HE(ABC/2法)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64。uHG(FEA法)为0.67,诊断能力低。而TQOT/mm2诊断HE(FEA法)的AUC为0.9,取值1.95(个/mm2)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和83%。与单参数诊断相比,FEA的参数组合模式(TQOT/mm2+uHG)没有显著增加TQOT/mm2对HE(FEA法)的诊断准确性(AUC=0.91),常规评估参数组合模式(ICH评分+入院SBP >180 mmHg)对HE(ABC/2法)的诊断准确性仍不理想(AUC<0.7)。结论:FEA可实现颅内血肿形态重建与分析,获得参数TQOT/mm2可能与形态规则程度相关,以≥1.95个/mm2为界值判别的血肿形态不规则不仅与HE相关,而且有较优的预测和诊断价值,显著优于常规评估参数及其组合。

  • 标签: 自发性脑出血 血肿扩大 血肿形态 有限元分析 每平方毫米表面积三角片数量
  • 简介:摘要高血压脑出血在我国接受患者中是常见病例,在早期质量汇总中经常出现血肿扩大情况危及病人健康,本文运用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进行了研究,得出早期血肿扩大与患者血压以及血肿部位等因素有关,研究成果对抑制早期血肿扩大具有深远的意义。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扩大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强化降压对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指南标准降压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降压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肿体积变化以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后NIHSS评分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肿体积变化情况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早期强化降压,能够有效控制血肿扩大,有助于患者病情稳定,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早期强化降压 血肿扩大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方法:调查15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比较血肿扩大组(12例)和未扩大组(138例)在性别、年龄、易患因素、起病时间间隔、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方面的异同.结论:饮洒、肝脏疾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疚病、凝血功能障碍、起病时间间隔、血肿体积大小、血肿形态及血压升高程度都是影响和预测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血肿 影响因素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急诊干预对防止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给予急救,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急诊干预。结果观察组血肿扩大率为2.33%,96.67%的患者血肿无变化、NIHSS评分(13.25±1.89)分、抢救成功率95.35%、患者死亡率4.65%;对照组血肿扩大率为20.93%,79.06%的患者血肿无变化、NIHSS评分(24.18±0.65)分、抢救成功率74.42%、患者死亡率25.58%。结论实施规范化急诊干预,缩短抢救时间,积极控制血压,有助于预防早期血肿扩大。从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脑出血 早期血肿扩大 NIHSS评分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露醇对脑出血患者不同时间的应用与血肿扩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经筛选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试验组患者脑出血发病6小时以内给予甘露醇治疗,对照组患者发病6小时后给予甘露醇治疗,两组患者经发病48小时后进行头部CT检查,通过比较血肿有无扩大扩大情况与预后分析,观察脑出血不同时间应用甘露醇对脑出血血肿及预后的影响。结果试验组血肿扩大率为7.5%,对照组血肿扩大率为20%,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脑出血后过早使用甘露醇会使血肿扩大,不利于预后。

  • 标签: 甘露醇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应用甘露醇对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早期就诊的HICH患者随机分为A组即刻应用甘露醇组(60例),B组12h后用甘露醇组(60例),24h后复查头颅CT,分析早期应用甘露醇对血肿扩大的影响。结果A组发生血肿扩大26例(43.3%)B组发生血肿扩大8例(13.3%)。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不适当应用甘露醇,并可能是引起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原因之一。

  • 标签: 甘露醇 高血压性脑出血 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滴定强化降压治疗对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8月~2014年1月收治的46例脑出血患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硝普钠滴定强化降压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仅收缩压>180mmHg,给予药物控制。3天后复查头部CT,计算脑实质内血肿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院后首次CT检查,治疗组的平均血肿体积为(25.8±3.1)ml,对照组的平均血肿体积为(26.5±3.2)m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天平均血肿增长率为7.1%,对照组为3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早期将收缩压控制于130mmHg~140mmHg之间,可减缓脑血肿的增大。

  • 标签: 脑出血 血肿扩大 滴定 强化降压
  • 简介:摘要脑出血作为神经内科常见急重症,是成人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病因之一。血肿扩大与脑出血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是脑出血治疗的关键靶点,既往控制血肿扩大的研究尚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脑出血的临床研究和诊治中应该重视实施干预的时间窗,在有效时间窗内进行降压、止血等抗血肿扩大治疗。此外,建立脑出血早期绿色通道有重要意义,能够缩短脑出血患者的就诊时间,达到在抗血肿扩大治疗时间窗内予以有效干预的目的。

  • 标签: 脑出血 血肿扩大 治疗时间窗 绿色通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露醇治疗早期脑出血对血肿扩大及预后的影响作用。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病时间是否超过六小时分为研究组38例(发病<6h)和对照组各37例(发病超过6h),两组患者使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脑出血、血肿的效果以及预后。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6.32%显著小于对照组91.89%,血肿发生率为21.05%显著大于对照组8.11%,(P<0.05)。结论对于早期脑出血患者使用甘露醇进行治疗容易引起血肿扩大,增加患者神经功能损害,影响患者预后。

  • 标签: 脑出血 甘露醇 血肿扩大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