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血液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但说起血液安全、血液质量来,似乎觉得只要不输上什么传染病血液就是安全、高质量。不可否认输血检验是保障血液质量,安全输血核心,而采供血过程中所使用物料也是输血安全最基本保证,大家在献血时一句“所用材料是一次性吗?”表达了献血者对物料安全关心。

  • 标签: 关键物料 安全输血 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①对我院输血科过去一段时间工作进行评价;②输血反应层面,探讨输血发展方向。方法:回顾2003年3月—200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输血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情况,结合相关报道进行分析。结果:①未发现溶血性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总计917人次;②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已成为个例,而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确是大面积存在,且不受重视。结论:①我院输血科很好地保障了临床安全用血任务;②控制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是以后输血发展方向。

  • 标签: 溶血性输血反应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输血反应发生率 发展方向
  • 简介:目的: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缺铁性贫血(IDA)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意义。方法:ABXMICROS60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23例MDS患者31例IDA患者MCV、RDW值。结果:MDSIDA患者MCV分别为(103.1±10.8)fl(73.7±9.6)f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DSIDA患者RDW分别为(18.7±4.4)(17.6±2.8)均高于正常参考值,2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S患者MCV、RDW增高,IDA患者MCV减低、RDW增高。结论:MCV、RDW变化在MDSIDA鉴别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平均红细胞体积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缺铁性贫血
  • 简介:目的:评价脱落细胞学、DNA异倍体、肿瘤标志物检查联合诊断恶性胸腹水应用价值。方法:贝克曼公司RS-6500流式细胞分析仪,观察DNA异倍体,以DNA异倍体≥10%作为阳性标准;涂片染色,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特征;肿瘤标志物检查使用Combas6000电化学发光仪测定。结果:39例恶性肿瘤,DNA异倍体分析有21例阳性,阳性率53.9%,70例良性肿瘤仅1例阳性,阳性率1.4%;细胞学检查,39例恶性胸腹水以找到癌细胞为阳性,阳性16例,阳性率41.0%,70例良性胸腹水中,未找到癌细胞;肿瘤标志物(SF、CEA、NSE、CA-125)检查,恶性阳性率为74.4%,61.5%,64.4%,72.0%,良性阳性率为15.8%,21.4%,12.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项联合检测,以任意一项阳性指标作为阳性判断,可将敏感度提高到92.3%。细胞学、DNA异倍体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其联合灵敏度为87.0%,联合特异度为77.7%,灵敏度明显提高。结论:脱落细胞学、DNA异倍体、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恶性胸腹水诊断阳性率。

  • 标签: DNA异倍体 肿瘤标志物 细胞学检查
  • 简介:胆固醇、三酰甘油、葡萄糖旧制单位mg/dl现已废除,新法定计量单位为mmol/L。胆固醇、三酰甘油、葡萄糖新旧单位之间换算系数分别为:0.0259、0.0113、0.0555。例如:胆固醇:110mg/dl×0.0259→2.85mmol/I。;三酰甘油:20mg/dl×0.0113→0.226mmol/l。;血糖:70mg/dl×0.0555→3.89mmol/L。

  • 标签: 三酰甘油 法定计量单位 胆固醇 旧制单位 换算系数 葡萄糖
  • 简介:免疫固定电泳(IFE)将区带电泳免疫扩散结合起来,是一种灵敏性特异性很好分离鉴定M蛋白方法,可以鉴别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异常增生,并对异常免疫球蛋白亚类分类,M蛋白存在是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克隆增殖性疾病重要证据,因此对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疾病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 标签: 免疫固定电泳 M蛋白 免疫球蛋白 多发性骨髓瘤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化学发光法(TP—CMIA)在梅毒实验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住院患者输血前检查血清样本8000例,分别用TRUST、TP-ELISATP-CMIA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RUST检出阳性397例,阳性率为4.96%;TP—E1.ISA检出阳性290例,阳性率为3.63%;TP—CMIA检出340例,阳性率为4.25%。TP—cMIATP—ELISA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TP—cMIA优于TRusTTP—ELIsA,具有较高敏感性特异性,结果观察直观、快速、省时。TP—CMIA能够助于梅毒准确诊断,适合于常规临床筛查应用,对保障临床输血手术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梅毒 血清学诊断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化学发光法
  • 简介:目的:排除不规则抗体对血型鉴定干扰,分析IgG类及IgM类不规则抗体对血型鉴定影响。方法:提取正反定型不一致并且抗体筛选阳性血型标本,用谱细胞鉴定抗体。放散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标本,制备不规则抗体对应抗原阴性反定性红细胞,重新准确鉴定血型。结果:用适当反定性细胞可以有效排除不规则抗体干扰。不规则抗体引起血型鉴定正反不一致病例中,IgM类抗体占92.6%,IgG类占7.4%。结论:可以通过选择反定性细胞排除不规则抗体干扰。高效价IgG类不规则抗体同样可以引起血型正反不一致。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血型鉴定 抗体效价
  • 简介: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CCP)抗体、抗角蛋白(AKA)抗体、抗核周因子(APF)RA33抗体在老年起病类风湿关节炎(EORA)诊断鉴别诊断中临床意义。方法:对95例EORA(EORA组)、69例风湿性多肌痛(PMR)患者(PMR组)47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抗CCP抗体、AKA、APFRA33抗体检测,其中抗CCP抗体RA33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AKAAPF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法检测。结果:①抗CCP抗体、AKA、APFRA33抗体在EORA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8.9%、95.8%)、(33.7%、91.4%)、(31.6%、89.4%)(36.8%、86.7%),显著高于PMR组对照组(P〈0.01)。②EORA组抗CCP抗体敏感性显著高于AKA、APFRA33抗体(P〈0.05)。联合检测4种抗体,敏感性有所降低,但使阳性率提高至98.9%,且有更高阳性预测值。③69例PMR患者中有6例患者CCP抗体阳性,3例AKA阳性,且与CCP抗体相重叠,2例APF阳性,2例RA33阳性,1年后3例重叠阳性PMR患者确诊为EORA。结论:PMR与EORA有相似的临床症状特征,临床上有时难以鉴别,极少数病例,在早期不典型时易误诊,但抗CCP抗体、AKA、APFRA33抗体仍主要出现在EORA患者中,尤其抗CCP抗体有较高敏感性特异性,4种抗体联合检测有更高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同时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改变等,4种抗体联合检测对EORA诊断鉴别诊断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联合检测 自身抗体 老年起病类风湿关节炎
  • 简介:目的:探讨乙肝前S1抗原(pre-S1)在几种常见乙肝模式患者鉴别诊断中临床价值。方法:对353例乙肝两对半不同模式患者血清及50例全阴对照组血清,同步进行pre-S1及HBV-DNA检测。结果:在HB—sAg(+)、HBeAg(+)、HBcAb(+)模式组,pre—S1检出率为85.7%,HBV-DNA检出率为87.8%;在HBsAg(+)、HBcAb(+)、HBeAb(+)模式组,pre-S1检出率为53.9%,HBV-DNA检出率为49.4%;在HBsAg(+)、HBeAg(+)模式组,pre—S1检出率为78.3%,HBV—DNA检出率为80.0%;在HBsAg(+)、HBcAb(+)模式组,pro-S1检出率为28.6%,HBV—DNA检出率为24.5%;在HBsAg(+)、HBeAg(+)、HBeAb(+)模式组,pre-S1检出率为16.7%,HBV—DNA检出率为0.0%;在其他模式组,pre-S1HBV-DNA检出率均为0.0%。结论:乙肝前S1抗原可作为HBV在体内复制可靠标志。

  • 标签: 乙肝病毒 前S1抗原 HBV-DNA
  • 简介:目的:探讨GAS6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脓毒症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240例疾病组5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GAS6、PCTCRP水平。比较各疾病组正常对照组之间GAS6、PCT、CRP差异。同时,绘制各诊断指标的ROC曲线。结果:脓毒症组、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患儿血清GAS6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支原体肺炎组患儿GAS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患儿血清GAS6显著高于另外3组(P〈0.01),此外,细菌性肺炎组患儿血清GAS6明显高于支原体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P〈0.05),但支原体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患儿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论诊断脓毒症还是细菌性肺炎,GAS6ROC曲线下面积均小于PCTCRP(P〈0.05),但诊断病毒性肺炎时,GAS6与PCT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患儿血清GAS6、PCTCRP会显著升高。但GAS6对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及脓毒症诊断价值不及PCTCRP。

  • 标签: 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脓毒症 细菌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
  • 简介:目的:研究经血小板滤器去除手工浓缩血小板中白细胞后对血小板质量及体外功能影响。方法:从新鲜全血中制备手工浓缩血小板,用床边型白细胞过滤输血器滤除白细胞,分别用细胞计数、离心、血小板质量检测技术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测定过滤前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分布宽度、CD62p表达率、血小板黏附、血小板聚集低渗休克等指标,并观察临床输注反应。结果:经床边型血小板滤器除去白细胞后,浓缩血小板回收率为90.32%,白细胞去除率为98.21%。除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有明显下降外,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低渗休克反应和CD62p表达率均无统计学意义。临床血小板输注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浓缩手工血小板去除白细胞,过滤对血小板功能无明显影响,血小板回收率及剩余白细胞数符合相关要求,可以明显降低临床输注反应发生。

  • 标签: 浓缩血小板 白细胞滤除 血小板质量 血小板功能 体外
  • 简介:目的:探讨采供血机构血液制品综合医院输血常规检测病人同时进行病毒核酸筛查必要性可行性。方法:采集湖北省中山医院输血科2010-05-2011-05武汉市血液中心来源血液制品3527份,以及2012-01-2012-07输血常规检测标本中各项血清学筛查均合格2815份血液标本作16人份混合血清样本病毒核酸扩增(NAT)检测,凡筛查不合格血样再作单人份检测。结果:HBVDNA阳性标本4例,HCVRNAHIVRNA阳性标本未检出。结论:采用NAT技术同时筛查献血者受血者,可以进一步有效降低输血安全风险,避免因输血传播疾病造成医疗纠纷。

  • 标签: 病毒核酸扩增技术 输血安全 输血前检查
  • 简介:随着输血医学迅速发展,人们对血液质量、输注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一直以来,我国血液供应短缺,但每年过期报废血液却高达十几吨,这主要是血液库存管理不善导致。要实现安全输血,即血液“血管”到“血管”全过程安全管理,血液库存安全必不可少。本文就血液在库存时标签、性质、入库信息、

  • 标签: 血液库存 标准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 实施过程
  • 简介:血液制品是一种特殊医疗用品,输血是治疗某些疾病抢救治疗重要手段。近几年我国多地出现用血紧张,临床用血短缺成为某些地方常态。作为综合性医院,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保证输血治疗安全,使每次输血治疗尽可能取得预期效果,将血液效用达到最大化是输血科责任。

  • 标签: 输血申请单 输血病历 规范化管理 科学合理用血
  • 简介:目的:观察血糖水平在下降过程中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小板(PLT)参数变化,探讨降低血糖对MCVPLT参数影响。方法:用135例高血糖症患者治疗前、后血糖下降过程中血常规标本,在Sysmex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中检测MCV、MPV、PCT、P-LCR、IPF等参数,对各项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①治疗前、后血糖下降过程中各项检测结果经配对样本t检验,Glu(t=12.456,P=0.000)、MCV(t=2.198,P=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PV(t=1.260,P=0.213)、PCT(t=1.258,P=0.213)、P-LCR(t=1.479,P=0.144)、IPF(t=-1.265,P=0.0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前、后血糖与MCV变化呈正相关关系。③以治疗前、后血糖下降幅度10mmol/L为分割点分2组,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各检测结果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糖症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下降对MCV有影响,对PLT参数无影响;而血糖下降幅度大小对MCVPLT参数影响不大。

  • 标签: 高血糖 红细胞平均体积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压积 大血小板比率 幼稚血小板
  • 简介:目的:观察绍兴市ABO、RhD(+)、RhD(-)血型住院患者发病率疾病状况,为我市中心血站和我院输血科提供采血急用及常规用血数据。方法:ABO血型用正反定型鉴定;Rh(D)用纸卡法快速试验对RhD抗原初筛,可疑者用盐水试管法进行鉴定,用间接抗人球蛋自试验对初筛RhD阴性血液标本进行确认。结果:统计2009年39553例住院患者血型,A型占31.35%,B型占26.05%,O型占33.92%,AB型占8.67%。RhD(+)患者39479例,占99.56%;RhD(-)患者174例,占0.44%;1~4季度中同一系统疾病,除妇科系统住院患者4种血型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9年各大类系统疾病中,不同血型发病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BO、RhD(+)血型患者发病规律与血型人群分布情况有一定差异,RhD(-)血型结果与相关文献基本一致;我们统计显示,不同季度血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系统疾病血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需合理调配血源为临床服务,快速提高我市输血技术水平。

  • 标签: RH-HR血型系统 输血 ABO血型系统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