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尊敬专家、学者:您好!2011广州中医大学一耶鲁大学麻醉镇痛论坛将于2011年7月29—31日在广州召开,诚挚地欢迎各位到来。广州中医大学作为国家首批兴建4所重点中医高等学府之一,招收港澳台、外国留学生(覆盖23个国家)一直是我国最多大学之一。大学一直致力于国外进行交流,中西文化碰撞才能擦出灵感火花。

  • 标签: 广州中医药大学 耶鲁大学 论坛 镇痛 麻醉 外国留学生
  • 简介:二零零年初,一场突如其来SARS疫情在极短时间冲击了中国整个社会,几十月后,全国SARS疫情得到了控制,但SARS产生冲击效应将长期存在,从各个方面.各个行业影响着中国社会,尤其是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行业。

  • 标签: SARS 监护仪产业 产业发展 中国
  • 简介:一、中国医药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随着我国加入WTO,医药市场正在逐步开放,全球25强跨国制药巨头已经有20家进军我国市场。这些医药巨头直接或者间接地通过独资、合资、合作以及收购、兼并等方式在国内站稳脚跟后,正在努力扩大市场份额。而国内医药企业与国外这些医药大公司相比,在资本实力、企业规模、销售收人等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近期国际医药巨头频繁出手,继诺华宣布完成对莱柯公司收购后,辉瑞又以600亿美元兼并法玛西亚,此外还有强生也放言欲以20亿天价并购Scios。1月23日诺华董事长兼并首席执行官魏思乐在“2003年诺华全球新闻发布会”上宣布,5年内中国将成为其在全球前10位市场之一,这无疑表明像诺华这样跨国公司想独霸全球医药市场野心。

  • 标签: 中国 医药业 竞争压力 医药市场 GMP 人力资源
  • 简介:目的:探讨全身性感染患者血乳酸浓度与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预后相互关系。通过测定乳酸浓度以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方法:调查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患者30例,记录入住时及入住后12h.24h、48h血乳酸浓度,婀对记录PaO2,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入住时及入住后12h、24h。48h乳酸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活组死亡组入住时及入住后12h.24h.48h乳酸浓度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存活组患者入住时及入住后12h、24h.48h血乳酸浓度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入住时乳酸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7.P〈0.05),且存活组、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与入住时乳酸浓度亦呈显著正相关(r=0.75,P〈0.05;r=085,P〈0.05)。经治疗乳酸浓度下降幅度越大.预后越好。结论:血乳酸测定是评估严重藏染或感染性休克良好指标,动态监测可了解疾病发展过程,同时结合APACHEⅡ评分,有助于指导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病情发展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严重感染 感染性休克 乳酸 APACHE Ⅱ评分
  • 简介:目前,我国县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共有16,000多家,每年约创造超过3000亿元营业收入。在中国最近二十年来强劲经济发展推动下,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平均每年以两位数速度向上增长。从中国卫生费用增长情况可以验证中国医疗卫生消费市场迅猛发展态势。

  • 标签: 公立医院 产权改革 医药分家 卫生费用 医疗卫生消费市场
  • 简介:吸入麻醉是现代麻醉学诞生标志。麻醉使人类彻底手术痛苦中解救出来并极大地促进了手术治疗发展。人类还将麻醉惠施于其他动物分享,体现了我们爱心。麻醉是人类最伟大科技发明之一。吸入麻醉进步主要体现在新药物发明、吸入方法不断进步监测手段日益先进。

  • 标签: 吸入麻醉 手术治疗 现代麻醉学 吸入方法 人类 新药物
  • 简介:本文总结了中医院校麻醉科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培养中医专业学生情况,指出此教学法能克服中医专业学生麻醉科实习存在不足,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中医专业学生面对危重病综合判断.预测、应变能力。

  • 标签: 临床教学 临床路径 麻醉 中医专业
  • 简介:最近本人有幸在美国得克萨斯医学中心进修临床麻醉三个月。该中心是全美最大医学中心,中心内拥有数十家医院医疗机构。本人重点参观了其中四家医院,包括得克萨斯儿童医院、休斯顿心脏中心、休斯顿基督教会医院爱迪森癌症中心,发现麻醉科在这些医院内都是最大科室,麻醉科医生除了在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护慢性疼痛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之外,麻醉门诊(麻醉科术前门诊,不包括疼痛治疗)也已成为医院医疗运作中不可缺少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国内医院多数尚未开设麻醉门诊,本人现将了解到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 标签: 麻醉门诊 作用 运作 急救复苏
  • 简介: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应用布诺芬、吗啡控释片预先镇痛价值。方法:选70例腹部手术病人,其中上腹部手术40例,分为二组:上腹对照组(Ⅰ组,10例),仅给常规术前用药;观察组(Ⅱ组,30例),除给常规术前用药外,术前晚口服布诺芬600mg,术前90min口服吗啡控释片30mg。另30例为下腹部手术,设为下腹对照组(Ⅲ组),术前用药与Ⅱ组完全相同。观测三组病人术前、术中和术后血儿茶酚胺变化、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后镇痛药应用情况。结果:三组各时点儿茶酚胺变化不尽一致(以Ⅰ组较高,但P>0.05)。三组术后镇痛效果有较大差异(P<0.05),Ⅲ组比Ⅱ组好,Ⅱ组比Ⅰ组好,镇痛药应用时间也相应延后。结论:布诺芬、吗啡控释片预先镇痛对加强上腹部手术后镇痛效果有限,似不可取。

  • 标签: 上腹部手术 控释片 吗啡 预先镇痛 术前用药 术后镇痛
  • 简介: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手术对于麻醉医师外科医师来讲.手术麻醉风险均很高.近年来,随着麻醉与气管外科发展。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本文对前人50多年来经验教训进行综述.旨在为气管切除重建手术提供更安全合理麻醉方案。

  • 标签: 气管 隆突 重建 麻醉
  • 简介:目的:末梢灌注指数(tipperfusionindexTPI)是将指(趾)脉搏血氧饱和度探头采集容积波形用数学方法经计算机处理后转化成数字为0-100指数,本研究通过体位改变探讨TPI用于监测交感张力变化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健康自愿者50例,依次行坐,蹲,站,躺,坐体位改变,每间隔2秒记录一次SpO2,HRTPI,每种体位改变后记录30秒;计算体位改变前后HRTPI最大变化值(△HR△TPI)相应时间(T△HRT△TPI)。以△HR或△TPI变化幅度>5%定为HR或TPI反映交感张力变化阳性。结果:体位改变时HR反映交感张力交感张力变化阳性。结果:体位改变时HR反映交感张力变化灵敏度为84.5%,TPI为98%,△TPI变化幅度明显大于△HR变化幅度(P<0.05)。而T△TPIT△HR(P<0.05)。△HR△TPI之间呈负相关(r=-0.721,p<0.01);△HRT△HR之间及△TPIT△TPI之间呈正相关(r=0.4370.0414,p<0.01)。结论:TPI与HR变化均可反映交感张力变化,而且TPI比HR更迅速,灵敏。

  • 标签: 体位 心率 末梢灌注指数 交感张力 临床监测
  • 简介:20世纪70年代起,信息技术逐步系统化地应用于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架构下高效与广泛,可更好实现患者临床医疗信息收集处理,帮助医生积累挖掘临床知识,提供有效临床咨询、辅助诊疗及临床决策等,因此近年来,中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在原有的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基础上,也逐步加大了对临床信息系统关注力度。其中,与临床诊疗服务最为直接相关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显示出了较以往更为突出重要性。

  • 标签: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信息化建设 临床信息系统 医疗卫生行业 价值 监护
  • 简介:低钠血症是神经科重症患者最常出现电解质紊乱。脑性耗盐综合征(CSW)是由颅内疾病引起肾性失钠导致低钠血症细胞外液丢失。其发病机制仍末完全清楚。除一些利钠因子作用外,交感神经反射在CSW中也发挥了作用。CSW(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鉴别存在困难,关键在予容量状态。排除一些其他原因也非常必要。治疗有赖于液体支持平衡。盐皮质激素在一些复杂病例中可能有用。

  • 标签: 脑性耗盐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低钠血症 CSW SIADH
  • 简介:乙醇相关性因素往往与慢性炎症相关。导致此类炎症主因在于肠道微生物产生脂多糖(LPS)。乙醇可影响肠道黏膜完整性通透性,导致肠道黏膜通透性增高、屏障结构缺损,显著增加LPS肠道易位概率。肠道易位LPS经胃肠道淋巴管门静脉进入体循环,经门脉途径大部分LPS可被肝脏解毒,经淋巴途径则可有大量LPS进入体循环,进而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发生,可引起远端靶器官损害。LPS播散途径还可以影响释放入循环系统炎性介质种类,进而影响个体炎症反应状态。

  • 标签: 乙醇 慢性炎症 脂多糖 肠道菌群 LPS
  • 简介:实例介绍。患者男性,55岁,因间歇性胸痛两小时就诊。第一次胸痛发作住早上准备上班时,表现为胸闷、无放射,休息1-2分钟后病痛缓解。第二次胸痛发生在稍后上班时,1-2分钟后自动消失。患者很担心,自己开车到医院。由于工作压力孩子学费等原因,他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最近诊断患有早期糖尿病,要求控制饮食并需口服一种降血糖药。吸烟32年,5年前已经戒烟。每周饮酒2—3次。没有过敏史,未服用任何其他药物。略超重,且不经常锻炼。双亲已故,母亲66岁时因乳腺癌去世,父亲72岁时因中风去世。

  • 标签: EASI 12导联技术 跨科室患者 数据传输 心肌缺血 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地氟醚吸入麻醉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不同时间血管紧张素I(AT-I),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皮素(ET)变化。探索新型吸入麻醉药-地氟醚在动脉瘤夹闭中术中应用。方法:选择行动脉瘤夹闭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控制呼吸,吸入地氟醚维持麻醉,三组呼气末地氟醚浓度分别维持在1.0MAC、1.3MAC、1.5MAC。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开硬膜,夹闭动脉瘤时及夹闭动脉瘤后30分钟四个时间点采血,测定血浆中AT-I,AT-ⅡET浓度,同时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变化。结果:各组内皮素在术中都比诱导前显著降低(P<0.05);1.01.3MAC组AT-I在开硬膜时比诱导前显著增加(P<0.05),1.5MAC组术中各采血点AT-I比诱导前,及1.01.3MAC组显著增加(P<0.05),1.01.3MAC组AT-Ⅱ组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5MAC组术中各采血点AT-Ⅱ比诱导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用1.01.3MAC地氟醚维持麻醉,循环较平稳,可以显著抑制ET分泌,具有生理活性AT-Ⅱ与基础值比较水平相近,可减轻血管收缩,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有利于脑保护。

  • 标签: 地氟醚 麻醉 血管紧张素 内皮素 影响 吸入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