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细菌性肺炎及肺结核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45例细菌性肺炎患者50例肺结核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等指标.结果肺炎组PCT、CRP、WBC、中性粒细胞(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肺炎组PCT诊断阳性率(77.8%)明显高于肺结核组(16.0%)(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肺结核细菌性肺炎具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细菌性肺炎 肺结核患者 诊断价值 检测 鉴别
  • 简介: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病理生理特征[1].本研究是自2008.5-2013.3本院收治43例使用华林抗凝治疗PT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使用华林抗凝治疗相关体会,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抗凝治疗 华法林 病理生理特征 呼吸功能障碍 静脉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荧光48例活动性肺结核、64例细菌性肺炎患者行血PCT、白细胞(WBC)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评价这些指标对上述两种疾病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肺炎组血清PCT、WBC及CRP均明显高于结核组(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分别为0.953、0.868、0.775,取最佳切点时鉴别这两种疾病灵敏度分别为0.938、0.781、0.750,特异度分别为0.875、0.875、0.729。结论血清PCT是鉴别细菌性肺炎肺结核有效指标,且优于WBCCRP。

  • 标签: 降钙素原 肺结核 肺炎
  • 简介: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肺容积成像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4例肺疾病患者应用64层螺旋CT其进行肺容积扫描,同时给予常规肺功能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析64层螺旋CT肺容积成像技术在COPD诊断中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FEV1FEV1/VCMAX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肺功能分级、RV、TLC、RV/TLC、FEV1FEV1/VCMAX与右侧、左侧、全肺E/L指标呈现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64层螺旋CT肺容积成像能快速、准确测定肺气肿与肺总容积之比,COPD临床早期诊断具有明确意义.

  • 标签: 肺容积成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目的探索在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控方法效果。方法①开展"六岁防痨工程",每年进入6岁儿童统一作一结核病免疫应答监测,有病早治,无病早防;②入学新生结核病进行预防性体检;③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学生进行预防性治疗;④在学校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⑤制定落实《学校结核病应急处置预案》;6、学校签订结核病防控目标管理责任书。结果①学生新发结核病患者占全市新登记患者比率由199614.4%下降到20133.2%,年均递降率为8.5%,递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075,P〈0.05);而学生中排菌肺结核病人下降幅度更大,年均递降率为10.0%,199612%下降到20132.0%,递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33,P〈0.05)。②学生活动性结核病发病率年均为18.9/10万(8.4/10万±36.1/10万),199625.9/10万下降到201310.9%,递降率为5.0%,递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66,P〈0.05);学生涂阳肺结核发病率年均为4.1/10万(1.0/10万±8.8/10万),19968.8/10万下降到20131.0/10万,年均递降率为12.0%,递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14,P〈0.05)。18来,新密市各学校没有发生结核病聚集性发病现象。结论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能有效降低学生结核病。

  • 标签: 结核 肺/预防与控制 学生
  • 简介: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混合感染病例特点.方法南京市胸科医院实验室培养阳性10389例菌株,经菌性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混合感染223份样本,共70例患者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可以互为先后顺序感染,也可以同时感染,以先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为多.结论对于特殊人群治疗效果欠佳患者,应定期、多次进行相关培养、菌型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尽早发现存在混合感染及时调整治疗.

  • 标签: 非结核分枝杆菌 混合感染 病例分析 培养结果 药物敏感试验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检测方法不同检测标本在结核杆菌检测结果中意义。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初次我院就诊并临床诊断符合“肺结核”标准158例患者痰液肺泡灌洗液,所有的标本均进行两抗酸染色涂片、两快速培养检测结核杆菌(1及1以上阳性均记为阳性)。结果1.快速培养结核杆菌检出率高于抗酸染色涂片;2.肺泡灌洗液结核杆菌阳性率均高于痰液。结论快速培养是临床工作中确诊结核病首选方法,肺泡灌洗液能有效提高肺结核诊断率。

  • 标签: 结核 肺泡灌洗液
  • 简介:目的2007~2012周口市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疫情进行分析,探讨非结防机构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作用及加强结防机构与非结防机构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方法.方法2007~2012周口市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月报表及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2007~2012周口市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率报告率在20.55~25.81/10万,平均22.14/10万;(2)2007~2012周口市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疫情转诊到位率61%~65%;(3)2007~2012周口市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疫情追踪率98.4%,追踪到位率在57.9%~97.9,平均77%;(4)2007~2012周口市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疫情总体到位率平均91.2%;(5)自2007起,非结防机构肺结核患者发现率逐年上升,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及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贡献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非结防机构在肺结核患者发现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规范开展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工作,能有效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水平.2010全国第五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93.1%有肺结核症状首诊单位为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私人诊所等各类型医疗机构,而结防机构直接就诊仅占6.9%[1].综合医疗机构诊断肺结核及疑似肺结核患者采取转诊与

  • 标签: 肺结核患者 结防机构 网络直报 疫情情况 周口市 转诊到位率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一系列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TLs)病例关键影像学表现,特别是CT表现。方法分析评估22例病理诊断确诊(NTLs)患者(12例男性,平均年龄60岁)影像学表现,描述侧重于计算机体层摄影在观察变化。结果5个典型类癌、3个非典型类癌、3个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Cs)11个小细胞肺癌(SCLCs)。只有一个典型类癌特征表现为中央支气管结节合并远端肺不张,而其他表现为肺结节或肿块;非典型类癌对应外围混杂密度肿块;3个LCNCs有一个是周围均质肿块,其他则是边界不清和混杂密度;11个SCLCs对应中央、浸润非均质肿块及继发肺及胸膜改变,钙化未在LGNCsSCLCs表现。LCNCsSCLCs所有病例均在较早及后续随访观察发现转移。结论虽然一些成像特点可能类似,但影像学表现与临床信息可能在分别NTLs组织学类型发挥相关作用。

  • 标签: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包括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NC)在小儿肺炎诊断中实用价值。方法选取57例肺炎患儿(细菌性肺炎30例、病毒性肺炎27例)31例健康对照儿童进行PCT、CRP、WBCNC检测,并将三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菌性肺炎组PCT、CRP、WBCNC结果与病毒性肺炎组、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病毒性肺炎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CT、CRP、NC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WB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性肺炎组四项指标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组(P〈0.01)。结论PCT细菌性与病毒性肺炎有早期鉴别诊断价值,具有较高灵敏性特异性。联合检测PCT、CRP、WBC、NC变化有助于鉴别患儿病原体类型。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小儿肺炎
  • 简介:目的评价窄波光(Narrow-BandImaging,NBI)气管镜用于肺癌早期病变诊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12至20131我院内镜中心行气管镜检查患者87例,首先行普通白炽光气管镜检查(Whitelightvideobronchoscopy,WLB)检查结束后,转换至NIB成像检查,并可疑病变进行活检。以活检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NBI、WLB以及NBI+WLB诊断支气管黏膜病变敏感性特异性。结果87例受试者中4例为浸润癌予以排除,最终83例受试者纳入分析,其中原位癌2例(2.3%),中重度不典型增生19例(21.8%),轻度不典型增生18例(14.9%);WLB诊断中重度不典型增生以上病变敏感性为10%(95%CI:1%~30%)特异性为94%(84%~98%);NBI为81%(58%~95%)98%(91%~100%)。结论与WLB相比NBI成像早期肺癌黏膜下病变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

  • 标签: 窄波光 肺癌 早期诊断
  • 简介:胸腔积液形成原因复杂,多由感染、结缔组织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及肿瘤引起,而在临床上,以结核恶性肿瘤所引起胸腔积液最常见,两者治疗及预后相差甚远,所以对于鉴别胸腔积液类型显得尤为重要。据2013全球结核报道:在2012,全球新增结核病例860万,因结核导致死亡病例130万,我国是继印度之后第二大结核发病率高国家;在结核菌感染患者中,约5%有结核性胸腔积液表现。随着艾滋病世界流行,在发达国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呈现出增加趋势,为消除结核,进一步完善结核诊断方法,为活动性结核能在痰菌阳性之前得到治疗,是非常重要,既往传统结核菌素试验对于有活动性结核病史BCG接种史是无效,而结核感染多重表现形式,通过血清学诊断胸腔积液化验检查明确结核感染更有价值。现就临床上良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方法做一综述。

  • 标签: 良恶性胸腔积液 临床诊断 结核性胸腔积液 结核病例 变态反应性疾病 结核菌感染
  • 简介: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共同引起,基本病理生理学表现为气道炎性细胞增生、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黏液分泌增加及气道重塑[1]。近年来研究表明,气道重塑在哮喘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研究哮喘发病机制、临床治疗新方向。气道重塑主要涉及构成气道壁细胞结构、成分及功能改变,进而导致气道结构不完全可逆性改变,为哮喘临床治疗带来困难[2]。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气道重塑 气道高反应性 临床治疗 病理生理学 可逆性改变
  • 简介:肺炎型肺癌(pneumoniatypecarcinomaoflung,PTCL)是肺癌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特征酷似肺炎,常缺乏肺癌典型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征象,极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通过1例经病理证实肺炎型肺癌进行报告,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分析该病临床特点、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该病认识,减少误诊、漏诊发生.

  • 标签: 肺炎型肺癌 影像学特征 文献复习 carcinoma 圆形肿块 病理学特征
  • 简介: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联合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诊断为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吸/,2/d);乙组:予以苏黄止咳胶囊(3粒/,3/d)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吸/,2/d)。观察治疗1周后患者咳嗽症状及治疗1个月后肺功能改善状况。结果与甲组相比,乙组治疗1周后咳嗽症状及治疗1个月后肺功能明显好转(P〈0.05)。结论采用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苏黄止咳胶囊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咳嗽变异性哮喘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X线胸片演变过程,提高对本病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临床及影像诊断.用100MA床边摄片机拍摄床边胸片.结果两肺透亮度局限性增高,两肺见斑片状条索状影及多囊状透亮影,以下肺近肺底处明显.结论早产儿多见,X线胸片是诊断该病首选.肺越不成熟越宜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且下肺较上肺严重,多囊状透亮影是诊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重要征象.氧疗时间越长病情越重.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X线分析 临床 影像诊断 X线胸片 床边摄片机
  • 简介:目的肺栓塞再发与不同纤维蛋白原水平关系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入住我院经治疗后症状改善初次肺栓塞患者56例,以及再次发生肺栓塞患者17例,进行血浆蛋白原水平进行监测,研究与分析.结果初次肺栓塞患者血浆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肺栓塞再发患者(P〈0.05).未再次发生肺栓塞患者血浆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再次发生肺栓塞患者(P〈0.05).结论肺栓塞再发与否与患者血浆蛋白原水平高低有关,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肺栓塞患者再发机会越大,肺栓塞再次发生有预测意义.

  • 标签: 肺栓塞 肺栓塞再发 血浆蛋白原水平
  • 简介: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pneumonia,PCP)是耶氏肺孢子菌引起一种间质性肺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ome,AIDS)患者中大部分都会发生PCP,病死率达20%~40%,系艾滋病患者主要死因之一.PCP临床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病情凶险,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将会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增加病死率.临床常见为数不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为首发症状AIDS合并PCP首诊呼吸科.临床在常规应用复方磺胺甲恶唑(SMZ)(或)卡泊芬净以及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我院给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标准氧疗.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2~2012.10期间入住我院合并AIDS合并PCP并出现ARD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无创辅助通气改善患者预后作用.

  • 标签: 辅助通气治疗 临床分析 PCP Immunodeficiency 并发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呼吸科收治5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临床诊疗情况.结果58例患者1例死亡,其余治疗结束时,全部稳定.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警惕,对于一些不典型又高度疑似肺结核患者,可考虑试验性抗痨治疗,早期诊断,规律抗痨,一般预后良好.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合并肺结核 老年 肺结核患者 抗痨治疗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疗效.方法115例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5)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n=60)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69.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安全有效.

  • 标签: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 复方甘草酸苷 药物治疗 疗效分析 还原型谷胱甘肽 肝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