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结局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宿主因素病毒学因素两大方面,其中病毒学因素包括HBVDNA载量,HBV基因型、HBV基因变异及HBV蛋白表达等。本文就影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结局病毒学因素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结局 病毒学
  • 简介:目的研究HBV感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3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50例中度、32例重度、64例肝硬化、51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30例健康人,采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慢性乙型肝炎重度、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CD3^+、CD4^+、CD8^+细胞数CD4^+/CD8^+比值显著下降(P〈0.05),以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下降最显著;HBeAg阴性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数较HBeAg阳性患者显著减少(P〈0.05);HBVDNA载量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数CD4^+/CD8^+比值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严重HBV感染存在不同程度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调节紊乱,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程度与病毒复制水平无明显相关.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衰竭 T淋巴细胞亚群 HBV DNA
  • 简介:提高基层医院早期胃癌诊断水平对胃癌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基层医院对早期胃癌筛查方法有幽门螺杆菌检测、胃蛋白酶原检测、隐血珠检测、硫糖蛋白检测、胃液固有荧光光谱检测、胃肠X线钡餐检测等方法,有效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对有条件基层医院应重视内镜医生专业技术规范化培训,尤其提高他们对早期胃癌识别能力,积极采用各种内镜辅助诊断技术,可建立多学科合作早期胃癌协作组模式,共同提高基层医院早期胃癌诊治水平

  • 标签: 基层医院 早期胃癌 筛查 内镜诊断 早期胃癌协作组
  • 简介:目的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型肠道5-HT表达等方面探讨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治疗C—IBS疗效机制。方法应用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治疗前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型肠道5-HT表达.并进行临床症状临床评估。结果C—IBS组基因频率分别为:S/S:50.3%,S/L:24.9%,L/L:24.8%。与对照组相比,C-IBS组有较高S/S基因频率。C—IBS组S/S、S/L、L几基因组治疗前5-HT表达率与治疗后各组及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S/S、S/L组组患者每周排便次数明显高于L几组:S/S组S/L组患者每周大便性状平均分数低于L几组:对于腹痛/腹部不适,3组基因型比较无差异;S/S组S/L组患者腹胀症状缓解较L几组患者显著。治疗后,3组基因型患者总有效率分别S/S:83.0%,S/L:71.0%,L/L:40.O%,差异有显著性。结论SIS型患者SERT蛋白低表达。5-HT堆积,使5—HT4受体发生适应性下调或去敏感,可能与临床症状药物疗效有关。

  • 标签: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5-羟色胺转运体蛋白基因 5-HT 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
  • 简介:目的研究替米沙坦抗肝纤维化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12只)、模型组(12只)替米沙坦干预组(16只).制备四氯化碳(CCl4)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成功后,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活化受体-γ(PPAR-γ)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表达.结果替米沙坦干预组大鼠肝组织TGF-β1平均标记指数(PI)为0.284±0.068,正常对照组为0.076±0.033,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0.739±0.065,P〈0.01);替米沙坦干预组大鼠PDGFPI为0.259±0.050,正常对照组为0.039±0.023,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0.511±0.107,P〈0.01);替米沙坦干预组PPAR-γ平均PI为0.326±0.068,正常对照组为0.115±0.021,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0.038±0.018,P〈0.01).结论替米沙坦通过活化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PPAR-γ,抑制肝脏细胞因子表达,达到抗肝纤维化作用.

  • 标签: 肝纤维化 替米沙坦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活化受体 大鼠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CKJ”对大鼠肝纤维化防治作用.方法分别采用CCl4或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两批实验均按体重梯度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模型组,CKJ组、扶正化瘀秋水仙碱组各11只.实验结束时,观察各组动物肝组织Hyp含量,血清ALT、AST、GGT、TBIL、Alb变化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在CCl4模型,CKJ组肝组织Hyp含量为293.0±99.1μg/g肝湿重,显著低于模型组(524.5±143.0μg/g肝湿重,P〈0.01);CKJ改善肝功能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CKJ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好于模型组(P〈0.01);DMN模型,试验结果类似于CCl4模型见到情形.结论CKJ方能有效防治CCl4或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疗效与扶正化瘀方相当,优于秋水仙碱.

  • 标签: 肝纤维化 CKJ方 四氯化碳 二甲基亚硝胺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rs)护理理念在胃肠手术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3月收治89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FTS组,对照组按围手术期常规护理;FTS组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各个环节.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相关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恢复指标FTS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饮食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在围手术期护理运用,可促进胃肠手术患者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护理 胃肠外科 应用
  • 简介:大肠癌是人类最常见恶性肿瘤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大肠癌治疗手段有较大改进,但5年生存率仍然不高。大肠癌侵袭转移是患者预后差死亡主要原因,过程除受传统黏附分子、蛋白水解酶调控之外.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microRNAs等多种因素参与也越来越受重视。因此,研究这些因素大肠癌侵袭转移作用,对预后估计指导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大肠癌 侵袭转移 趋化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 MICRORNAS
  • 简介: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变化对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20例正常人和60例肝衰竭患者28天内PBMCshTERTmRNA水平.结果39例生存患者PBMCshTERTmRNA水平入院后依次上调,入院时、入院后7天、14天、21天28天分别较正常人升高了2.87、4.27、9.23、23.3530.50倍,而死亡患者各时间点依次下降,分别是正常人3.01、2.08、1.21、0.280.06倍;PBMChTERTmRNA水平对判断预后ROC曲线下面积在入院时及治疗后7天、14天、21天28天分别为0.611±0.075、0.676±0.074、0.786±0.065、0.993±0.0080.998±0.003.结论PBMCshTERTmRNA水平可作为肝衰竭患者预后判断指标,特别是治疗14天以后.

  • 标签: 肝衰竭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埃索美拉唑镁、铝碳酸镁伊托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GERD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分别采用埃索美拉唑镁、铝碳酸镁及伊托比利奥美拉唑、铝碳酸镁及伊托比利治疗。3周后评价临床疗效,6周后评价胃镜下有效率。结果治疗3周后A组B组病人临床症状总改善率分别是92.9%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A组B组病人胃镜下有效率分别是97.6%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镁、铝碳酸镁伊托比利治疗GERD优于奥美拉唑、铝碳酸镁及伊托比利。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埃索美拉唑镁 铝碳酸镁 伊托比利
  • 简介:目的总结针状刀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难插性ERCP操作应用经验体会,分析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常规插管不能完成采用针状刀乳头括约肌切开41例临床资料。结果41例行针状刀乳头切开,成功37例,成功率为90.2%,使ERCP成功率由86%提升到96.9%,术中出现乳头部出血10例,2例出血自行停止,8例给予局部喷洒1:10000肾上腺素、氩气烧灼或钛夹止血,出血停止。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3例,胆管炎2例,穿孔1例行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ERCP操作由于各种生理及病理原因造成常规插管困难使用针状刀进行乳头切开,可提高ERCP操作成功率,严格把握适应症前提下,仔细耐心操作,便可最大限度控制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状刀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困难ERCP
  • 简介:目的探讨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对生存期死亡原因影响.方法6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死亡患者,20例曾接受过抗病毒治疗,40例未曾抗病毒治疗.结果两组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感染发生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年龄、肝炎病程肝功能分级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抗病毒组未抗病毒组患者肝硬化病程分别为62.5±41.1月30.5±45.0月(P〈0.05),3年生存率为75.0%37.5%(P〈0.01),但在5年、7年9年生存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提高3年生存率,但不能避免并发症发生.

  • 标签: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核苷(酸)类似物 死亡原因
  • 简介:胃癌发生发展是多种原癌基因活化抑癌基因失活所造成,本文简介了主要相关基因,对胃癌研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癌 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
  • 简介:肿瘤干细胞理论认为结肠癌发病、转移与复发与大肠癌干细胞有关。然而,机体免疫系统对大肠癌干细胞免疫识别、大肠癌肿瘤干细胞诱导肿瘤免疫调节免疫耐受作用及其机制仍然不明确,针对大肠癌干细胞免疫治疗也起始阶段。本文拟对大肠癌干细胞与CD200之间相互关系作综述。为大肠癌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大肠癌干细胞 CD200 CD200R 肿瘤免疫
  • 简介:目的探讨胃镜取上消化道异物安全性及方法与技巧。方法通过我院1999年12月至2011年5月间共诊治115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115例患者,113例患者成功,成功率为98.5%。无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胃镜取上消化道是安全可行,确保不出现大出血及穿孔前提下取出异物,故术前选择好适应症,术根据不同异物,选择不同方法及配件是成功关键。

  • 标签: 异物 胃镜
  • 简介:目的探索结肠镜单人操作技术临床价值运用心得。方法通过结肠镜检查整体观念模式实施502例资料,从实施方法、评价指标、、统计学处理等方面进行总结。然后与文献结肠镜双人操作技术进行优缺点比较。结果运用结肠镜检查整体模式成功率、插入时间、并发症上具有明显优势,所有病例无例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运用结肠镜检查整体观念模式实施单人操作技术,具有安全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依从性好等优点,值得提倡。

  • 标签: 结肠镜整体观念模式观念转变优势
  • 简介:目的总结胃肠道血管畸形发生部位、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胃肠道血管畸形合并出血病例,就其发生部位、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病变部位以小肠右半结肠多见,临床特点多数病例病程长,反复、间歇性便血。内镜血管造影检查诊断率为45.5%(10/22)87.5%(7/8)。结论内镜血管造影仍是临床常用检查方法。术内镜检查可提高诊断率。治疗先采用创伤性少方法,手术治疗要准确定位。

  • 标签: 胃肠出血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riB)患者肝组织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表达与肝窦病变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CHB患者肝活检组织PDGF表达;采用电镜技术分析CHB患者肝窦病变,并分析表达变化与肝窦病变关系。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窦病变有狭窄、阻塞、扩张、窦周隙淤血、肝窦毛细血管化等改变。PDGF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度呈致性改变,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炎症活动度病理组织学分度加重,PDGF肝组织表达逐渐明显,且轻度与中度、重度、肝硬化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PDGF表达强弱与肝窦窦周隙病变程度呈平行关系。结论PDGF表达增强可能参与了CHB患者炎症进展及肝窦窦周隙病变发病过程。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活检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肝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