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Ghrelin是由Kojima等于1999年发现的一种28肽,该物质最初由大鼠胃组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是生长激素促分泌物受体(growthhormonesecretagoguereceptor,GHSR)的天然内源性配体,能促进生长激素(GH)释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ghrelin主要来源于胃肠道,也可由下丘脑、垂体和多种外周组织器官产生。其受体在体内广泛分布,具有调节GH分泌、摄食和能量平衡,影响神经内分泌以及胃肠功能、心血管系统、记忆、睡眠等多种生物学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 标签: GHRELIN 消化系统疾病 生长激素(GH) receptor GHRELIN 组织提取物
  • 简介: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和美国克里夫兰医学中心共同主办,中国医师协会脂肪肝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慢病管理分会协办,实用肝脏病杂志编辑部和北京亚太肝病诊疗技术联盟承办的“上海国际消化系统疾病会议”,将于2018年4月13日至15日在上海复旦皇冠假日酒店召开。

  • 标签: 上海交通大学 消化系统疾病 会议 国际 中国医师协会 医药生物技术
  • 简介:临床营养支持是适应现代治疗学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分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两种。由于肠内营养具有价廉、简便、有效、合乎生理等特点,因此其常被看作营养支持的首选方法。我科先后对15例重症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采用螺旋型鼻空肠营养管施行鼻空肠营养,均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螺旋型鼻空肠 营养管 消化系统疾病 营养支持 置管方法 内分泌功能
  • 简介:胆道系统显象某些显象剂能被肝多角细胞摄取,并经胆管、胆囊、总胆管排入肠腔,因而可被用作胆道显象。以往常用131I-玫瑰红作黄疸的鉴别诊断,因费时较长,且131腆的应用条件限制,近年来,99mTc标记的乙酰苯胺亚氨二醋酸衍生物(IDA)已成为目前最主要的胆道显象剂。IDA衍生物已有EHIDA、PIPIDA、DISIDA和Mebro-fenin等。由于各种IDA衍生物的分子结

  • 标签: 放射性核素技术 消化系统疾病 急性胆囊炎 胆道显象 显象剂 肝海绵状血管瘤
  • 简介:目的探讨白塞病消化系统受累的发生率及临床表现。方法对1994-01/2002-10哈医大二院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214例白塞病住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有消化系统症状或实验室异常者达67例,占31.3%。23例以胃肠病变为首发或主要表现的白塞病病例中,误诊17例(64.7%),最易误诊为感染性疾病,其次为肿瘤。结论白塞病消化系统表现发生率高,容易误诊,临床应引起重视。

  • 标签: 白塞病 消化系统 临床表现 病例分析 误诊 感染性疾病
  • 简介:与世间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一样。药物既可用于防病治病,达到减轻症状、挽救生命、提高生产力、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又可能成为致病因子,引起人体功能异常或组织结构损害。此类由于药物在用于诊断或治疗疾病时又成为致病因子。引起人体消化脏器功能异常或组织结构损害并具有相应临床经过的疾病,谓之药源性消化疾病(Druginduceddigestive

  • 标签: 药源性 消化疾病 诊断 治疗 致病因子 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8年7月间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中的观察组,同期体检的86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并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及意义。结果: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G、IgA、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有助于临床监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状态,对掌握患者机体免疫情况、疾病发展,制定后续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消化系统 恶性肿瘤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 简介:由中国医促会胃病专业委员会主办,武警总医院承办的第八届全国消化系统中晚期恶性肿瘤学术交流年会定于2013年8月9-11日在北京长峰假日酒店召开。同时为推广先进的诊治理念,提高武警部队消化道晚期肿瘤的诊治处理水平;构建武警部队消化内、外科交流的平台,更好地服务部队,第一届武警消化论坛同期举行。

  • 标签: 中晚期恶性肿瘤 消化系统 征文通知 学术年会 胃病专业委员会 武警总医院
  • 简介: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的疗效,并分析该疗法对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消化系统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参照组和无创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治疗,无创组实施常规方法+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指标为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和肺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无创组与参照组临床效果分布及总有效率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无创组和参照组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18(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呼吸困难指数(BDI)均较治疗前对应远远降低(P<0.05),且无创组均远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无创组和参照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吸容积(FEV1)均较治疗前对应远远升高(P<0.05),且无创组均远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配合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显著,且能够显著控制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对消化系统并发症及其他不良事件的控制作用也比较理想。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炎症因子 消化系统
  • 简介:目的:研究与分析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消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基于此观察组采取全程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应激反应、并发症以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应激反应较对照组显著较轻,且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较对照组18.0%显著较低,且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系统较为良好,消化功能恢复速度较快,P<0.05。而观察组满意度96.0%较对照组80.0%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并能减少其各种并发症,提高患者消化功能的恢复速度,同时还能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全程无缝隙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由于宗教、道德、伦理等原因,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曾一度被禁止.但许多生物学家仍认为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并将在人类认识自身及疾病治疗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经过人们不懈的努力,1998年美国国会取消了该项研究的禁令,且布什政府每年拨出数亿美元支持该领域的研究.美国杂志1999年和2000年将干细胞生物学和干细胞生物工程评为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干细胞成了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

  • 标签: 消化疾病 干细胞治疗 胚胎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
  • 简介:《肝胆系统疾病(DiseasesoftheLiverandBiliarySystem)》中译本已于2013年1月出版发行。该书由已故英国著名肝病学家希拉一夏洛克编著,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牛俊奇教授主译,国内著名的肝病学家贾继东、魏来、段钟平、成军教授和吉林大学的王广义、王江滨、王峰、王大伟、吴珊、所剑、李薇、傅跃文、徐红、姜尉国、高普均、付燕、吴杨等教授参与审校。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病科和传染科的部分医务人员参加了译校工作。希拉·夏洛克(SheilaSherlock)是世界一流的医生,她开创了肝脏疾病的研究,誉为肝病学之母、肝病学皇后。早在20世纪40年代,当她开始了从事肝病学研究时,这个专业还不存在。

  • 标签: 肝胆系统疾病 肝病学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发行 出版 中文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使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及对患儿消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者,选取时间段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病例数为6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并行静脉注射氨溴索,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对患儿消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中患儿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VT(潮气呼吸指标潮气量)、RR(呼吸频率)、TPTEF/TE(达峰时间比)、VPEF/VE(达峰容积比)方面两组患儿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观察组患儿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胃部不适及腹痛腹泻等症状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中,运用盐酸氨溴索以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效果明显,患儿的各项潮气呼吸指标均显著改善,同时无不良反应情况,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盐酸氨溴索 布地奈德 潮气指标 效果 消化系统
  • 简介:近年来,随着消化病学领域的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为了充分展示消化病学最新的诊治技术,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相关方面的最新进展,促进我国消化病及消化内镜的发展,提高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水平,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由辽宁省医学会、沈阳医学会共同主办,

  • 标签: 消化内镜 征文通知 技术论坛 消化疾病 消化病学 消化系统疾病
  • 简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占我国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患者确诊时已到中晚期,被视为“绝症”而放被放弃治疗。随着医疗新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肿瘤治疗理念、方法和手段,使过去的“不治之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由于治疗方法繁多,技术日新月异,不同疗法问互相渗透,因此各个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治疗 消化道肿瘤 微创治疗 中晚期 学术交流
  • 简介:在第六届上海国际胃肠病学会议期间,除对一些常规的消化疾病进行了专题演讲和深入探讨外,还邀请了干细胞研究方面的学者,就胃癌细胞的起源、将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诱导其分化为肝细胞、肝癌诱导分化治疗、干细胞与肝再生、干细胞生存和死亡生物特性、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炯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与细胞凋广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为如何将干细胞与消化疾病研究相结合提出了新的思路。

  • 标签: 干细胞 胃肿瘤 肝肿瘤 肝再生
  • 简介:2005年亚太消化疾病周(AsianPacificDigestiveWeek2005,简称APDW2005)南APDW2005组委会主办,亚太胃肠病学金(APAGE)、亚太消化内镜学会(APSDE)、亚太肝病研究会(APASL)和国际消化外科协会(ISDS)联合举办。

  • 标签: 消化系疾病 会议 胃肠病学 消化内镜 消化外科 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