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1997年我科收治颅脑损伤合并不同部位肢体骨折病人31例。一、临床资料本组31例,男性25例,女性6例,年龄16~50岁。致伤原因:车祸21例,煤块砸伤6例,棒伤4例。颅脑损伤病人按《黄家驷外科学》所提改良GCS分类标准分为,轻型11例,中型15例,...

  • 标签: 颅脑损伤 合并症 肢体骨折 骨折
  • 简介:目的研究两种不同脊柱后路减压方法治疗腰段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6年3月~2002年6月收治的腰段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76例,按不同减压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切除一侧或两侧椎板、椎弓根或部分关节突行侧前方环状减压AF内固定者40例,为直接减压组;体位复位结合AF器械矫正复位36例,为间接减压组.统计学分析,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ASIA神经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中晚期并发症,根据是否有腰背痛,下肢根性痛、麻木无力,两便功能障碍进行评定.生活能力按FIM评定.结果两组病例获6个月~5年随访,结果表明,术前脊髓完全性损伤,术后均无恢复;术前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中晚期并发症发生,直接减压组高于间接减压组;术后生活自理能力,间接减压组好于直接减压组.结论间接减压手术方法治疗腰段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不失为一种早期治疗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减压 胸腰段骨折脱位 脊髓损伤 并发症 术后 脊柱后路
  • 简介:目的探讨胸膜外前路减压与重建手术治疗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6年2月~2002年12月对62例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行胸膜外前路减压与重建手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获得1.5~8年的随访,46例椎体近解剖复位,16例复位良好.无感染、无胸膜粘连和断钉等并发症,全部椎体间骨性融合.神经功能恢复:除6例A级及2例D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恢复.矢状面Cobb角术前平均28.4°,术后平均为14.3°.椎体前缘高度术前平均为椎体的41.3%,术后平均92.4%.结论胸膜外前路减压与重建手术可解除脊髓的压迫、改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脊柱的序列及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且减少胸腔的并发症.

  • 标签: 前路减压 胸腰椎骨折 脊髓损伤 并发症 椎体 胸膜外
  • 简介:目的观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钛板固定治疗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3月~2004年5月有68例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接受前路减压、结构性植骨及钛板固定治疗.本组男45例,女23例,年龄14~61岁,平均36.7岁.骨折节段:T111例、T1220例、L133例、L212例,为L1,21例和L2,31例.神经功能情况:完全性截瘫10例,不全性截瘫58例.固定器材:Z-PLATE钛板43例,PROFILE钛板19例,ALPS钛板6例.植骨材料:自体髂骨块45例和充填自体碎骨的钛网23例.采用Frankel分级和ASI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影像学检查脊柱畸形角(Cobb角)的纠正、减压范围、骨块或钛网的位置及骨愈合情况.结果65例随访8~48个月(3例失访),平均15.6个月.61例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平均提高了1.25级,ASIA评分明显提高.CT及MRI检查示椎管减压彻底.髂骨块和钛网均无松动、移位等变化.三种钛板均无松动、移位及断裂.所有随访病例脊柱畸形均获得良好矫正和骨性融合,无畸形矫正的丢失.结论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行前路减压安全彻底,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钛板内固定和结构性植骨稳定性好,骨性愈合率高.

  • 标签: 钛板 胸腰椎骨折 脊髓损伤 固定治疗 钛网 前路减压植骨
  • 简介:目的探讨前路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椎体爆裂骨折、椎体结核、肿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此类病例行前方减压、前路系统内固定及植骨融合,经6个月~2a随访,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全部病例均达骨性融合,脊柱稳定性好,椎体高度无丢失,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评定,有效率86.4%。结论对脊柱后柱完整、脊髓受压来自前方的病变进行前路手术,减压彻底、内固定稳定、术后脊柱融合好、脊髓压迫症状恢复快、疗效好。

  • 标签: 脊柱 胸腰段骨折 爆裂性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AF治疗、腰椎骨折的应用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详细的影像学分析、AF角度螺栓生理性选择、交替进行的角度矫形和纵向牵引、不同情况下选择减压和复位的顺序等方法,共治疗、腰椎骨折患者218例,平均随访10个月,观察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椎体高度、椎管狭窄程度、矢状指数的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神经功能改善有效率84%;椎体前后缘高度恢复正常95%;椎管狭窄经术后CT检查94例术前椎管狭窄程度为“2”和“3”者,术后椎管狭窄程度为“0”占35%,“1”占65%;矢状指数由术前5°-36°,平均20.6°恢复到术后-5°-7°,平均0°;发生螺钉植入长度、角度错误,以及断钉、断棒等并发症占2.7%,无神经、血管并发症。结论正确地选择、应用AF治疗、腰椎骨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临床实用性,并能最大程度上克服其设计上的不足。

  • 标签: 胸椎 腰椎 椎体骨折 内固定器
  • 简介: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脊柱损伤,多由高能量致伤力导致,如高处坠落伤,车祸伤等.由于椎体爆裂性骨折多伴有脊柱后结构的损伤,脊柱稳定性破坏较多,并大都有椎管被骨折块侵占,治疗目的主要是减压和稳定.对于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近期治疗的理念并没有大的改变,但手术方法却有一些变化.

  • 标签: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手术治疗 椎体 常见 脊柱稳定性 坠落伤
  • 简介:重度腰椎滑脱,是指滑脱移位大于50%,按Meyerding分度在Ⅲ°以上,可并发椎管狭窄和椎间盘突出.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腰痛、脊柱畸形及特殊的蹒跚步态,病情持续发展可出现下肢神经和马尾神经症状.我院从1996年~2001年,采用Steffee钢板加椎间植骨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12例,效果满意.

  • 标签: STEFFEE钢板 椎间植骨 治疗 重度腰椎滑脱症
  • 简介:在行腰椎椎体肿瘤根治和病灶清除术、椎体爆裂性骨折前路减压术等术式后,如何有效地进行脊柱前柱重建是脊柱外科的一个难题.传统的髂骨块植骨存在稳定性不足、取骨区并发症多、骨融合率欠佳等问题.各种人工椎体在临床的应用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但操作复杂,且对多节段椎体重建应用受限.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随着椎间界面融合理论的兴起,一种垂直放置的钛网椎间融合器(titaniummeshcage)得以开发和投入临床使用.我们从2001年1月起开始应用钛网融合器进行腰段脊柱重建,取得一些初步经验,报告如下.

  • 标签: 钛网融合器 胸腰椎前路重建术 内固定器 胸椎原发性肿瘤 腰椎转移性肿瘤 椎体骨折
  • 简介:患者创伤后的脊柱后凸畸形通常继发于、腰椎骨折的非手术治疗和不恰当的手术治疗,可导致重力线前移及脊柱不稳,从而引起局部疼痛、畸形和神经功能障碍。脊柱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对外科医师来说是一个比较棘手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现将手术治疗方法及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后凸 矫形外科手术 综述文献
  • 简介:自1993年12月至1998年2月共收治腰椎骨折并截瘫人48例,其中29例进行了侧前路椎管减压Kaneda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就手术操作中的失误和并发症进行总结。

  • 标签: 并发症 截瘫 胸腰椎骨折 固定治疗 失误 椎管减压
  • 简介:目的探讨前路肩胛下高位经入路行上胸椎减压内固定的显露效果.方法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6-55岁,平均37岁.病变范围3~5椎体,其中3,4结核3侧,3~5转移性肿瘤3例,4,5骨折2例.采用肩胛下高位经入路显露1~5椎体,结核行病灶清除;肿瘤行病椎切除,骨水泥充填,Z-plate内固定;骨折行侧前方减压、植骨、Z-plate内固定.结果8例均良好地显露出1~5椎体,并完成病灶清除、减压、内固定,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无1例出现神经症状加重,伤口均一期愈合,仅1例发生导管损伤,经对症治疗1周后痊愈.结论肩胛下高位经入路是显露上胸椎较理想的入路,便于行侧前方减压,并有充分的空间行内固定.

  • 标签: 肩胛下高位经胸入路 上胸椎 侧前方减压内固定
  • 简介:在脊柱外科领域,胸腔镜及腹腔镜下的脊柱侧弯矫形融合及第二代腰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TRx)下的椎间盘摘除术已有较多成功的经验及报道[1],但镜下后路椎体骨折内固定术报道较少.作者自2002年起,尝试在METRx辅助下置椎弓根螺钉行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取得成功,共开展21例,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医护人员接受放射量小等优点,现介绍如下.

  • 标签: METRX 胸腰椎骨折 微创外科 内固定 椎间盘摘除术 椎弓根螺钉
  • 简介:目的介绍椎管减压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方法治疗腰椎骨折合并不完全性截瘫32例.方法依据骨折类型,神经致压骨块位置及椎管狭窄程度,分别选用不同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骨折间接复位减压,并通过后方或侧前方入路椎管直接探查减压.以影像学Wolter分类结合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进行评价.结果经椎弓根短节段后路骨折内固定方法安全性好,椎管减压充分,Cobb′s角术前平均28.5°,术后恢复至6.5°,29例(90.63%)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椎管减压术对外伤性不全截瘫治疗是一种有效方法,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的间接椎管减压与稳定的三维固定作用及伤后早期康复训练尤为重要.

  • 标签: 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 并发症 不全截瘫 椎管减压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腰椎结核一期病灶清除、脊髓减压、前方畸形矫正、植骨融合内固定的疗效.方法本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平均年龄43.3岁(15~66岁).病变部位:胸椎8例,、腰椎7例,腰椎4例.2个椎体13例,3个椎体5例,4个椎体1例,无跳跃型.椎旁脓肿15例,髂窝流注性脓肿4例.本组患者皆伴有后凸畸形,平均Cobb角44.7°.术前血沉正常5例,其余为22~127mm/h.本组患者术前应用三联(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化疗2周,手术采用一期病灶清除、脊髓减压、前方钛网支撑畸形矫正、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化疗持续10个月,定期进行脊柱影像学检查和血沉、肝功能检查.结果刀口皆为Ⅰ期愈合,无窦道.最先解除的症状是疼痛,随访8~29个月(平均17个月),畸形矫正、植骨融合满意,未见内固定失败;后凸角度平均矫正21.3°,脊髓功能皆有不同程度地恢复.3例、腰段结核术中出现胸膜破裂,1例术后气胸;4例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1例钛网位置欠佳.无脓胸发生和迟发性脊髓功能丧失.术后血沉恢复正常时间为2~8个月.结论、腰椎脊柱结核一期病灶清除、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同时前方钛网支撑畸形矫正和脊柱稳定性重建,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未见使用在脊柱结核治疗过程中的支撑物和内固定物产生的不良反应.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结核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伤椎注入固骼生或异体骨治疗、腰椎体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48例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分为3组。均行后路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伤椎椎体内植入固骼生(A组)或异体骨(B组),并与单纯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固定(C组)比较,于术后不同时间进行临床腰背痛VAS评分、神经功能分级及影像学观察伤椎体高度、矢状位指数(SI)。结果手术后1年患者伤椎体高度A组(0.96±0.03)、B组(0.95±0.03)高于C组(0.85±0.0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手术后1年伤椎矢状位指数(SI)分别为8.12±1.80、9.47±3.63、18.67±3.84,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3个月A组VAS评分(1.41±0.67),C组为(1.33±0.67)低于B组(2.50±0.6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12个月时C组VAS评分(1.60±0.77)与A组(0.71±0.42)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1.06±0.3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植入固骼生或异体骨结合腰段脊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可减少椎体高度角度丢失,预防手术后椎体塌陷及后凸畸形,伤椎植入固骼生还能减轻腰背疼痛。固骼生可作为伤椎的良好植入物。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 简介:目的探讨对、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性神经损伤患者行前路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9例不稳定性、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性神经损伤患者行侧前方椎管减压、自体骨植骨融合.Kaneda器械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经1-6年随访,脊椎后凸畸形由术前平均25.1°提高到术后平均13°,平均椎管占位率由术前45%提高到最终随访的10%。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示,提高1级者有12例,2级者有4例;14例膀胱/直肠障碍者有5例完全恢复,8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无变化。结论、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性神经损伤患者经侧前路减压融合、Kaneda内固定器可较好地提供脊柱的即刻稳定性、矫正后凸畸形、有利于早期下床行走和防止继发性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大多数不全性神经损伤的患者,其神经功能至少可提高1级,而脊髓圆锥创伤的患者可表现为部分直肠和膀胱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内固定器
  • 简介:目的:运用5种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器(Pedicleshortsegmentfixation,PSSF)(Dick,RF,SF,Steffee,APF)治疗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PSSF治疗57例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随访总结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失误原因.结果:随访6~60个月,平均15个月,疗效满意,优良率80%;主要并发症有:螺钉位置不当、断钉、螺钉松动、钉杆连接松动、植骨不融合、再度失稳等,发生率为29.8%.结论:(1)PSSF较适用于治疗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2)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操作有直接的关系.并认为各种PSSF自有特点,只有充分理解其设计原理,准确应用,操作合理时才能达到其设计的复位、固定目的.

  • 标签: 胸腰椎 脊椎滑脱 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器 治疗 胸腰椎骨折
  • 简介:目的评价单纯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矫正重度僵硬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效果。方法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20例,术前侧凸主弯平均Cobb角82°(75°~92°),平均柔韧性30%(20%~40%),平均双肩高度差为15mm(5~35mm),行单纯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矫正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5h(3.2—4.3h),平均失血量865ml(660~1070ml),平均融合节段为11节椎体(9节~12节),术后侧凸主弯平均Cobb角31°(22°~37°),平均矫正率62%(50%~76%),平均双肩高度差为7.5mm(0~11mm),患者平均住院日为9d(8—11d)。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2年(1.1—6.3年),所有患者至末次随访时侧凸主弯矫正角度未发生丢失,固定节段全部融合。结论单纯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矫正术能有效治疗主弯在75°~92°度之间,柔韧性不〈20%的重度僵硬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

  • 标签: 青少年 脊柱侧凸 内固定器 矫形外科手术
  • 简介:1病例患儿,男,7岁,主因左髋部被汽车压伤6h入院。查体:患儿缺血貌,血压90/40mmHg,脉搏150次/min,呼吸34次/min。左髋部及左大腿部肿胀,前侧波动、足背动脉博动好,足趾可屈伸、感觉良好。X线片示股骨粗隆问骨折移位(见图1),给予抗休克、补液治疗,左大腿股骨髁上牵引,大腿前侧抽出血性液120mL。加压包扎。诊断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左大腿皮肤潜行剥脱。创伤失血性休克。人院1周,大腿前侧有15cm×10cm皮肤变硬发黑。第8天在全麻下行手术。选择大腿及髋部外侧正常皮肤为进针点,经皮固定,先行股骨颈部及股骨粗隆下2枚骨圆针贯穿固定,在C型臂X线机下利用2针并在下肢牵引下进行复位。X线电视监视下见复位满意,经粗隆下及骨折端达颈部及头下穿人第3枚骨圆针固定。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皮肤剥脱 创伤失血性休克 骨圆针固定 小儿 股骨髁上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