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高血压和骨质疏松年龄相关老年常见发病,两者具有共同病因。高血压能够使患者骨密度降低,从而增加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β受体阻滞剂高血压治疗常用药物之。近年来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能够提高老年血压患者骨密度,从而降低老年血压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风险。本文从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流行病学、高血压增加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及β受体阻滞剂通过影响骨代谢降低骨质疏松骨折风险等方面作综述。

  • 标签: 高血压 骨质疏松骨折 Β受体阻滞剂 骨密度
  • 简介:目的:探讨Bioflex动态稳定系统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3,其中男14,女9;年龄44~67岁,平均57岁。单节段病变15,多节段病变8。椎板减压后根据退变程度选择椎间盘部分切除或椎体融合器进行融合方法,采用Bioflex动态固定系统稳定脊柱后路,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脊柱节段活动范围(rangeofmotion,ROM)。结果术后随访12~40个月,平均(22±9)个月。统计显示术前VAS评分为(7.2±1.7)分,末次随访(2.6±1.1)分;术前ODI(71.4±17)%,末次随访(21.3±11)%。非融合节段ROM术前为(8.1±1.9)°,末次随访(2.8±1.1)°;邻近上位椎体ROM术前为(7.9±1.7)°,末次随访(7.2±1.8)°;邻近下位椎体ROM术前为(8.4±2.1)°,末次随访(7.9±1.9)°。术前比较末次随访VAS、OD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非融合节段腰椎活动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邻近椎体节段活动度较术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初步研究表明Bioflex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安全、有效方法,远期效果有待进观察

  • 标签: Bioflex系统 经椎弓根动态固定 退行性疾病 脊柱融合术 脊柱非融合术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笔者常规TLIF技术进行改良,扩大减压时利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部分技术,采用肌间隙入路直视下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153,共193个节段,男76,女77;年龄22~74岁,平均53.1岁。Ⅰ°~Ⅱ°退行性腰椎滑脱症33,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70,腰椎管狭窄症50。采用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评定患者手术后疗效;椎体间植骨融合评定参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推荐Simmons法并结合CT检查。结果153均获得随访,时间13~26个月,平均20.6个月。无椎弓根钉失败及Cage前、后侧移位。1术后出现下肢麻木感,TLIF侧,于3个月内症状消除;2术后1年出现腰痛,X线片示未融合。根据ODI及JOA评定显示患者手术前、手术后分值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术后平均改善81.6%,植骨融合98.7%。结论微创改良TLIF扩大了手术适应证,使操作更加简单、安全,融合高,选择性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满意。

  • 标签: 改良 微创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融合率
  • 简介:目的:观察服用三髓粉1~5年老年骨密度、临床症状及骨折中长期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收集老年服用三髓粉1~5年前后骨密度、临床症状和脆性骨折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服用三髓粉1~5年(平均2.8年)后,临床症状和骨密度均能持续或显著改善,股骨颈平均骨密度增加1.52%,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折率由3.7%降至0.9%,下降75.0%。结论长期(1~5年)服用金诺三髓粉改善骨密度和临床症状仍然持续有效,并可大幅降低骨折,证明三髓粉保护骨关节健康安全有效辅助食品。

  • 标签: 三髓粉 骨质疏松 骨折
  • 简介:目的:观察补肾益骨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治疗临床疗效并探讨其药理机制。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妇产科就诊住院及门诊明确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96。分成对照组治疗组,每组病例48,对照组每天予以钙尔奇D及骨化三醇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补肾益骨方;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患者疼痛评估、骨密度检测、雌激素水平测定、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观察其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总疼痛缓解比对照组高,但两者相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χ2=1.745,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疼痛缓解步提高,差异有显著性(χ^2=4.37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对照组治疗后3月各部位BMD均较治疗前略有增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6个月后BMD继续较前增高,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治疗后3、6月各部位BMD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01)。对照组治疗后E2逐渐下降,但治疗前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治疗后E2较前升高,3个月时升高不显(P>0.05),6个月时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3、6月BALP上升、TRACP-5b较前下降,对照组治疗后3、6月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观察组差异更显著(P<0.01,P<0.001)。结论基础补充钙剂及骨化三醇胶囊基础上联用补肾益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患者骨密度;其抗骨质疏松部分机制可能通过调节性激素或者通过细胞因子水平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而降低骨转化和抑制骨吸收起作用。

  • 标签: 补肾益骨方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对比三不同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将101EvansⅢ_Ⅳ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roximalfemorallockingplate,PF_LCP)组34、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组34及股骨近端顺行联合拉力交锁髓内钉系统(InterTan)组33,按照各自分组进行相应手术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临床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及卧床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优良高于PF_LCP组及PFN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并发症发生3.03%,明显低于PF_LCP组(20.59%)及PFNA组(23.53%),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F_LCP组及PFNA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erTan系统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保证疗效情况下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理想治疗方法。

  • 标签: 转子间骨折 不同 内固定系统 对比
  • 简介: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proximalfemoralplate,LPF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就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LPF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均比较顺利,未出现严重异常情况,但PFNA组患者手术般情况均优于LPF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低于LPF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P〈0.05);PFNA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早于LPFP组,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也优于LPF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P〈0.05)。结论PFNA创伤相对较小,更符合微创理念,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 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
  • 简介:目的:评估雷奈酸锶小榄地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4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被随机分为雷奈酸锶+钙剂+骨化三醇组(SA),阿伦膦酸+钙剂+骨化三醇组(AL),钙剂+骨化三醇组(CA),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分别在用药前、用药6个月、用药12个月测定受试者骨密度及血骨转换生化指标。结果药物干预6个月,SR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均增加显著高于AL及CA组(P<0.05),AL组显著高于CA组(P<0.05);各组血清β-CTX均降低,SR组及AL组降幅显著高于CA组(P<0.05);SR组及CA组血清PINP及OC均升高,AL组降低,AL组CA组及SR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SR组升幅显著高于CA组(P<0.05)。药物干预12个月,基线相比较,SR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增加显著高于AL及CA组(P<0.05),AL组显著高于CA组P<0.05)。基线相比较,各组血清β-CTX均降低,SR组及AL组降幅显著高于CA组(P<0.05);SR组及CA组血清PINP及OC均升高,AL组降低,AL组CA组及SR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SR组升幅显著高于CA组(P<0.05)。雷奈酸锶治疗组有3(9.1%)患者因恶心及纳差而退出研究,阿伦膦酸组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雷奈酸锶疗效优于阿伦膦酸钠,雷奈酸锶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多,影响长期治疗依从性。

  • 标签: 雷奈酸锶 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转换血清标志物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中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0年2月至2013年9月使用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病例共23,记录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情况并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2个月,未出现感染、固定失败及并发症。采用Harris评分标准,优17,良5,可1,优良95.7%。结论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FNA 股骨粗隆下骨折 手术
  • 简介:目的:回顾性评估髓内钉技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功能结果。方法选择50岁及以上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为研究对象,骨折类型关节外骨折或简单部分关节骨折,并可以通过闭合或经皮撬拨复位,均采取髓内钉固定技术。本研究总共包括31名患者,其中只有29名患者进行了为期1年随访,研究对象平均年龄67岁(51~85岁)。根据AO分型,A2型1,A3型24,C2型4。分别对患者术后6周、3个月、6个月以及1年经行评估,评估方法包括放射学参数、腕关节活动度、握力、Mayo腕关节评分以及上肢功能调查(disabilityofarmshoulderandhand,DASH)问卷。结果术后1年患者进行评估,腕关节活动度(伤侧对比健侧):掌屈95%,背伸95%,尺偏93%,桡偏91%,旋前99%,旋后99%;平均握力(伤侧对比健侧)96%;Mayo腕关节评分,优20,良9;平均DASH问卷评分4.8分;最终影像学参数:平均尺偏角25°,掌倾角11°,桡骨高度10mm,尺骨变异﹢1mm,2患者术后1年发生了复位丢失,有1患者出现了短暂桡神经浅支损伤症状,术后2个月逐渐恢复。结论髓内钉技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关节外骨折或简单部分关节骨折中具有安全有效和并发症小特点

  • 标签: 髓内钉 治疗 桡骨 骨折
  • 简介:目的:通过住院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进行全程健康管理,从而探索最佳骨质疏松骨折健康管理。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解放军第309医院住院年龄50岁~75岁骨质疏松骨折200患者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运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同时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干预后,患者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干预前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相关行为均明显改善,依从性提高;各部位骨密度均高于干预前;患者疼痛程度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结论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进行全程健康管理,促进骨质疏松骨折愈合,提高生活质量,降低骨质疏松再骨折发生,从而为防治骨质疏松骨折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折 健康管理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采用铣刀普通枪式咬骨钳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手术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40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拟行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患者,其中男性24,女性16;年龄48~75岁,平均56.2岁。随机分为铣刀减压组及普通减压组,每组各20。比较两组手术减压时间、出血量、硬膜囊损伤发生、脊髓神经损伤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铣刀减压组手术减压时间(34.0±9.8)min,减压失血量(166.7±52.1)mL,术及术后随访期间仅出现1硬膜囊损伤及脑脊液漏,JOA评分平均改善60.9%。单纯减压组手术减压时间(53.6±18.90)min,减压失血量(331.5±90.5)mL,术中出现2硬膜囊损伤及脑脊液漏,JOA评分平均改善57.6%,两组在手术减压时间及出血量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铣刀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安全有效手术方法,普通减压方法相比,可缩短手术减压时间,减少手术创伤。

  • 标签: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症 手术 后路 铣刀
  • 简介:目的:比较研究单节段L4/L5椎间盘突出引起单纯单侧感觉或运动异常时突出髓核MRI上分布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2单节段L4/L5椎间盘突出并单侧单纯感觉或运动异常患者MRI影像资料,分为运动异常组(A组)和感觉异常组(B组),分别将2组突出髓核外侧缘、内侧缘、突出最顶点在横向位上赋值,将突出最顶点在矢状位上赋值,比较2组间赋值差异。结果B组突出髓核外侧缘及突出最顶点,突出髓核最内侧缘较A组更偏向有症状侧,2组之间有明显差异,B组突出最顶点矢状位赋值较A组大。结论感觉异常患者较运动异常患者突出髓核更偏向受压迫神经根,且突出髓核矢状位上更大。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 椎间盘移位 运动障碍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通过Pilon骨折两手术入路方式疗效分析临床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河北省正定县人民医院2010—2014间有随访记录43Pilon骨折患者,以手术入路方式分为两组:A组单直接外侧切口入路22;B组双侧切口入路(前内侧﹢后外侧)21通过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复位情况及踝关节Mazur评分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A组平均住院天数14.5d,B组18.6d;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22.7%,B组33.3%;A组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86.3%,B组80.9%。结论对于Ⅱ、Ⅲ型Pilon骨折,单直接外侧切口疗效及预后明显优于双侧切口入路方式。

  • 标签: PILON 骨折 手术入路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价应用金天格胶囊联合电针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60病人,均经过临床X线和骨密度检查确诊,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金天格胶囊联合电针,对照组仅做电针治疗4周后,通过疼痛缓解时间、功能恢复情况及WOMAC评分进行疗效评估,并经1年门诊随访,总结其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疼痛缓解时间和功能恢复情况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金天格胶囊联合电针治疗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可以达到缓解疼痛,提高活动度和改善生活质量作用,临床治疗提高疗效上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金天格胶囊 电针 膝骨关节炎
  • 简介:胫骨平台骨折属关节骨折,多由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引起,占所有骨折1.3%[1],占老年群骨折8%[2],膝关节创伤中常见骨折之。胫骨平台骨折常伴有严重膝关节韧带,半月板等软组织损伤等[3],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其复杂类型变化治疗带来很大难度。有研究表明术后10年需要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大约有7.3%[4],因此正确术前诊断及明确骨折分型,对于手术计划制订和治疗有着至关重要作用。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数字骨科学 关节内骨折 骨折分型 全膝关节置换 膝关节韧带
  • 简介:目的观察改良五禽戏配合穴位敷贴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我院行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80,给予改良五禽戏配合穴位敷贴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测量患者腰椎骨密度及腰背部疼痛评分。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腰椎骨密度及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改良五禽戏配合穴位敷贴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有效方法。

  • 标签: 五禽戏 穴位敷贴 骨密度 疼痛评分
  • 简介: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患者腰背肌力影响,POP综合康复方案进行优化奠定基础。方法30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太极拳组)进行每次1h,每日1次,每周6次,周期6个月“陈式太极拳运动”训练,另外30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健步走组)进行每次1h,每日1次,每周6次,周期6个月普通健步走运动,两组患者进行训练前后腰屈伸等速肌力测试,腰屈伸AROM、PT、PT/BW、TW、TPT及F/E等数值进行分析。结果太极拳组干预后AROM、60°角速度时腰屈曲及腰伸展PT、PT/BW均明显高于健步走组,90°角速度时腰伸展TW高于健步走组、TPT及F/E低于健步走组;而健步走组90°角速度时腰屈曲TPT略低于太极拳组(P<0.05);结论健步走运动相比,使用太极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运动训练,可以使患者腰背屈伸肌力得到更明显提高。

  • 标签: 太极拳 健步走 骨质疏松 腰屈伸 等速肌力
  • 简介: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治疗腰椎滑脱中期疗效,腰椎滑脱症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LIF治疗腰椎滑脱40,所有病例随访观察>3年,对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腰背痛手术治疗评分标准评分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术后1年、3年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术后3年测量值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JOA评分术前和术后1年、3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术后3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IF手术能够恢复腰椎序列稳定性,改善临床症状,治疗腰椎滑脱理想术式,中期随访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 脊椎滑脱 脊柱融合术
  • 简介: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融合固定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融合固定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0月~2012年10月,54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2,女22,年龄34~60岁,平均42.7岁;病变节段L4/L534,L5/S120。依据手术方式将其分成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minimallyinvasive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MiTLIF)组和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open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OTLIF)组,分别为24和30分析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术术后并发症,影像学观察术后1年椎间融合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1.4个月,MiTLIF组出血量(40.2±15.6)mL,住院时间(6.2±2.4)d,术后2周JOA评分18.7±1.9,OTLIF组出血量(203.6±52.8)mL,住院时间(10.8±4.2)d,术后2周JOA评分15.1±1.4,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3个月和1年JOA评分,术后1年椎间融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单侧椎弓根固定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时,MiTLIF组出血量更少短期临床疗效更好。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 椎间盘移位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