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1964年1月11日特里(Terry)博士报告他的发现,"吸烟与肺癌和其他严重疾病有联系",打响了禁烟的第一枪.至今历时40年,发达国家吸烟率直线下降,一般已降低到目前的15%左右.

  • 标签: 吸烟 戒烟 自救 发病风险
  • 简介:在癌症病人的食谱中屡见有禁忌的品种,刺激性食物就不受人们青睐,辛辣性食物也是刺激性食物的一种,诸如辣椒、生姜和大蒜等。近来由于对大蒜素的宣传.大蒜素这个抗氧化剂日益被人们推崇。但辛辣性食物因其刺激性.尤其对胃肠有疾病者仍列为禁食之列。虽然如此,辛辣性食物可能有开发出抗癌药的潜力。不过辛辣性食物毕竟有刺激性,摄食时还是要适量.在辛辣性食物未开发成抗癌药前.不可不顾自己的感受。勉强进食。

  • 标签: 杀癌细胞 刺激性食物 化合物 大蒜素 癌症病人 抗氧化剂
  • 简介:胰腺癌是比较常见的癌症.但因患癌之初多无明确的定性和定位的症状.发现时多已属晚期.所以预后严峻.素有癌王之称。据统计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5%.胰腺癌的死亡占癌症致死原因的第四位。瑞典Karolinska研究所的Larsson博士最近发表的研究认为.富含叶酸的食物(绿叶蔬菜、十字花科蔬菜、橘柑、豆类和全粮)降低胰腺癌的危险.然而叶酸补充剂却不减少危险。

  • 标签: 胰腺癌 叶酸可 Karolinska研究所 十字花科蔬菜 5年生存率 致死原因
  • 简介:研究证明,癌症病人的免疫功能比健康人要差得多.据测定,被称为"血癌"的白血病人血液中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还不到健康人的15%.因此,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了多种方法来增强癌症病人的免疫功能,如使用药物、加强营养、参加体育锻炼等.目前,比较容易取得效果且经济方便的方法就是坚持参加体育锻炼.也许有人要问,锻炼真能提高癌症病人的免疫功能吗?回答是肯定的.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健康人的免疫功能,也能增强癌症病人的免疫功能.

  • 标签: 体育锻炼 癌症 免疫功能 造血功能
  • 简介:1987年由法国外科医师PhillipeMouret首次在人体施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自那以后,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很快被欧美国家的患者所接受,手术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胆囊切除术,而发展至急腹症腹腔镜检查、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甚至用于一些消化道肿瘤手术,成为外科治疗的一支新秀.

  • 标签: 微创手术 治疗 肿瘤患者
  • 简介:传统的大肠癌手术创伤大,出血多,肠道功能恢复慢,应用微技术可以克服这些不足。微技术已成为当前外科的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对大肠癌的微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方法。1大肠癌内窥镜切除术主要用于治疗早期大肠癌,也可用于晚期大肠癌的姑息性治疗,以前者为主,内镜包括直肠镜和纤维结肠镜。传统的经内镜切除术包括圈套器热凝切除、热活检钳切除及电凝器凝除等,但易造成出血、穿孔及肿瘤残留,特别是对于较大、基底宽广、扁平无蒂及凹陷型的大肠癌,更易发生。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创了一些新的经内镜切除大肠癌的技术。1.1内镜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主要针对基底宽广的无蒂息肉,及扁平或凹陷的病灶。在内镜下先在病灶部位的粘膜下注射生理盐水,使原来低平的病灶隆起,明显高于粘膜平面,同时肌层与病灶间距离也增大,这样便于圈套器完整地套住肿块根部,减少了肿瘤残留的可能性,同时热凝时圈套器离肌层较远而减少了肌层的损伤,因而减少了肠壁穿孔的发生。对于直径较大的肿块,Kanamori等发明了一种特殊的六边形圈套器,这种圈套器顶端有一针头,当粘膜下注射完成后,针头刺入肿块远端的粘膜,使圈套器顶端固定,然后将圈套丝从操作通道向前推入即可扩大圈?

  • 标签: 大肠癌 微创治疗 内窥镜切除术
  • 简介:肾癌的微治疗近年来发展迅速,与开放性手术相比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美观性好等优势。肾癌腹腔镜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与开放性手术相当,是目前肾癌微治疗的主要选择。初步研究显示射频和冷冻治疗有一定的短期疗效,但应进一步验证,可作为有外科手术禁忌证患者的治疗选择。其他微治疗方法如高强度超声聚焦、放射外科、化学消融、激光热消融及微波热疗等仍处于实验阶段,疗效不确定、需更多探索。肾癌的微治疗代表着肾痛外科治疗的掐向.

  • 标签: 肾癌 微创治疗
  • 简介:众所周知,癌症最容易引发诸多心理问题,常合并沮丧和忧郁,所以癌症病人同时服用抗忧郁药并非罕见.抗忧郁药不但能改善忧郁症状,与止疼药同时用还能增强止疼效果.抗忧郁药还常常用以减轻三苯氧胺常见的副作用--阵发性潮热.乳腺癌手术和化疗后常规要服用三苯氧胺5年,一致公认三苯氧胺挽救了很多乳腺癌病人的生命.

  • 标签: 抗忧郁药 三苯氧胺 阵发性潮热 乳腺癌
  • 简介:美国癌症协会最新公布的一份全球癌症调查报告显示,在2007年,估计有760万人死于癌症,平均每天超过2万人。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日前在日内瓦警告说,到2020年全球每年的癌症死亡人数可能增加一倍,未来10年中会有8400万人死于癌症。数十年来,我们只是提高了早期癌症的治疗效果,癌症的机理,

  • 标签: 早期癌症 慢性病 世界卫生组织 死亡人数 治疗效果 日内瓦
  • 简介:在癌症治疗中,“最小的有效性治疗一最佳的临床疗效”是医患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但在临床实践中如何把握尺度和实现这一理想的境界,是我们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乳腺癌外科治疗包括乳房的局部与区域淋巴引流区的外科手术两个方面,区域外科涉及的腋窝淋巴引流区手术模式在不断的变化。其趋势是在保证不降低远期疗效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少或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上肢功能的保护,表现在清除范围的缩小、清除技术的改进(如内镜的应用)等。

  • 标签: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检 腋窝淋巴结清除术
  • 简介:本期刊出的“关节外科”专题的论著都与关节外科的微与精准理念有关。“微”指在不降低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缩小手术切口,减少组织损伤,降低对机体和心理的干扰损害。“精准”指诊断准确、手术精细,精确辨别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界限,无多余操作,避免人为损伤。微与精准二者密切关联、相辅相成。微是实现精准的手段,精准是微的前提条件。其目的都是以最小的手术损伤,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这正是现代关节外科追求的目标。

  • 标签: 关节外科 微创 手术切口 治疗效果 组织损伤 正常组织
  • 简介:脑胶质瘤的治疗,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手段。手术切除程度与病人预后密切相关,已得到公认。然而,在侧裂区的胶质瘤,由于血管与肿瘤密切相连,侧裂血管往往贯穿于肿瘤中,所以,神经外科医生手术时多持比较保守的态度。因而此部位胶质瘤病人的预后大多较差。近年来,我们对侧裂区的胶质瘤如何最大限度的切除进行了探讨,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与大家共享。1.侧裂血管解剖学:侧裂血管主要由大脑中动脉及大脑中静脉组成。大脑中动脉进入外侧裂沟内,分出若干皮层支并随此沟向后外方,供应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分:岛叶、额中、额下回、中央前、中央后回的大部、顶叶下部、颞上回及枕叶一部分。大脑

  • 标签: 脑胶质瘤 侧裂区 手术切除 大脑中动脉 肿瘤 外侧裂
  • 简介:直肠癌是发生在直乙交界和齿状线之间的直肠黏膜上皮细胞源性恶性肿瘤,占我国大肠癌病例的50%~60%,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病率中居第2位~([1,2])。直肠癌的治疗经历数百年历史,从18世纪经会阴部切除处理,到19世纪经肛门和经骶尾部入路直肠癌局部切除术(Kraske手术),再到20世纪的Mile's手术、Hartmann手术、Dixon手术、Bacon手术、Park's手术等经典术式的确立,以及直肠癌放化疗等治疗方式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模式,但根治性手术始终是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式.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环周切缘(circumferentialresectionmargin,CRM)、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elvicautonomicnervepreservation,PANP)等现代手术观点的提出,以及吻合器等手术器械的发展,直肠癌的外科治疗理念已从单纯肿瘤切除、救治生命转变为既要保证最佳的肿瘤根治效果,又要尽可能保护肛门及泌尿生殖器官的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随着手术水平的提高.

  • 标签: 微创外科治疗 局部切除术 治疗经历 手术入路 齿状线 肠黏膜上皮
  • 简介:第12届亚太地区微脊柱外科年会暨第5届全国微脊柱外科学术会议将于2012年8月16日-2012年8月19日在西安索菲特酒店举办。主办方为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微脊柱外科学组,承办方为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骨科。该会议将云集亚太地区的微脊柱外科界知名学者授课及交流,

  • 标签: 微创脊柱外科 亚太地区 外科学术 征文通知 会议 年会
  • 简介:背景多项用来评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对前列腺癌死亡率影响的试验结果存在冲突。研究者旨在通过对欧洲前列腺癌筛查随机研究额外增加随访2年,更新前列腺癌的死亡率。方法这项研究入组了182160名50—74岁的男性,其中有一个预先确定的核心年龄组(即包括162388名55~69岁的男性)。该试验在8个欧洲国家进行。随机分为筛查组和对照组,研究者对筛查组的男性提供PSA的检测,而不向对照组的男性提供这种筛查。主要研究目标为检测前列腺癌所致死亡率。

  • 标签: 前列腺癌 癌筛查 死亡率 PSA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随机研究
  • 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GerhardBuess教授研发出一套独特的手术用直肠镜系统,即经肛门内镜微手术(transanalendoscopicmicrosurgery,TEM)技术。TEM技术通过其巧妙、精细的设计,使术者可在扩张的肠道内,通过双目镜所带来的放大、清晰、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或内镜成像系统显示器画面和运用精细的器械,实现腔镜手术中的各种操作。

  • 标签: TEM 直肠指诊 立体视觉 双目镜 成像系统 专家共识
  • 简介:目的评估微技术治疗骨盆脆性骨折(fragilefractureofpelvis,FFP)的临床疗效,评价FFP分型系统在FFP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采用微技术治疗FFP26例,按照FFP分型系统分为FFPII型20例,FFPIII型6例。统计术前有无神经损伤、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方法。根据Matta放射评定标准评估骨折复位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26例获平均10(6~12)个月随访,术前VAS评分为7分,其中骨盆后环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23例,背侧内支架系统固定3例,前环采用经皮耻骨上支螺钉固定18例,腹侧内支架(INFIX系统)固定8例。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6(40~150)ml,平均手术时间为75(50~105)min。根据Matta放射评定标准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5%,26例骨折均顺利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4(12~18)周。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骨盆骨折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良率为80%,共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3.1%,其中2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支架螺钉退钉,2例压疮,1例泌尿系统感染,无重要血管损伤,无深部感染。结论FFP分型系统对指导FFP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采用微技术治疗FFP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盆 骨折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 作者: 彭兵
  • 学科: 医药卫生 > 肿瘤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1期
  • 机构:成都市武侯区第三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40041
  • 简介:肿瘤标志物是化学类物质,能够提示人体是否存在肿瘤,并作为判断肿瘤细胞分化、细胞功能的重要依据,为后续治疗打下基础。一般仅仅容易在胚胎组织中易于发现,正常成年人的组织中一般不会发现。肿瘤标志物检查是提示恶性肿瘤发生、消退和复发的重要指标,但是并不能盲目将肿瘤标志物和癌细胞情况等量齐观,还是需要做其他辅助检查。

  • 标签: 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