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romalinteractionmolecule1,STIM1)在宫颈癌中表达及其与VEGF相关。方法:收集20例宫颈癌患者癌变及其正常上皮组织并测量对应肿瘤体积,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STIM1在各病变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分析STIM1与肿瘤病变程度相关;酶联免疫ELISA方法测定过表达STIM1癌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泌量并分析其与STIM1相关。结果:70%宫颈癌组织中STIM1表达上调,表达量与癌症病变标志物即肿瘤大小相关;STIM1可促进血管内皮因子VEGF分泌。结论:STIM1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是宫颈癌病变过程中一个重要因子。

  • 标签: 宫颈癌 STIM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拓扑异构酶1(topoisomerase1,TOPO-1)在转移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并分析其与伊立替康(CPT-11)化疗疗效相关。方法经病理活检证实为转移结直肠癌初诊者98例,均接受FOLFIRI方案一线化疗,化疗前检测肿瘤组织TOPO-1表达水平,分析TOPO-1表达水平与近期疗效关系,并观察远期疗效。结果TOPO-1表达水平与转移结直肠癌临床特征无明显相关(P〉0.05)。高表达组患者RR为52.2%(24/46),低表达组RR为28.8%(1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PO-1高表达组中位PFS为9.5个月(8-12个月),低表达组为8.0个月(7-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TOPO-1高表达转移结直肠癌患者可从伊立替康化疗中获得更高近期疗效更长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可能对伊立替康化疗更敏感。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转移性结直肠癌 拓扑异构酶1 伊立替康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TRPM8TRPA1在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DU145细胞中是否表达,以及薄荷醇是否通过作用于TRPM8通道来影响DU145细胞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NestedRT-PCR实验、WesternBlot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法从不同水平(mRNA水平、蛋白水平)以及直观观察层面检测TRPM8TRPA1在DU145细胞中表达;采用Ca2+成像实验观察薄荷醇能否诱导DU145细胞内Ca2+浓度变化;采用MTT法检测梯度浓度薄荷醇对DU145细胞增殖能力影响.结果NestedRT-PCR实验、WesternBlot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证明,在DU145细胞中检测到TRPM8表达,而未检测到TRPA1表达.Ca2+成像实验结果显示,在37℃环境下细胞荧光非常弱,加入薄荷醇后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急剧升高.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未经薄荷醇处理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25、50、75、100μmol/L)薄荷醇处理组细胞增殖率均下降(P﹤0.05).经BCTC预处理20min,薄荷醇所致细胞增殖抑制被部分恢复(P﹤0.05).结论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DU145细胞中有大量具有生物活性TRPM8通道蛋白表达,而可同被薄荷醇激活TRPA1却未被检测到表达.薄荷醇可激活DU145细胞中TRPM8通道诱导Ca2+荧光强度急剧升高,抑制DU145细胞增殖.

  • 标签: TRPM8 TRPAl CA2+ 前列腺癌
  • 简介: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初次单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术中优化鸡尾酒疗法(罗哌卡因配伍氨甲环酸切口周围局部注射)安全有效。方法前瞻纳入行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初次单次THA患者80例,根据术中鸡尾酒疗法方案,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缝皮前切口周围局部浸润注射罗哌卡因200mg+氨甲环酸80ml混合溶液100ml)对照组(40例,缝皮前切口周围局部浸润注射罗哌卡因200mg+生理盐水80ml混合溶液100ml)。主要指标为最大血红蛋白下降值、总失血量、输血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次要指标为补救镇痛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日及术后2周血栓发生事件。结果最大血红蛋白下降值:试验组(24.3±9.9)g/L,对照组(24.1±10.9)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失血量:试验组(737.4±399.0)ml,对照组(730.1±401.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侧髋关节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术前、术后当天、术后第1、2天,试验组分别为(4.5±0.7)分、(1.7±0.5)分、(1.6±0.6)分、(1.2±0.4)分;对照组分别为(4.5±0.7)分、(1.5±0.5)分、(1.6±0.6)分、(1.1±0.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补救镇痛率:试验组为12.5%,对照组为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为10.0%,对照组为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日:试验组为(2.5±0.6)天,对照组为(2.4±0.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1例输血,术后2周彩超检查无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初次单侧THA术后失血少、疼痛轻、康复快,术中优化鸡尾酒疗法虽然是安全,但其有效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氨甲环酸 康复 鸡尾酒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功能锻炼依从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同步组非同步组各6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功能锻炼指导及健康教育,同步组同时对患者家属给予健康教育.随访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锻炼依从、自我效能(GSES)、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出院3个月后,同步组患者锻炼依从率(93.33%)高于非同步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患者GSES评分明显高于非同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步组患者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动活动范围、肌力)评分均明显高于非同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功能锻炼依从性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 标签: 家属 健康教育 乳腺癌 自我效能 功能锻炼 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型受体(fibroblastgrowthfactorreceptor2,FGFR2)、凝血酶敏感蛋白家族(thrombospondins,THBS)成员THBS1THBS4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并分析FGFR2与THBS1、THBS4相关。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胃癌组织中FGFR2、THBS1THBS4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FGFR2、THBS1THBS4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68.67%、57.83%62.65%,三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FGFR2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P=0.003)临床分期(P=0.009)密切相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块大小、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P〉0.05);THBS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相关(P〉0.05);THBS4表达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相关,高或中分化肿瘤组织THBS4表达明显高于低分化肿瘤组织(P=0.001)。相关分析显示FGFR2与THBS1表达呈正相关(r=0.229,P=0.037),与THBS4表达呈负相关(r=-0.213,P=0.045)。结论FGFR2、THBS1与THBS4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FGFR2可能正向调控THBS1表达,而负向调控THBS4表达,其作用可能是FGFR2信号通路参与胃癌侵袭转移分子机制之一。

  • 标签: 胃肿瘤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型受体 THBS1 THBS4
  • 简介: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转移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疗效及安全.方法选取80例EGFR突变型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随访5~25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疗效、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及随访结束时生存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57.5%vs35.0%,82.5%vs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以1~2级为主,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0%(36/40),与对照组85.0%(34/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2个月(95%CI:12.357~18.697)12.1个月(95%CI:9.354~1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6,P=0.025).结论对于EGFR突变型转移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靶向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放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EGFR突变
  • 简介: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Toll样受体4基因(Toll-likereceptor4,TLR4)多态(rs10759932、rs11536889rs1927914)与前列腺癌(prostatecancer,PCa)发病风险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Google学术、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语种不限,筛选出1960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10日符合纳入排除标准文献,应用STATA分析软件对各项研究进行异质检验,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CI。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包含3个位点12项病例-对照研究,计病例组对照组分别为95207690例。对于rs11536889多态位点,在隐性模型状态下,与前列腺癌发病显著相关(BBvsBA+AA:OR=0.247,95%CI:0.171~0.357;P=0.000)。然而对于rs10759932rs1927914多态位点在各比较模型下均与肿瘤无相关。此外,对于rs1927914多态位点,在以人种为分组依据亚组分析中,可发现高加索人种与前列腺癌易感性显著相关(BBvsBA+AA:OR=0.538,95%CI:0.335~0.863;P=0.010)。结论:本研究证明TLR4基因rs11536889多态位点与前列腺癌易感性相关,即rs11536889BB基因型可能显著降低人群患前列腺癌风险。

  • 标签: 前列腺癌 TLR4基因 多态性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Annexin-A1及Annexin-A2在外阴硬化性苔藓外阴鳞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25例外阴鳞癌、20例外阴硬化性苔藓、15例正常外阴皮肤组织中Annexin-A1及Annexin-A2表达,并收集外阴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nnexin-A1及Annexin-A2在外阴鳞癌中表达明显低于外阴正常皮肤(P〈0.05)。Annexin-A1在外阴鳞癌Ⅰ期中平均光密度值为(26.52±2.98),Ⅱ+Ⅲ期平均光密度值为(18.55±1.94),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年龄及分化程度上Annexin-A1表达无差异(P〉0.05)。Annexin-A2在外阴鳞癌组织中年龄、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上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阴硬化性苔藓中Annexin-A1表达与正常皮肤相比无统计学上差异;Annexin-A2表达下降,与正常皮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nnexin-A2从正常皮肤到硬化性苔藓细胞浆内蛋白减少或消失,只表现为膜阳性。结论:Annexin-A2表达下调与外阴硬化性苔藓发生有关。Annexin-A1及Annexin-A2低表达与外阴鳞癌发生、进展有关。

  • 标签: Annexin-A1 Annexin-A2 外阴硬化性苔藓 外阴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研究核富含丰富转录本12(nuclear-enrichedabundanttranscript12,NEAT12)在人子宫颈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法检测NEAT1NEAT2在10例慢性宫颈炎、10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60例子宫颈癌中表达,并分析NEAT1NEAT2表达与子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关。结果:慢性宫颈炎组织NEAT1NEAT2相对表达量为0.34±0.100.29±0.06;CINⅡ-Ⅲ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NEAT1NEAT2相对表达量为1.18±0.321.37±0.44;子宫颈鳞癌组织NEAT1NEAT2相对表达量为6.25±1.585.96±1.47,子宫颈腺癌组织NEAT1NEAT2相对表达量为5.03±1.124.96±1.03。NEAT1NEAT2在子宫颈癌中阳性率分别达到75.0%(45/60)68.3%(41/60)。统计学分析显示NEAT1NEAT2在子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与肿瘤分期相关(P〈0.05),与癌细胞浸润深度明显相关(P〈0.01),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与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人子宫颈癌细胞异常表达NEAT1NEAT2,且与肿瘤分期、浸润转移密切相关,NEAT1NEAT2可能参与子宫颈癌发生与发展。

  • 标签: NEAT1 NEAT2 子宫颈癌
  • 简介:目的观察晚期胰腺癌GS方案(吉西他滨+替吉奥)一线化疗疾病控制后替吉奥单药维持治疗疗效安全。方法41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经GS方案化疗达疾病控制后随机分为替吉奥组20例对照组21例,替吉奥组继续替吉奥原剂量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对照组仅定期复查,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替吉奥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8.9个月;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5.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以Ⅰ-Ⅱ度为主,其中替吉奥组白细胞降低、延迟腹泻、恶心呕吐及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方案一线化疗后替吉奥维持治疗晚期胰腺癌具有良好疗效与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胰腺肿瘤 晚期 吉西他滨 维持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前补充肠外营养(supplementalparenteralnutrition,SPN)作为单纯肠内营养支持无法满足患者营养需求时补充疗法,越来越受到关注。虽然SPN临床疗效被肯定,且被国内外指南或共识推荐,但SPN对临床结局影响以及应用时机仍存在争议。为了减少过度喂养或喂养不足导致并发症,SPN使用时机、剂量方式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使患者获得营养支持治疗最大效益。

  • 标签: 肠内营养 补充性肠外营养 共识 争议
  • 简介:目的探讨维吾尔族汉族子宫颈癌(CC)患者中肿瘤干细胞相关基因POU5F1NANOG在mRNA水平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检测69例子宫颈癌组织16例子宫颈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新鲜组织标本中POUSFl、NANOG在mRNA水平上表达情况,了解其在维吾尔族汉族问表达差异。根据患者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进行分组,比较不同亚组患者中维吾尔族汉族患者间POU5F1、NANDG表达水平差异性。结果子宫颈癌组织中POU5F1mRNA、NANOGmRNA表达水平均较癌旁组织高(P〈0.05)。维吾尔族CC患者POU3F1mRNA、NANOG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汉族CC患者(P〈O.05)。临床分期为Ⅱa-Ⅲ期、淋巴结转移阴性时,维吾尔族与汉族CC患者子宫颈癌组织中POUSFl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IIa~III期、中.高分化、淋巴结转移阴性时,维吾尔族与汉族CC患者子宫颈癌组织中NANOG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CC中肿瘤干细胞相关基因POU5F1mRNANANOGmRNA表达在维吾尔族汉族人群中存在差异性,而此种差异性在Ⅱa~Ⅲ期、中高分化、淋巴结转移阴性CC中表现更加明显。

  • 标签: 子宫颈癌 肿瘤相关干细胞 P0USF1基因 NANOG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体外处理胰腺癌细胞株PANC-1后仍存活细胞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细胞凋亡变化及关系。方法:建立琼脂凝胶包埋的人胰腺癌组织体外实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并标记,实验组行JC200型HIFU治疗仪治疗,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HE染色观察标本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观察STAT3/pSTAT3蛋白表达变化。再将体外胰腺癌细胞实验模型分别行不同剂量HIFU照射(0J,100J,200J,400J,800J),通过MTT观察胰腺癌细胞增殖抑制情况,通过Westernblot检测STAT3/pSTAT3表达情况。结果:经HIFU治疗后,离体胰腺癌靶区组织病理可以看到明显凝固型坏死灶,细胞结构消失,免疫组化染色可见HIFU治疗靶区组织棕色颗粒明显减少,提示治疗后STAT3/pSTAT3蛋白表达减低;MTT细胞增殖率检测提示与对照组(0J)相比,低功率组(100J,200J,400J)细胞增殖抑制无明显差异,高功率组(800J)细胞增殖率明显减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检测STAT3/pSTAT3表达提示低功率组(100J,200J,400J)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HIFU能有效治疗胰腺癌,其机制可能与破坏肿瘤细胞自身结构及影响STAT3/pSTAT3蛋白表达有密切关系。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胰腺癌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研究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对伯基特淋巴瘤细胞株Raji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水平影响,探讨雷帕霉素在伯基特淋巴瘤细胞株Raji转移方面的作用。方法:以伯基特淋巴瘤细胞株Raji为实验对象,应用Transwell迁移实验、Westernblot、qPCR技术来检测雷帕霉素对Raji细胞迁移能力,MMP-2、MMP-9蛋白mRNA表达水平抑制情况。结果:雷帕霉素可显著抑制Raji迁移能力,且呈浓度依赖,当雷帕霉素浓度为1nmol/L时抑制作用最强(P〈0.05);Raji细胞中MMP-2、MMP-9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有明显下降趋势,且呈浓度依赖,mRNA表达水平在作用48h时最低。结论:雷帕霉素可以显著抑制伯基特淋巴瘤细胞株Raji迁移能力,降低MMP-2、MMP-9蛋白及mRNA表达,抑制淋巴瘤细胞转移。

  • 标签: 雷帕霉素 伯基特淋巴瘤 MMP-2 MMP-9 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RNAi抑制E6基因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基因表达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将已验证有效表达针对E6基因小发卡RNA(shRNA)重组质粒转染到宫颈癌细胞CaSKi中,提取宫颈癌细胞总RNA并利用AgilentHuman1A寡核苷酸表达芯片检测RNAi后CaSKi细胞基因表达变化,最后实时PCR检测CDKN2B(p15)MKI67来验证芯片分析结果。结果:与CaSKi/PSN相比,共有2765个基因表达有明显差异,其中有2709个上调基因(包括代谢相关基因、肿瘤抑制基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凋亡基因等)56个下调基因(包括原癌基因、DNA结合转录基因、代谢相关基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细胞周期发育相关基因等)。实时PCR结果表明CDKN2B(p15)MKI67变化与基因芯片分析结果一致。结论:联合应用RNAi基因芯片分析技术可以为研究HPV16E6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分子机制提够更丰富资料信息,并提供新研究策略途径。

  • 标签: 宫颈癌 HPV16 E6基因 RNA干扰 基因表达谱
  • 简介:目的探讨CYP2D6基因多态对乳腺癌患者盐酸表柔比星治疗预后影响.方法筛选125例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常规酚-氯仿法行全血基因组DNA提取,采用TaqManMGBRT-PCR法进行CYP2D6基因多态检测,利用分析软件确定各个样本基因分型结果(C/C:野生型,C/T:突变杂合子,T/T:突变型).结果125例乳腺癌患者中,野生型46例(36.8%),突变杂合子55例(44.0%),突变型24例(19.2%).不同CYP2D6*10基因突变型患者盐酸表柔比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组患者盐酸表柔比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C+C/T组.T/T、C/CC/T组患者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C/T组患者生存时间短于T/T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最大直径为2~5cm、淋巴结转移个数≥4、孕激素受体(+++)、CYP2D6(C/T)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YP2D6*10基因多态与静脉滴注盐酸表柔比星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缩短有相关.

  • 标签: CYP2D6基因 基因多态性 疗效 盐酸表柔比星 乳腺癌
  • 简介:目的研究肿瘤相关炎因子(tumorassociatedinflammatoryfactor,TAIF)对曲妥珠单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转移乳腺癌(PMBC)预后及疗效关系.方法选取接受曲妥珠单抗方案治疗HER2PMBC患者89例纳入为试验组,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健康女性89例纳入为对照组,试验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卡培他滨、吉西他滨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观察化疗前两组及试验组化疗前后TNF-α、IL-1β、IL-6、IL-8水平,试验组临床疗效,并对影响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PMBC患者预后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治疗后,试验组RR为40.45%,DCR为69.66%,1年内复发、转移率为79.78%.化疗前,试验组TNF-α、IL-1β、IL-6、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化疗前TNF-α、IL-1β、IL-6、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化疗后(P﹤0.01).化疗前后,试验组1年内复发、转移患者TNF-α、IL-1β、IL-6、IL-8水平均高于未复发、转移患者(P﹤0.05).年龄、身高、体重不是影响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PMBC患者预后危险因素(P﹥0.05);TNF-α、IL-1β、IL-6、IL-8是影响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PMBC患者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TAIF可促进HER2PMBC进展、复发及转移,影响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PMBC患者疗效及预后.

  • 标签: 肿瘤相关炎性因子 曲妥珠单抗 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 预后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疗(TOMO)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临床疗效安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接受TOMO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71例(病理确诊39例,临床诊断32例),治疗靶区共266个,其中原发灶71个、区域淋巴结56个、肝脏转移灶139个;胰腺病灶、肝脏转移灶及转移淋巴结照射剂量(DT)依次为50~70Gy、59.4~65Gy54~65Gy;71例患者中同步化疗44例,辅助化疗25例。分别采用RECIST1.1版与NCI-CTC4.0版标准评价疗效不良反应,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因素。结果71例患者全部完成放疗计划。266个靶区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1.7%98.9%。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M分期、CA199水平、PS评分、同步化疗及辅助化疗与预后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M分期、PS评分、同步化疗、辅助化疗CA199水平均为影响生存期(OS)独立预后因素。治疗急性反应主要为1~2级乏力、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经对症处理后均能耐受并完成治疗,无治疗相关死亡3~4级急性毒性反应。结论TOMO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且患者耐受良好。尤其对于合并肝转移甚至是多发转移晚期患者,积极采用同步放化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胰腺癌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 放化疗